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后端:解锁高效可扩展应用的魔法世界

目录

一、云原生后端的崛起: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云原生后端的基石:容器化与 Docker

(一)容器化的概念与优势

(二)Docker:容器化的明星工具

三、微服务架构:云原生后端的灵魂

(一)微服务架构的原理与特点

(二)微服务的通信与交互

四、Kubernetes:云原生后端的超级管家

(一)Kubernetes 的核心功能与架构

(二)Kubernetes 的资源对象与部署实践

五、云原生后端的监控与可观测性

(一)监控的重要性与目标

(二)常用的监控工具与技术


一、云原生后端的崛起:时代的必然选择

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对软件应用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的后端架构在面对高并发、快速迭代、复杂部署环境等挑战时,逐渐显得力不从心。云原生后端应运而生,它就像是为应对现代应用困境量身定制的一把利剑。

云原生后端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后端的方法。它充分利用了云计算的弹性、可扩展性和资源池化等特性。其核心目标是让开发人员能够更高效地构建、部署和管理后端服务,同时保证应用在面对各种复杂场景时的高可用性和高性能。

从宏观角度来看,云原生后端的出现是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业务场景的日益多样化,企业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软件架构。传统后端架构的冗长开发周期、复杂的部署流程以及有限的扩展性,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云原生后端打破了这些限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开发和部署模式。

二、云原生后端的基石:容器化与 Docker

(一)容器化的概念与优势

容器化是云原生后端的重要基础。它将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包括代码、运行时环境、系统工具、系统库等)打包成一个标准的、独立的单元,这个单元就是容器。容器在运行时与宿主机以及其他容器相互隔离,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盒子。

容器化的优势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实现了环境的一致性。无论是在开发人员的本地机器、测试环境还是生产环境,只要使用相同的容器镜像,应用就能以相同的方式运行。这极大地减少了因环境差异导致的问题,如 “在我这里运行没问题啊” 这种经典的开发与运维矛盾。

其次,容器具有轻量级的特点。与传统的虚拟机相比,容器不需要运行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内核,而是共享宿主机的内核,这使得容器的启动速度更快、资源占用更少。例如,一个简单的基于 Linux 的容器启动可能只需要几秒钟,而启动一个完整的虚拟机可能需要几分钟。

再者,容器化方便了应用的迁移和部署。由于容器包含了应用运行所需的一切,将其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就变得非常简单。只要目标环境支持容器运行时(如 Docker 引擎),就可以轻松部署应用。

(二)Docker:容器化的明星工具

Docker 是目前最流行的容器化平台。它为容器的创建、管理和分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和工作流程。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了解 Docker 的使用。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 Python Web 应用,其代码如下:

from flask import Flaskapp = Flask(__name__)@app.route('/')
def hello_world():return 'Hello, World!'if __name__ == '__main__':app.run(host='0.0.0.0', port=5000)

要将这个应用容器化,我们首先需要创建一个 Dockerfile。Dockerfile 是一个文本文件,其中包含了构建 Docker 镜像的指令。

# 使用官方的 Python 3.9 基础镜像
FROM python:3.9# 设置工作目录
WORKDIR /app# 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复制到容器的 /app 目录下
COPY. /app# 安装应用所需的依赖项(这里假设使用 requirements.txt 文件来管理依赖)
RUN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暴露应用运行的端口
EXPOSE 5000# 定义容器启动时要运行的命令
CMD ["python", "app.py"]

有了 Dockerfile 后,我们可以在包含应用代码和 Dockerfile 的目录下执行以下命令来构建 Docker 镜像:

docker build -t my-python-app.

这里的 “-t” 参数用于指定镜像的标签(tag),“my - python - app” 是我们给镜像起的名字,最后的 “.” 表示当前目录,即 Docker 会在当前目录下寻找 Dockerfile。

构建好镜像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运行容器:

docker run -p 5000:5000 my-python-app

这里的 “-p” 参数用于将宿主机的端口映射到容器内的端口,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宿主机的 IP 和映射的端口访问容器内运行的应用了。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Docker 是如何方便地将一个应用容器化并运行的。

三、微服务架构:云原生后端的灵魂

(一)微服务架构的原理与特点

微服务架构是云原生后端的核心设计模式。它将一个大型的、复杂的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小型的、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专注于完成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这些微服务可以独立开发、独立部署、独立扩展,并且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相互协作。

