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Redis 实现分布式缓存

一、单节点 Redis 的问题

1.1 存在的问题

        1、数据丢失问题:Redis 是内存存储,服务重启可能会丢失数据。

        2、并发能力问题:单节点 Redis 并发能力虽然不错,但也无法满足如 618 这样的高并发场景。

        3、故障恢复问题:如果 Redis 宕机,则服务不可用,需要一种自动的故障恢复手段。        

        4、存储能力问题:Redis 基于内存,单节点能存储的数据量难以满足海量数据需求

1.2 解决方案

二、Redis 持久化

2.1 RDB 持久化

2.1.1 简介

        RDB 全称 Redis Database Backup fileRedis 数据备份文件),也被叫做 Redis 数据快照。简单来说就是把内存中的所有数据都记录到磁盘中。当 Redis 实例故障重启后,从磁盘读取快照文件,恢复数据。 快照文件称为 RDB 文件,默认是保存在当前运行目录。

        执行 save 命令会阻塞其他的命令,如下图:

        执行 bgsave 命令时则会开启子进程执行备份任务,如下图:

        注意:Redis 正常停机时会执行一次 RDB,突然断电啥的则不会执行。 

2.1.2 触发机制

        Redis 内部有触发 RDB 的机制,可以在 redis.conf 文件中找到,格式如下:

        RDB 的其它配置也可以在 redis.conf 文件中设置,如下图:

2.1.3 底层实现

        bgsave 开始时会 fork 主进程得到子进程,子进程共享主进程的内存数据。完成 fork 后读取内存数据并写入 RDB 文件。

        如下图,首先数据是存在在物理内存上的,而 redis 的主进程如果想要实现对 redis 数据的读写就需要在物理内存上进行读写,而在 linux 环境下,所有的进程都无法直接操作物理内存,而是由操作系统给每个进程分配一个虚拟内存,即主进程只能操作虚拟内存,而操作系统会维护一个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之间的映射关系表,又称为页表。所以主进程操作虚拟内存,而虚拟内存基于页表的映射关系操作我们的物理内存,这样就实现了对物理内存的读写了。

        而当我们执行 fork 操作时,会创建一个子进程,fork 的过程中会把页表做一份拷贝,也就是把映射关系拷贝给子进程,子进程有了和主进程一样的映射关系,当子进程在操作自己的虚拟内存时,一定会操作和主进程一样的物理内存区域,就实现了子进程和主进程之间的内存共享了。

        此时,当子进程执行备份操作时,就可以放心的读取自己内存的数据,其实读取的就是主进程的数据。之后再把数据写入到磁盘中新的文件中去。到这为止,异步持久化就实现了。

         如果子进程在写 RDB 的过程中,主进程同时在修改数据,此时读与写之间就会有冲突,甚至出现脏数据。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fork 的底层采用的是 copy-on-write 技术,当主进程要写的时候做一次拷贝,现在的内存是共享的,没有做拷贝的。此时 fork 会把共享内存标记成 read-only 只读模式,任何一个进程都只能来读数据而不能写。假设此时用户真的来写数据了。此时先拷贝一份数据,再对拷贝的数据完成一份写操作。一旦完成了拷贝,主进程再做读操作的时候也要从拷贝的数据里面读取了,也就是说主进程的页面的映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个就是 copy-on-write 技术。

        但是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假设 RDB 写的过程比较慢,耗时较长。就在它写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新的请求进来,不断的修改共享的数据,导致所有的数据都被修改了一遍。就会导致所有的数据都需要拷贝一份新的,也就意味着 redis 对内存的占用翻倍了,这是极端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是理论上有可能。因此 redis 都需要预留一部分内存空间。假设服务器内存为 32G,不能把 32G 都交给 redis,还需要预留一部分。 

2.1.4 优缺点

RDB 方式 bgsave 的基本流程

        1、fork 主进程得到一个子进程,共享内存空间

        2、子进程读取内存数据并写入新的 RDB 文件

        3、用新 RDB 文件替换旧的 RDB 文件。

RDB 会在什么时候执行?save 60 1000 代表什么含义?

        1、默认是服务停止时。

        2、代表 60 秒内至少执行 1000 次修改则触发 RDB

RDB 的缺点?

        1、RDB 执行间隔时间长,两次 RDB 之间写入数据有丢失的风险

        2、fork 子进程、压缩、写出 RDB 文件都比较耗时

2.2 AOF 持久化

2.2.1 简介

        AOF 全称为 Append Only File(追加文件)。Redis 处理的每一个写命令都会记录在 AOF 文件,可以看做是命令日志文件。其中 $3 表示下面的字母的个数。

2.2.2 触发机制

        AOF 默认是关闭的,需要修改 redis.conf 配置文件来开启 AOF

        AOF 的命令记录的频率也可以通过 redis.conf 文件来配:

