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网络)

目录

TCP协议

TCP协议段格式(报文首部)

原理图​编辑

确认应答(ACK)机制

报头介绍

超时重传机制​编辑

连接管理机制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服务端状态转化:

客户端状态转化:

理解TIME_WAIT状态

解决TIME_WAIT状态引起的bind失败的方法(可以立即链接端口号)

setsockopt()​编辑

滑动窗口

那么如果出现了丢包, 如何进行重传? 这里分两种情况讨论.

流量控制

拥塞控制

延迟应答

捎带应答

面向字节流

粘包问题

TCP异常情况

TCP小结

基于TCP应用层协议

TCP/UDP对比

用UDP实现可靠传输(经典面试题)

T C P 相 关 实 验

理 解 l i s t e n 的 第 二 个 参 数

 TCP简单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代码

TCP 服务器端 (server.c)

TCP 客户端 (client.c)

代码说明:

编译与运行:

TCP协议

TCP全称为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人如其名, 要对数据的传输进行一个详细的控制;

TCP协议段格式(报文首部)

  •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在建立连接时由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作为其初始值,通过 SYN 包传给接收端主机,每发送一次数据,就「累加」一次该「数据字节数」的大小。用来解决网络包乱序问题。
  • 确认应答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指下一次「期望」收到的数据的序列号,发送端收到这个确认应答以后可以认为在这个序号以前的数据都已经被正常接收。用来解决不丢包的问题。
  • 控制位:
    • ACK:该位为 1 时,「确认应答」的字段变为有效,TCP 规定除了最初建立连接时的 SYN 包之外该位必须设置为 1 。
    • RST:该位为 1 时,表示 TCP 连接中出现异常必须强制断开连接。
    • SYN:该位为 1 时,表示希望建立连接,并在其「序列号」的字段进行序列号初始值的设定。
    • FIN:该位为 1 时,表示今后不会再有数据发送,希望断开连接。当通信结束希望断开连接时,通信双方的主机之间就可以相互交换 FIN 位为 1 的 TCP 段。
    • URG:紧急标志位,表示的是此报文段中有紧急数据,将紧急数据排在普通数据的前面;当接受端收到此报文后后必须先处理紧急数据,而后再处理普通数据。
    • PSH:催促标志位,当发送端将 PSH 置为1时,TCP会立即创建一个报文并发送。接受端收到 PSH 为1的报文后就立即将接受缓冲区内数据向上交付给应用程序,而不是等待缓冲区满后再交付。
  • 窗口大小:用于 TCP 流量控制。告诉对方本端的 TCP 接收缓冲区还能容纳多少字节的数据,这样对方就可以控制发送数据的速度。
  • 校验和:由发送端填充,接收端对 TCP 报文段执行 CRC 算法以检验 TCP 报文段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损坏,检验的范围包括头部、数据两部分,是 TCP 可靠传输的一个重要保障。
  • 紧急指针:一个正的偏移量。它和序列号字段的值相加表示最后一个紧急数据的下一个字节的序列号,用于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紧急数据。
  • 源/目的端口号: 表示数据是从哪个进程来, 到哪个进程去;
  • 32位序号/32位确认号: 后面详细讲;
  • 4位TCP报头长度: 表示该TCP头部有多少个32位bit(有多少个4字节); 所以TCP头部最大长度是15 * 4 = 60
  • 6位标志位:
URG紧急指针是否有效
ACK:确认号是否有效
PSH提示接收端应用程序立刻从TCP缓冲区把数据读走
RST对方要求重新建立连接; 我们把携带RST标识的称为复位报文段
SYN请求建立连接; 我们把携带SYN标识的称为同步报文段
FIN通知对方, 本端要关闭了
  • 16位校验和: 发送端填充, CRC校验. 接收端校验不通过, 则认为数据有问题. 此处的检验和不光包含TCP首部, 也 包含TCP数据部分.
  • 16位紧急指针: 标识哪部分数据是紧急数据;

原理图

确认应答(ACK)机制

[唐僧讲经例子]

TCP将每个字节的数据都进行了编号. 即为序列号.

每一个ACK都带有对应的确认序列号, 意思是告诉发送者, 我已经收到了哪些数据; 下一次你从哪里开始发.