微服务架构的特点使其具有诸多优势。首先,它提高了开发效率。不同的微服务可以由不同的团队负责开发,团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长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栈。例如,用户认证服务可以使用 Java 和 Spring Security,而订单处理服务可以使用 Python 和 Django,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优势。

其次,微服务架构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当某个微服务的负载增加时,可以独立地对该微服务进行扩展,而不需要对整个应用进行扩展。比如,电商系统中的订单服务在购物高峰期负载增大,可以单独增加订单服务的实例数量,而不会影响其他如商品浏览等服务。

再者,微服务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每个微服务都是独立的,如果某个微服务出现故障,不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其他微服务可以继续正常运行,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容错机制(如断路器模式)来应对故障微服务的影响。

(二)微服务的通信与交互

微服务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和交互来完成业务流程。常见的通信方式有 RESTful API 和消息队列。

  1. RESTful API
    RESTful API 是一种基于 HTTP 协议的轻量级通信方式。每个微服务可以通过暴露一组 RESTful 端点来与其他微服务交互。例如,一个用户服务可能有以下的 RESTful API 端点:

  • GET /users/{id}:用于获取指定 ID 的用户信息。
  • POST /users:用于创建新用户。

以下是一个使用 Python 的 Flask 框架实现的简单的用户服务 RESTful API 示例: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jsonify, request
import users_database  # 假设这是一个处理用户数据的模块app = Flask(__name__)# 获取用户信息的端点
@app.route('/users/<int:id>', methods=['GET'])
def get_user(id):user = users_database.get_user(id)return jsonify(user)# 创建用户的端点
@app.route('/users', methods=['POST'])
def create_user():data = request.get_json()new_user = users_database.create_user(data)return jsonify(new_user), 201
  1. 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用于在微服务之间实现异步通信。当一个微服务产生一个事件时,它可以将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其他对该事件感兴趣的微服务可以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消息并进行处理。常见的消息队列系统有 RabbitMQ 和 Kafka。

例如,在一个电商系统中,当用户下单后,订单服务可以将订单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库存管理服务和物流服务可以从消息队列中获取订单信息,分别进行库存扣减和物流安排等操作。以下是一个使用 Python 和 RabbitMQ 实现的简单消息发送和接收的示例:

发送消息(订单服务):

import pika# 建立与 RabbitMQ 的连接
connection = pika.BlockingConnection(pika.ConnectionParameters('localhost'))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 声明一个队列
channel.queue_declare(queue='order_queue')# 订单信息
order_info = {'order_id': 123,'product_id': 456,'quantity': 1
}# 将订单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
channel.basic_publish(exchange='', routing_key='order_queue', body=json.dumps(order_info))# 关闭连接
connection.close()

接收消息(库存管理服务):

import pika
import jsondef callback(ch, method, properties, body):order_info = json.loads(body)# 在这里进行库存扣减操作print(f"Received order: {order_info}")# 建立与 RabbitMQ 的连接
connection = pika.BlockingConnection(pika.ConnectionParameters('localhost'))
channel = connection.channel()# 声明一个队列
channel.queue_declare(queue='order_queue')# 注册回调函数来接收消息
channel.basic_consume(queue='order_queue', on_message_callback=callback, auto_ack=True)# 开始接收消息
channel.start_consuming()

四、Kubernetes:云原生后端的超级管家

(一)Kubernetes 的核心功能与架构

Kubernetes 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它在云原生后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自动化地管理容器的部署、扩展、调度和维护等操作。

Kubernetes 的核心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件:

  • Master 节点

    • API Server:这是 Kubernetes 的前端接口,所有的资源操作(如创建、更新、删除 Pod、Service 等)都通过 API Server 进行。它对外提供了 RESTful API,供用户和其他系统组件与 Kubernetes 集群交互。
    • Scheduler:负责将 Pod 调度到合适的 Node 节点上运行。它会根据 Node 的资源状况(如 CPU、内存等)、Pod 的资源需求以及一些调度策略(如亲和性、反亲和性等)来做出调度决策。
    • Controller Manager:包含了多个控制器,如 ReplicaSet 控制器、Deployment 控制器等。这些控制器负责监控集群的状态,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对资源进行调整。例如,ReplicaSet 控制器会确保指定数量的 Pod 副本在集群中运行。
  • Node 节点

