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一些平时接触到的 GPU 知识。由于是笔记而非教程,因此内容不求连贯,有基础的同学可作查漏补缺之用
- 1 术语与基础
- 1.1 PCIe 交换芯片
- 1.2 NVLink
- 定义
- 演进:1/2/3/4 代
- 监控
- 1.3 NVSwitch
- 1.4 NVLink Switch
- 1.5 HBM (High Bandwidth Memory)
- 由来
- 演进:HBM 1/2/2e/3/3e
- 1.6 带宽单位
- 2 典型 8*A100/8*A800 主机
- 2.1 主机内拓扑:2-2-4-6-8-8
- 存储网卡
- NVSwitch fabric:intra-node full-mesh
- 用 nvidia-smi topo 查看拓扑
- 1.2 GPU 训练集群组网:IDC GPU fabirc
- 计算网络
- 存储网络
- RoCE vs. InfiniBand
- 1.3 数据链路带宽瓶颈分析
- 2.1 主机内拓扑:2-2-4-6-8-8
- 3 典型 8*H100/8*H800 主机
- 3.1 H100 芯片 layout
- 3.2 主机内硬件拓扑
- 3.3 组网
- 4 典型 4*L40S/8*L40S 主机
- 4.1 L40S vs A100 配置及特点对比
- 4.2 L40S 与 A100 性能对比
- 4.3 L40S 攒机
- 推荐架构:2-2-4
- 不推荐架构:2-2-8
- 4.4 组网
- 4.5 数据链路带宽瓶颈分析
- 4.6 测试注意事项
- 5 典型 8*H20 GPU 服务器(2024 更新)
- 5.1 显存:8*96GB
- 5.2 卡间互联:NVLINK x18 lanes = 900GB/s
- 5.3 网络
- 5.4 训练性能:8*H20 vs 8*A800
- 参考资料
1 术语与基础
大模型训练一般都是用单机 8 卡 GPU 主机组成集群,机型包括 8*{A100,A800,H100,H800}
可能还会用最近即将上市的 {4,8}*L40S
等。 下面一台典型 8*A100 GPU 的主机内硬件拓扑:
典型 8 卡 A100 主机硬件拓扑
本节将基于这张图来介绍一些概念和术语,有基础的可直接跳过。
1.1 PCIe 交换芯片
CPU、内存、存储(NVME)、GPU、网卡等支持 PICe 的设备,都可以连接到 PCIe 总线或专门的 PCIe 交换芯片,实现互联互通。
PCIe 目前有 5 代产品,最新的是 Gen5
。
1.2 NVLink
定义
Wikipedia 上 NVLink 上的定义:
NVLink is a wire-based serial multi-lane near-range communications link developed by Nvidia. Unlike PCI Express, a device can consist of multiple NVLinks, and devices use mesh networking to communicate instead of a central hub. The protocol was first announced in March 2014 and uses a proprietary high-speed signaling interconnect (NVHS).