报头介绍

超时重传机制

  • 主机A发送数据给B之后, 可能因为网络拥堵等原因, 数据无法到达主机B;
  • 如果主机A在一个特定时间间隔内没有收到B发来的确认应答, 就会进行重发;

但是, 主机A未收到B发来的确认应答, 也可能是因为ACK丢失了;

因此主机B会收到很多重复数据. 那么TCP协议需要能够识别出那些包是重复的包, 并且把重复的丢弃掉. 去重的效果. 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前面提到的序列号

那么, 如果超时的时间如何确定?

  • 最理想的情况下, 找到一个最小的时间, 保证 "确认应答一定能在这个时间内返回". 
  • 但是这个时间的长短,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同, 是有差异的.
  • 如果超时时间设的太长, 会影响整体的重传效率;
  • 如果超时时间设的太短, 有可能会频繁发送重复的包;

TCP为了保证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比较高性能的通信, 因此会动态计算这个最大超时时间.

  • Linux中(BSD Unix和Windows也是如此), 超时以500ms为一个单位进行控制, 每次判定超时重发的超时 时间都是500ms的整数倍.
  • 如果重发一次之后, 仍然得不到应答, 等待 2*500ms 后再进行重传.
  • 如果仍然得不到应答, 等待 4*500ms 进行重传. 依次类推, 以指数形式递增.
  • 累计到一定的重传次数, TCP认为网络或者对端主机出现异常, 强制关闭连接.

连接管理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 TCP要经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四次挥手断开连接

为什么要三次握手

服务端状态转化:

  • [CLOSED -> LISTEN] 服务器端调用listen后进入LISTEN状态, 等待客户端连接;
  • 放入内核等待队列中,并向客户端监听连接请求发送SYN确认报文.
  • [SYN_RCVD -> ESTABLISHED] 服务端一旦收到客户端的确认报文, 就进入ESTABLISHED状态, 可以进行 读写数据了.
  • [ESTABLISHED -> CLOSE_WAIT] 当客户端主动关闭连接(调用close), 服务器会收到结束报文段, 服务器 返回确认报文段并进入CLOSE_WAIT;
  • [CLOSE_WAIT -> LAST_ACK] 进入CLOSE_WAIT后说明服务器准备关闭连接(需要处理完之前的数据); 当 服务器真正调用close关闭连接时, 会向客户端发送FIN, 此时服务器进入LAST_ACK状态, 等待最后一个 ACK到来(这个ACK是客户端确认收到了FIN)
  • [LAST_ACK -> CLOSED] 服务器收到了对FIN的ACK, 彻底关闭连接.

客户端状态转化:

[CLOSED -> SYN_SENT] 客户端调用connect, 发送同步报文段;

[SYN_SENT -> ESTABLISHED] connect调用成功, 则进入ESTABLISHED状态, 开始读写数据;

[ESTABLISHED -> FIN_WAIT_1] 客户端主动调用close时, 向服务器发送结束报文段, 同时进入 FIN_WAIT_1;

[FIN_WAIT_1 -> FIN_WAIT_2]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对结束报文段的确认, 则进入FIN_WAIT_2, 开始等待服 务器的结束报文段;

[FIN_WAIT_2 -> TIME_WAIT]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来的结束报文段, 进入TIME_WAIT, 并发出LAST_ACK;

[TIME_WAIT -> CLOSED] 客户端要等待一个2MSL(Max Segment Life, 报文最大生存时间)的时间, 才会 进入CLOSED状态.

下图是TCP状态转换的一个汇总:

  • 较粗的虚线表示服务端的状态变化情况;
  • 较粗的实线表示客户端的状态变化情况;
  • CLOSED是一个假想的起始点, 不是真实状态;

 关于 "半关闭" , 男女朋友分手例子

理解TIME_WAIT状态

现在做一个测试,首先启动server,然后启动client,然后用Ctrl-C使server终止,这时马上再运行server, 结果是:

这是因为,虽然server的应用程序终止了,但TCP协议层的连接并没有完全断开,因此不能再次监 听同样的server端口. 我们用netstat命令查看一下:

  • TCP协议规定,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要处于TIME_ WAIT状态,等待两个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 的时间后才能回到CLOSED状态.
  • 我们使用Ctrl-C终止了server, 所以server是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 在TIME_WAIT期间仍然不能再次监听 同样的server端口;
  • MSL在RFC1122中规定为两分钟,但是各操作系统的实现不同, 在Centos7上默认配置的值是60s;
  • 可以通过 cat /proc/sys/net/ipv4/tcp_fin_timeout 查看msl的值;
  • 规定TIME_WAIT的时间请读者参考UNP 2.7节;

想一想, 为什么是TIME_WAIT的时间是2MSL?