2.2.3 底层机制

        因为是记录命令,AOF 文件会比 RDB 文件大的多。而且 AOF 会记录对同一个 key 的多次写操作,但只有最后一次写操作才有意义。可以通过执行 bgrewriteaof 命令,可以让 AOF 文件执行重写功能,用最少的命令达到相同效果。

        Redis 也会在触发阈值时自动去重写 AOF 文件。阈值也可以在 redis.conf 中配置:

2.3 RDB 和 AOF 对比

        RDB AOF 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如果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在实际开发中往往会结合两者来使用。

三、Redis 主从

3.1 搭建主从架构

3.1.1 简介

        单节点 Redis 的并发能力是有上限的,要进一步提高 Redis 的并发能力,就需要搭建主从集群,实现读写分离。

3.1.2 集群架构

         我们搭建的主从集群结构如图:

        共包含三个节点,一个主节点,两个从节点。这里我们会在同一台虚拟机中开启 3redis 实例,模拟主从集群,信息如下:

IP PORT角色
192.168.229.1757001master
192.168.229.1757002slave
192.168.229.1757003slave

3.1.3 准备实例和配置

        首先将 Redis 安装包上传到虚拟机的 /tmp 目录下,然后执行解压缩命令:

tar -xzf redis-6.2.4.tar.gz

        然后进入redis 目录:

cd redis-6.2.4

        运行编译命令:  

make && make install

        如果没有出错,应该就安装成功了。  

        要在同一台虚拟机开启 3 个实例,必须准备三份不同的配置文件和目录,配置文件所在目录也就是工作目录。我们创建三个文件夹,名字分别叫 700170027003,如下图:

# 进入/tmp目录
cd /tmp
# 创建目录
mkdir 7001 7002 7003

        然后将 redis-6.2.4/redis.conf 文件拷贝到三个目录中(在 /tmp 目录执行下列命令):

# 方式一:逐个拷贝
cp redis-6.2.4/redis.conf 7001
cp redis-6.2.4/redis.conf 7002
cp redis-6.2.4/redis.conf 7003# 方式二:管道组合命令,一键拷贝
echo 7001 7002 7003 | xargs -t -n 1 cp redis-6.2.4/redis.conf

        修改每个文件夹内的配置文件,将端口分别修改为 700170027003,将 rdb 文件保存位置都修改为自己所在目录(在 /tmp 目录执行下列命令):

sed -i -e 's/6379/7001/g' -e 's/dir .\//dir \/tmp\/7001\//g' 7001/redis.conf
sed -i -e 's/6379/7002/g' -e 's/dir .\//dir \/tmp\/7002\//g' 7002/redis.conf
sed -i -e 's/6379/7003/g' -e 's/dir .\//dir \/tmp\/7003\//g' 7003/redis.conf

        虚拟机本身有多个 IP,为了避免将来混乱,我们需要在 redis.conf 文件中指定每一个实例的绑定 ip 信息,每个目录都要改,我们一键完成修改(在 /tmp 目录执行下列命令):

# 逐一执行
sed -i '1a replica-announce-ip 192.168.229.175' 7001/redis.conf
sed -i '1a replica-announce-ip 192.168.229.175' 7002/redis.conf
sed -i '1a replica-announce-ip 192.168.229.175' 7003/redis.conf# 或者一键修改
printf '%s\n' 7001 7002 7003 | xargs -I{} -t sed -i '1a replica-announce-ip 192.168.229.175' {}/redis.conf

3.1.4 启动

        为了方便查看日志,我们打开 3ssh 窗口,分别启动 3 redis 实例,启动命令:

# 第1个
redis-server 7001/redis.conf
# 第2个
redis-server 7002/redis.conf
# 第3个
redis-server 7003/redis.conf

        如果要一键停止,可以运行下面命令:

printf '%s\n' 7001 7002 7003 | xargs -I{} -t redis-cli -p {} shutdown

3.1.5 开启主从关系

        现在三个实例还没有任何关系,要配置主从可以使用 replicaof 或者 slaveof5.0以前)命令。有临时和永久两种模式:

        如果想要永久生效,就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在 redis.conf 中添加一行配置,内容如下:

# 在从节点上配置主节点的 ip 和端口号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如果想要重启后失效,则使用 redis-cli 客户端连接到 redis 服务,执行 slaveof 命令,如下:

# 在从节点上配置主节点的 ip 和端口号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注意:在 5.0 以后新增命令 replicaof,与 salveof 效果一样。这里我们为了演示方便,使用方式二。

        通过 redis-cli 命令连接 7002,执行下面命令:

# 连接 7002
redis-cli -p 7002
# 执行slaveof
slaveof 192.168.150.101 7001

        通过 redis-cli 命令连接 7003,执行下面命令:

# 连接 7003
redis-cli -p 7003
# 执行slaveof
slaveof 192.168.150.101 7001

        然后连接 7001 节点,查看集群状态:

# 连接 7001
redis-cli -p 7001
# 查看状态
info replication

        结果如下: 

3.1.6 测试

        1、利用 redis-cli 连接 7001,执行 set num 123

        2、利用 redis-cli 连接 7002,执行 get num,再执行 set num 666

        3、利用 redis-cli 连接 7003,执行 get num,再执行 set num 888

        可以发现,只有在 7001 这个 master 节点上可以执行写操作,7002 7003 这两个 slave 节点只能执行读操作。

3.1.7 小结

        假设有 AB 两个 Redis 实例,如何让 B 作为 Aslave 节点?