简单总结:同主机内不同 GPU 之间的一种高速互联方式,
- 是一种短距离通信链路,保证包的成功传输,更高性能,替代 PCIe,
- 支持多 lane,link 带宽随 lane 数量线性增长,
- 同一台 node 内的 GPU 通过 NVLink 以 full-mesh 方式(类似 spine-leaf)互联,
- NVIDIA 专利技术。
演进:1/2/3/4 代
主要区别是单条 NVLink 链路的 lane 数量、每个 lane 的带宽(图中给的都是双向带宽)等:
NVLink 演进。Image from: HotChips 2022 [1]
例如,
- A100 是
2 lanes/NVSwitch * 6 NVSwitch * 50GB/s/lane= 600GB/s
双向带宽(单向 300GB/s)。注意:这是一个 GPU 到所有 NVSwitch 的总带宽; - A800 被阉割了 4 条 lane,所以是
8 lane * 50GB/s/lane = 400GB/s
双向带宽(单向 200GB/s)。
监控
基于 DCGM 可以采集到实时 NVLink 带宽:
Metrics from dcgm-exporter [5]
1.3 NVSwitch
还是参考下图,
典型 8 卡 A100 主机硬件拓扑
NVSwitch 是 NVIDIA 的一款交换芯片,封装在 GPU module 上,并不是主机外的独立交换机。
下面是真机图,浪潮的机器,图中 8 个盒子就是 8 片 A100,右边的 6 块超厚散热片下面就是 NVSwitch 芯片:
Inspur NF5488A5 NVIDIA HGX A100 8 GPU Assembly Side View. Image source: [2]
1.4 NVLink Switch
NVSwitch
听名字像是交换机,但实际上是 GPU module 上的交换芯片,用来连接同一台主机内的 GPU。
2022 年,NVIDIA 把这块芯片拿出来真的做成了交换机,叫 NVLink Switch
[3], 用来跨主机连接 GPU 设备。
这俩名字很容易让人混淆。
1.5 HBM (High Bandwidth Memory)
由来
传统上,GPU 显存和普通内存(DDR)一样插在主板上,通过 PCIe 连接到处理器(CPU、GPU), 因此速度瓶颈在 PCIe,Gen4 是 64GB/s,Gen5 是 128GB/s。
因此,一些 GPU 厂商(不是只有 NVIDIA 一家这么做)将将多个 DDR 芯片堆叠之后与 GPU 芯片封装到一起 (后文讲到 H100 时有图),这样每片 GPU 和它自己的显存交互时,就不用再去 PCIe 交换芯片绕一圈,速度最高可以提升一个量级。 这种“高带宽内存”(High Bandwidth Memory)缩写就是 HBM。
现在 CPU 也有用 HBM 的了,比如 Intel Xeon CPU Max Series 就自带了 64GB HBM2e。
HBM 的市场目前被 SK 海力士和三星等韩国公司垄断。
演进:HBM 1/2/2e/3/3e
From wikipedia HBM,
Bandwidth | Year | GPU | |
---|---|---|---|
HBM | 128GB/s/package | ||
HBM2 | 256GB/s/package | 2016 | V100 |
HBM2e | ~450GB/s | 2018 | A100, ~2TB/s ; 华为 Ascend 910B |
HBM3 | 600GB/s/site | 2020 | H100, 3.35TB/s |
HBM3e | ~1TB/s | 2023 | H200 , 4.8TB/s |
使用了 HBM 的近几代高端 NVIDIA GPU 显存带宽(双向),纵坐标是 TB/s。Image source: [3]
- AMD MI300X 采用 192GB HBM3 方案,带宽
5.2TB/s
; - HBM3e 是 HBM3 的增强版,速度从 6.4GT/s 到 8GT/s。
1.6 带宽单位
大规模 GPU 训练的性能与数据传输速度有直接关系。这里面涉及到很多链路,比如 PCIe 带宽、内存带宽、NVLink 带宽、HBM 带宽、网络带宽等等。
- 网络习惯用
bits/second (b/s)
表示之外,并且一般说的都是单向(TX/RX); - 其他模块带宽基本用
byte/sedond (B/s)
或transactions/second (T/s)
表示,并且一般都是双向总带宽。
比较带宽时注意区分和转换。
