前端知识总结(一)

1、用原生JS实现forEach

if(!Array.prototype.forEach) {Array.prototype.forEach = function(fn, context) {var context = arguments[1];if(typeof fn !== "function") {throw new TypeError(fn + "is not a function");}for(var i = 0; i < this.length; i++) {fn.call(context, this[i], i, this);}};
}

让我们先来看forEach的语法

array.forEach(callBack(currentValue, index, arr), thisValue)
callback

为数组中每个元素执行的函数,该函数接收一至三个参数:

  • currentValue

    数组中正在处理的当前元素。

  • index 可选

    数组中正在处理的当前元素的索引。

  • array 可选

    forEach() 方法正在操作的数组。

thisArg 可选

可选参数。当执行回调函数 callback 时,用作 this 的值。

手撕算法中context, this[i], i, thiscurrentValue, index, arr一一对应,而context则是call()函数的指向,可有可无

2、实现apply方法

Function.prototype.apply = function (context, arr) {context = context ? Object(context) : windowcontext.fn = thislet resif (!arr) {res = context.fn()} else {res = context.fn(...arr)}delete context.fnreturn res
}

3、实现事件委托

事件委托的原理:

事件委托是利用事件的冒泡原理来实现的,何为事件冒泡呢?就是事件从最深的节点开始,然后逐步向上传播事件,举个例子:页面上有这么一个节点树,div>ul>li>a;比如给最里面的a加一个click点击事件,那么这个事件就会一层一层的往外执行,执行顺序a>li>ul>div,有这样一个机制,那么我们给最外面的div加点击事件,那么里面的ul,li,a做点击事件的时候,都会冒泡到最外层的div上,所以都会触发,这就是事件委托,委托它们父级代为执行事件。

实现

<ul id="ul1"><li>111</li><li>222</li><li>333</li><li>444</li>
</ul>
window.onload = function(){var oU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l1");oUl.onclick = function(){alert(123);}
}

这里用父级ul做事件处理,当li被点击时,由于冒泡原理,事件就会冒泡到ul上,因为ul上有点击事件,所以事件就会触发,当然,这里当点击ul的时候,也是会触发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我想让事件代理的效果跟直接给节点的事件效果一样怎么办,比如说只有点击li才会触发,不怕,我们有绝招:

Event对象提供了一个属性叫target,可以返回事件的目标节点,我们成为事件源,也就是说,target就可以表示为当前的事件操作的dom,但是不是真正操作dom,当然,这个是有兼容性的,标准浏览器用ev.target,IE浏览器用event.srcElement,此时只是获取了当前节点的位置,并不知道是什么节点名称,这里我们用nodeName来获取具体是什么标签名,这个返回的是一个大写的,我们需要转成小写再做比较(习惯问题):

window.onload = function(){var oU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ul1");oUl.onclick = function(ev){var ev = ev || window.event;var target = ev.target || ev.srcElement;if(target.nodeName.toLowerCase() == 'li'){alert(123);alert(target.innerHTML);}}
}

4、用setTimeOut实现setInterval

function myInterval(fn,time){let interval=()=>{fn()setTimeout(interval,time)}setTimeout(interval,time)}

5、用JS实现map

Array.prototype.map = function (fn) {let arr = []for (let i = 0; i < this.length; i++) {arr. push(fn(this[i], i, this))}return arr
}

6、用JS实现reduce方法

Array.prototype.myReduce = function (fn, initVal) {let res = initVal ? initVal : 0for (let i = 0; i < this.length; i++) {res = fn(res, this[i], i, this)}return res
}

7、用JS实现filter方法

Array.prototype.myFilter = function (fn) {let arr = []for (let i = 0; i < this.length; i++) {if (fn(this[i], i, this)) {arr.push(this[i])}}return arr
}

8、JS实现push

Array.prototype.myPush = function () {let args = argumentsfor (let i = 0; i < args.length; i++) {this[this.length] = args[i]}return this.length
}

9、实现pop

Array.prototype.pop = function () {if(this.length === 0) returnlet val = this[this.length - 1]this.length -= 1return val
}

10、实现unshift

Array.prototype.unshift = function () {let args = [...arguments]let len = args.lengthfor (let i = this.length - 1; i >= 0; i--) {this[i + len] = this[i]}for (let i = 0; i < len; i++) {this[i] = args[i]}return this.length
}

10、实现shift

Array.prototype.shift = function () {let removeVal = this[0]for (let i = 0; i < this.length; i++) {if (i !== this.length - 1) {this[i] = this[i + 1]}}this.length -= 1return removeVal
}

11、笔试题

var n=123
function f1(){console.log(n)
}
function f2(){var n=456f1()
}
f2()
console.log(n)//运行结果是123 123

12、笔试题

var length=100
function f1(){console.log(this.length)
}
var obj={x:10,f2:function(f1){f1()arguments[0]()}
}
obj.f2(f1,1)

