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连接
PLC与HMI连接采用何种连接方式,通常是参考双方支持哪些接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HMI(人机界面)之间的通讯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串行通讯(Serial Communication):
- 使用RS-232、RS-422或RS-485等串行通讯标准进行数据传输。
- 通常用于短距离通讯,简单且成本低。
-
以太网通讯(Ethernet Communication):
- 基于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 支持长距离通讯,速度快且稳定。
- 常用的协议有Modbus TCP、EtherNet/IP等。
-
现场总线通讯(Fieldbus Communication):
- 专为工业控制系统设计的通讯协议,如Profibus、CANopen、DeviceNet等。
- 适用于复杂的工业环境,具有高可靠性和实时性。
-
无线通讯(Wireless Communication):
- 使用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技术。
- 适用于需要灵活布线或移动设备的场景。
-
光纤通讯(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
- 使用光纤电缆进行数据传输,适用于长距离和高干扰环境。
- 提供高带宽和高安全性。
这些通讯方式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取决于应用场景、通讯距离、数据传输速率以及成本等因素。
例如HMI支持串口、网口,PLC也支持串口、网口,那么PLC与HMI就都可以采用串口或者都采用网口来通信,有的低端的HMI只支持RS232串口,那么就务必注意PLC是否带此接口,选型上务必要注意PLC与HMI的通信接口的匹配和一致。当然现在一般的PLC和HMI都是支持网口的,所以这里我们默认硬件连接采用RJ-45网线直连HMI与PLC(直通网线或使用HUB交换)。
主要的通讯方法
ModBus TCP通信
配置
每一家的PLC都有自己独有的总线协议与HMI进行通讯,例如西门子使用的是Profinet,三菱采用的是MC协议,倍福采用的ADS通讯一样。汇川的PLC基于的通用的Modbus协议,一般的更为具体的是ModBus TCP协议。这里我们虽然没有具体阐述ModBus TCP协议,但是联想到ModBus RTU与ModBus ASCII协议,我们也能大概理解。HMI作为主站,PLC作为从站。这个地方尤其要注意,很多新手都会误以为PLC是作为主站存在的,我们需要思考一下,PLC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作为主站,那是因为PLC拥有主动访问的行为,从HMI来看,人的行为透过HMI来主动访问PLC,那么PLC就不能再视为主站了。好的,如何将PLC设为从站呢?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主从站设定。只需要勾选Modbus TCP从站即可。
这个地方需要留意的就是两点:
- 502端口,基本上做ModBus TCP从站的设备默认端口都是这个。那为什么就是502呢?(为了好记,你这么记,端口是用502胶水粘住的)
Modbus TCP从站的端口一般是502,原因如下:
标准化:
- Modbus TCP协议标准规定了502端口作为默认的通信端口。标准化的端口号简化了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确保不同制造商的设备能够顺利通信。
历史原因:
- Modbus协议最早是为串行通讯(Modbus RTU)设计的,后来被扩展为Modbus TCP。为了保持一致性,Modbus TCP在TCP/IP网络中指定了502端口,方便用户在不同通信方式之间切换。
协议定义:
- 根据Modbus TCP规范,502端口是为Modbus通信预留的标准端口号。这是由Modbus协议维护组织(Modbus-IDA)定义的,以确保协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设备兼容性:
- 大多数Modbus TCP从站设备和主站软件默认配置为使用502端口,简化了系统配置和集成。使用标准端口号减少了用户配置错误的风险,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防火墙和网络配置:
- 网络管理员和安全设备(如防火墙)通常会预先配置502端口用于Modbus通信。如果使用非标准端口,可能需要额外的配置和调整,增加了部署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502端口作为Modbus TCP从站的默认端口是由于协议标准化、历史原因和设备兼容性等多方面的考虑,使得系统配置更加简便和可靠。
- 帧间隔,一般来说不需要关注,但是如果你发现PLC的CPU负载比较大的时候,增大帧间隔能比较有效的降低HMI访问PLC带来的通讯负载。
映射
设置完这些,HMI怎么访问PLC呢?当然是通过Modbus地址,在汇川当中,M区的地址与Modbus地址是一一映射的。
Modbus变量编址
标签通信
标签通讯(Tag Communication)是一种现代工业自动化中常用的通讯方式,尤其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HMI(人机界面)之间的通讯中。标签通讯通过使用人类可读的标签(Tag)名称来标识和传输数据,而不是通过具体的内存地址。以下是对标签通讯的详细解释:
标签通讯的特点
-
人类可读性:
- 使用描述性的名称(标签)来标识变量,例如"TankLevel"或"MotorSpeed"。
- 这种命名方式更直观,易于理解和维护。
-
抽象化:
- 把底层硬件地址抽象为高层次的标签名称,用户无需关注具体的内存地址。
- 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
简化配置:
- 在HMI和PLC的配置中,可以直接引用标签名称,而不需要具体地址映射。
- 减少了配置错误,提高了开发效率。
标签通讯的实现方式
-
标签数据库:
- PLC和HMI系统中通常包含一个标签数据库,存储所有标签及其对应的地址和数据类型。
- 标签数据库在系统间共享,确保标签名称的一致性。
-
通讯协议:
- 标签通讯可以基于多种通讯协议实现,如Modbus、OPC UA、EtherNet/IP等。
- 这些协议支持通过标签名称进行数据访问和传输。
标签通讯的优点
-
易于理解和维护:
- 使用描述性标签名称使程序和配置更具可读性,方便调试和维护。
-
减少错误:
- 由于不需要直接使用内存地址,减少了配置错误和地址冲突的可能性。
-
增强灵活性:
- 更换硬件或重新配置时,只需更新标签数据库,无需修改大量代码或配置。
-
提高开发效率:
- 标签通讯简化了开发过程,使开发人员能够更专注于应用逻辑,而不是底层通讯细节。
应用场景
-
PLC与HMI之间的通讯:
- HMI通过标签访问PLC中的数据,实现人机交互和监控。
-
分布式控制系统:
- 在大型分布式控制系统中,通过标签实现不同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调。
-
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
- SCADA系统通过标签通讯从多个现场设备收集数据,实现集中监控和管理。
标签通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效率,使系统更易于理解和管理。
关于如何进行标签通讯,需要先学习符号配置。这一块我们暂且先不提,等到符号配置时,我们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