2 典型 8*A100/8*A800
主机
2.1 主机内拓扑:2-2-4-6-8-8
- 2 片 CPU(及两边的内存,NUMA)
- 2 张存储网卡(访问分布式存储,带内管理等)
- 4 个 PCIe Gen4 Switch 芯片
- 6 个 NVSwitch 芯片
- 8 个 GPU
- 8 个 GPU 专属网卡
典型 8 卡 A100 主机硬件拓扑
下面这个图画的更专业,需要更多细节的可参考:
NVIDIA DGX A100 主机(官方 8 卡机器)硬件拓扑。Image source: [4]
存储网卡
通过 PCIe 直连 CPU。用途:
- 从分布式存储读写数据,例如读训练数据、写 checkpoint 等;
- 正常的 node 管理,ssh,监控采集等等。
官方推荐用 BF3 DPU。但其实只要带宽达标,用什么都行。组网经济点的话用 RoCE,追求最好的性能用 IB。
NVSwitch fabric:intra-node full-mesh
8 个 GPU 通过 6 个 NVSwitch 芯片 full-mesh 连接,这个 full-mesh 也叫 NVSwitch fabric
; full-mesh 里面的每根线的带宽是 n * bw-per-nvlink-lane,
- A100 用的 NVLink3,
50GB/s/lane
,所以 full-mesh 里的每条线就是12*50GB/s=600GB/s
,注意这个是双向带宽,单向只有 300GB/s。 - A800 是阉割版,12 lane 变成 8 lane,所以每条线 8*50GB/s=400GB/s,单向 200GB/s。
用 nvidia-smi topo
查看拓扑
下面是一台 8*A800 机器上 nvidia-smi
显示的实际拓扑(网卡两两做了 bond,NIC 0~3 都是 bond):
- GPU 之间(左上角区域):都是
NV8
,表示 8 条 NVLink 连接; -
NIC 之间:
- 在同一片 CPU 上:
NODE
,表示不需要跨 NUMA,但需要跨 PCIe 交换芯片; - 不在同一片 CPU 上:
SYS
,表示需要跨 NUMA;
- 在同一片 CPU 上:
-
GPU 和 NIC 之间:
- 在同一片 CPU 上,且在同一个 PCIe Switch 芯片下面:
PXB
,表示只需要跨 PCIe 交换芯片; - 在同一片 CPU 上,且不在同一个 PCIe Switch 芯片下面:
NODE
,表示需要跨 PCIe 交换芯片和 PCIe Host Bridge; - 不在同一片 CPU 上:
SYS
,表示需要跨 NUMA、PCIe 交换芯片,距离最远;
- 在同一片 CPU 上,且在同一个 PCIe Switch 芯片下面:
1.2 GPU 训练集群组网:IDC GPU fabirc
GPU node 互联架构:
计算网络
GPU 网卡直连到置顶交换机(leaf),leaf 通过 full-mesh 连接到 spine,形成跨主机 GPU 计算网络。
- 这个网络的目的是 GPU 与其他 node 的 GPU 交换数据;
- 每个 GPU 和自己的网卡之间通过 PCIe 交换芯片连接:
GPU <--> PCIe Switch <--> NIC
。
存储网络
直连 CPU 的两张网卡,连接到另一张网络里,主要作用是读写数据,以及 SSH 管理等等。
RoCE vs. InfiniBand
不管是计算网络还是存储网络,都需要 RDMA 才能实现 AI 所需的高性能。RDMA 目前有两种选择:
- RoCEv2:公有云卖的 8 卡 GPU 主机基本都是这种网络,比如 CX6
8*100Gbps
配置;在性能达标的前提下,(相对)便宜; - InfiniBand (IB):同等网卡带宽下,性能比 RoCEv2 好 20% 以上,但是价格贵一倍。
1.3 数据链路带宽瓶颈分析
单机 8 卡 A100 GPU 主机带宽瓶颈分析
几个关键链路带宽都标在图上了,
- 同主机 GPU 之间:走 NVLink,双向 600GB/s,单向
300GB/s
; - 同主机 GPU 和自己的网卡之间:走 PICe Gen4 Switch 芯片,双向 64GB/s,单向
32GB/s
; -
跨主机 GPU 之间:需要通过网卡收发数据,这个就看网卡带宽了,目前国内 A100/A800 机型配套的主流带宽是(单向)
100Gbps=12.5GB/s
。 所以跨机通信相比主机内通信性能要下降很多。200Gbps==25GB/s
:已经接近 PCIe Gen4 的单向带宽;400Gbps==50GB/s
:已经超过 PCIe Gen4 的单向带宽。