    • Kubelet:运行在每个 Node 节点上,它负责与 Master 节点通信,接收并执行 Master 节点下发的指令,如启动、停止 Pod 等。同时,它还会监控容器的运行状态,并向 Master 节点反馈。
    • Kube - Proxy:负责实现 Kubernetes 集群内的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它通过在 Node 节点上维护网络规则,将对服务的请求转发到对应的 Pod 上。

(二)Kubernetes 的资源对象与部署实践

  1. Pod
    Pod 是 Kubernetes 中最小的可部署和可管理的计算单元。一个 Pod 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紧密相关的容器,这些容器共享网络和存储资源。例如,一个简单的包含一个容器的 Pod 配置文件(YAML 格式)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name: my - simple - pod
    spec:containers:- name: my - containerimage: nginx:latest

    这个配置文件定义了一个名为 “my - simple - pod” 的 Pod,其中包含一个名为 “my - container” 的容器,使用的是 “nginx:latest” 镜像。

  2. Deployment
    Deployment 是用于管理 Pod 的创建、更新和扩展的资源对象。它提供了一种声明式的方式来部署应用。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Deployment 配置文件: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name: my - app - deployment
    spec:replicas: 3selector:matchLabels:app: my - apptemplate:metadata:labels:app: my - appspec:containers:- name: my - app - containerimage: my - app - image:latest

    在这个配置文件中,“replicas” 字段指定了要创建的 Pod 副本数量为 3。“selector” 用于选择要管理的 Pod,这里通过 “app: my - app” 标签来选择。“template” 部分定义了 Pod 的模板,包括 Pod 的标签和容器信息。通过这个 Deployment,Kubernetes 会自动创建并维护 3 个运行 “my - app - image:latest” 镜像的 Pod。

  3. Service
    Service 用于在 Kubernetes 集群内实现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它为一组具有相同功能的 Pod 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访问入口。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ClusterIP 类型的 Service 配置文件: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name: my - service
    spec:type: ClusterIPselector:app: my - appports:- protocol: TCPport: 80targetPort: 8080

    这个 Service 会将对集群内 “my - service” 的 80 端口的请求,负载均衡到具有 “app: my - app” 标签的 Pod 的 8080 端口上。这使得其他微服务可以通过 “my - service” 这个统一的名称来访问相关的 Pod,而不需要知道具体的 Pod IP 地址。

五、云原生后端的监控与可观测性

(一)监控的重要性与目标

在云原生后端环境中,监控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随着系统的复杂性增加,特别是在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化环境下,需要实时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各个微服务的性能、容器的资源使用情况、网络状况等。

监控的主要目标包括:

  • 性能优化:通过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如 CPU、内存、网络带宽等),可以发现性能瓶颈,及时调整资源分配或优化代码,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例如,如果发现某个微服务的 CPU 使用率长期过高,可以分析是业务逻辑问题还是资源不足,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优化算法或增加资源。
  • 故障预警与快速定位: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可以在故障发生前发现异常迹象,如某个微服务的响应时间突然变长、错误率增加等。在故障发生后,监控数据可以帮助快速定位问题所在,是某个容器出现问题、网络故障还是微服务内部的逻辑错误。
  • 资源管理与成本控制: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在云环境中,资源的使用是计费的,通过监控可以确保企业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控制成本。例如,如果发现某个环境中存在大量闲置的容器资源,可以及时调整资源配置。

(二)常用的监控工具与技术

  1. Prometheus
    Prometheus 是一款开源的监控和告警系统,广泛应用于云原生后端环境。它具有以下特点:

  • 多维数据模型:Prometheus 以时间序列数据的形式存储监控数据,每个数据点都有一个时间戳和一组标签。这种多维数据模型可以方便地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例如,可以通过查询具有特定标签(如微服务名称、环境等)的数据来获取某个微服务在不同时间的性能指标。
  • 强大的查询语言:Prometheus 提供了 PromQL(Prometheus Query Language),可以用于编写复杂的查询语句。例如,可以使用 PromQL 查询某个微服务在过去 5 分钟内的平均 CPU 使用率:rate(process_cpu_usage{service="my - service"}[5m])
  • 多种数据采集方式:Prometheus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采集数据,包括直接从应用程序中暴露的指标端点(通常是 HTTP 端点)采集,或者使用各种 Exporter 来采集不同系统(如数据库、消息队列等)的指标。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应用程序暴露 Prometheus 指标的示例:
    from prometheus_client import start_http_server, Gauge
    import random
    import time# 创建一个 Gauge 类型的指标,用于表示某个值
    my_gauge = Gauge('my_metric', 'This is my metric')if __name__ == '__main__':# 启动一个 HTTP 服务器,用于暴露指标,端口为 8000start_http_server(8000)while True:# 设置指标的值为一个随机数my_gauge.set(random.randint(0, 100))time.sleep(5)

