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于网络资料、书本资料、AI,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物理层解析
物理层概述
- 物理层是TCP/IP模型的最底层
- 物理层数据传输提供稳定的物理连接
物理层功能
- 定义设备的物理连接的标准和特性,比如接口形状,大小
- 定义电气特性,高低电压、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
- 构建数据通道,通过物理接口和传输介质来进行数据传输
- 数据层核心就是“信号和介质”
物理层传输介质
- 有线介质
双绞线
光纤
- 无线介质
微波
激光
红外线
- 超5类线缆
局域网环境,最常见线缆
线缆外表有清晰“光标”
适用于100Mbps网络
- 6类线缆
增加十字骨架,抗干扰
适用于1000Mbps网络
- 7类和8类线缆
7类速率10Gbps
8类速率40Gbps
- 水晶头
- 布线套装
- 光纤
光纤按光在其中的传输模式可分为单模和多模
- 单模光纤
可支持1G~40Gb/100Gb,距离200KM
适合用于长距离传输、可用于室内和室外
- 多模光纤
可支持1G~40Gb/100Gb高速网络
适合用于短距离传输,通常用于室内
- 布线套装
制作双绞线
- 剥线
将双绞线的一端插入网线钳的剥线口(末端离刀口长度约3-5厘米),握住网线钳缓慢旋转一圈,去掉外部的套层,可看到相互缠绕的8根芯线
注意:不要割线金属芯线
- 理线
将裸露的8根双绞线分开,按照标准线序捋直排列好,并用网线钳将末端剪齐,保留1.2
厘米左右
- 排列好的每条芯线分别对应RJ-45水晶头的1-8针脚
- 压线头
将整理好的双绞线芯线平稳捏住(末端保持整齐),插入到RJ-45水晶接头中(塑料卡扣朝下,开口朝向网线)确保8根芯线都顶到最里端的铜触片位置
- 压线
将接好线的水晶头放到网线钳的压线口内(注意要捏住网线,往里顶紧),然后握住网线钳使劲压紧(线与线头不能有松动),以确保水晶头的铜触片嵌入双绞线的芯线
- 制作双绞线的另一端
依次剥线、理线、压线头,操作与前面一样
两端都压制好以后,一根网线就制作完工
测试双绞线
- 测试双绞线的连通性
将做好的双绞线两端分别插入测试仪的RJ-45接口,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开关,观察指示灯以判断网线连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