所以在这种机型里用 400Gbps 网卡作用不大,400Gbps 需要 PCIe Gen5 性能才能发挥出来。
3 典型 8*H100/8*H800
主机
GPU Board Form Factor 分为两种类型:
- PCIe Gen5
- SXM5:性能更高一些
3.1 H100 芯片 layout
下面是一片 H100 GPU 芯片的内部结构:
单片 H100 GPU 内部逻辑布局。Image source: [3]
4nm
工艺;- 最下面一排是 18 根 Gen4 NVLink;双向总带宽
18 lanes * 50GB/s/lane = 900GB/s
; - 中间蓝色的是 L2 cache;
- 左右两侧是
HBM
芯片,即显存;
3.2 主机内硬件拓扑
跟 A100 8 卡机结构大致类似,区别:
-
NVSwitch 芯片从 6 个减少到了 4 个;真机图如下,
-
与 CPU 的互联从 PCIe Gen4 x16 升级到
PCIe Gen5 x16
,双向带宽128GB/s
;Image source: exxactcorp.com
3.3 组网
与 A100 也类似,只是标配改成了 400Gbps
的 CX7 网卡, 否则网络带宽与 PCIe Switch 和 NVLink/NVSwitch 之间的差距更大了。
4 典型 4*L40S/8*L40S
主机
L40S 是今年(2023)即将上市的新一代“性价比款”多功能 GPU,对标 A100。 除了不适合训练基座大模型之外(后面会看到为什么),官方的宣传里它几乎什么都能干。 价格的话,目前第三方服务器厂商给到的口头报价都是 A100 的 8 折左右。
4.1 L40S vs A100 配置及特点对比
L40S 最大的特点之一是 time-to-market 时间短,也就是从订货到拿到货周期比 A100/A800/H800 快很多。 这里面技术和非技术原因都有,比如:
- 不存在被美国禁售的功能(根据 2023.10 的新规定,已经禁售了),比如 FP64 和 NVLink 都干掉了;
- 使用
GDDR6
显存,不依赖 HBM 产能(及先进封装);
价格便宜也有几方面原因,后面会详细介绍:
- 大头可能来自 GPU 本身价格降低:因为去掉了一些模块和功能,或者用便宜的产品替代;
- 整机成本也有节省:例如去掉了一层 PCIe Gen4 Swtich;不过相比于 4x/8x GPU,整机的其他部分都可以说送的了;
4.2 L40S 与 A100 性能对比
下面是一个官方标称性能对比:
具体场景的性能对比网上也有很多官方资料,这里就不列举了。简单来,
- 性能 1.2x ~ 2x(看具体场景)。
- 功耗:两台 L40S 和单台 A100 差不多
需要注意,L40S 主机官方推荐的是单机 4 卡而不是 8 卡(后面会介绍为什么), 所以对比一般是用 两台 4*L40S
vs 单台 8*A100
。另外,很多场景的性能提升有个 大前提:网络需要是 200Gbps RoCE 或 IB 网络,接下来介绍为什么。
4.3 L40S 攒机
推荐架构:2-2-4
相比于 A100 的 2-2-4-6-8-8
架构, 官方推荐的 L40S GPU 主机是 2-2-4 架构,一台机器物理拓扑如下:
推荐单机 4 卡 L40S GPU 主机拓扑
最明显的变化是去掉了 CPU 和 GPU 之间的 PCIe Switch 芯片, 网卡和 GPU 都是直连 CPU 上自带的 PCIe Gen4 x16(64GB/s),
- 2 片 CPU(NUMA)
- 2 张双口 CX7 网卡(每张网卡
2*200Gbps
) - 4 片 L40S GPU
- 另外,存储网卡只配 1 张(双口),直连在任意一片 CPU 上
这样每片 GPU 平均 200Gbps 网络带宽。
不推荐架构:2-2-8
单机 8 卡 L40S GPU 主机拓扑,来自 NVIDIA L40S 官方推介材料
如图,跟单机 4 卡相比,单机 8 卡需要引入两片 PCIe Gen5 Switch 芯片:
- 说是现在PCIe Gen5 Switch 单片价格 1w 刀(不知真假),一台机器需要 2 片;价格不划算;
- PCIe switch 只有一家在生产,产能受限,周期很长;
- 平摊到每片 GPU 的网络带宽减半;
4.4 组网
官方建议 4 卡机型,搭配 200Gbps RoCE/IB 组网。
4.5 数据链路带宽瓶颈分析
单机 4 卡 L40S GPU 主机带宽瓶颈分析
以同 CPU 下面的两种 L40S 为例,这里面有两条链路可选:
-
直接通过 CPU 处理:
GPU0 <--PCIe--> CPU <--PCIe--> GPU1