13、–proto–和prototype和constructor

__proto__constructor属性是对象所独有的;② prototype属性是函数所独有的。但是由于JS中函数也是一种对象,所以函数也拥有__proto__constructor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oto 属性,它是对象所独有的,可以看到__proto__属性都是由一个对象指向一个对象,即指向它们的原型对象(也可以理解为父对象),那么这个属性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作用就是当访问一个对象的属性时,如果该对象内部不存在这个属性,那么就会去它的__proto__属性所指向的那个对象(可以理解为父对象)里找,如果父对象也不存在这个属性,则继续往父对象的__proto__属性所指向的那个对象(可以理解为爷爷对象)里找,如果还没找到,则继续往上找…直到原型链顶端null
prototype属性,别忘了一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要牢记的两点中的第二点,它是函数所独有的,它是从一个函数指向一个对象。它的含义是函数的原型对象,也就是这个函数(其实所有函数都可以作为构造函数)所创建的实例的原型对象,由此可知:f1.proto === Foo.prototype,它们两个完全一样。那prototype属性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它的作用就是包含可以由特定类型的所有实例共享的属性和方法,也就是让该函数所实例化的对象们都可以找到公用的属性和方法。任何函数在创建的时候,其实会默认同时创建该函数的prototype对象。
constructor属性也是对象才拥有的,它是从一个对象指向一个函数,含义就是指向该对象的构造函数,每个对象都有构造函数(本身拥有或继承而来.

14、手动实现new

function myNew(constrc, ...args) {const obj = {}; // 1. 创建一个空对象obj.__proto__ = constrc.prototype; // 2. 将obj的[[prototype]]属性指向构造函数的原型对象// 或者使用自带方法:Object.setPrototypeOf(obj, constrc.prototype)const result = constrc.apply(obj, args); // 3.将constrc执行的上下文this绑定到obj上,并执行return result instanceof Object ? result : obj;  //4. 如果构造函数返回的是对象,则使用构造函数执行的结果。否则,返回新创建的对象
}// 使用的例子:
function Person(name, age){this.name = name;this.age = age;
}
const person1 = myNew(Person, 'Tom', 20)
console.log(person1)  // Person {name: "Tom", age: 20}

15、浏览器事件循环机制

任务队列

所有的任务可以分为同步任务和异步任务,同步任务,顾名思义,就是立即执行的任务,同步任务一般会直接进入到主线程中执行;而异步任务,就是异步执行的任务,比如ajax网络请求,setTimeout 定时函数等都属于异步任务,异步任务会通过任务队列( Event Queue )的机制来进行协调。

同步和异步任务分别进入不同的执行环境,同步的进入主线程,即主执行栈,异步的进入 Event Queue 。主线程内的任务执行完毕为空,会去 Event Queue 读取对应的任务,推入主线程执行。 上述过程的不断重复就是我们说的 Event Loop (事件循环)。

在事件循环中,每进行一次循环操作称为tick,通过阅读规范可知,每一次 tick 的任务处理模型是比较复杂的,其关键的步骤可以总结如下:

  1. 在此次 tick 中选择最先进入队列的任务( oldest task ),如果有则执行(一次)
  2. 检查是否存在 Microtasks ,如果存在则不停地执行,直至清空Microtask Queue
  3. 更新 render
  4. 主线程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这里相信有人会想问,什么是 microtasks ?规范中规定,task分为两大类, 分别是 Macro Task (宏任务)和 Micro Task(微任务), 并且每个宏任务结束后, 都要清空所有的微任务,这里的 Macro Task也是我们常说的 task ,有些文章并没有对其做区分,后面文章中所提及的task皆看做宏任务( macro task)。

(macro)task 主要包含:script( 整体代码)、setTimeout、setInterval、I/O、UI 交互事件、setImmediate(Node.js 环境)

microtask主要包含:Promise、MutaionObserver、process.nextTick(Node.js 环境)

setTimeout/Promise 等API便是任务源,而进入任务队列的是由他们指定的具体执行任务。来自不同任务源的任务会进入到不同的任务队列。其中 setTimeout 与 setInterval 是同源的。

console.log('script start');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timeout1');
}, 10);new Promise(resolve => {console.log('promise1');resolve();setTimeout(() => console.log('timeout2'), 10);
}).then(function() {console.log('then1')
})console.log('script end');

首先,事件循环从宏任务 (macrotask) 队列开始,最初始,宏任务队列中,只有一个 scrip t(整体代码)任务;当遇到任务源 (task source) 时,则会先分发任务到对应的任务队列中去。所以,就和上面例子类似,首先遇到了console.log,输出 script start; 接着往下走,遇到 setTimeout 任务源,将其分发到任务队列中去,记为 timeout1; 接着遇到 promise,new promise 中的代码立即执行,输出 promise1, 然后执行 resolve ,遇到 setTimeout ,将其分发到任务队列中去,记为 timemout2, 将其 then 分发到微任务队列中去,记为 then1; 接着遇到 console.log 代码,直接输出 script end 接着检查微任务队列,发现有个 then1 微任务,执行,输出then1 再检查微任务队列,发现已经清空,则开始检查宏任务队列,执行 timeout1,输出 timeout1; 接着执行 timeout2,输出 timeout2 至此,所有的都队列都已清空,执行完毕。其输出的顺序依次是:script start, promise1, script end, then1, timeout1, timeout2