        在 B 节点执行命令:slaveof AIP Aport 即可。

3.2 主从数据同步原理

        当我们在主节点执行写操作的时候,从节点也可以看到写入的数据,那么这种数据同步是如何实现的呢?接下来来研究下。

3.2.1 全量同步

        redis 的主从第一次同步是全量同步,以下图为例,当从节点和主节点第一次建立连接时,需要执行 replicaof 命令并指定主节点的 ip 和端口,这个就是和主节点建立连接的过程。建立连接之后,slave 就向 master 发送请求数据同步的请求,master 会对请求进行判断看其是否为第一次同步,如果是第一次来则先向 slave 节点发送 master 的数据版本信息,slave 先保存下来,此时完成了第一阶段,如下图:

        此时 master 节点执行 bgsave 命令,生成 RDB 文件,将此文件发送给 slave 节点,此时 slave 节点清空本地数据,加载新的 RDB 文件,此时就可以确保 master slave 节点的数据基本一致。在生成 RDB 的过程中,master 将新写入的命令记录到 repl_baklog (内存缓冲区)文件中,此时第二阶段完成,如下图:

        接下来就是将缓冲区里面的命令发送给 slave 节点,slave 拿到命令后执行即可,此时第三阶段完成,如下图:

        因为这种方式有个 RDB 的过程,所以叫全量同步,比较耗费性能,只在第一次建立连接的时候会同步。那么我们的 master 是如何知道 slave 是第一次来呢?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概念。

        Replication Id:简称 replid,是数据集的标记,id 一致则说明是同一数据集。每一个 master 都有唯一的 replidslave 则会继承 master 节点的 replid

        offset:偏移量,随着记录在 repl_baklog 中的数据增多而逐渐增大。slave 完成同步时也会记录当前同步的 offset。如果 slave offset 小于 master offset,说明 slave 数据落后于 master,需要更新。

        因此 slave 做数据同步,必须向 master 声明自己的 replication idoffsetmaster 才可以判断到底需要同步哪些数据。

        此时的全量同步第一阶段就变成了下面的样子,slave 节点发送同步请求时就需要携带 replid offset,每一个节点在成为 slave 之前都是 master ,所以他一定有自己的 replid,带着自己的来,然后和 master 一比,判断是否一致,只要不一致一定是第一次,此时就需要返回主节点的 replid 和 offset,此时 slave 保存下来即可。

简述全量同步的流程?

        1、slave 节点请求增量同步

        2、master 节点判断 replid,发现不一致,拒绝增量同步

        3、master 将完整内存数据生成 RDB,发送 RDB slave

        4、slave 清空本地数据,加载 master RDB

        5、master RDB 期间的命令记录在 repl_baklog,并持续将 log 中的命令发送给 slave

        6、slave 执行接收到的命令,保持与 master 之间的同步。

3.2.2 增量同步

        主从第一次同步是全量同步,但如果 slave 重启后同步,则执行增量同步。

        slave 节点重启之后,发送请求同步的命令,mater 判断请求的 replid 和自己一致,则回复给 slave 节点 continue,此时 master repl_baklog 中获取 offset 后的数据,发送给 slave slave 执行相关的命令即可。

        repl_baklog 本质是个数组,他比较特殊,大小固定,当他存储数据满了之后会覆盖以前的数据继续存储,只要 salve master 之间的差距不超过这个数组的存储上限,那么永远可以在这个环里面找到需要的数据,如果超过了存储上限,就只能做全量同步。

        repl_baklog 大小有上限,写满后会覆盖最早的数据。如果 slave 断开时间过久,导致尚未备份的数据被覆盖,则无法基于 log 做增量同步,只能再次全量同步。

3.2.3 集群优化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 Redis 主从就集群:

        1、master 中配置 repl-diskless-sync yes 启用无磁盘复制,避免全量同步时的磁盘 IO

        2、Redis 单节点上的内存占用不要太大,减少 RDB 导致的过多磁盘 IO

        3、适当提高 repl_baklog 的大小,发现 slave 宕机时尽快实现故障恢复,尽可能避免全量同步

        4、限制一个 master 上的 slave 节点数量,如果实在是太多 slave,则可以采用主-从-从链式结构,减少 master 压力,如下图:

3.2.4 小结

简述全量同步和增量同步区别?

        1、全量同步:master 将完整内存数据生成 RDB,发送 RDB slave。后续命令则记录在 repl_baklog,逐个发送给 slave

        2、增量同步:slave 提交自己的 offset mastermaster 获取 repl_baklog 中从 offset 之后的命令给 slave

什么时候执行全量同步?

