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球问题简介
放球问题是一类很有意思的排列组合问题。通俗来说,就是把n个小球放到m个盒子里,问有几种放法。根据小球是否相同,盒子是否相同,是否允许有空盒,又可以把问题细分为8个具体的问题。其中有一些问题是非常简单的,有一些问题经常出现在一些经典的排列组合问题当中,有一些问题则比较有难度,难以通过一个表达式直接写出答案。
放球问题的解法
我们分8种情况具体讨论这个问题。假设有n个小球,m个盒子,且默认n ≥ \geq ≥m。我们就从易到难,慢慢来分析。
1.球不同,盒不同,允许有空盒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对于每个小球,有m种放法,一共有n个小球,于是一共有 m n m^n mn种放法。
2.球相同,盒不同,不允许有空盒
由于球相同,我们可以把每个球看成一个0,n个球组成了一个长度为n的全0序列。放小球的过程可以看成把这个序列分为m段,且每段长度大于0。于是我们就可以用隔板法解决了。问题相当于在这个长度为n的序列中插入m-1个隔板,从而就把序列分成了m段。这个序列有n-1个间隙,为了保证每段长度大于0,则只需要两块隔板不放在同一个间隙中。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在n-1个间隙中,挑选m-1个位置放隔板,即 C n − 1 m − 1 C_{n-1}^{m-1} Cn−1m−1种放法。
3.球相同,盒不同,允许有空盒
这个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这样的。跟上面那种情况类似,也是看成一个序列,但是两个隔板是可以相邻的。n个球,m-1个隔板,一共长度为n+m-1。我们只需要在这个n+m-1个位置中选m-1个位置作为隔板即可,于是有 C n + m − 1 m − 1 C_{n+m-1}^{m-1} Cn+m−1m−1种放法。
第二种做法是,可以认为我们一开始有n+m个小球,先在每个盒中放上一个小球。于是问题就转化为了n+m个球放在m个盒子里,不允许有空盒的情况。套用上面的公式,得有 C n + m − 1 m − 1 C_{n+m-1}^{m-1} Cn+m−1m−1种放法。
4.球不同,盒不相同,不允许有空盒
到这里,问题开始变得难起来了。正难则反,我们反过来,考虑必定存在空盒的情况。这里我们采用容斥原理的方法做。由于盒子不同,给每个盒子从1-m编个号。令 A i A_i Ai表示第i个盒子是空的情况,|A|表示在A情况下的方案数。比如 ∣ A i ∣ |A_i| ∣Ai∣表示第i个盒子一定是空盒的方案数,那么 ∣ A i ∣ = ( m − 1 ) n |A_i|=(m-1)^n ∣Ai∣=(m−1)n。
∣ A i ∩ A j ∣ |A_i \cap A_j| ∣Ai∩Aj∣表示第i个盒子和第j个盒子同时是空盒的情况数,即 ( m − 2 ) n (m-2)^n (m−2)n种。我们要求有空盒的方案数,即 ∣ A 1 ∪ A 2 ∪ ⋯ ∪ A m ∣ |A_1\cup A_2\cup \cdots \cup A_m| ∣A1∪A2∪⋯∪Am∣。
根据容斥原理的公式,
∣ A 1 ∪ A 2 ∪ ⋯ ∪ A m ∣ = ∑ 1 ≤ i ≤ m ∣ A i ∣ − ∑ 1 ≤ i < j ≤ m ∣ A i ∩ A j ∣ + ∑ 1 ≤ i < j < k ≤ m ∣ A i ∩ A j ∩ A k ∣ − ⋯ + ( − 1 ) m − 1 ∣ A 1 ∩ A 2 ∩ ⋯ ∩ A m ∣ = C m 1 ( m − 1 ) n − C m 2 ( m − 2 ) n + C m 3 ( m − 3 ) n − ⋯ + ( − 1 ) m − 1 C m m ( m − m ) n = ∑ k = 1 m ( − 1 ) k − 1 C m k ( m − k ) n |A_1\cup A_2\cup \cdots \cup A_m|=\sum_{1\leq i \leq m}{|A_i|}-\sum_{1\leq i<j \leq m}{|A_i \cap A_j|}+\sum_{1 \leq i<j<k \leq m}{|A_i \cap A_j \cap A_k|}-\cdots+(-1)^{m-1}|A_1 \cap A_2 \cap \cdots \cap A_m|=C_m^1(m-1)^n-C_m^2(m-2)^n+C_m^3(m-3)^n-\cdots +(-1)^{m-1}C_m^m(m-m)^n=\sum_{k=1}^m{(-1)^{k-1}C_m^k(m-k)^n} ∣A1∪A2∪⋯∪Am∣=∑1≤i≤m∣Ai∣−∑1≤i<j≤m∣Ai∩Aj∣+∑1≤i<j<k≤m∣Ai∩Aj∩Ak∣−⋯+(−1)m−1∣A1∩A2∩⋯∩Am∣=Cm1(m−1)n−Cm2(m−2)n+Cm3(m−3)n−⋯+(−1)m−1Cmm(m−m)n=∑k=1m(−1)k−1Cmk(m−k)n
必定存在空盒的方案数有 ∑ k = 1 m ( − 1 ) k − 1 C m k ( m − k ) n \sum_{k=1}^m{(-1)^{k-1}C_m^k(m-k)^n} ∑k=1m(−1)k−1Cmk(m−k)n种,那么不存在空盒的方案数有 m n − ∑ k = 1 m ( − 1 ) k − 1 C m k ( m − k ) n = ∑ k = 0 m ( − 1 ) k C m k ( m − k ) n m^n-\sum_{k=1}^m{(-1)^{k-1}C_m^k(m-k)^n}=\sum_{k=0}^m{(-1)^kC_m^k(m-k)^n} mn−∑k=1m(−1)k−1Cmk(m−k)n=∑k=0m(−1)kCmk(m−k)n
总的来说,求解的思路是通过容斥原理,把较难的不允许有空盒的情况转化为较为容易的允许有空盒的情况。
