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作不懂提示词 大象Prompt 保姆级系列教程三

一、提示词的核心价值究竟是啥?

最近跟不少业内朋友探讨这事儿,我觉得:提示词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方法论的封装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传播速度加快。

通俗讲,假如你熟悉的行业里有个厉害的“老师傅”,他在核心业务上有好多心得、经验和方法,有的能量化或结构化,有的只可意会。优秀的提示词工程师能通过研究和访谈老师傅,把这些方法提炼出来做成 Prompt,这就能用很低的成本把珍贵方法复制给好多人。特别是,有些人可能要多年训练才能接近老师傅的水平,但注意,客观说,提示词提炼方法论,主要是把老师傅 100 分的方法,变成能做到 60 分成果的水平,让原本只能做 0 - 30 分的人快速提升能力。

那原本能做到 60 分的人呢?他们其实能靠自己已经入门的业务理解加上 AI,把从 60 分提到 80 分的时间缩短好几倍。

至于 80 分到 100 分,我个人觉得目前的 AI 很难做到,更多得靠个人自己学习提升,或者口传身教。当然这个过程中 AI 能做不少辅助工作,或者说,分数越高,个人能力的放大效果越明显。 以上这些想法仔细琢磨下,你会发现,这决定了你对 AI 的学习心态和预期管理。

比如说:

我有个朋友看书特快,不仅快,还能迅速记住、总结、提炼书里对他有用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像很多人只会说,某某书里提到过,“这是书里的原文”。他却能根据读过的书,用自己的话和知识体系重新整理出一个清晰的观点,真让人羡慕。

要是我想把他这种让人羡慕的方法提炼成一条 Prompt,我得像这样访谈:

  1. 不同类型的书是不是阅读和记忆方法不一样?咋分类,有没有共性的方法能说说?
  2. 阅读和记忆有没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或者小窍门,能列出来参考不?
  3. 读书好像得有种自驱力,咋优先选自己肯定能读下去的书?咋通过目录大纲确定一本书的核心?
  4. 一本书你会读几遍?有没有啥顺序讲究?
  5. 你读书时会做笔记吗?还是读完后回忆着做大纲? 要是教你刚大学毕业的孩子有效读书,咋能快速教会他?

等上面这些问题都有清楚、明确的答案了,就能设计一个 Prompt 了

要是想让 AI 帮你,像“樊登读书”或者“得到”那样给你讲书,你得弄个叫“书籍阅读助手”的 Prompt,把通用的读书方法都放到 Prompt 里,再根据不同类型的书测试,不断优化改进。

要是想让 AI 在“选书”和“督促我读书”这环节起作用,就得弄个叫“催我读书”的 Prompt,重点研究咋选出适合用户的书,咋实现 Prompt 的激励效果和让自己读完有收获(比如生成读书笔记)。

要是更看重读完书后的知识内化部分,就得重点研究读书的效率和信息转化问题,这里更重要的是结构化信息能力和有效的记忆存储与调用。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让看这文章的你明白啥叫“方法论提炼”,在这个例子里,要是这个 Prompt 做好了还有效,价值很明显:

它可能能让根本读不进去书的人读完一两本。(0 分到 30 分的进步)

它可能能让一年只能读几本的人阅读量翻倍,还能有效运用书里的知识。(30 分到 50 分的进步)

它可能能让一年读 100 本书的人,随便做出好多 Prompt,还能用 Prompt 自动写更多 Prompt

二、写提示词必须用结构化框架吗?

最近确实看到好多朋友发了大量结构化的提示词。在我看来,结构化提示词有明显优点:

  • 层次清楚,对用户和大模型来说,可读性都更好点
  • 结构扩展性强,能随时按自己 Prompt 的需求扩展特定结构模块
  • 格式和语义一致,方便迭代、调试和维护

但结构化更重要的是它的思维链:

Role(角色)-> Profile(角色简介)—> Profile 下的 skill(角色技能) -> Rules(角色要遵守的规则) -> Workflow(满足 -> 进行正式开始工作的初始化准备 -> 开始实际使用