16、强缓存与协商缓存

一、强缓存

到底什么是强缓存?强在哪?其实强是强制的意思。当浏览器去请求某个文件的时候,服务端就在respone header里面对该文件做了缓存配置。缓存的时间、缓存类型都由服务端控制,具体表现为:
respone header 的cache-control,常见的设置是max-age public private no-cache no-store等

max-age表示缓存的时间是315360000秒(10年),public表示可以被浏览器和代理服务器缓存,代理服务器一般可用nginx来做。immutable表示该资源永远不变,但是实际上该资源并不是永远不变,它这么设置的意思是为了让用户在刷新页面的时候不要去请求服务器!啥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只设置了cahe-control:max-age=315360000,public 这属于强缓存,每次用户正常打开这个页面,浏览器会判断缓存是否过期,没有过期就从缓存中读取数据;但是有一些 “聪明” 的用户会点击浏览器左上角的刷新按钮去刷新页面,这时候就算资源没有过期(10年没这么快过),浏览器也会直接去请求服务器,这就是额外的请求消耗了,这时候就相当于是走协商缓存的流程了(下面会讲到)。如果cahe-control:max-age=315360000,public再加个immutable的话,就算用户刷新页面,浏览器也不会发起请求去服务,浏览器会直接从本地磁盘或者内存中读取缓存并返回200状态,看上图的红色框(from memory cache)。这是2015年facebook团队向制定 HTTP 标准的 IETF 工作组提到的建议:他们希望 HTTP 协议能给 Cache-Control 响应头增加一个属性字段表明该资源永不过期,浏览器就没必要再为这些资源发送条件请求了。

强缓存总结

  1. cache-control: max-age=xxxx,public
    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以缓存该资源;
    客户端在xxx秒的有效期内,如果有请求该资源的需求的话就直接读取缓存,statu code:200 ,如果用户做了刷新操作,就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
  2. cache-control: max-age=xxxx,private
    只让客户端可以缓存该资源;代理服务器不缓存
    客户端在xxx秒内直接读取缓存,statu code:200
  3. cache-control: max-age=xxxx,immutable
    客户端在xxx秒的有效期内,如果有请求该资源的需求的话就直接读取缓存,statu code:200 ,即使用户做了刷新操作,也不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
  4. cache-control: no-cache
    跳过设置强缓存,但是不妨碍设置协商缓存;一般如果你做了强缓存,只有在强缓存失效了才走协商缓存的,设置了no-cache就不会走强缓存了,每次请求都回询问服务端。
  5. cache-control: no-store
    不缓存,这个会让客户端、服务器都不缓存,也就没有所谓的强缓存、协商缓存了。

二、协商缓存

上面说到的强缓存就是给资源设置个过期时间,客户端每次请求资源时都会看是否过期;只有在过期才会去询问服务器。所以,强缓存就是为了给客户端自给自足用的。而当某天,客户端请求该资源时发现其过期了,这是就会去请求服务器了,而这时候去请求服务器的这过程就可以设置协商缓存。这时候,协商缓存就是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两端进行交互的。

etag:每个文件有一个,改动文件了就变了,就是个文件hash,每个文件唯一,就像用webpack打包的时候,每个资源都会有这个东西,如: app.js打包后变为 app.c20abbde.js,加个唯一hash,也是为了解决缓存问题。

last-modified:文件的修改时间,精确到秒

也就是说,每次请求返回来 response header 中的 etag和 last-modified,在下次请求时在 request header 就把这两个带上,服务端把你带过来的标识进行对比,然后判断资源是否更改了,如果更改就直接返回新的资源,和更新对应的response header的标识etag、last-modified。如果资源没有变,那就不变etag、last-modified,这时候对客户端来说,每次请求都是要进行协商缓存了,即:

发请求–>看资源是否过期–>过期–>请求服务器–>服务器对比资源是否真的过期–>没过期–>返回304状态码–>客户端用缓存的老资源。

这就是一条完整的协商缓存的过程。

当然,当服务端发现资源真的过期的时候,会走如下流程:

发请求–>看资源是否过期–>过期–>请求服务器–>服务器对比资源是否真的过期–>过期–>返回200状态码–>客户端如第一次接收该资源一样,记下它的cache-control中的max-age、etag、last-modified等。

所以协商缓存步骤总结:

请求资源时,把用户本地该资源的 etag 同时带到服务端,服务端和最新资源做对比。
如果资源没更改,返回304,浏览器读取本地缓存。
如果资源有更改,返回200,返回最新的资源。

为什么要有etag?
你可能会觉得使用last-modified已经足以让浏览器知道本地的缓存副本是否足够新,为什么还需要etag呢?HTTP1.1中etag的出现(也就是说,etag是新增的,为了解决之前只有If-Modified的缺点)主要是为了解决几个last-modified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1. 一些文件也许会周期性的更改,但是他的内容并不改变(仅仅改变的修改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并不希望客户端认为这个文件被修改了,而重新get;

  2. 某些文件修改非常频繁,比如在秒以下的时间内进行修改,(比方说1s内修改了N次),if-modified-since能检查到的粒度是秒级的,这种修改无法判断(或者说UNIX记录MTIME只能精确到秒);

  3. 某些服务器不能精确的得到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17、实现深拷贝

let deepCopy = (obj) => {if (!obj instanceof Object) {throw new Error('not a object')}let newObj = Array.isArray(obj)?[]:{}for (let key in obj) {newObj[key] = obj[key] instanceof Object?deepObj(obj[key]):obj[key]}return newObj
}

18、nodeValue、value和innerHTML的区别

DOM一共有12种节点,其中常见的有:

1.文档节点(document,一个文档只能有一个文档元素(在html文档中,它是))

2.元素节点(div、p之类)

3.属性节点(class、id、src之类)

4.文本节点(插入在div、p之类里面的内容)