- PCIe Gen4 x16 双向 64GB/s,单向
32GB/s
; - CPU 处理瓶颈?TODO
- PCIe Gen4 x16 双向 64GB/s,单向
-
完全绕过 CPU 处理,通过网卡去外面绕一圈再回来:
GPU0 <--PCIe--> NIC <-- RoCe/IB Switch --> NIC <--PCIe--> GPU1
- PCIe Gen4 x16 双向 64GB/s,单向
32GB/s
; - 平均每个 GPU 一个单向 200Gbps 网口,单向折算
25GB/s
; - 需要 NCCL 支持,官方说新版本 NCCL 正在针对 L40S 适配,默认行为就是去外面绕一圈回来;
- PCIe Gen4 x16 双向 64GB/s,单向
第二种方式看着长了很多,但官方说其实比方式一还要快很多(这里还每太搞懂,CPU 那里是怎么处理的?)—— 前提是网卡和交换机配到位:200Gbps RoCE/IB 网络。在这种网络架构下(网络带宽充足),
- 任何两片 GPU 的通信带宽和延迟都是一样的,是否在一台机器内或一片 CPU 下面并不重要,集群可以横向扩展(scaling up,compared with scaling in);
- GPU 机器成本降低;但其实对于那些对网络带宽要求没那么高的业务来说,是把 NVLINK 的成本转嫁给了网络,这时候必须要组建 200Gbps 网络,否则发挥不出 L40S 多卡训练的性能。
如果是方式二,同主机内 GPU 卡间的带宽瓶颈在网卡速度。即使网络是推荐的 2*CX7 配置,
- L40S: 200Gbps(网卡单向线速)
- A100: 300GB/s(NVLINK3 单向) ==
12x
200Gbps - A800: 200GB/s(NVLINK3 单向) ==
8x
200Gbps
可以看到,L40S 卡间带宽还是比 A100 NVLINK 慢了 12 倍, 比 A800 NVLink 慢了 8 倍,所以不适合数据密集交互的基础大模型训练。
4.6 测试注意事项
如上,即便只测试单机 4 卡 L40S 机器,也需要搭配 200Gbps 交换机,否则卡间性能发挥不出来。
5 典型 8*H20
GPU 服务器(2024 更新)
H20 是 2023 年发布,2024 年正式开始交付的 GPU。面向中国大陆市场,填补 A800/L40S 等等被禁之后的产品空缺。
5.1 显存:8*96GB
$ nvidia-smi
+---------------------------------------------------------------------------------------+
| NVIDIA-SMI 535.161.03 Driver Version: 535.161.03 CUDA Version: 12.2 |
|-----------------------------------------+----------------------+----------------------+
| GPU Name Persistence-M | Bus-Id Disp.A | Volatile Uncorr. ECC |
| Fan Temp Perf Pwr:Usage/Cap | Memory-Usage | GPU-Util Compute M. |
| | | MIG M. |
|=========================================+======================+======================|
| 0 NVIDIA H20 On | 00000000:04:00.0 Off | 0 |
| N/A 24C P0 72W / 500W | 0MiB / 97871MiB | 0% Default |
| | | Disabled |
+-----------------------------------------+----------------------+----------------------+
| 1 NVIDIA H20 On | 00000000:23:00.0 Off | 0 |
| N/A 24C P0 71W / 500W | 0MiB / 97871MiB | 0% Default |
| | | Disabled |
+-----------------------------------------+----------------------+----------------------+
...