        1、slave 节点第一次连接 master 节点时

        2、slave 节点断开时间太久,repl_baklog 中的 offset 已经被覆盖时

什么时候执行增量同步?

        1、slave 节点断开又恢复,并且在 repl_baklog 中能找到 offset

四、Redis 哨兵

4.1 哨兵的作用和原理

4.1.1 作用

        Redis 提供了哨兵(Sentinel)机制来实现主从集群的自动故障恢复。哨兵的结构和作用如下:

        监控:Sentinel 会不断检查您的 master slave 是否按预期工作。

        自动故障恢复:如果 master 故障,Sentinel 会将一个 slave 提升为 master。当故障实例恢复后也以新的 master 为主。

        通知:Sentinel 充当 Redis 客户端的服务发现来源,当集群发生故障转移时,会将最新信息推送给 Redis 的客户端(java 这边不知道 master 节点挂了,sentinel 会通知 java 这边)。

4.1.2 原理

        Sentinel 基于心跳机制监测服务状态,每隔 秒向集群的每个实例发送 ping 命令:

        主观下线:如果某 sentinel 节点发现某实例未在规定时间响应,则认为该实例主观下线。

        客观下线:若超过指定数量(quorum)的 sentinel 都认为该实例主观下线,则该实例客观下线。quorum 值最好超过 Sentinel 实例数量的一半( 3 台服务器则设置为 2 )。

4.1.3 选举机制

        一旦发现 master 故障,sentinel 需要在 salve 中选择一个作为新的 master,选择依据是这样的:

        1、首先会判断 slave 节点与 master 节点断开时间长短,如果超过指定值(down-after-milliseconds * 10)则会排除该 slave 节点。

        2、然后判断 slave 节点的 slave-priority 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如果是 0 则永不参与选举。

        3、如果 slave-prority 一样,则判断 slave 节点的 offset 值,越大说明数据越新,优先级越高。

        4、 最后是判断 slave 节点的运行 id 大小,越小优先级越高。

4.1.4 故障转移

        当选中了其中一个 slave 为新的 master 后(例如 slave1),故障的转移的步骤如下:

        1、sentinel 给备选的 slave1 节点发送 slaveof no one 命令,让该节点成为 master

        2、sentinel 给所有其它 slave 发送 slaveof 192.168.150.101 7002 命令,让这些 slave 成为新 master 的从节点,开始从新的 master 上同步数据。

        3、最后,sentinel 将故障节点标记为 slave,当故障节点恢复后会自动成为新的 master slave 节点。

4.2 搭建哨兵集群

4.2.1 集群架构

        这里我们搭建一个三节点形成的 Sentinel 集群,来监管之前的 Redis 主从集群。如图:

        三个 sentinel 实例信息如下:

节点IPPORT
s1192.168.229.17527001
s2192.168.229.17527002
s3192.168.229.17527003

4.2.2 准备实例和配置

        要在同一台虚拟机开启 3 个实例,必须准备三份不同的配置文件和目录,配置文件所在目录也就是工作目录。我们创建三个文件夹,名字分别叫 s1s2s3

# 进入/tmp目录
cd /tmp
# 创建目录
mkdir s1 s2 s3

        然后我们在 s1 目录创建一个 sentinel.conf 文件,添加下面的内容:

# 是当前 sentinel 实例的端口
port 27001
sentinel announce-ip 192.168.229.176# 指定主节点信息
# mymaster:主节点名称,自定义,任意写
# 192.168.150.101 7001:主节点的ip和端口
# 2:选举master时的quorum值
sentinel monitor mymaster 192.168.229.176 7001 2
sentinel down-after-milliseconds mymaster 5000
sentinel failover-timeout mymaster 60000
dir "/tmp/s1"

        然后将 s1/sentinel.conf 文件拷贝到 s2s3 两个目录中(在 /tmp 目录执行下列命令):

# 方式一:逐个拷贝
cp s1/sentinel.conf s2
cp s1/sentinel.conf s3# 方式二:管道组合命令,一键拷贝
echo s2 s3 | xargs -t -n 1 cp s1/sentinel.conf

        修改 s2、s3 两个文件夹内的配置文件,将端口分别修改为 2700227003

sed -i -e 's/27001/27002/g' -e 's/s1/s2/g' s2/sentinel.conf
sed -i -e 's/27001/27003/g' -e 's/s1/s3/g' s3/sentinel.conf

4.2.3 启动

        为了方便查看日志,我们打开 3 ssh 窗口,分别启动 3 redis 实例,启动命令:

# 第1个
redis-sentinel s1/sentinel.conf
# 第2个
redis-sentinel s2/sentinel.conf
# 第3个
redis-sentinel s3/sentinel.conf

        启动后:  

4.2.4 测试

        尝试让 master 节点 7001 宕机,查看 sentinel 日志:

        查看 7003 的日志:

        查看 7002 的日志:

4.3  RedisTemplate 的哨兵模式

4.3.1 简介

        在 Sentinel 集群监管下的 Redis 主从集群,其节点会因为自动故障转移而发生变化,Redis 的客户端必须感知这种变化,及时更新连接信息。Spring RedisTemplate 底层利用 lettuce 实现了节点的感知和自动切换。

4.3.2 引入步骤

        1、pom 文件中引入 redis starter 依赖: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dependency>

        2、然后在配置文件 application.yml 中指定 sentinel 相关信息:

spring:redis:sentinel:master: mymaster   # 指定master名称nodes:             # 指定redis-sentinel集群信息- 192.168.229.175:27001- 192.168.229.175:27002- 192.168.229.175:27003

        3、配置主从读写分离

@Bean
public LettuceClientConfigurationBuilderCustomizer configurationBuilderCustomizer(){return configBuilder -> configBuilder.readFrom(ReadFrom.REPLICA_PREFERRED);
}

        这里的 ReadFrom 是配置 Redis 的读取策略,是一个枚举,包括下面选择:

        MASTER:从主节点读取

        MASTER_PREFERRED:优先从 master 节点读取,master 不可用才读取 replica

        REPLICA:从 slavereplica)节点读取

        REPLICA _PREFERRED:优先从 slavereplica)节点读取,所有的 slave 都不可用才读取 master

五、Redis 分片集群

        主从集群可以应对高并发读的问题,但是 redis 主从之间需要做同步,为了提高主从同步之间的性能,单节点 redis 的内存不能设置太高,如果过大那么在做 redis 的持久化或全量同步的时候会导致大量的 IO,性能会有一定的下降。

        如果说单节点 redis 的内存降低了,那么如果我有海量的数据需要存储该怎么办呢?现在解决了高并发读的问题,那么高并发写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此时就需要 redis 的分片集群来解决了。

        主从和哨兵可以解决高可用、高并发读的问题。但是依然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海量数据存储问题和高并发写的问题。

        使用分片集群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分片集群特征:

        1、集群中有多个 master,每个 master 保存不同数据

        2、每个 master 都可以有多个 slave 节点

        3、master 之间通过 ping 监测彼此健康状态

        4、客户端请求可以访问集群任意节点,最终都会被转发到正确节点。

5.1 搭建分片集群

5.1.1 集群架构

        分片集群需要的节点数量较多,这里我们搭建一个最小的分片集群,包含 3 master 节点,每个 master 包含一个 slave 节点,结构如下:

        这里我们会在同一台虚拟机中开启 6redis 实例,模拟分片集群,信息如下: 

IP PORT 角色
192.168.229.1767001master
192.168.229.1767002master
192.168.229.1767003master
192.168.229.1768001slave
192.168.229.1768002slave
192.168.229.1768003slave

5.1.2 准备实例和配置

        删除之前的 700170027003 这几个目录,重新创建出 700170027003800180028003 目录:

# 进入/tmp目录
cd /tmp
# 删除旧的,避免配置干扰
rm -rf 7001 7002 7003
# 创建目录
mkdir 7001 7002 7003 8001 8002 8003

        在 /tmp 目录下准备一个新的 redis.conf 文件,内容如下:

port 6379
# 开启集群功能
cluster-enabled yes
# 集群的配置文件名称,不需要我们创建,由redis自己维护
cluster-config-file /tmp/6379/nodes.conf
# 节点心跳失败的超时时间
cluster-node-timeout 5000
# 持久化文件存放目录
dir /tmp/6379
# 绑定地址
bind 0.0.0.0
# 让redis后台运行
daemonize yes
# 注册的实例ip
replica-announce-ip 192.168.229.176
# 保护模式
protected-mode no
# 数据库数量
databases 1
# 日志
logfile /tmp/6379/run.log

        将这个文件拷贝到每个目录下:

# 进入/tmp目录
cd /tmp
# 执行拷贝
echo 7001 7002 7003 8001 8002 8003 | xargs -t -n 1 cp redis.conf

        修改每个目录下的 redis.conf,将其中的 6379 修改为与所在目录一致:

# 进入/tmp目录
cd /tmp
# 修改配置文件
printf '%s\n' 7001 7002 7003 8001 8002 8003 | xargs -I{} -t sed -i 's/6379/{}/g' {}/redis.conf

5.1.3 启动

        因为已经配置了后台启动模式,所以可以直接启动服务:

# 进入/tmp目录
cd /tmp
# 一键启动所有服务
printf '%s\n' 7001 7002 7003 8001 8002 8003 | xargs -I{} -t redis-server {}/redis.conf

        查看集群状态,发现服务都已经正常启动,如下图:

        如果要关闭所有进程,可以执行命令:  

printf '%s\n' 7001 7002 7003 8001 8002 8003 | xargs -I{} -t redis-cli -p {} shutdown

5.1.4 创建集群

        虽然服务启动了,但是目前每个服务之间都是独立的,没有任何关联。我们需要执行命令来创建集群,命令如下:

# redis-cli --cluste:代表集群操作命令
# create:代表是创建集群
# --replicas 1 或者 --cluster-replicas 1 :指定集群中每个 master 的副本个数为1,此时节点总数 ÷ (replicas + 1)` 得到的就是 master 的数量。
# 因此节点列表中的前n个就是master,其它节点都是slave节点,随机分配到不同master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cluster-replicas 1 192.168.229.176:7001 192.168.229.176:7002 192.168.229.176:7003 192.168.229.176:8001 192.168.229.176:8002 192.168.229.176:8003

        运行后的样子:

        通过命令可以查看集群状态:  

redis-cli -p 7001 cluster nodes

5.1.5 测试

        尝试连接 7001 节点,存储一个数据:

# 连接
# 集群操作时,需要给 redis-cli 加上 -c 参数才可以
redis-cli -c -p 7001
# 存储数据
set num 123
# 读取数据
get num
# 再次存储
set a 1

5.2 散列插槽

5.2.1 简介

        Redis 会把每一个 master 节点映射到 0~16383 16384 个插槽(hash slot)上,查看集群信息时就能看到:

        假设此时要存储一个数据到集群上,比如 set num 123,那这个 num 应该存储到哪一个 master 上呢?既然每一个 master 都可以存储数据,那应该存到哪里呢?如果随便挑一个去存,那么以后取的时候又该如何确定去哪里取呢?插槽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在 redis 中数据 key 不是与节点绑定,而是与插槽绑定。redis 会根据 key 的有效部分计算插槽值,分两种情况:

        1、key 中包含 "{}",且 “{}” 中至少包含 1 个字符,“{}” 中的部分是有效部分

        2、key 中不包含 “{}”,整个 key 都是有效部分。

        例如 key num,那么就根据 num 计算,如果是 {itcast}num,则根据 itcast 计算。计算方式是利用 CRC16 算法得到一个 hash 值,然后对 16384 取余,得到的结果就是 slot 值。

        为什么我们的 key 要和插槽绑定而不和节点绑定?是因为 redis 的主节点是可能出现宕机的情况的,也有可能出现集群增加节点或删除节点的情况,如果节点删除了,数据可能就丢了。如果和插槽绑定,当节点删除时,我们可以将对应的插槽转移到活着的节点上。

5.2.2 小结

Redis 如何判断某个 key 应该在哪个实例?

        1、16384 个插槽分配到不同的实例

        2、根据 key 的有效部分计算哈希值,对 16384 取余

        3、余数作为插槽,寻找插槽所在实例即可

如何将同一类数据固定的保存在同一个 Redis 实例?

        1、这一类数据使用相同的有效部分,例如 key 都以 {typeId} 为前缀

5.3 集群伸缩

5.3.1 简介

        作为一个分片集群,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集群伸缩,也就是说这个集群必须可以动态的增加或者删除节点。

        redis-cli --cluster 提供了很多操作集群的命令,可以通过下面方式查看:

        比如添加节点的命令,后面需要添加新的节点 ip 和端口号,后面还要添加一个已经存在的集群的 ip 和端口号,因为向集群中添加节点需要通知集群中每一个角色。后面还可以加一些选项,如果不加后面的选项,新增的节点默认就是 master 节点。

5.3.2 添加节点

         需求描述:向集群中添加一个新的 master 节点,并向其中存储 num = 10,详细要求如下:

        1、启动一个新的 redis 实例,端口为 7004

        2、添加 7004 到之前的集群,并作为一个 master 节点

        3、7004 节点分配插槽,使得 num 这个 key 可以存储到 7004 实例

        首先启动一个新的 redis 实例,如下:

[root@localhost tmp]# mkdir 7004
[root@localhost tmp]# cp redis.conf 7004
[root@localhost tmp]# sed -i s/6379/7004/g 7004/redis.conf 
[root@localhost tmp]# 
[root@localhost tmp]# redis-server 7004/redis.conf 
[root@localhost tmp]# ps -ef | grep redis
root      86414      1  0 01:00 ?        00:00:09 redis-server 0.0.0.0:7001 [cluster]
root      86416      1  0 01:00 ?        00:00:08 redis-server 0.0.0.0:7002 [cluster]
root      86422      1  0 01:00 ?        00:00:08 redis-server 0.0.0.0:7003 [cluster]
root      86428      1  0 01:00 ?        00:00:08 redis-server 0.0.0.0:8001 [cluster]
root      86434      1  0 01:00 ?        00:00:08 redis-server 0.0.0.0:8002 [cluster]
root      86440      1  0 01:00 ?        00:00:08 redis-server 0.0.0.0:8003 [cluster]
root      87356      1  0 02:00 ?        00:00:00 redis-server 0.0.0.0:7004 [cluster]
root      87369  84683  0 02:00 pts/1    00:00:00 grep --color=auto redis
[root@localhost tmp]# 

         执行下面的命令,将 7004 加入到集群之中

redis-cli --cluster add-node 192.168.229.176:7004 192.168.229.176:7001

         但是,此时的 7004 上是没有任何的插槽的,如下图:

        因为我们要 set num7004 上面,此时就需要将 7001 上面的插槽分配到 7004 上一部分,我们先看下 num slot 值是多少,如下图:

        此时可以看到 num 的插槽值为 2765,也就是说只需要把 2765 这个插槽分配到 7004 上面即可,所以此时就需要做插槽分配,执行下面的命令:

redis-cli --cluster reshard 192.168.229.176:7001

        此时输入下面的命令,再次查看节点的信息,可以看到 7004 上面也有插槽信息了

​redis-cli -p 7001 cluster nodes

        此时再次查看 num 的信息,可以看到,存储到了 7004 节点上了

5.3.3 删除节点 

        接下来我们将刚才添加的 7004 节点删除掉,执行下面的命令执行删除操作

        没有删除成功,首先我们先转移 7004 的插槽,命令如下: 

        转移完成后,再次尝试删除节点信息,可以到了,删除成功了。 

5.4 故障转移

5.4.1 自动故障转移

        当集群有一个 master 宕机会发生什么呢?首先是该实例与其它实例失去连接,然后是疑似宕机,如下图:

        最后是确定下线,自动提升一个 slave 为新的 master: 

        这种方式成为自动故障转移,一台 master 意外宕机了,自动的去选择一台新的主机 

5.4.2 手动故障转移

        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做手动的故障转移,比如说设备升级等。

        利用 cluster failover 命令可以手动让集群中的某个 master 宕机,切换到执行 cluster failover命令的这个 slave 节点,实现无感知的数据迁移。其流程如下:

手动的 Failover 支持三种不同模式: 

        1、缺省:默认的流程,如图 1~6

        2、force:省略了对 offset 的一致性校验

        3、takeover:直接执行第 5 歩,忽略数据一致性、忽略 master 状态和其它 master 的意见

5.5 RedisTemplate 访问分片集群

        RedisTemplate 底层同样基于 lettuce 实现了分片集群的支持,而使用的步骤与哨兵模式基本一致:

         1、pom 文件中引入 redis starter 依赖: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dependency>

        2、然后在配置文件 application.yml 中指定 cluster 相关信息:

spring:redis:cluster:nodes:             # 指定分片集群的每一个节点信息- 192.168.229.176:7001- 192.168.229.176:7002- 192.168.229.176:7003- 192.168.229.176:8001- 192.168.229.176:8002- 192.168.229.176:8003

        3、配置读写分离

@Bean
public LettuceClientConfigurationBuilderCustomizer configurationBuilderCustomizer(){return configBuilder -> configBuilder.readFrom(ReadFrom.REPLICA_PREFERRED);
}

        这里的 ReadFrom 是配置 Redis 的读取策略,是一个枚举,包括下面选择:

        MASTER:从主节点读取

        MASTER_PREFERRED:优先从 master 节点读取,master 不可用才读取 replica

        REPLICA:从 slavereplica)节点读取

        REPLICA _PREFERRED:优先从 slavereplica)节点读取,所有的 slave 都不可用才读取 master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pingmian/2643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实践分享:鸿蒙跨平台开发实例

先来理解什么是跨平台 提到跨平台&#xff0c;要先理解什么是“平台”&#xff0c;这里的平台&#xff0c;就是指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xff0c;例如操作系统&#xff0c;或者是Web浏览器&#xff0c;具体的像HarmonyOS、Android、iOS、或者浏览器&#xff0c;都可以叫做平台…

用于云医疗图像的缩略图保持加密方案

论文标题&#xff1a;《Data hiding with thumbnail-preserving encryption for cloud medical images》&#xff0c;作者提出了一种用于云医疗图像的可逆数据隐藏方案&#xff0c;同时保留了缩略图。下面是论文的创新点和算法过程的总结。 一、缩略图保持加密与传统图像加密 …

GD32 MCU超频后无法再次下载程序的解决办法

我们知道&#xff0c;MCU的系统时钟主频就相当于人的心跳或脉搏&#xff0c;为所有的工作单元提供时间基数&#xff0c;所以一般在程序最开始的地方都需要进行主频配置。 GD32固件库中提供了多种宏定义&#xff0c;可以很方便的将系统时钟配置为想要的频率。 GD32固件库中所用…

AI宣传文案软件有哪些?5款AI软件推荐

AI宣传文案软件有哪些&#xff1f;AI宣传文案软件在现代营销和创意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xff0c;它们凭借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xff0c;不仅解放了创作者的双手&#xff0c;还大大提升了文案的生成效率和质量。这些软件能够精准捕捉用户…

python快速入门之Flask框架

文章目录 一、pip安装二、接口开发三、测试 一、pip安装 pip install flask 二、接口开发 from flask import Flaskapp Flask(__name__)app.route("/test") def index():return "test"if __name__ __main__:app.run()三、测试 http://127.0.0.1:5000…

redis 08 慢查询日志

1.什么是慢查询日志 2.慢查询和两个参数有关 2.1 2.2 3.例子&#xff1a; 4 参数详细介绍&#xff1a;