5.注释节点

nodeValue,是节点的值,其中属性节点和文本节点是有值的,而元素节点没有值。

innerHTML以字符串形式返回该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及其值

value是获取input标签value的值

19、箭头函数与普通函数的区别

1、箭头函数全都是匿名函数

2、箭头函数中this的指向不同

3、箭头函数不具有arguments对象

20、MVVM

MVVM是Model-View-ViewModel的简写。即模型-视图-视图模型。【模型】指的是后端传递的数据。【视图】指的是所看到的页面。【视图模型】mvvm模式的核心,它是连接view和model的桥梁。它有两个方向:一是将【模型】转化成【视图】,即将后端传递的数据转化成所看到的页面。实现的方式是:数据绑定。二是将【视图】转化成【模型】,即将所看到的页面转化成后端的数据。实现的方式是:DOM 事件监听。这两个方向都实现的,我们称之为数据的双向绑定。总结:在MVVM的框架下视图和模型是不能直接通信的。它们通过ViewModel来通信,ViewModel通常要实现一个observer观察者,当数据发生变化,ViewModel能够监听到数据的这种变化,然后通知到对应的视图做自动更新,而当用户操作视图,ViewModel也能监听到视图的变化,然后通知数据做改动,这实际上就实现了数据的双向绑定。并且MVVM中的View 和 ViewModel可以互相通信。

21、js小数运算不准问题的分析

程序中的数据都会被转换成二进制数,小数参与运算时,也会被转成二进制,如十进制的11.1875 会被转换成1101.0010。

小数点后 4 位用二进制数表示的数值范围是 0.0000~0.1111,因此,这只能表示 0.5、0.25、0.125、0.0625 这四个十进制数以及小数点后面的位权组合(相加)而成的小数

大整数的精度丢失和浮点数本质上是一样的,尾数位最大是 52 位,因此 JS 中能精准表示的最大整数是 Math.pow(2, 53),十进制即 9007199254740992。

大于 9007199254740992 的可能会丢失精度

23、Promise的三种状态

  • pending - 进行中

  • fulfilled - 成功

  • rejected - 失败

  • 一个promise的状态只可能从“等待”转到“完成”态或者“拒绝”态,不能逆向转换,同时“完成”态和“拒绝”态不能相互转换

24、HTTP1,HTTP1.1,HTTP2

HTTP1.0和HTTP1.1的一些区别

HTTP1.0最早在网页中使用是在1996年,那个时候只是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网页上和网络请求上,而HTTP1.1则在1999年才开始广泛应用于现在的各大浏览器网络请求中,同时HTTP1.1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HTTP协议。 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

  1. 缓存处理,在HTTP1.0中主要使用header里的If-Modified-Since,Expires来做为缓存判断的标准,HTTP1.1则引入了更多的缓存控制策略例如Entity tag,If-Unmodified-Since, If-Match, If-None-Match等更多可供选择的缓存头来控制缓存策略。
  2. 带宽优化及网络连接的使用,HTTP1.0中,存在一些浪费带宽的现象,例如客户端只是需要某个对象的一部分,而服务器却将整个对象送过来了,并且不支持断点续传功能,HTTP1.1则在请求头引入了range头域,它允许只请求资源的某个部分,即返回码是206(Partial Content),这样就方便了开发者自由的选择以便于充分利用带宽和连接。
  3. 错误通知的管理,在HTTP1.1中新增了24个错误状态响应码,如409(Conflict)表示请求的资源与资源的当前状态发生冲突;410(Gone)表示服务器上的某个资源被永久性的删除。
  4. Host头处理,在HTTP1.0中认为每台服务器都绑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因此,请求消息中的URL并没有传递主机名(hostname)。但随着虚拟主机技术的发展,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可以存在多个虚拟主机(Multi-homed Web Servers),并且它们共享一个IP地址。HTTP1.1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应支持Host头域,且请求消息中如果没有Host头域会报告一个错误(400 Bad Request)。
  5. 长连接,HTTP 1.1支持长连接(PersistentConnection)和请求的流水线(Pipelining)处理,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在HTTP1.1中默认开启Connection: keep-alive,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TTP1.0每次请求都要创建连接的缺点。

SPDY:HTTP1.x的优化

2012年google如一声惊雷提出了SPDY的方案,优化了HTTP1.X的请求延迟,解决了HTTP1.X的安全性,具体如下:

  1. 降低延迟,针对HTTP高延迟的问题,SPDY优雅的采取了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多路复用通过多个请求stream共享一个tcp连接的方式,解决了HOL blocking的问题,降低了延迟同时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
  2. 请求优先级(request prioritization)。多路复用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是,在连接共享的基础之上有可能会导致关键请求被阻塞。SPDY允许给每个request设置优先级,这样重要的请求就会优先得到响应。比如浏览器加载首页,首页的html内容应该优先展示,之后才是各种静态资源文件,脚本文件等加载,这样可以保证用户能第一时间看到网页内容。
  3. **header压缩。**前面提到HTTP1.x的header很多时候都是重复多余的。选择合适的压缩算法可以减小包的大小和数量。
  4. 基于HTTPS的加密协议传输,大大提高了传输数据的可靠性。
  5. 服务端推送(server push),采用了SPDY的网页,例如我的网页有一个sytle.css的请求,在客户端收到sytle.css数据的同时,服务端会将sytle.js的文件推送给客户端,当客户端再次尝试获取sytle.js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到,不用再发请求了。

