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计算机网络背景
2.网络协议
3.网络中的地址管理
1.计算机网络背景
1.1 网络发展
(1)计算机从独立模式到网络互联(多态计算机连接共享数据)再到局域网LAN(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接着是广域网WAN
1.2 协议
协议就是双方的一种约定.
为什么要有协议?
因为在数据长距离传输时候如果丢包了怎么办, 还有如何找到目标主机, 如何将报文在经历无数多的设备之后还可以准确的传输数据给指定主机?这些都需要依靠协议.
2. 网络协议
2.1 OSI七层模型
(1) OSI是开发系统互联;
(2) 每一层都有相应的物理设备;
(3) 主要功能: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进行数据的传输.
(4) 网络的层状结构, 完成软件的解耦合, 方便进行软件的后续维护.
(5) OSI的七层分别是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2 TCP/IP模型
TCP/IP层包括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协议通讯:
2.3 数据包封装和分用
协议报头: 协议一般都是struct结构体字段来描述的, 结构体定义出来的对象就是协议报头.
然而数据在长距离传输的时候最后受到的信息就是传输的数据+报头.
为了避免数据的碰撞, 要求在局域网里面只能有一个主机发送消息.
协议层对数据包的称呼: 传输层为段, 网络层为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为帧.
封装: 应用层的数据通过协议栈发送到网络上, 经过的每一层协议都要加数据首部
数据到达目标主机之后从数据链路层向上层走数据首部在一层层剥落.
3.网络中的地址管理
3.1 IP地址
作用: 标识网络中的不同主机地址;
(1) ipv4是ip地址为4个字节, 32位数据;
(2) 点分十进制, 就是'' 192.168.0.1 '', 数据范围0-255;
3.2 MAC地址
作用:标识数据链路层相互连接的结点;
长度为6字节, 48位数据, 带冒号的; ''08:00:27:03:fb:19''
mac地址通常都是唯一的.(虚拟机的mac地址不是真实的mac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