ICRA 2024:基于视觉触觉传感器的物体表⾯分类的Sim2Real双层适应⽅法

⼈们通常通过视觉来感知物体表⾯的性质&#xff0c;但有时需要通过触觉信息来补充或替代视觉信息。在机器⼈感知物体属性⽅⾯&#xff0c;基于视觉的触觉传感器是⽬前的最新技术&#xff0c;因为它们可以产⽣与表⾯接触的⾼分辨率 RGB 触觉图像。然⽽&#xff0c;这些图像需要⼤…

如何通过亚马逊测评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策略

在亚马逊这个全球领先的跨境电商平台上&#xff0c;随着卖家数量的激增&#xff0c;产品间的竞争愈发激烈&#xff0c;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xff0c;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成为了每位卖家必须面对的问题&#xff0c;而在这其中&#xff0c;亚马逊测评作为一种有效的市场策略&…

STM32项目分享:车牌号识别系统

目录 一、前言 二、项目简介 1.功能详解 2.主要器件 三、原理图设计 四、PCB硬件设计 1.PCB图 2.PCB板打样焊接图 五、程序设计 六、实验效果 七、资料内容 项目分享 一、前言 项目成品图片&#xff1a; 哔哩哔哩视频链接&#xff1a; https://www.bilibili.…

python数据分析-房价数据集聚类分析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xff0c;房价数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了解房价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对于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政府部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房价数据的聚类分析&#xff0c;可以深入了解房价的内在结构和规…

Flutter 简化线程Isolate的使用

文章目录 前言一、完整代码二、使用示例1、通过lambda启动线程2、获取线程返回值3、线程通信4、结束isolate 总结 前言 flutter的线程是数据独立的&#xff0c;每个线程一般通过sendport来传输数据&#xff0c;这样使得线程调用没那么方便&#xff0c;本文将提供一种支持lambd…

音频处理1_基本概念

AI变声和音乐创作的基础 声音本质上是人类可察觉范围内的气压周期性波动, 即声波 声波是一种连续信号&#xff0c;在任意时间内的声音信号有无数个取值。对于只能读取有限长数组计算机来说&#xff0c;我们需要将连续的声音信号转换为一个离散的序列&#xff0c;即数字化表示。…

法考报名必看,99%高过审率证件照片电子版制作技巧

在2024年&#xff0c;法考备战已经如火如荼进行中&#xff0c;作为进入法律行业的第一步&#xff0c;参加法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报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xff0c;报名照片要求以及证件照制作技巧更是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部分。想要在这个过程中顺利通过审核&#xf…

【全开源】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源码(ThinkPHP+FastAdmin)

&#x1f4da;图书借阅管理系统&#xff1a;打造你的私人图书馆 一款基于ThinkPHPFastAdmin开发的简易图书借阅管理系统&#xff0c;一款轻量级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xff0c;具有会员管理&#xff0c;图书管理&#xff0c;借阅及归还管理&#xff0c;会员充值等基本功能&…

使用 PNPM 从 0 搭建 monorepo,测试并发布

1 目标 通过 PNPM 创建一个 monorepo&#xff08;多个项目在一个代码仓库&#xff09;项目&#xff0c;形成一个通用的仓库模板。 这个仓库既可以用于公司存放和管理所有的项目&#xff0c;也可以用于将个人班余的所有积累整合其中。 这里以在 monorepo 项目中搭建 web compon…

x64-linux下在vscode使用vcpkg

1.使用vscode远程连接上对应的linux &#xff0c;或者直接在图形化界面上使用。 2.安装vcpkg 插件&#xff0c;然后打开插件设置。 注意&#xff1a;defalut和host的主机一定和你自己的主机一致&#xff0c;且必须符合vcpkg三元组格式&#xff0c;其中你可以选择工作台的设置&a…

揭秘!5大策略让广告变现长久有效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下&#xff0c;广告变现作为自媒体和APP开发者重要的收入来源&#xff0c;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如何让这种变现方式长久持续&#xff0c;成为许多内容创作者与平台运营者思考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广告变现的持久之道&#xff0c;通过分析前端展示、合规性、…

OpenCV特征匹配

1、OpenCV Brute-Force匹配器 Brute-Force匹配器的匹配方法非常简单&#xff0c;输入两张图像所分别对应的特征&#xff08;特征点坐标与特征点域对应的描述子&#xff09;&#xff0c;循环遍历两幅图像中的特征&#xff0c;计算第一幅图像与第二幅图像之间每个特征点之间的距…

【日记】第一次养植物,没什么经验……(781 字)

正文 前两天梦见灵送的几盆植物全都死掉了。梦里好伤心。醒来与她说这件事&#xff0c;她宽慰我说&#xff0c;梦都是反着的&#xff0c;肯定能活得很好的。于是忽然记起昨天给植物换水时&#xff0c;文竹的根居然从花盆底部伸吊了出来&#xff0c;以前都没有这种情况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