HTTP2.0和HTTP1.X相比的新特性

  • 新的二进制格式(Binary Format),HTTP1.x的解析是基于文本。基于文本协议的格式解析存在天然缺陷,文本的表现形式有多样性,要做到健壮性考虑的场景必然很多,二进制则不同,只认0和1的组合。基于这种考虑HTTP2.0的协议解析决定采用二进制格式,实现方便且健壮。
  • 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即连接共享,即每一个request都是是用作连接共享机制的。一个request对应一个id,这样一个连接上可以有多个request,每个连接的request可以随机的混杂在一起,接收方可以根据request的 id将request再归属到各自不同的服务端请求里面。
  • header压缩,如上文中所言,对前面提到过HTTP1.x的header带有大量信息,而且每次都要重复发送,HTTP2.0使用encoder来减少需要传输的header大小,通讯双方各自cache一份header fields表,既避免了重复header的传输,又减小了需要传输的大小。
  • 服务端推送(server push),同SPDY一样,HTTP2.0也具有server push功能。

头部压缩需要在支持 HTTP/2 的浏览器和服务端之间:

  • 维护一份相同的静态字典(Static Table),包含常见的头部名称,以及特别常见的头部名称与值的组合;
  • 维护一份相同的动态字典(Dynamic Table),可以动态地添加内容;
  • 支持基于静态哈夫曼码表的哈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

静态字典的作用有两个:1)对于完全匹配的头部键值对,例如 :method: GET,可以直接使用一个字符表示;2)对于头部名称可以匹配的键值对,例如 cookie: xxxxxxx,可以将名称使用一个字符表示。同时,浏览器可以告知服务端,将 cookie: xxxxxxx 添加到动态字典中,这样后续整个键值对就可以使用一个字符表示了。类似的,服务端也可以更新对方的动态字典。

20、数组扁平化的几种方法

/*实现一:递归*/
function flatArray(arr){var result = [];for(var i=0; i<arr.length; i++){if(Array.isArray(arr[i])){result = result.concat(flatArray(arr[i]));}else{result.push(arr[i]);}}return result;
}
/*实现二:如果数组的元素均为数字,可以考虑使用toString()方法或者join()方法,在使用split()方法转化为数组。*/
function flatArray2(arr){//记得最后将得到的字符串元素转化为数字return arr.toString().split(',').map( item => +item);//return arr.join(',').split(',').map( item => +item);
}/*实现三:使用ES6新增的扩展运算符*/
/*console.log([].concat(...[1, 2, [3, 4]])); => [1, 2, 3, 4]
console.log([].concat(...[1, [2, [3, 4]]])); =>[1, 2, [3, 4]]*/
function flatArray3(arr){while(arr.some( item => Array.isArray(item) )){arr = [].concat(...arr);}return arr;/*实现四:reduce*/
function flatArray4(arr){return arr.reduce((result, item) => {return result.concat(Array.isArray(item) ? flatArray4(item) : item);}, []);//[]作为result的初始值
}

21、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过程和解密过程使用的同一个密钥,加密过程相当于用原文+密钥可以传输出密文,同时解密过程用密文-密钥可以推导出原文。但非对称加密采用了两个密钥,一般使用公钥进行加密,使用私钥进行解密。

基本概念

数字证书:CA用自己的私钥,对发送者的公钥和一些相关信息一起加密,生成"数字证书"

数字签名:先用Hash函数,将发送内容生成摘要,然后,使用私钥,对这个摘要加密,生成"数字签名"

基于公开密钥的加密过程

比如有两个用户Alice和Bob,Alice想把一段明文通过双钥加密的技术发送给Bob,Bob有一对公钥和私钥,那么加密解密的过程如下:

  1. Bob将他的公开密钥传送给Alice。
  2. Alice用Bob的公开密钥加密她的消息,然后传送给Bob。
  3. Bob用他的私人密钥解密Alice的消息。

基于公开密钥的认证过程

身份认证和加密就不同了,主要用户鉴别用户的真伪。这里我们只要能够鉴别一个用户的私钥是正确的,就可以鉴别这个用户的真伪。

还是Alice和Bob这两个用户,Alice想让Bob知道自己是真实的Alice,而不是假冒的,因此Alice只要使用公钥密码学对文件签名发送给Bob,Bob使用Alice的公钥对文件进行解密,如果可以解密成功,则证明Alice的私钥是正确的,因而就完成了对Alice的身份鉴别。整个身份认证的过程如下:

  1. Alice用她的私人密钥对文件加密,从而对文件签名。
  2. Alice将签名的文件传送给Bob。
  3. Bob用Alice的公钥解密文件,从而验证签名。

22、HTTP劫持和DNS劫持

HTTP劫持

HTTP劫持:你DNS解析的域名的IP地址不变。在和网站交互过程中的劫持了你的请求。在网站发给你信息前就给你返回了请求。

23、XSS和CSRF

XSS

全称Cross Site Scripting,名为跨站脚本攻击,黑客将恶意脚本代码植入到页面中从而实现盗取用户信息等操作。

常见的攻击情景:

   1、用户A访问安全网站B,然后用户C发现B网站存在XSS漏洞,此时用户C向A发送了一封邮件,里面有包含恶意脚本的URL地址(此URL地址还是网站B的地址,只是路径上有恶意脚本),当用户点击访问时,因为网站B中cookie含有用户的敏感信息,此时用户C就可以利用脚本在受信任的情况下获取用户A的cookie信息,以及进行一些恶意操作。这种攻击叫做反射性XSS2、假设网站B是一个博客网站,恶意用户C在存在XSS漏洞的网站B发布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存在一些恶意脚本,例如img标签、script标签等,这篇博客必然会存入数据库中,当其他用户访问该文章时恶意脚本就会执行,然后进行恶意操作。这种攻击方式叫做持久性XSS,将携带脚本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之后又由后台返回。

CSRF
全称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名为跨站请求伪造,顾名思义就是黑客伪装成用户身份来执行一些非用户自愿的恶意以及非法操作

常见攻击情景:

    用户A经常访问博客网站B,用户C发现网站B存在CSRF漏洞,想尽了各种办法勾引用户A访问了C写好的危险网站D,而此时用户A的cookie信息还没有失效,危险网站D中有向网站B求请求的非法操作,这样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操控了。

防范

(1)验证 HTTP Referer 字段

(2)在请求地址中添加 token 并验证

24、驼峰命名和下划线互换

// 下划线转换驼峰
function toHump(name) {return name.replace(/\_(\w)/g, function(all, letter){return letter.toUpperCase();});
}
// 驼峰转换下划线
function toLine(name) {return name.replace(/([A-Z])/g,"_$1").toLowerCase();
}

25、animation 和 transition 的区别

区别:

1、transition 是过渡,是样式值的变化的过程,只有开始和结束;animation 其实也叫关键帧,通过和 keyframe 结合可以设置中间帧的一个状态;

2、animation 配合 @keyframe 可以不触发时间就触发这个过程,而 transition 需要通过 hover 或者 js 事件来配合触发;

3、animation 可以设置很多的属性,比如循环次数,动画结束的状态等等,transition 只能触发一次;

4、animation 可以结合 keyframe 设置每一帧,但是 transition 只有两帧;

5、在性能方面:浏览器有一个主线程和排版线程;主线程一般是对 js 运行的、页面布局、生成位图等等,然后把生成好的位图传递给排版线程,而排版线程会通过 GPU 将位图绘制到页面上,也会向主线程请求位图等等;我们在用使用 aniamtion 的时候这样就可以改变很多属性,像我们改变了 width、height、postion 等等这些改变文档流的属性的时候就会引起,页面的回流和重绘,对性能影响就比较大,但是我们用 transition 的时候一般会结合 tansfrom 来进行旋转和缩放等不会生成新的位图,当然也就不会引起页面的重排了;

26、vue中key

Diff算法

当页面的数据发生变化时,Diff算法只会比较同一层级的节点:

*** 如果节点类型不同,直接干掉前面的节点,再创建并插入新的节点,不会再比较这个节点以后的子节点了。

** 如果节点类型相同,则会重新设置该节点的属性,从而实现节点的更新。

当某一层有很多相同的节点时,也就是列表节点时,Diff算法的更新过程默认情况下也是遵循以上原则。

比如一下这个情况:

img

image

我们希望可以在B和C之间加一个F,Diff算法默认执行起来是这样的:

img

image

即把C更新成F,D更新成C,E更新成D,最后再插入E,是不是很没有效率?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key来给每个节点做一个唯一标识,Diff算法就可以正确的识别此节点,找到正确的位置区插入新的节点。

key使用index的弊端

增删后导致的问题就是以前的数据和重新渲染后的数据随着 key 值的变化从而没法建立关联关系. 这就失去了 key 值存在的意义. 也是导致数据出现诡异的罪魁祸首!

27、JS的8种数据类型

JS数据类型:JS 的数据类型有几种?

8种。Number、String、Boolean、Null、undefined、object、symbol、bigInt。

虽然typeof null =='Object'但它并不是对象

null其实并不是一个对象,尽管typeof null 输出的是object,但是这其实是一个bug。在js最初的版本中使用的是32位系统,为了性能考虑地位存储变量的类型信息,000开头表示为对象类型,然而null为全0,故而null被判断为对象类型。

28、简单请求和非简单请求

浏览器将CORS请求分为两类:简单请求(simple request)和非简单请求(not-simple-request),简单请求浏览器不会预检,而非简单请求会预检。这两种方式怎么区分?

同时满足下列三大条件,就属于简单请求,否则属于非简单请求

1.请求方式只能是:GET、POST、HEAD

2.HTTP请求头限制这几种字段:Accept、Accept-Language、Content-Language、Content-Type、Last-Event-ID

3.Content-type只能取: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multipart/form-data、text/plain

对于简单请求,浏览器直接请求,会在请求头信息中,增加一个origin字段,来说明本次请求来自哪个源(协议+域名+端口)。服务器根据这个值,来决定是否同意该请求,服务器返回的响应会多几个头信息字段,如图所示:上面的头信息中,三个与CORS请求相关,都是以Access-Control-开头。

1.Access-Control-Allow-Origin:该字段是必须的,* 表示接受任意域名的请求,还可以指定域名

2.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该字段可选,是个布尔值,表示是否可以携带cookie,(注意:如果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字段设置*,此字段设为true无效)

3.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该字段可选,里面可以获取Cache-Control、Content-Type、Expires等,如果想要拿到其他字段,就可以在这个字段中指定。