在这个认知前提下,首先得清楚每个模块存在的意义,如果不需要增加新模块,就别加,别看到别人框架里有新模块名就硬往自己模板里加,为这硬凑语句。要知道结构化框架提出的最大意义在于提升 Prompt 性能,核心是清晰、简明、有效、统一。

我见过只有角色 + 技能 + 限制条件这三个模块但运行特别稳定,生成内容准确的 Prompt。

我也见过同时具备:角色 + 简介 + 背景 + 目标 + 技能 + 限制条件 + 工作流程 + 定义 + 输出格式 + 示例 + 建议 + 初始化

然后运行效果和前面那个只有三个模块差不多的 Prompt……

“我们是为了有效输出而结构化,不是为了结构化而结构化。”

关于是否一定要用结构化提示词,我在很多地方都说过我的看法,这里再讲一遍:

  • 结构化有利于稳定有效内容的输出(理性框架)。
  • 非结构化适合对连续对话掌控能力强的表达者和创意工作者(感性创意)。 写作没有固定方法,各取所需

解释一下: 要是你需要一个能重复使用、不挑使用者 Prompt 能力、一次性输入能稳定生成 60 分以上结果的 Prompt,结构化或许是你提炼方法论的好工具,而且方便传播。

要是你本身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强,跟大模型连续对话时每次都能准确问出有用的几句话,得到想要的回答,而且不担心 3 小时 50 次的问答次数,更愿意深入追问,那你不用写一大段固定格式的结构化 Prompt,按你喜欢的灵活方式随时提问就行,这甚至可能更有助于激发灵感之类的创意。

最后,结构化不是套格式的八股文,它只是一种思维框架变成的写作框架,是一种语法结构,把它当成作文本上的格子,而不是作文本身。

三、新手写提示词的常见误区

不重视基础知识

好多同学着急写复杂的提示词,基础教程随便扫几眼就觉得行了,结果在能照着模板写好几千 token 的提示词之后,却问出特别基础的问题:

  • 为啥我跟 GPT 聊两轮它就失忆啦?
  • 为啥我给它特定一段话,它好像把这跟别的内容弄混了?
  • 为啥大模型没法指定准确字数,有啥办法能让它生成的长度靠谱点?

我知道基础教程可能枯燥,之前很多还是生硬的英文翻译,读着确实让人烦,不过现在有不少翻译和解读很好的教程,建议收藏起来,多读一读,再跟着示例做些符合自己需求的小例子。

想用一个 Prompt 解决一堆问题

很多同学因为看到某个结构严谨、设计精妙的提示词而入坑,觉得特别厉害,然后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写出这样的!

这挺好,但是新手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不了解 Prompt 的能力上限,想在一个 Prompt 里靠复杂的结构和逻辑实现好多并行目标,结果 Prompt 变得很长、结构很复杂、逻辑不清楚,最后整体性能和稳定性都变得很差,会出现很多看着很复杂、很牛,但输入之后,发现生成的内容多但大多是没用的废话,要么初始设置的限制性语句或者流程语句经常被忽略等等。

对于这点,我的建议是,先从一个清晰、具体的小目标开始,先把一个目标实现得稳稳当当,再考虑逐个增加其他附加目标,但别主次不分,加到感觉影响输出的稳定性或准确性就别加了。其他需求用其他 Prompt 来实现,别盲目夸大 Prompt 的能力,它本身有很多局限性,硬要跨越这些局限性只会起反作用。

写 Prompt 却脱离使用环境

要是你发现自己花在飞书代码块和 markdown 记事本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跟 GPT 对话的时间,那你得警惕一下:是不是太关注 Prompt 的文本本身,而忽略了在写作过程中本来可以跟 GPT 深度对话,来检验它对你方法论的熟悉程度,或者让它针对某个逻辑给出好建议,或者在 Prompt 版本迭代中反复测试生成结果,来优化和改进 Prompt 。

在昨天的实战案例里,我看到学员们写了一个焦虑情绪测试和生成建议的 Prompt ,它的结构、语句还有各模块的作用没啥大毛病,生成结果除了太宽泛也没啥大问题。但实际让焦虑患者用这套 Prompt 的时候,会出现很多体验和情绪上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如果太纠结 Prompt 的文法而忽略了它作为对话工具的预设,没在对话场景里代入用户体验反复测试,很可能写出的 Prompt 让围观的人觉得不错,但真正的用户根本不会用。

四、提示词是过渡产品吗?它的存在形态和价值会巨变吗?