  • MSL是TCP报文的最大生存时间, 因此TIME_WAIT持续存在2MSL的话
  • 就能保证在两个传输方向上的尚未被接收或迟到的报文段都已经消失(否则服务器立刻重启, 可能会收到 来自上一个进程的迟到的数据, 但是这种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
  • 同时也是在理论上保证最后一个报文可靠到达(假设最后一个ACK丢失, 那么服务器会再重发一个FIN. 这 时虽然客户端的进程不在了, 但是TCP连接还在, 仍然可以重发LAST_ACK);

解决TIME_WAIT状态引起的bind失败的方法(可以立即链接端口号)

setsockopt()

在server的TCP连接没有完全断开之前不允许重新监听, 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不合理的

  • 服务器需要处理非常大量的客户端的连接(每个连接的生存时间可能很短, 但是每秒都有很大数量的客户 端来请求).
  • 这个时候如果由服务器端主动关闭连接(比如某些客户端不活跃, 就需要被服务器端主动清理掉), 就会产 生大量TIME_WAIT连接.
  • 由于我们的请求量很大, 就可能导致TIME_WAIT的连接数很多, 每个连接都会占用一个通信五元组(源ip,源端口号,新来的客户端链接的ip和端口号和TIME_WAIT占用的链接重复了, 就会出现问题.)
  • 使用setsockopt()设置socket描述符的 选项SO_REUSEADDR为1, 表示允许创建端口号相同但IP地址不同的多个 socket描述符

滑动窗口

刚才我们讨论了确认应答策略, 对每一个发送的数据段, 都要给一个ACK确认应答. 收到ACK后再发送下一个数据段. 这样做有一个比较大的缺点, 就是性能较差. 尤其是数据往返的时间较长的时候.

既然这样一发一收的方式性能较低, 那么我们一次发送多条数据, 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性能(其实是将多个段的等待时 间重叠在一起了).

  • 发送前四个段的时候, 不需要等待任何ACK, 直接发送;
  • 收到第一个ACK后, 滑动窗口向后移动, 继续发送第五个段的数据; 依次类推;
  • 操作系统内核为了维护这个滑动窗口, 需要开辟 发送缓冲区 来记录当前还有哪些数据没有应答; 只有确 认应答过的数据, 才能从缓冲区删掉;
  • 窗口越大, 则网络的吞吐率就越高;

那么如果出现了丢包, 如何进行重传? 这里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一: 数据包已经抵达, ACK被丢了.

这种情况下, 部分ACK丢了并不要紧, 因为可以通过后续的ACK进行确认;

情况二: 数据包就直接丢了.

  • 当某一段报文段丢失之后, 发送端会一直收到 1001 这样的ACK, 就像是在提醒发送端 "我想要的是 1001" 一样;
  • 如果发送端主机连续三次收到了同样一个 "1001" 这样的应答, 就会将对应的数据 1001 - 2000 重新发送;
  • 这个时候接收端收到了 1001 之后, 再次返回的ACK就是7001了(因为2001 - 7000)接收端其实之前就已 经收到了, 被放到了接收端操作系统内核的接收缓冲区中;

这种机制被称为 "高速重发控制"(也叫 "快重传").