非简单请求是对那种对服务器有特殊要求的请求,比如请求方式是PUT或者DELETE,或者Content-Type字段类型是application/json。都会在正式通信之前,增加一次HTTP请求,称之为预检。浏览器会先询问服务器,当前网页所在域名是否在服务器的许可名单之中,服务器允许之后,浏览器会发出正式的XMLHttpRequest请求,否则会报错。

很明显,请求头中预检请求不会携带cookie,正式请求会携带cookie和参数。跟普通请求一样,响应头也会增加同样字段。

一旦服务器通过了“预检”请求,以后每次浏览器正常的CORS请求,就都跟简单请求一样。

29、深拷贝的实现

1、使用递归的方式实现深拷贝
//使用递归的方式实现数组、对象的深拷贝

function deepClone1(obj) {//判断拷贝的要进行深拷贝的是数组还是对象,是数组的话进行数组拷贝,对象的话进行对象拷贝var objClone = Array.isArray(obj) ? [] : {};//进行深拷贝的不能为空,并且是对象或者是if (obj && typeof obj === "object") {for (key in obj) {if (obj.hasOwnProperty(key)) {if (obj[key] && typeof obj[key] === "object") {objClone[key] = deepClone1(obj[key]);} else {objClone[key] = obj[key];}}}}return objClone;
}

30、x-requested-with的作用

可以用来判断客户端的请求是Ajax请求还是其他请求。。
若 req.headers[‘x-requested-with’].toLowerCase() == ‘xmlhttprequest’ 则为ajax请求。

31、VUE中父子组件生命周期

  • 加载渲染过程
父beforeCreate->父created->父beforeMount->子beforeCreate->子created->子beforeMount->子mounted->父mounted
  • 子组件更新过程
父beforeUpdate->子beforeUpdate->子updated->父updated
  • 父组件更新过程
父beforeUpdate->父updated
  • 销毁过程
父beforeDestroy->子beforeDestroy->子destroyed->父destroyed

32、堆和栈的区别

1、堆栈空间分配区别

栈(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堆(操作系统):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2、堆栈缓存方式区别

栈使用的是一级缓存, 它们通常都是被调用时处于存储空间中,调用完毕立即释放。

堆则是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生命周期由虚拟机的垃圾回收算法来决定(并不是一旦成为孤儿对象就能被回收)。所以调用这些对象的速度要相对来得低一些。

32、作用域链

一、作用域

在 Javascript 中,作用域分为 全局作用域函数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

代码在程序的任何地方都能被访问,window 对象的内置属性都拥有全局作用域。

函数作用域:

在固定的代码片段才能被访问

作用域有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的确定就看函数是在哪个作用域下创建的。如上,fn作用域下创建了bar函数,那么“fn作用域”就是“bar作用域”的上级。

作用域最大的用处就是隔离变量,不同作用域下同名变量不会有冲突。

变量取值:到创建 这个变量 的函数的作用域中取值

二、作用域链

一般情况下,变量取值到 创建 这个变量 的函数的作用域中取值。

但是如果在当前作用域中没有查到值,就会向上级作用域去查,直到查到全局作用域,这么一个查找过程形成的链条就叫做作用域链。

为什么在js当中没有var就是全局变量

因为,在js中,如果某个变量没有var声明,会自动移到上一层作用域中去找这个变量的声明语句,如果找到,就是用,如果没找到,

就继续向上寻找,一直查找到全局作用域为止,如果全局中仍然没有这个变量的声明语句,那么自动在全局作用域进行声明,这个就

是js中的作用域链,也叫变量提升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25145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vue --- 模块从子组件获取数据

先看个一般的例子: // 我们需要将信息从子组件传递给父组件,(有可能不止一条信息,因此)肯定需要一个标识,这个标识放在$emit里面(js),在dom中通过来关联父元素。如下:<div id "app"><transfer connect"sayConnect" build"sayBuild"&g…

mySql配置在nodejs中使用

mySql安装完成后&#xff0c;配置链接nodejs项目中的数据库。 1、测试是否安装成功。 2、use nodejs使用nodejs 3、设置数据源 5、exit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xzh/p/9244996.html

前端知识总结(二)

33、闭包 闭包的概念 上一节代码中的f2函数&#xff0c;就是闭包。 各种专业文献上的"闭包"&#xff08;closure&#xff09;定义非常抽象&#xff0c;很难看懂。我的理解是&#xff0c;闭包就是能够读取其他函数内部变量的函数。 由于在Javascript语言中&#x…

前端知识总结(三)

51、启动GNU加速 硬件加速的工作原理 浏览器接收到一个页面之后&#xff0c;将html解析成DOM树&#xff0c;浏览器解析渲染「html」的过程 按着一定的规则执行&#xff0c;DOM树和CSS树结合后构成浏览器形成页面的 渲染树 ; 渲染树中包含大量的渲染元素&#xff0c;每一个元素…

为阿里云服务器ECS实例安装Nodejs

为阿里云服务器ECS实例安装Nodejs部署Node.js项目&#xff08;CentOS&#xff09;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步骤1&#xff1a;部署Node.js环境&#xff08;使用二进制文件安装&#xff09;步骤2&#xff1a;部署测试项目部署Node.js项目&#xff08;CentOS&#xff09; 本文档介绍如何…

webstorm激活+汉化教程

1.安装教程激活 输入的激活网址&#xff1a; http://idea.imsxm.com/ 2.汉化教程 软件适用于&#xff1a;webstorm2017.2以及以上&#xff0c;如有需要可直接加本人QQ 1940694428。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cisum/p/7919712.html