  • Grafana
    Grafana 是一个开源的可视化和分析平台,常与 Prometheus 配合使用。它可以从 Prometheus 等数据源获取数据,并创建各种美观、直观的仪表盘。通过 Grafana,可以轻松地将监控数据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出来,方便运维人员和开发人员分析。例如,可以创建一个仪表盘来展示多个微服务的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请求响应时间等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888301.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Spring篇】初始Spring MVC框架之Spring MVC入门程序编写

&#x1f9f8;安清h&#xff1a;个人主页 &#x1f3a5;个人专栏&#xff1a;【计算机网络】【Mybatis篇】【Spring篇】 &#x1f6a6;作者简介&#xff1a;一个有趣爱睡觉的intp&#xff0c;期待和更多人分享自己所学知识的真诚大学生。 目录 &#x1f3af;Spring MVC概述 …

下载 M3U8 格式的视频

要下载 M3U8 格式的视频&#xff08;通常是 HLS 视频流&#xff09;&#xff0c;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xff1a; 方法 1&#xff1a;使用下载工具&#xff08;推荐&#xff09; 1. IDM&#xff08;Internet Download Manager&#xff09;&#xff1a; 安装 IDM 并启用浏…

【后端面试总结】Redis过期删除策略

Redis会将每个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放入一个独立的字典中&#xff0c;以后会定时遍历这个字典来删除到期的key。除了定时遍历之外&#xff0c;它还会使用惰性策略来删除过期的key。所谓惰性策略就是在客户端访问这个key的时候&#xff0c;Redis对key的过期时间进行检查&#xff…

祖先序列重建结合机器学习改进双键还原酶-文献精读87

Ancestral Sequence Reconstruction Meets Machine Learning: Ene Reductase Thermostabilization Yields Enzymes with Improved Reactivity Profiles 祖先序列重建结合机器学习&#xff1a;酶还原酶热稳定化产生具有改进反应性特征的酶 摘要 烯还原酶&#xff08;EREDs&…

华为的USG6000为什么不能ping通

前言&#xff1a; 防火墙usg6000v的镜像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LRk0-hnHRTLYLx1Pnplow?pwdtymp 提取码: tymp 看了好多毒文章&#xff0c;感觉写作业更有意思&#xff0c;可以了解新的知识 内容&#xff1a; 首先看毒文章是这样说的&#xff0c;华为的防火墙是…

CentOS使用chrony服务进行时间同步源设置脚本

CentOS使用chrony服务进行时间同步源设置脚本 #!/bin/bash# Created: 2024-11-26 # Function: Check and Set OS time sync source to 10.0.11.100 # FileName: centos_set_time_source_to_ad.sh # Creator: Anster # Usage: # curl http://webserver-ip/scripts/centos_set…

untiy之碰撞体编辑器

在进行游戏开发时经常会遇到复杂构造的物体&#xff0c;那么如何类似的物体增加碰撞体呢&#xff0c;通过unity自带的collider是很麻烦的&#xff0c;这里介绍一个插件 Easy Collider editor轻松解决这个需求 1. 打开easy collider editor编辑器 2. 选择要添加碰撞体的物体&…

【Leetcode】《双指针出击:多数和问题的“破阵之匙”,解锁高效算法密码》

前言 &#x1f31f;&#x1f31f;本期讲解关于双指针解决多数和问题~~~ &#x1f308;感兴趣的小伙伴看一看小编主页&#xff1a;GGBondlctrl-CSDN博客 &#x1f525; 你的点赞就是小编不断更新的最大动力 &#x1f386;那么废话不…

【docker】Windows11创建Ubuntu-desktop并使用VNC完成远程访问

【docker】Windows11创建Ubuntu-desktop并使用VNC完成远程访问 文章目录 【docker】Windows11创建Ubuntu-desktop并使用VNC完成远程访问前言创建Ubuntu容器下载镜像运行容器连接容器 搭建容器XFCE桌面环境安装ubuntu桌面 总结 前言 docker ubuntu容器在深度学习领域的使用过程…

