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需求
- 二、开发模型
- 1.什么是“模型”
- 2.软件的生命周期
- 3.常见开发模型
- 瀑布模型
- 螺旋模型
- 增量模型、迭代模型
- 敏捷模型
- 三、测试模型
- V模型
- W模型(双V模型)
前言
在当今软件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软件测试已成为软件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开发模型的选择到测试模型的构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的设计与实施。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包括软件测试的需求分析、开发模型与测试模型的选择与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简洁的软件测试概念框架。
一、需求
在多数软件公司,会有两部分需求,⼀部分是⽤户需求,⼀部分是软件需求。
用户需求
可以简单理解为甲⽅提出的需求,如果没有甲⽅,那么就是终端⽤⼾使⽤产品时必须要完 成的任务。该需求⼀般⽐较简略,通常是⼀句话:⽐如:实现⼀个声控灯,实现⼀个软件的登录功能。
软件需求
或者叫功能需求,该需求会详细描述开发⼈员必须实现的软件功能。软件需求是测试⼈员进⾏测试⼯ 作的基本依据。
注意:⽤户的需求不能直接作为开发和测试的依据。针对⽤户的需求,产品经理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成本投入和收益占比等)后才可转变为软件需求。
二、开发模型
1.什么是“模型”
实际的“模型”
随着软件⼯程学科的发展,⼈们对计算机软件的认识逐渐深⼊。软件⼯作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程序编写,⽽是扩展到了整个软件⽣命周期,如软件基本概念的形成、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安装部署、运⾏维护,直到软件被更新和替换新的版本。软件⼯程还包括很多技术性的管理⼯作,例如过程管理、产品管理、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在这些⽅⾯也逐步地建⽴起了标准或规范。
2.软件的生命周期
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需求分析⸺计划⸺设计⸺编码⸺测试⸺运⾏维护
对于软件的⽣命周期中,每个阶段都在做什么呢?
阶段 | 具体内容 | 产出 |
---|---|---|
需求分析 | 分析⽤户需求是否合理,分别从市场需求、技术等⽅⾯进⾏分析 | 该阶段会输出需求等⽂档 |
计划 | 对成⽴的需求执⾏需求执⾏计划,多⻓时间内完成该需求,每段时间具体完成哪些功能 | 该阶段会输出计划等⽂档 |
设计 | 将需求细化成⼀个个任务,团队成员各司其职领取任务并进⾏技术设计(如何进⾏架构设计,设计哪些接⼝、采⽤什么技术) | 该阶段会输出技术等⽂档 |
编码 | 开发⼈员参考需求⽂档、设计⽂档、交互图等等⽂件进⾏代码的编写 | 代码⽂件等⽂档 |
测试 | 测试⼈员需要介⼊到软件的测试中来,参考测试⽤例对软件进⾏测试 | 测试⽤例、测试设计与计划、测试报告等⽂档 |
运行维护 | 项⽬测试结束之后,项⽬需要进⾏上线,并对产品进⾏线上的维护。线上的维护主要分为三个⽅⾯。分别为修复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修复性维护:对项⽬中未发现的问题进⾏修复。完善性维护:对功能进⾏完善。预防性维护:居安思危,为了避免产品在线上出现⼀些其他不可预料的问题,进⾏⼀些防护的⼿段】 |
3.常见开发模型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在软件⼯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所有其他模型的基础框架。瀑布模型的每⼀个阶段都只执⾏⼀次,因此是线性顺序进⾏的软件开发模式。
优点/特点
• 强调开发的阶段性;
• 线性结构,每个阶段只执⾏⼀次
• 是其他模型的基础框架
缺点
• 测试后置
◦ 前⾯各阶段遗留的⻛险推迟到测试阶段才被发现,导致项⽬⼤⾯积返⼯,失去了及早修复的机会
◦ 必须留有⾜够的时间给测试活动,否则导致测试不充分,将缺陷直接暴露给⽤户(产品质量差)
• 周期太长,产品很迟才能被看到和使⽤,可能会导致需求/功能过时
瀑布模型的适用场景:需求固定的小项目。
螺旋模型
⼀般在软件开发初期阶段需求不是很明确时,采⽤渐进式的开发模式。螺旋模型是渐进式开发模型的代表之⼀。
这对于那些规模庞⼤、复杂度⾼、⻛险⼤的项⽬尤其适合。这种迭代开发的模式给软件测试带来了新
的要求,它不允许有⼀段独⽴的测试时间和阶段,测试必须跟随开发的迭代⽽迭代。因此,回归测试
的重要性就不⾔⽽喻了。
优点
• 强调严格的全过程⻛险管
理。
• 强调各开发阶段的质量。
• 增加⻛险分析和原型
缺点
• 项⽬中可能存在的⻛险性与⻛险管理⼈员的技能⽔平有直接关系
• 需求⼈员、资⾦、时间的增加和投⼊,可能会导致项⽬的成本太⾼
适用场景:规模庞大、复杂度高、风险大的项目。
增量模型、迭代模型
增量开发
增量开发能显著降低项⽬⻛险,结合软件持续构建机制,构成了当今流⾏的软件⼯程最佳实践之⼀。
增量开发模型,⿎励⽤户反馈,在每个迭代过程中,促使开发⼩组以⼀种循环的、可预测的⽅式驱动
产品 的开发。因此,在这种开发模式下,每⼀次的迭代都意味着可能有需求的更改、构建出新的可执
⾏软件 版本,意味着测试需要频繁进⾏,测试⼈员需要与开发⼈员更加紧密地协作。
与此类似的有⼀个迭代开发,增量开发和迭代开发往往容易被⼈,但是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增量是
逐块建造的概念,迭代是反复求精的概念。
与此类似的有⼀个迭代开发,增量开发和迭代开发往往容易被⼈,但是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增量是
逐块建造的概念,迭代是反复求精的概念。
例如画⼀幅⼈物画
增量模型是先画⼈的头部,再画⾝体,再画⼿脚……
迭代模型是先画整体轮廓,再勾勒出基本雏形,再细化、着⾊…
适用场景:大型项目,需求不明确。
敏捷模型
敏捷模型是一种轻量、高效、低风险、更强调团队协作和沟通的开发方式,适合于中小型开发团队,客户需求模糊或多变。
敏捷模型的四个特点:轻⽂档,轻流程,重⽬标,重产出。
三、测试模型
测试模型中有两个⾮常重要且具有标志性的测试模型:V模型和W模型。
V模型
优点:
• 明确的标注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测试,并且清楚的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
各阶段的对应关系,有效提升测试的质量和效率。
• V模型指出:
◦ 单元和集成测试应检测程序的执⾏是否满⾜软件设计的要求;
◦ 系统测试应检测系统功能、性能的质量特性是否达到系统要求的指标;
◦ 验收测试确定软件的实现是否满⾜⽤⼾需要或合同的要求
缺点:仅仅把测试作为在编码之后的⼀个阶段,未在需求阶段就介⼊测试。缺点同瀑布模型。
W模型(双V模型)
V模型中未将测试前置的问题在W模型中得以解决。
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的验证和确认活动。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表测试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关系。
特点:测试的对象不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的。
优点:
• 有利于尽早地全⾯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
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难度和测试⻛险,
及早制定应对措施,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进度。
缺点:
• 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的;
• 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个阶段⼯
作。
• 重流程,⽆法⽀持敏捷开发模式(轻文档轻流程)。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
⾯临着困惑。
最后,码字不易,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个赞吧,关注我,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