如何从零开始,成为element-plus的contributor

序言 提到element-ui&#xff0c;我想很多前端er应该都不陌生&#xff0c;而element-ui也是我第二个使用的前端UI库&#xff0c;第一个是bootstrap&#xff08;笑&#xff09;。我是在去年初学vue的时候开始接触elemment-ui的&#xff0c;到现在也快一年了&#xff0c;中间经历…

将Vue+Nodejs项目部署到阿里云服务器

上传文件至云服务器 一、打包文件 在项目根目录下运行 npm run build等待命令运行结束后&#xff0c;会发现目录下多了 dist 文件夹&#xff0c;这个文件夹就是我们等下要放到服务器中的。 二、文件传输 打开 Xftp与实例建立连接云服务器Apache默认的根目录是/var/www/htm…

javascript --- 函数的优化(尾调用优化)

从一个熟悉的Fibonacci数列的实现开始: function Fibonacci (n) {if ( n < 1) { return 1};return Fibonacci(n -1) Fibonacci(n-2); }以上代码很简单… 但执行以下代码 console.log(Fibonacci(100));会发现编译工具,卡住不动. 原因在于:递归调用(函数调用自身),每次都会…

第5课 - 线性表的本质

第5课 - 线性表的本质 数据结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存在的&#xff0c;那生活中与线性表相对应的例子有什么呢&#xff1f; 幼儿园中就有一个例子&#xff0c;在老师安排小朋友活动时&#xff0c;会将小朋友组织成下面的站队形式&#xff0c;这个就是线性表。 1. 线性…

Django--网页管理实例解析

此篇为代码流程的注释以及自己写的小项目的思路&#xff1a; 首先是项目的路由配置&#xff1a; 1 urlpatterns [2 # url(r^admin/, admin.site.urls),3 url(r^yemian/,yemian),4 url(r^zuoye/,zuoye),5 url(r^class/,views.class_list),6 url(r^class_ad…

阿里云ecs实例中创建数据库

阿里云ecs实例中创建数据库安装mysql创建数据库1.登录2.新建数据库3.执行.sql文件4.查询表&#xff0c;验证是否创建成功4.退出数据库安装mysql 参考https://blog.csdn.net/qq_36350532/article/details/79496049 创建数据库 1.登录 mysql -u root -p&#xff08;这里写密码…

javascript --- 尾递归优化的实现

考虑一个正常的递归函数 function sum(x, y) {if (y > 0) {return sum (x 1, y - 1);} else {return x;} } sum(1, 100000000);超出调用栈的最大次数… 下面使用尾递归优化实现: function tco(f) {var value ;var active false;var accumulated [];return function acc…

《对不队》团队项目用户验收评审

任务1&#xff1a;团队作业Beta冲刺 Beta冲刺第一天&#xff1a;https://www.cnblogs.com/bingoF6/p/9221744.htmlBeta冲刺第二天&#xff1a;https://www.cnblogs.com/bingoF6/p/9226305.htmlBeta冲刺第三天&#xff1a;https://www.cnblogs.com/bingoF6/p/9230815.htmlBeta冲…

部署项目的问题(一)—— vue工程打包上线样式错乱问题

1、 打开index.html一片空白 参考&#xff1a;链接: link. 修改build对象里的assetsPublicPath为’./’ assetsPublicPath: ./2、ElementUI样式丢失 参考&#xff1a;链接: link. 这里尝试完前三种&#xff1a; 1.main.js样式引入顺序问题 调整了import的顺序&#xff08;…

构建SpringBoot第一个Demo

使用官方地址生成项目 https://start.spring.io Generate&#xff1a;可以选择Maven或者Gradle构建项目 语言&#xff1a;我想一般都是Java 接下来选择SpringBoot的版本&#xff0c;目前比较稳定的1.5.10 GroupID&#xff1a;自定义 Artifact&#xff1a;自定义 Dependencies&…

部署项目的问题(二)—— 阿里云服务器 ECS升级node版本

在运行服务端代码时报错&#xff0c;当时报错的代码没copy下来&#xff0c;大概就是如下形式 mbp:hybrid-statistic wfp$ node app.js /Users/wfp/Work/hybrid-statistic/app.js:28 async function responseTime(ctx, next) {^^^^^^^^ SyntaxError: Unexpected token function…

javascript --- Object.assign()浅复制解决方法

Object.assign()是浅复制(即:只复制对象得引用而,而不是新实例).它无法正确复制get属性和set属性. 看下面得例子: // 定义一个source对象,含set方法 const source {set foo(value) {console.log(value);} };// 使用Object.assign进行赋值 const target1 {}; Object.assign(t…

微信小程序与Java后台的通信

一、写在前面 最近接触了小程序的开发&#xff0c;后端选择Java&#xff0c;因为小程序的代码运行在腾讯的服务器上&#xff0c;而我们自己编写的Java代码运行在我们自己部署的服务器上&#xff0c;所以一开始不是很明白小程序如何与后台进行通信的&#xff0c;然后查找资料发现…

面向对象初识④

抽象类与接口类 接口类 继承有两种用途&#xff1a; 一&#xff1a;继承基类的方法&#xff0c;并且做出自己的改变或者扩展&#xff08;代码重用&#xff09; 二&#xff1a;声明某个子类兼容于某基类&#xff0c;定义一个接口类Interface&#xff0c;接口类中定义了一些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