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前言:“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这一哲学命题,大抵上次还比较熟络的时光还是高中亦或复习考研政治的岁月里。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或者说网络社会,形形色色的消息充斥在脑海之时,你是否还能认识真正的自己?以前听说过一个梗: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玄学。相信工科生们还是从小就相信唯物辩证,这一说法倒显得有些荒谬,不过仔细想想,所谓的哲学和玄学——无非就是一种超然于众人的经验之谈?总的来说,生活和世界中不能缺少科学技术,亦不能缺少人文关怀——这是一个新的栏目,从IT的诸多角度,阐述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心里学方面的哲理,不失为对心灵的一种治愈~
一.定义
什么是景观社会?法国作者居伊·德波 在这本书中提到:“世界已经被拍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进入影像物品生产与物品影像消费为主的景观社会,景观已成为一种物化了的世界观,而景观本质上不过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景观就是商品完全成功的殖民化社会生活的时刻”。
听起来颇为晦涩难宣,那么就来点结合生活实际的例子~
二.引例
1.程序员高薪资
不知道大家当年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了计科和软工等看起来高大上的“好专业”,不过打个赌,各位对如下两句最常见的话术并不陌生:“你们的收入一定很高吧?你们会不会修电脑?”说来搞笑,最近不是高考完没多久嘛,网上总有不知道是托,还是真眼界短浅的人,各种鼓吹【软件工程】是什么“免死金牌”一类的专业,给大家看一份网上有人鼓吹博主学校的截图:
笑点解析:《关注一下微信公众号的就业情况》。。。。 不知道各位是哪个年代的人,博主是20年参加高考的,基本上从我们这一代左右,学校在你毕业的时候会伪造薪资和就业率,来达到大家对这一学校主观角度“伟大化”的满足感——活生生的例子,博主的舍友还是有东西的,正好上了光荣榜,他在这个就业情况里面写的薪资和他真实的税前年包相比,准确计算前者是后者的1.86倍左右,至于为什么大家懂的都懂,看着每天都有写校园里面的败类都爆料出来,博主只想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至于这位给别人建议的网友,博主不知道他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如果是假不懂,那就和大部分留学机构一样黑心——马来西亚的学习排个QS前100都敢让他们推销给家长们;如果是真不懂,那这啼笑皆非的言论背后表现出来的不光是认知有限,还有钱锺书先生笔下的围城,亦或是今天的议题——景观社会。
2.竞赛攀比
再来举一个例子:各位程序员们上学的时候一定参加过ACM、OI、大创、亦或数学建模之类的比赛吧?ACM无非就是ICPC、CCPC、CCSP,OI无非就是蓝桥杯啦,至于数模就是MCM/ICM和高教社杯最NB,大创就是挑战杯和互联网+。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两种情况:
- 当别人获奖以后,这可能就是个懂的都懂的水赛,但是这位获奖者喜欢法朋友圈或者vlog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这种半炫耀半欣喜的展示方式给了别人来看,年轻的心智难免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哇他好厉害啊,和他相比我真是太XXX了
- 当自己获奖以后,或许这是一个真的颇有含金量的结果:美赛M奖,高教社省一,或者ICPC区域什么的,但是当你和这场比赛不相干的人或者是网友提起的时候,他们有的会泼冷水:也就一般般吧,含金量就那样,我一个末2/双非得同学都可以拿O奖呢~
3.学历歧视
类似的还有学历崇拜或者学历歧视,网上大面积的爆炸信息在函数的角度趋向于两侧的无穷:
- 一方面的典例是:双9科班拿不到合适的offer,在网上倒苦水的【悲惨故事】
- 另一方面的典例是:考研机构公众号里面喜闻乐见的二本跨考逆袭上岸华五的【励志故事】
4.进度烟雾弹
还有一个考研党更贴切的例子:总是看到有人刷题刷的很快、模拟考的很高,然后自己又产生了一些悲观放弃的念头,这类人在圈内俗称“模拟哥”、“刷题哥”。
通过上述几个典例,不知道大家品味出来了什么?