【Vulkan入门】01-列举物理设备

目录 先叨叨git信息主要逻辑VulkanEnvEnumeratePhysicalDevices()PrintPhysicalDevices() 编译并运行程序 先叨叨 上一篇已经创建了VkInstance&#xff0c;本篇我们问问VkInstance&#xff0c;在当前平台上有多少个支持Vulkan的物理设备。 git信息 repository: https://gite…

【嵌入式系统设计】LES3~5:Cortex-M4系统架构(上)第1节 ARM处理器,M4内核处理器,M4调试跟踪接口

关注作者了解更多 我的其他CSDN专栏 过程控制系统 工程测试技术 虚拟仪器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 工业现场总线 数字图像处理 智能控制 传感器技术 嵌入式系统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单片机原理 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 热工与工程流体力学 数字信号处理 光电融合集成电路…

微信小程序px和rpx单位互转方法

js代码如下 Page({data: {width: 0,width2: 0},onLoad: function (options) {let px this.pxToRpx(380)let rpx this.rpxToPx(730.7692307692307) // 检查两个互转是否是相同即可,例如pxToRpx(380)转成730.7692307692307 则rpxToPx(730.7692307692307)如果是380则代表互转没…

分布式推理框架 xDit

1. xDiT 简介 xDiT 是一个为大规模多 GPU 集群上的 Diffusion Transformers&#xff08;DiTs&#xff09;设计的可扩展推理引擎。它提供了一套高效的并行方法和 GPU 内核加速技术&#xff0c;以满足实时推理需求。 1.1 DiT 和 LLM DiT&#xff08;Diffusion Transformers&am…

JAVA-响应报文转XML

在我们的开发过程中&#xff0c;接口响应一般都是使用的JSON格式&#xff1b;随着我们接入的系统的增加&#xff0c;以及开发需求的增加&#xff0c;不乏出现一些使用XML解析的系统&#xff0c;需要我们将response内容转换成XML的格式响应&#xff0c;那么我们需要对此重新写个…

前端热门面试题目(三)

DIFF算法的原理 DIFF算法用于比较两棵虚拟DOM树的差异并更新真实DOM&#xff0c;其基本原理如下&#xff1a; 分层比较&#xff1a; DIFF算法假设不同层级的节点不会互相影响&#xff0c;因此只比较同一层级的节点&#xff0c;避免全树比较的高成本。 三种操作&#xff1a; D…

资料文件夹转移工具5.2.3 |快速转移到D盘,释放C盘空间

这是一款支持将C盘的常用文件夹转移到其他磁盘分区的工具&#xff0c;提供仅变目录、复制资料和转移资料三种转移方式。该工具完全免费&#xff0c;单文件免安装&#xff0c;大小仅为546KB&#xff0c;非常适合需要释放C盘空间的用户。 大小&#xff1a;546KB 下载地址&#…

xargs命令的基本语法

1. 基本语法 xargs [选项] [命令]-0, --null&#xff1a;使用null字符&#xff08;\0&#xff09;作为输入项的分隔符。这在处理包含空格、换行符等特殊字符的文件名或路径时特别有用。 -I{}&#xff1a;指定替换字符串&#xff0c;其中{}将被替换为输入行的内容。这个选项允…

学习笔记052——Spring Boot 自定义 Starter

文章目录 Spring Boot 自定义 Starter1、自定义一个要装载的项目2、创建属性读取类 ServiceProperties3、创建 Service4、创建自动配置类 AutoConfigration5、创建 spring 工程文件6、将项目打成 jar 包7、jar 打包到本地仓库8、配置application.yml Spring Boot 自定义 Starte…

windows opencv imshow图片报错解决

import cv2# 检查版本 print(cv2.__version__)# 加载一张图片&#xff08;确保你有一个名为test.jpg的文件在当前目录&#xff09; image cv2.imread(C:\\test1.jpg)# 显示图片 cv2.imshow(image, image)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cv2意思是opencv c o(*&…

时间序列模型在LSTM中的特征输入

这里写目录标题 前言LSTM的输入组成时间步例子 实际代码解读特征提取处理成dataloader格式&#xff08;用于输入到模型当中&#xff09;对应到lstm的模型创建代码 总结 前言 本文章将帮助理解如何将一个时间序列的各种特征&#xff08;年月日的时间特征&#xff0c;滚动窗口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