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关“键”的概念
1) 超键: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称为关键模式的超键。
2) 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也就是在候选键中在删除属性就不是键了。
3) 主键:用户选作元组标识的候选键称为主键。一般不加说明,键就是指主键。
4) 外键:如果模式R中属性K是其他模式的主键,那么K在模式R中称为外键。
B. 关系数据库中的“依赖”定义
若在一张表中,在属性(或属性组)X的值确定的情况下,必定能确定属性Y的值,那么就可以说Y函数依赖于X,写作 X → Y。
例如在学生表中,找不到任何一条记录,它们的学号相同而对应的姓名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说姓名函数依赖于学号,写作 学号 → 姓名。但是反过来,因为可能出现同名的学生,所以有可能不同的两条学生记录,它们在姓名上的值相同,但对应的学号不同,所以我们不能说学号函数依赖于姓名。
1) 部分函数依赖: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存在X→Y,若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
举个例子:学生基本信息表R中(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当然学号属性取值是唯一的,在R关系中,(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学号)->(姓名),(身份证号)->(姓名);所以姓名部分函数依赖与(学号,身份证号);
2) 完全函数依赖: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但对每一个X’都有X’!→Y,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
例子:学生基本信息表R(学号,班级,姓名)假设不同的班级学号有相同的,班级内学号不能相同,在R关系中,(学号,班级)->(姓名),但是(学号)->(姓名)不成立,(班级)->(姓名)不成立,所以姓名完全函数依赖与(学号,班级);
3) 传递函数依赖:设X,Y,Z是关系R中互不相同的属性集合,存在X→Y(Y !→X),Y→Z,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例子:在关系R(学号 ,宿舍, 费用)中,(学号)->(宿舍),宿舍!=学号,(宿舍)->(费用),费用!=宿舍,所以符合传递函数的要求;
C. 几个范式的定义
1) 第一范式(1NF)
主属性(主键)不为空且不重复,字段不可再分。
2) 第二范式(2NF)
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要求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主属性。(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主键的部分依赖)
3) 第三范式(3NF)
3NF在2NF的基础之上,消除了非主属性对于码的传递依赖。(不能存在:非主键列 A 依赖于非主键列 B,非主键列 B 依赖于主键的情况。)
4) BC范式(BCNF)
BC范式在 3NF 的基础上,消除主属性对于码的部分与传递函数依赖。
(1)所有非主属性对每一个码都是完全函数依赖;
(2)所有的主属性对于每一个不包含它的码,也是完全函数依赖;
(3)没有任何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非码的任意一个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