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 数据库体系结构
1.2 三级模式结构
1.3 数据仓库
2.数据库设计过程
2.1 概念结构设计
2.1.1 概念设计过程
2.1.2 E-R图
2.2 逻辑结构设计
2.2.1 关系模式相关概念
2.2.2 E-R图转关系模式(涉及下午题)
2.2.3 关系代数
2.2.4 规范化理论(涉及下午题)
2.2.5 范式判断
2.2.6 模式分解
3.SQL语言
4.并发控制
5.数据库设计(下午题)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1 数据库体系结构
1.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2.分布式数据库特点
3.分布式数据库透明性
1.2 三级模式结构
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要点:
1.三级模式:外模式对应视图,模式(也称为概念模式)对应数据库表,内模式对应物理文件。
2.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两层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3.逻辑独立性:即逻辑结构发生改变时,用户程序对外模式的调用可以不作修改;
物理独立性:即数据库的内模式发生改变时,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变。
1.3 数据仓库
考的不多
要点:
1.OLAP联机数据分析:对应数据仓库
3.OLTP联机事务分析:对应数据库
2.数据库设计过程
考法:上午题判断各个阶段的任务和产物
2.1 概念结构设计
2.1.1 概念设计过程
2.1.2 E-R图
这部分是下午题试题2的做题基础!
要点:
1.E是实体,R是关系,所以E-R图也是实体关系图,下图为E-R图表示方法
1.实体: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可以区别于其他对象的事件或事物。(实体集一实体的集合)
2.属性:属性是实体某方面的特性。
简单属性和复合属性:
简单属性是原子的,不可再分的;
复合属性可以细分为更小的部分(即划分为别的属性)
单值属性和多值属性:
定义的属性对于一个特定的实体都只有单独的一个值,称为单值属性;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个属性可能对应一组值,称为多值属性。
NULL属性:表示无意义或不知道。
派生属性:可以从其他属性得来。
3.联系:实体的联系分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实体间联系类型:1:1,1:*,*:*
联系类型: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二元联系;三元联系
弱实体:双括号;
特殊化:经理是一种特殊的员工;
聚集:联系的一端是实体,另一端是一个联系的整体。
2.2 逻辑结构设计
2.2.1 关系模式相关概念
关系模式是逻辑结构设计的产物。
要点:
1.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2.数据模型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3.关系模型相关概念:
目或度 | 关系模式中属性的个数 |
候选码(候选键) | 唯一标识元组,且无冗余,可以是单键也可以是组合键 |
主码(主键) | 从候选码中任选一个 |
主属性与非主属性 | 组成候选码的属性就是主属性,其余的就是非主属性 |
外码(外键) | 其他关系主键 |
全码(All-key) | 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组是这个关系的候选码 |
记录 | 数据表中每一行叫一条记录 |
2.2.2 E-R图转关系模式(涉及下午题)
要点:
1.一个实体型必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2.E-R图转关系模式
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多
2.2.3 关系代数
考法:常用SELECT语句结合考察;
1.并、交、差
2.笛卡尔积、投影、选择
笛卡尔积:
属性列数=二者之和,同名列前加表名S1.Sno或用序号。
记录行数=二者之积,排列组合
投影:(一元:一个表格)
根据题干,垂直方向选择属性列。
选择:(一元:一个表格)
根据题干,水平方向选择记录行。
3.自然连接
属性列数=二者之和,减去重复属性列
记录行数=同名属性列取值相等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