流量控制

接收端处理数据的速度是有限的. 如果发送端发的太快, 导致接收端的缓冲区被打满, 这个时候如果发送端继续发送, 就会造成丢包, 继而引起丢包重传等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因此TCP支持根据接收端的处理能力, 来决定发送端的发送速度. 这个机制就叫做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 接收端将自己可以接收的缓冲区大小放入 TCP 首部中的 "窗口大小" 字段, 通过ACK端通知发送端;
  • 窗口大小字段越大, 说明网络的吞吐量越高;
  • 接收端一旦发现自己的缓冲区快满了, 就会将窗口大小设置成一个更小的值通知给发送端;
  • 发送端接受到这个窗口之后, 就会减慢自己的发送速度;
  • 如果接收端缓冲区满了, 就会将窗口置为0; 这时发送方不再发送数据, 但是需要定期发送一个窗口探测数 据段, 使接收端把窗口大小告诉发送端.

接收端如何把窗口大小告诉发送端呢? 回忆我们的TCP首部中, 有一个16位窗口字段, 就是存放了窗口大小信息; 那么问题来了, 16位数字最大表示65535, 那么TCP窗口最大就是65535字节么? 实际上, TCP首部40字节选项中还包含了一个窗口扩大因子M, 实际窗口大小是 窗口字段的值左移 M 位;

拥塞控制

虽然TCP有了滑动窗口这个大杀器, 能够高效可靠的发送大量的数据. 但是如果在刚开始阶段就发送大量的数据, 仍 然可能引发问题.

因为网络上有很多的计算机, 可能当前的网络状态就已经比较拥堵. 在不清楚当前网络状态下, 贸然发送大量的数据, 是很有可能引起雪上加霜的.

TCP引入慢启动机制, 先发少量的数据, 探探路, 摸清当前的网络拥堵状态, 再决定按照多大的速度传输数据;

  • 此处引入一个概念程为拥塞窗口
  • 发送开始的时候, 定义拥塞窗口大小为1;
  • 每次收到一个ACK应答, 拥塞窗口加1;
  • 每次发送数据包的时候, 将拥塞窗口和接收端主机反馈的窗口大小做比较, 取较小的值作为实际发送的窗 口;

像上面这样的拥塞窗口增长速度, 是指数级别的. "慢启动" 只是指初使时慢, 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

  • 为了不增长的那么快, 因此不能使拥塞窗口单纯的加倍.
  • 此处引入一个叫做慢启动的阈值
  • 当拥塞窗口超过这个阈值的时候, 不再按照指数方式增长, 而是按照线性方式增长

  • 当TCP开始启动的时候, 慢启动阈值等于窗口最大值;
  • 在每次超时重发的时候, 慢启动阈值会变成原来的一半, 同时拥塞窗口置回1;

少量的丢包, 我们仅仅是触发超时重传; 大量的丢包, 我们就认为网络拥塞;

当TCP通信开始后, 网络吞吐量会逐渐上升; 随着网络发生拥堵, 吞吐量会立刻下降;

拥塞控制, 归根结底是TCP协议想尽可能快的把数据传输给对方, 但是又要避免给网络造成太大压力的折中方案.

TCP拥塞控制这样的过程, 就好像 热恋的感觉

延迟应答

  • 如果接收数据的主机立刻返回ACK应答, 这时候返回的窗口可能比较小.
  • 假设接收端缓冲区为1M. 一次收到了500K的数据; 如果立刻应答, 返回的窗口就是500K;
  • 但实际上可能处理端处理的速度很快, 10ms之内就把500K数据从缓冲区消费掉了;
  • 在这种情况下, 接收端处理还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极限, 即使窗口再放大一些, 也能处理过来;
  • 如果接收端稍微等一会再应答, 比如等待200ms再应答, 那么这个时候返回的窗口大小就是1M;

一定要记得, 窗口越大, 网络吞吐量就越大, 传输效率就越高. 我们的目标是在保证网络不拥塞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传输效率;

那么所有的包都可以延迟应答么? 肯定也不是;

  • 数量限制: 每隔N个包就应答一次;
  • 时间限制: 超过最大延迟时间就应答一次;

具体的数量和超时时间, 依操作系统不同也有差异; 一般N取2, 超时时间取200ms;

捎带应答

在延迟应答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 很多情况下, 客户端服务器在应用层也是 "一发一收" 的. 意味着客户端给服务器说 了 "How are you", 服务器也会给客户端回一个 "Fine, thank you";

