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Vue中的computed和watch
- 前言
- 原理
- computed
- computed特点
- computed有几种创建方式
- 应用
- Watch
- Watch有几种创建方式
- Watch主要内容
- Watch特性
- 应用场景
- computed和Watch区别
前言
在Vue当中,watch和computed都可以实现监听的效果,本文主要是围绕watch和computed这两个属性来进行深入的讲解,讲解内容包括它们的原理、实现方式、各自优劣以及区别。
原理
computed
概念:通过对某个属性值进行一系列计算,让该属性值为一个新的值。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调用多个其他属性值用于计算。
computed又称计算属性,它主要作用就是用于在Vue当中监听某个属性的变化。举个例子来分别演示没有computed和用了computed的vue实例。
需求:让两个数字相加求解。
没有用computed: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Document</title><!--1.导入Vue的库文件--><script src="vue.js"></script></head><body><div id="app">a:<input type="number" v-model="a"><br>b:<input type="number" v-model="b"><br><button @click="btn">计算</button><div>相加等于:{{ c }}</div></div><!--2.创建Vue的实例对象--><script>//创建Vue的实例const vm = new Vue({// el属性是固定写法。// 表示当前的VM实例要控制页面上的哪上区域,收接的是一个选择器。el: "#app",data: {a: '',b: '',c: null},methods: {btn() {this.c = parseFloat(this.a) + parseFloat(this.b)}}})</script></body>
</html>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可以发现,求解是用了一个按钮实现,首先我们创建了Vue实例,然后创建三个变量a,b,c,c是结果,a,b是两个数字,用v-model进行数据绑定后,输入点击按钮后就能出现结果。那么如果使用计算属性computed,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实现相同的效果。计算操作在计算属性中进行实现。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Document</title><!--1.导入Vue的库文件--><script src="vue.js"></script></head><body><div id="app">a:<input type="number" v-model="a"><br>b:<input type="number" v-model="b"><br><div>结果:{{ c }}</div></div><!--2.创建Vue的实例对象--><script>//创建Vue的实例const vm = new Vue({// el属性是固定写法。// 表示当前的VM实例要控制页面上的哪上区域,收接的是一个选择器。el: "#app",data: {a: '',b: '',},computed:{c(){return parseFloat(this.a)+parseFloat(this.b);}}})</script></body>
</html>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可以看到,计算属性代替了按钮实现了相同的计算功能。那么同时我们发现,计算属性要放在computed节点下才生效,而节点下的计算属性,语法格式和定义method方法的语法格式相同,这个计算属性,会实时监听它的属性值是否发生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就会立即缓存,不需要任何人为操作。它在初始化时就会进行缓存,那么在上述代码中,它的初始值就为NaN,NaN展开就为Not a Number,中文叫非数。输入a和b的数字后,就可以看到立刻发生变化。
computed特点
- 计算属性都放在computed节点下。
- 定义方式和方法相同。
- 只要该计算属性的依赖属性发生改变,它就会重新计算并进行视图更新以及计算属性缓存。
- 所有的计算属性都有缓存机制,当初始化后即开始了第一次计算属性缓存,而看到的值,实际是从缓存中拿到的。
- 惰性执行:如果不调用这个计算属性,但是依赖项改变了,那属性会被标记为dirty,但是它计算,只有调用了且被标记为dirty了,它才会进行计算缓存和更新操作。
- 不允许执行异步操作
computed有几种创建方式
两种,一种函数式,一种对象式。
function a(){} || a:{get(){},set(){}}
应用
- 当一个属性频繁的受其他多个属性影响时可以被应用。
Watch
概念: 监听器,是Vue实例的一个属性,是用来响应数据的变化,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异步或开销较大的操作时,这个方式是最有用的。
大白话就是,监听某个属性值是否变化,如果该属性值发生改变,则做一系列与改变有关的操作。
实例:输入姓,输入名,得到姓名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Document</title><!--1.导入Vue的库文件--><script src="vue.js"></script></head><body><div id="app">姓:<input type="text" v-model="x"><br>名:<input type="text" v-model="m"><br><div>结果:{{ xm }}</div></div><!--2.创建Vue的实例对象--><script>//创建Vue的实例const vm = new Vue({// el属性是固定写法。// 表示当前的VM实例要控制页面上的哪上区域,收接的是一个选择器。el: "#app",data: {x: '李',m: '华',xm:''},watch:{x:{handler(oldValue,newValue){this.xm=newValue+this.m}},m:{handler(oldValue,newValue){this.xm=this.x+newValue;}}}})</script></body>
</html>
首先我们分析这个需求,如果把这个需求放在计算属性中,我们发现只需要一个计算属性result就可以实现,而监听需要做两个,因为我们要监听的是姓和名两个属性值,这和计算属性和判断依赖项是否改变是不同的,这也决定了它们适用的方向不同。
Watch有几种创建方式
五种:函数、对象、数组、函数名
常用的还是第一种:
watch:{监听属性名:{handler(监听前值,监听后值){代码逻辑}}}
Watch主要内容
handler:回调函数,也就是监听到变化后执行的函数。
deep:确认是否深入监听,假设有个深层对象,当它很多层内的数据发生变化,是否依旧能监听到且执行回调函数,如果想监听到,可以开启深度监听。
immediate:默认是false,false则初始化页面后不调用监听回调函数,true则第一次进入页面就调用回调函数且绑定值。
Watch特性
- 默认初次进入页面不调监听函数(immediate:true解决)
- 一个监听函数只能监听一个属性值
- 默认当对象属性值发生改变不调监听(deep:true解决)
- 允许执行异步操作,比如调用一个API。
应用场景
- 一次只能监听一个数据,并处理数据相关的代码逻辑。
- 百度联想词
- 复杂的业务逻辑或调用异步API,如AJAX。
computed和Watch区别
下面简称computed为c,Watch为w。
- c发生改变是因为依赖项改变,所以它能监听几个属性取决于它有几个依赖属性,所以它能监听一个或多个属性,w一次只能监听一个属性。
- 因为c的值是被同步计算出来的,先判断依赖是否改变,改变则计算,计算后缓存,缓存后显示,所以c不能异步操作,w能异步。
- c要判断依赖项是否改变,改变后需要计算才能缓存,而watch监听到改变就立刻执行相关操作。
- c可以类似data直接访问到,watch不能。
- 所以说计算多个属性时可以用computed,监听一个属性或处理异步或逻辑较难业务可以用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