+-----------------------------------------+----------------------+----------------------+
| 7 NVIDIA H20 On | 00000000:E4:00.0 Off | 0 |
| N/A 24C P0 72W / 500W | 0MiB / 97871MiB | 0% Default |
| | | Disabled |
+-----------------------------------------+----------------------+----------------------+
GPU 最大功耗 8*500W
。
5.2 卡间互联:NVLINK x18 lanes = 900GB/s
$ nvidia-smi topo -mGPU0 GPU1 GPU2 GPU3 GPU4 GPU5 GPU6 GPU7 NIC0 NIC1 CPU Affinity NUMA Affinity GPU NUMA ID
GPU0 X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SYS SYS 0-95,192-287 0 N/A
GPU1 NV18 X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SYS SYS 0-95,192-287 0 N/A
GPU2 NV18 NV18 X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SYS SYS 0-95,192-287 0 N/A
GPU3 NV18 NV18 NV18 X NV18 NV18 NV18 NV18 SYS SYS 0-95,192-287 0 N/A
GPU4 NV18 NV18 NV18 NV18 X NV18 NV18 NV18 NODE NODE 96-191,288-383 1 N/A
GPU5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X NV18 NV18 NODE NODE 96-191,288-383 1 N/A
GPU6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X NV18 PHB PHB 96-191,288-383 1 N/A
GPU7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NV18 X NODE NODE 96-191,288-383 1 N/A
NIC0 SYS SYS SYS SYS NODE NODE PHB NODE X PIX
NIC1 SYS SYS SYS SYS NODE NODE PHB NODE PIX X
可以看到双向 18 lanes * 50GB/s/lane= 900GB/s
(单向 450GB/s)。 作为对比,8*A800
NVLINK 是 8 lanes,见前面章节。
5.3 网络
这个看各服务器厂商怎么配了。下面是国内某家的 PCIe 和网卡信息:
$ lspci
00:00.0 Host bridge: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 Device 14a4 (rev 01)
c0:00.2 IOMMU: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 Device 149e (rev 01)
c0:01.1 PCI bridge: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AMD] Device 14ab (rev 01)
c1:00.0 PCI bridge: Broadcom / LSI PEX890xx PCIe Gen 5 Switch (rev b0) # <-- PCIe Gen5
c2:00.0 PCI bridge: Broadcom / LSI PEX890xx PCIe Gen 5 Switch (rev b0)
c3:00.0 3D controller: NVIDIA Corporation Device 2329 (rev a1)
c6:00.0 Ethernet controller: Mellanox Technologies MT2894 Family [ConnectX-6 Lx] # <-- Mellanox CX6
c6:00.1 Ethernet controller: Mellanox Technologies MT2894 Family [ConnectX-6 Lx]
...
RDMA:
$ ibstat
CA 'mlx5_0'CA type: MT4127Number of ports: 1Port 1:State: DownPhysical state: DisabledRate: 40Base lid: 0LMC: 0SM lid: 0Capability mask: 0x00010000Link layer: Ethernet
CA 'mlx5_1'CA type: MT4127Number of ports: 1Port 1:State: DownPhysical state: DisabledRate: 40Base lid: 0LMC: 0SM lid: 0Capability mask: 0x00010000Link layer: Ethernet
5.4 训练性能:8*H20 vs 8*A800
单机 8 卡训练性能(实测数据,但大家用的模型、框架、数据集等可能各不相同,因此这里的结果仅供参考):
GPU Node (NVLINK interconnect) | Throughput |
---|---|
8*A800-80GB | ~30 samples/sec |
8*H20-96GB | ~21 samples/sec |
相比 A800,H20 纸面算力阉割了一半左右 [6],但在 NVLINK/cache 等地方补了一下,所以实际性能(只)下降了 1/3。
参考资料
- NVLink-Network Switch - NVIDIA’s Switch Chip for High Communication-Bandwidth SuperPODs, Hot Chips 2022
- ChatGPT Hardware a Look at 8x NVIDIA A100 Powering the Tool, 2023
- NVIDIA Hopper Architecture In-Depth, nvidia.com, 2022
- DGX A100 review: Throughput and Hardware Summary, 2020
- Understanding NVIDIA GPU Performance: Utilization vs. Saturation, 2023
- GPU Performance (Data Sheets) Quick Reference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