那么这个时候ACK就可以搭顺风车, 和服务器回应的 "Fine, thank you" 一起回给客户端

面向字节流

创建一个TCP的socket, 同时在内核中创建一个 发送缓冲区 和一个 接收缓冲区;

  • 调用write时, 数据会先写入发送缓冲区中;
  • 如果发送的字节数太长, 会被拆分成多个TCP的数据包发出;
  • 如果发送的字节数太短, 就会先在缓冲区里等待, 等到缓冲区长度差不多了, 或者其他合适的时机发送出去;
  • 接收数据的时候, 数据也是从网卡驱动程序到达内核的接收缓冲区;
  • 然后应用程序可以调用read从接收缓冲区拿数据;
  • 另一方面, TCP的一个连接, 既有发送缓冲区, 也有接收缓冲区, 那么对于这一个连接, 既可以读数据, 也可 以写数据. 这个概念叫做 全双工

由于缓冲区的存在, TCP程序的读和写不需要一一匹配, 例如:

  • 写100个字节数据时, 可以调用一次write写100个字节, 也可以调用100次write, 每次写一个字节;
  • 读100个字节数据时, 也完全不需要考虑写的时候是怎么写的, 既可以一次read 100个字节, 也可以一次 read一个字节, 重复100次;

粘包问题

[八戒吃馒头例子]

  • 首先要明确, 粘包问题中的 "包" , 是指的应用层的数据包.
  • 在TCP的协议头中, 没有如同UDP一样的 "报文长度" 这样的字段, 但是有一个序号这样的字段.
  • 站在传输层的角度, TCP是一个一个报文过来的. 按照序号排好序放在缓冲区中.
  • 站在应用层的角度, 看到的只是一串连续的字节数据.
  • 那么应用程序看到了这么一连串的字节数据, 就不知道从哪个部分开始到哪个部分, 是一个完整的应用层数据包.

那么如何避免粘包问题呢?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明确两个包之间的边界.

  • 对于定长的包, 保证每次都按固定大小读取即可; 例如上面的Request结构, 是固定大小的, 那么就从缓冲 区从头开始按sizeof(Request)依次读取即可;
  • 对于变长的包, 可以在包头的位置, 约定一个包总长度的字段, 从而就知道了包的结束位置;
  • 对于变长的包, 还可以在包和包之间使用明确的分隔符(应用层协议, 是程序猿自己来定的, 只要保证分隔 符不和正文冲突即可);

思考: 对于UDP协议来说, 是否也存在 "粘包问题" 呢?

  • 对于UDP, 如果还没有上层交付数据, UDP的报文长度仍然在. 同时, UDP是一个一个把数据交付给应用 层. 就有很明确的数据边界.
  • 站在应用层的站在应用层的角度, 使用UDP的时候, 要么收到完整的UDP报文, 要么不收. 不会出现"半个"的情况.

TCP异常情况

  • 进程终止: 进程终止会释放文件描述符, 仍然可以发送FIN. 和正常关闭没有什么区别.
  • 机器重启: 和进程终止的情况相同.
  • 机器掉电/网线断开: 接收端认为连接还在, 一旦接收端有写入操作, 接收端发现连接已经不在了, 就会进行reset.保活定时器
  • 另外, 应用层的某些协议, 也有一些这样的检测机制. 例如HTTP长连接中, 也会定期检测对方的状态. 例如QQ, 在QQ 断线之后, 也会定期尝试重新连接.

TCP小结

为什么TCP这么复杂? 因为要保证可靠性, 同时又尽可能的提高性能.

可靠性:

  • 校验和
  • 序列号(按序到达)
  • 确认应答
  • 超时重发
  • 连接管理
  • 流量控制
  • 拥塞控制

提高性能:

  • 滑动窗口
  • 快速重传
  • 延迟应答
  • 捎带应答

其他:

  • 定时器(超时重传定时器, 保活定时器, TIME_WAIT定时器等)

基于TCP应用层协议

  • HTTP
  • HTTPS
  • SSH
  • Telnet
  • FTP
  • SMTP

当然, 也包括你自己写TCP程序时自定义的应用层协议;

TCP/UDP对比

我们说了TCP是可靠连接, 那么是不是TCP一定就优于UDP呢? TCP和UDP之间的优点和缺点, 不能简单, 绝对的进行比较

  • TCP用于可靠传输的情况, 应用于文件传输, 重要状态更新等场景;
  • UDP用于对高速传输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通信领域, 例如, 早期的QQ, 视频传输等. 另外UDP可以用于广播;

归根结底, TCP和UDP都是程序员的工具, 什么时机用, 具体怎么用, 还是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场景去判定.