5.球不同,盒相同,不允许有空盒
这个问题跟上一个问题相比,仅仅是盒不同改成了盒相同,那么由于球不同,所以这个问题的放法是上面问题放法的 1 m ! \frac{1}{m!} m!1,即 1 m ! ∑ k = 0 m ( − 1 ) k C m k ( m − k ) n \frac{1}{m!}\sum_{k=0}^m{(-1)^kC_m^k(m-k)^n} m!1∑k=0m(−1)kCmk(m−k)n
由于该问题求解起来较为复杂,所以人们为这个问题专门定义了一个术语——第二类斯特林数。第二类斯特林数 S ( n , m ) S(n,m) S(n,m)表示将n个不同的小球放在m个相同的盒子中,不允许有空盒的方案数。
那么,根据我们的推导, S ( n , m ) = 1 m ! ∑ k = 0 m ( − 1 ) k C m k ( m − k ) n S(n,m)=\frac{1}{m!}\sum_{k=0}^m{(-1)^kC_m^k(m-k)^n} S(n,m)=m!1∑k=0m(−1)kCmk(m−k)n。
同时,这也是 S ( n , m ) S(n,m) S(n,m)的通项公式。
6.球不同,盒相同,允许有空盒
相比于上面的问题,这个问题允许有空盒了。那么我们只需要枚举非空盒的个数,就能转化为上面的问题了。有i个非空盒时,方案数为 S ( n , i ) S(n,i) S(n,i)。于是总方案数为 ∑ i = 1 m S ( n , i ) \sum_{i=1}^m{S(n,i)} ∑i=1mS(n,i)
7.球相同,盒相同,允许有空盒
这个问题可以用母函数的方法做,但是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没有学过母函数的方法,于是在这里提供一种递推的解法。
设方案数为 f ( n , m ) f(n,m) f(n,m)。
先给出边界情况,当小球数为0或盒子数为1,肯定就只有1种方案了。
再分类讨论,给出递推关系式。
若小球数比盒子数少,则多出来的盒子只能空着,于是有 f ( n , m ) = f ( n , n ) , n < m f(n,m)=f(n,n),n<m f(n,m)=f(n,n),n<m
若小球数不比盒子数少,那么我们就要放小球了。整体思路是,把盒子排成一排,后面的盒子放的小球数不能超过前面盒子的小球数。这样枚举的话,才能不重不漏。我们考虑当前的最后一个盒子,有放小球和不放小球两种情况。如果空着,方案数为 f ( n , m − 1 ) f(n,m-1) f(n,m−1)。如果要放小球,由于这个盒子的小球必须是最少的,所以前面所有盒子都要放一个小球,这样的方案数为 f ( n − m , m ) f(n-m,m) f(n−m,m)。
合起来,可以得到 f ( n , m ) f(n,m) f(n,m)的递推表达式
f ( n , m ) = { 1 n = 0 ∣ ∣ m = 1 f ( n , n ) n < m f ( n − m , m ) + f ( n , m − 1 ) n ≥ m f(n,m)=\begin{cases} 1 & n=0 || m=1 \\ f(n,n) & n<m \\ f(n-m,m)+f(n,m-1) & n\geq m \end{cases} f(n,m)=⎩ ⎨ ⎧1f(n,n)f(n−m,m)+f(n,m−1)n=0∣∣m=1n<mn≥m
8.球相同,盒相同,不允许有空盒
既然球跟盒都相同,那不妨拿出m个球,先在每个盒子里放上一个球。这样问题就转化为,将n-m个相同的小球放到m个盒子里,允许有空盒的问题了。方案数即为 f ( n − m , m ) f(n-m,m) f(n−m,m)
代码
下面是我写的python代码
import math
def f(n,m):if n==0 or m==1:return 1if n<m:return f(n,n)return f(n-m,m)+f(n,m-1)
def S(n,m):return sum((-1)**k * math.comb(m, k) * math.pow(m-k, n) for k in range(m+1))/math.factorial(m)
def fangqiu(n,m,qiu,he,kong): #n表示球数,m表示盒数,qiu表示小球是否相同,he表示盒子是否相同,kong表示是否允许有空盒if qiu==0 and he==0 and kong==1:return m**nif qiu==1 and he==0 and kong==0:return math.comb(n-1,m-1)if qiu==1 and he==0 and kong==1:return math.comb(n+m-1,m-1)if qiu==0 and he==0 and kong==0:return S(n, m)*math.factorial(m)if qiu==0 and he==1 and kong==0:return S(n, m)if qiu==0 and he==1 and kong==1:return sum(S(n,i) for i in range(1,m+1))if qiu==1 and he==1 and kong==1:return f(n,m)if qiu==1 and he==1 and kong==0:return f(n-m,m)
n,m=map(int,input().split())
print(int(fangqiu(n,m,0,0,1)))
总结
虽然我们按一定的标准,划分出了8个问题,但其实这8个问题又有很多变种。比如,我们只关注了 n ≥ m n\geq m n≥m的情况,我们得出的结论一部分对 n ≤ m n\leq m n≤m适用,一部分却不适用了。掌握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比记住结论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