总的来说就是:
- 无处不在的景观,让对金钱没概念的人都想拿高薪了
- 无处不在的景观,让所有人都想拿亚洲金牌、O奖、国一了
- 无处不在的景观,让所有人都想在清北都本硕博了
- 无处不在的景观,让所有人都想刷完1800、1000、880、660,然后数学考150分了
或许各位已经对【景观】的定义有一定理解了:和现实意义一致,景观是美好的、不常看见的。
三.正文
在正文开始前,首先假设自己是一名程序员~名字叫程序员A
这是程序猿A的工作场景:
这是他在网上看见的程序员B,一位社会精英的工作场景:
而这是A他在网上看到的喧嚣都市: 芸芸众生都非常辛苦,仿佛休息也是一种羞耻一样,不去搏命或者成为网上看到的那些商务精英,就无法幸福的生活一样。无数像A这样的程序员,都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可事实是,一切都是短视频的幻象罢了,真正的城市其实很祥和,程序员们并不需要成为什么数一数二的社会精英~
这边是【景观社会】中的景观!换句话说,景观是一场多数人观看少数人的盛大演出~你也可以理解为是幸存者偏差~
对应在现实中,少数人就是幕后的资本操控者,多数人就是被景观支配的芸芸众生~
景观无所不在以至于遮蔽了真实的世界~
但并非景观的世界就是不真实的!确实有很多二本逆袭985的,也有双9没工作的,但这可以理解为数据挖掘中一致,概率论中的小概率事件。在本例子中,喧嚣的都市是存在于世间的,但更多的城市是安静祥和的~
景观通过对现实的选择性展示构筑了伪现实,因此在这样的景观里,程序员A被创造出了需求,他要和社会精英程序员B一样,被迫对自己上狠劲,可能会把自己逼得苦不堪言。
但其实没有什么用处,在一个不发达的二线、三线城市中,有200w现金也可以买一套200w的房子,而1000w现金亦可以买一套200w的房子……
但程序员A依旧沉浸于此,因为他必须向别人展示他的身份。人类之间的社会关系以金钱(一般等价物)为基础,而只要展示自己的身份,如果你是精英程序员B则有1000w,而程序员A的身份则大家会认为你只是200w的身价。
这就是【景观社会】的本质,即一切社会都由景观作为中介,现实中的我们在被创造出来的景观中迷失,不断地为景观消费。
很多东西得到本来就没有用处,但我们已经乐此不疲~
总的来说,景观社会是一种新型的商品拜物教,它通过景观制造的幻觉来麻痹的大众从而使得大众与真实生活产生脱离,并且认知被景观所主导,从而成为一种单向度的人。景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无孔不入地浸润生活,使我们对自我进行了最深刻的奴役。使用价值已死, 我们追求意象价值,也就是所谓的符号价值,从而也掉入了景观制造出的消费主义陷阱!
讲个题外话,为什么现在大家总是养西洋的犬类?之前在哔哩哔哩刷到一个视频,颇有启发:
从景观社会的角度来理解:宠物美容店就是所谓的资本家,而西方的一些品种就是所谓的【景观】,而芸芸众生则沉浸在西方犬类很美好的景观之中。不论西方犬类很好是不是伪命题,景观的构造者在完成资本积累的时候,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四.心灵启示
最近有个热搜——高铁上的精致博主:是不是和上述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处?是的,这依旧是他们创造出来的景观!看嘛,官方都支出这是消费陷阱啦,大家就不用感慨什么~
哔哩哔哩里面有很多学习vlog,过程也是很精致,这个倒是还不太明显,但是经常有人的标签里面写什么——清华美院、南大软院来吸引眼球,这岂不也是景观嘛:通过权威的学院来给自己设置logo,以让观众产生心理上的认同——这就是网红的【景观社会】战术!
还有最经典的,抖音上面的网红动不动开一辆劳、宾利、迈凯伦,再不济也有帕梅和78S,这也是有心之人塑造出来的景观,长此以往,就会有不谙世事的人认为56E是烂车——实际上这3兄弟50w未必能落地……
还有就是饭圈里面常见的纠纷:所谓饭圈,就是在造神和毁神中产生的。“粉丝”这个词太褒义了,会让人不自觉的认为:我既然是他的“粉丝”,我必然要无条件地支持他。“粉丝”其实就是媒体造出来的景观——实际上,你所追随的他,可能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样~
这样的思维陷阱出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 毕业照没照,好像就是没毕业一样
- 网红地没有拍照,好像就是没去过英一样
- 没学习够足够的时间,好像就是没努力一样
在德国的新社会批判理论中,景观原意为被展现出来的可视的客观现象,也可以指一种主体性的有意识的表演和作秀。
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里面,生活本身展现为一种景观的庞大堆聚。而我们却因为景观的迷入,丧失了对本真生活的要求,同时又成为了虚假影像的一份子,助力了景观现象的构建。类似一个没有跳出条件却在恶性递增的while循环……
所以说某种角度来说,【景观】亦或是人类对现实的一种逃避——通俗的说就是愚者无法接受真正的自我~
然而景观固然是美好的,却也是虚幻的——与景观的对立的现实可能没有我们脑海里所杜撰的那么美好,但他确实真正存在的。不仅想起来《简爱》中女主的好朋友——那个被老师谩骂的女孩海伦,有过这样的一段描写:人的天性就是这样的不完美!即使是最明亮的行也有这类黑斑,而斯卡查德小姐这样的眼睛只能看到细微的缺陷,却对星球的万丈光芒视而不见。
OneRepublic有一首经典的歌《Counting Star》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里面有一句台词:我们可以细数漫天繁星。翻译过来就是: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何必迷失在资本构建的【景观】之中,对夜空的熠熠生辉视而不见呢?
【景观社会】的讲解就到这里,希望此文可以帮你指点迷津:喜欢足球的同志肯定知道,路边的野花何须追求玫瑰的浅碧深红色呢?或许他本就是郁金香~
愿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