用UDP实现可靠传输(经典面试题)

参考TCP的可靠性机制, 在应用层实现类似的逻辑;

例如:

  • 引入序列号, 保证数据顺序;
  • 入 确 认 应 答 , 确 保 对 端 收 到 了 数 据 ;
  • 引 入 超 时 重 传 , 如 果 隔 一 段 时 间 没 有 应 答 , 就 重 发 数 据
  • . . . . .

T C P 相 关 实 验

理 解 l i s t e n 的 第 二 个 参 数

基 于 刚 才 封 装 的 Tc p S o c k e t 实 现 以 下 测 试 代 码

对 于 服 务 器 , l i s t e n 的 第 二 个 参 数 设 置 为 2 , 并 且 不 调 用 a c c e p t

理 解 l i s t e n 的 第 二 个 参 数

 TCP简单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代码

TCP 服务器端 (server.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define PORT 8080
#define BUF_SIZE 1024int main() {int server_fd, client_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 client_addr;socklen_t addr_len = sizeof(client_addr);char buffer[BUF_SIZE];// 创建服务器套接字if ((server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1) {perror("Socket failed");exit(EXIT_FAILURE);}// 设置服务器地址结构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PORT);// 绑定套接字到地址if (bind(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1) {perror("Bind failed");close(server_fd);exit(EXIT_FAILURE);}// 开始监听if (listen(server_fd, 3) == -1) {perror("Listen failed");close(server_fd);exit(EXIT_FAILURE);}printf("Server listening on port %d...\n", PORT);// 接受客户端连接if ((client_fd = accept(server_fd, (struct sockaddr *)&client_addr, &addr_len)) == -1) {perror("Accept failed");close(server_fd);exit(EXIT_FAILURE);}printf("Connection established with client.\n");// 接收客户端消息int bytes_read;while ((bytes_read = recv(client_fd, buffer, BUF_SIZE, 0)) > 0) {buffer[bytes_read] = '\0'; // Null-terminate the stringprintf("Received from client: %s\n", buffer);send(client_fd, buffer, bytes_read, 0); // Echo the message back to client}if (bytes_read == 0) {printf("Client disconnected.\n");} else {perror("Recv failed");}close(client_fd);close(server_fd);return 0;
}

TCP 客户端 (client.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define PORT 8080
#define BUF_SIZE 1024int main() {int sock_fd;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_addr;char buffer[BUF_SIZE];// 创建客户端套接字if ((sock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 -1) {perror("Socket failed");exit(EXIT_FAILURE);}// 设置服务器地址结构server_addr.sin_family = AF_INET;server_addr.sin_port = htons(PORT);server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127.0.0.1");// 连接到服务器if (connect(sock_fd, (struct sockaddr *)&server_addr, sizeof(server_addr)) == -1) {perror("Connect failed");close(sock_fd);exit(EXIT_FAILURE);}printf("Connected to server at 127.0.0.1:%d\n", PORT);// 发送消息到服务器printf("Enter message: ");fgets(buffer, BUF_SIZE, stdin);send(sock_fd, buffer, strlen(buffer), 0);// 接收服务器的响应int bytes_read = recv(sock_fd, buffer, BUF_SIZE, 0);if (bytes_read > 0) {buffer[bytes_read] = '\0';printf("Received from server: %s\n", buffer);} else {perror("Recv failed");}close(sock_fd);return 0;
}

代码说明:

  1. 服务器端 (server.c):

    • 创建一个TCP服务器套接字,并绑定到本地端口(8080)。
    • 监听并等待客户端连接。
    • 接收到客户端消息后,回显相同的消息(类似echo服务器)。
  2. 客户端 (client.c):

    • 创建一个TCP客户端套接字,并连接到服务器(本地IP,端口8080)。
    • 发送消息到服务器并接收回显的消息。

编译与运行:

  1. 编译服务器与客户端

    gcc server.c -o server
    gcc client.c -o client
    
  2. 运行服务器

    ./server
    

  3. 运行客户端(在另一个终端):

    ./client
    

在客户端输入消息后,服务器会回显相同的消息。全不全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pingmian/68171.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S|第29期】JavaScript中的事件类型

日期&#xff1a;2025年1月25日 作者&#xff1a;Commas 签名&#xff1a;(ง •_•)ง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注释&#xff1a;如果您觉得有所帮助&#xff0c;帮忙点个赞&#xff0c;也可以关注我&#xff0c;我们一起成长&#xff1b;如果有不对的地方&#xf…

基于Java+socket实现多线程聊天室-控制台版

基于Javasocket实现多线程聊天室-控制台版 一、系统介绍二、功能展示1.运行效果 三、代码展示四、其它1.其他系统实现2.获取源码 一、系统介绍 首先启动server端&#xff0c;然后启动client端。任意一个client发送给server的消息都将会被转发给所有在线的client&#xff0c;实…

Redis-缓存

1.缓存 1.1 什么是缓存&#xff1f; 越野车,山地自行车,都拥有"避震器",防止车体加速后因惯性,在酷似"U"字母的地形上飞跃,硬着陆导致的损害,像个弹簧一样;同样,实际开发中,系统也需要"避震器",防止过高的数据访问猛冲系统,导致其操作线程无法…

群晖docker获取私有化镜像http: server gave HTTP response to HTTPS client].

群晖docker获取私有化镜像提示http: server gave HTTP response to HTTPS clien 问题描述 层级时间用户事件Information2023/07/08 12:47:45cxlogeAdd image from xx.xx.31.240:1923/go-gitea/gitea:1.19.3Error2023/07/08 12:47:48cxlogeFailed to pull image [Get "http…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

文章目录 一、前言1.1 MySQL体系结构1.2 MySQL日志分类1.3 其他几种日志1.3.1 查询日志1.3.2 慢查询日志1.3.3 错误日志 二、bin log 二进制日志2.1 bin log简介2.2 binlog日志格式2.3 日志删除2.4 写入/刷盘机制 三、undo log 回滚日志3.1 undo log简介3.2 隐藏字段 —— 事务…

算法中的移动窗帘——C++滑动窗口算法详解

1. 滑动窗口简介 滑动窗口是一种在算法中常用的技巧&#xff0c;主要用来处理具有连续性的子数组或子序列问题。通过滑动窗口&#xff0c;可以在一维数组或字符串上维护一个固定或可变长度的窗口&#xff0c;逐步移动窗口&#xff0c;避免重复计算&#xff0c;从而提升效率。常…

亚博microros小车-原生ubuntu支持系列:11手指控制与手势识别

识别框架还是沿用之前的了MediaPipe Hand。 背景知识不摘重复&#xff0c;参见之前的&#xff1a;亚博microros小车-原生ubuntu支持系列&#xff1a;10-画笔-CSDN博客 手指控制 src/yahboom_esp32_mediapipe/yahboom_esp32_mediapipe/目录下新建文件10_HandCtrl.py&#xff…

LabVIEW太阳能照明监控系统

在公共照明领域&#xff0c;传统的电力照明系统存在高能耗和维护不便等问题。利用LabVIEW开发太阳能照明监控系统&#xff0c;通过智能控制和实时监测&#xff0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xff0c;降低维护成本&#xff0c;实现照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项目背景 随着能源危机…

Linux的权限和一些shell原理

目录 shell的原理 Linux权限 sudo命令提权 权限 文件的属性 ⽂件类型&#xff1a; 基本权限&#xff1a; chmod改权限 umask chown 该拥有者 chgrp 改所属组 最后&#xff1a; 目录权限 粘滞位 shell的原理 我们广义上的Linux系统 Linux内核Linux外壳 Linux严格…