“提示词是过渡产品”这个观点的出现背景是:在大模型的助力下,人与机器的交互正经历着一种范式转变——从机器指令(像编程语言之类的)到更接近人的方式(比如识别语音、动作,理解人的语言)来交流。因为技术发展需要时间,现在还不太成熟,大模型对人的语言理解还有不少问题,所以在目前这个范式转变刚开始的时候,人得去适应机器、适应大模型的能力,去学习用提示词技术,让大模型表现更好。—— 江树

它的潜在意思是,未来可能你随口说一句“我累了”,AI 就能明白你累的原因,明白你说这话背后是想交流、倾诉、单纯感叹,还是想让它帮忙做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用户确实不用输入任何复杂的提示词,能完全随意地表达。

但这可能只是提示词出现的场景变了,就像这次线下大会好几个同学问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提示词不会是短期的需求和技能,只是用户是不是一定得学会,这不好说,以后可能提示词会包含在产品里,由产品里内置的提示词判断用户意图,再结合调取的关于用户此刻输入内容的相关信息(像用户近期的情况、工作压力、布置的任务、面临的困难、饮食习惯、通讯记录、感情状况,甚至生理周期)来决定怎么处理信息,给用户生成需要的内容,也就是说,现在可能人人都得学提示词,下个阶段可能只有专业的提示词工程师需要学,而且要深入学,普通用户直接享受傻瓜式的对话服务就行。

而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说到时间跨度,咱们可以想想类似的对比:“马车是汽车的过渡产品吗?” “民航飞机是航天飞行器的过渡产品吗?”咱们会发现,“过渡产品”这个词,如果放到足够长的时间尺度看,啥东西都能算过渡产品,但如果过渡周期比你的生命周期还长,那这个所谓的过渡对你来说就不算过渡了。

短期内,随着大模型性能增强,提示词的上限也会提高,比如要是 GPT5 出来了,我们之前不提倡的“许愿式”的 Prompt 写法也许就能行得通了,比如你跟 GPT 说,请你生成对人性有足够洞察力的观点(这话现在基本没用,它做不到),到下个阶段,它也许会反问你,你希望我对人性的哪方面有洞察力?我先给你生成个句子你看看我理解得对不对?或者再夸张点,它结合你的上下文真能明白这个问题,并且生成你想要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提示词编写者能更随意地编写提示词,实现更复杂的逻辑,更复杂的人 - AI 交互,更多模态的输入和输出。那么提示词编写者的能力上限会提高,总体来看,编写者的能力差距也会进一步拉大。

五、是否要付费学习提示词?咋选课?

这问题最近被问得挺多,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你的学习目的 要是你学提示词有很具体的小目标,像优化 AI 写作、提升职场效率这类的,而且你对提示词的运用需求不太高,我不建议你买那种很贵的、深度学习的提示词课程。可以考虑学学针对你目标的 AI 课,比如 AI 写作、AI 编程、AI 办公效率优化这些,提示词在里面算一部分,把它当工具理解和掌握就行。

要是你学提示词是为了赚钱,那先想想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优势,能不能找到赚钱的途径,比如个人定制提示词、封装提示词工具,给特定场景的企业客户批量定制提示词来赋能,给某一类你特别熟悉的人群做特定工具等等。要是你确实有清楚的计划,就差关键一步,那你可以深度学习提示词。除了掌握具体写法、做实践练习,还能认识很多也要当提示词工程师的同学和老师,说不定对你未来赚钱的业务有帮助,视野也能开阔不少。

你的自学能力

要是你自学能力特别强,自己看文档、论文没问题,能通过阅读学习掌握方法技巧,看别人发的提示词作品就能模仿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而且觉得够用了,那我不建议你花钱再学,因为凭你自己的能力,只要花够时间,就能学得不错,就是可能慢点。但我建议你多跟提示词编写者联系交流,互相分享,别自己一个人闷头学。

alt

要是没上面说的那种能力,很想学提示词而且学习目的明确,那还是选个靠谱的课程系统学习比较好。因为提示词编写这事儿门槛不高,上限却很高,更新还快。有系统的组织学习,加上有效的实践途径,学习效果跟你自己学完全不一样。省钱、省脑子、省时间,总得选一个。