Redis - 数据类型与编码方式

Redis中常用的5种数据类型 包括字符串、哈希、列表、集合、有序集合 字符串&#xff0c;相当于Java中的String哈希&#xff0c;相当于Java中的HashMap列表&#xff0c;相当于Java中的List集合&#xff0c;相当于Java中的Set有序集合&#xff0c;多存储了一个权重 Redis承诺使…

git Bash通过SSH key 登录github的详细步骤

1 问题 通过在windows 终端中的通过git登录github 不再是通过密码登录了&#xff0c;需要本地生成一个密钥&#xff0c;配置到gihub中才能使用 2 步骤 &#xff08;1&#xff09;首先配置用户名和邮箱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用户名"git config --global…

如何为64位LabVIEW配置正确的驱动程序

在安装 64位 LabVIEW 后&#xff0c;确保驱动程序正确配置是关键。如果您首先安装了 32位 LabVIEW 和相关驱动&#xff0c;然后安装了 64位 LabVIEW&#xff0c;需要确保为 64位 LabVIEW 安装和配置适当的驱动程序&#xff0c;才能正常访问硬件设备。以下是详细步骤&#xff1a…

BGP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路由聚合详解

一、路由聚合 1、意义 在大规模的网络中&#xff0c;BGP路由表十分庞大&#xff0c;给设备造成了很大的负担&#xff0c;同时使发生路由振荡的几率也大大增加&#xff0c;影响网络的稳定性。 路由聚合是将多条路由合并的机制&#xff0c;它通过只向对等体发送聚合后的路由而…

戴尔电脑用u盘重装系统_戴尔电脑用u盘重装win10系统教程

戴尔电脑用u盘重装系统&#xff1f;戴尔电脑这几年默认预装win10家庭版和win11家庭版。有的用户用上了预装win11家庭版的戴尔电脑&#xff0c;使用一段时间依然不习惯&#xff0c;于是想退回win10。但不知道怎么重装win10&#xff0c;这几年的戴尔电脑建议采用U盘方式安装系统比…

QT TLS initialization failed

qt使用QNetworkAccessManager下载文件&#xff08;给出的链接可以在浏览器里面下载文件&#xff09;&#xff0c;下载失败&#xff0c; 提示“TLS initialization failed”通常是由于Qt在使用HTTPS进行文件下载时&#xff0c;未能正确初始化TLS&#xff08;安全传输层协议&…

【图文详解】lnmp架构搭建Discuz论坛

安装部署LNMP 系统及软件版本信息 软件名称版本nginx1.24.0mysql5.7.41php5.6.27安装nginx 我们对Markdown编辑器进行了一些功能拓展与语法支持,除了标准的Markdown编辑器功能,我们增加了如下几点新功能,帮助你用它写博客: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a…

06、Redis相关概念:缓存击穿、雪崩、穿透、预热、降级、一致性等

Redis相关概念&#xff1a;缓存击穿、雪崩、穿透、预热、降级、一致性等 Redis缓存雪崩、缓存击穿、缓存预热热点key、缓存降级、短链接、分布式锁秒杀、预减库存、 堆外缓存Redis架构设计、Redis动态刷新、Redis和DB双写一致性、过期删除策略、集群数据倾斜等一、缓存雪崩 缓…

【记录自开发的SQL工具】工具字符拼接、Excel转sql、生成编码、生成测试数据

记录自己开发的一个SQL聚合工具 功能介绍&#xff1a; 文本加引号 给多行文本前后添加引号&#xff0c;并用逗号连接&#xff0c;直接复制到 sql 中的 in 条件中 Excel转SQL 适用于将Excel表格的数据&#xff0c;批量导入到数据库的场景 此工具能快速将excel表格转换为i…

2024年工作总结

一、2024年个人成长、工作总结 1.博客文章 在这一年的创作中&#xff0c;共发布95篇文章&#xff0c;其中&#xff1a; Scrum敏捷项目管理&#xff1a; Scrum敏捷项目管理 前端技术vue jquery&#xff1a; jQuery&#xff08;一&#xff09;jQuery基本语法 分布式事务&…

【技术洞察】2024科技绘卷:浪潮、突破、未来

涌动与突破 2024年&#xff0c;科技的浪潮汹涌澎湃&#xff0c;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如同璀璨星辰&#xff0c;方便了大家的日常生活&#xff0c;也照亮了人类未来的道路。这一年&#xff0c;科技的突破与创新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未来的想象。那么回顾2024年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