“ 学习=信息输入 - 验证认同 - 内化吸收 - 自主输出 ”

本文由 mdnice 多平台发布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872181.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社交媒体与内容营销:广告如何巧妙融入不干扰用户体验

一、社交媒体:朋友圈的小广告,你忍得住吗? 社交媒介,人们耳熟能详,且常常参与其中的领域。比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它们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和商家推销产品的重要渠道。当您浏览朋友圈时,是否曾…

jvm 07 GC算法,内存池

01 垃圾判断算法 1.1引用计数算法 最简单的垃圾判断算法。在对象中添加一个属性用于标记对象被引用的次数,每多一个其他对象引用,计数1, 当引用失效时,计数-1,如果计数0,表示没有其他对象引用,…

架构设计-NX的二次开发API架构设计介绍

1.与整体的关系 2.API设计目标 能够允许用户访问NX的所有UI工具组件,二次开发用户能够编写外观和运行行为类似NX的应用程序。能够允许用户直接访问NX数据模型即使底层数据结构和功能实现发生很大变化,API接口保持稳定,不会影响上层用户。 3…

ARM架构(一)—— ARMV8V9基础概念

目录 1.ARMCore的时间线2.ARM术语小结2.1 A64和arrch642.2ARM架构现在的5个系列2.3 微架构2.4 PE2.5 Banked2.6 ARM文档术语2.7 IMPLEMENTATION DEFINFD 和 DEPRECATED2.8 EL1t和EL1h 3 ARMv7的软件架构4 安全状态切换模型4.1 Secure state和Non-secure state介绍 5 Interproce…

设计师必备:将复杂逻辑做成可视化图表,别说你不会,看过来。

将复杂逻辑做成可视化图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关系和流程。以下是一般步骤: 1.确定目的: 首先需要明确制作可视化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展示数据的关系、流程的步骤、还是其他目的。不同的目的会对可视化图的设计和展示方式…

Ubuntu系统和硬件问题

来自🥬🐶程序员 Truraly | 田园 的博客,最新文章首发于:田园幻想乡 | 原文链接 | github (欢迎关注) 文章目录 虚拟机 linux 没网中文显示和中文输入法键盘失灵zip 解压中文乱码主系统和虚拟机之间复制粘贴…

如何在Linux系统上查找以太网卡驱动名称及其版本

说明 目录: 通过dmesg命令查看驱动名称及版本 通过ethtool命令查看驱动名称及版本 通过lshw命令查看驱动名称及版本 要使网卡硬件能够正常的运行,需要在Linux操作系统上提供合适的驱动程序,例如:用于intel网卡的ixgbe驱动。网卡…

FastAPI 学习之路(四十九)WebSockets(五)修复接口测试中的问题

其实代码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正常的开发中,肯定是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频繁的有客户端链接,断开连接,需要统一的管理这些链接,那么应该如何管理呢。其实可以声明一个类去管…

机器学习算法 —— BP神经网络

🌟欢迎来到 我的博客 —— 探索技术的无限可能! 🌟博客的简介(文章目录) 目录 BP神经网络简介和应用算法简介BP神经网络的优点BP神经网络的缺点算法应用实战演示库函数导入模型训练模型参数查看数据和模型可视化模型预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乳腺癌分类实践BP神经网络简介和…

怎样优化 PostgreSQL 中对复杂的排序规则和排序方向的查询?

🍅关注博主🎗️ 带你畅游技术世界,不错过每一次成长机会!📚领书:PostgreSQL 入门到精通.pdf 文章目录 怎样优化 PostgreSQL 中对复杂的排序规则和排序方向的查询一、理解复杂排序规则和排序方向二、优化索引…

vue前端实现导出页面为word(两种方法)

将vue页面导出为word文档,不用写模板,直接导出即可。 第一种方法(简单版) 第一步:安装所需依赖 npm install html-docx-js -S npm install file-saver -S第二步:创建容器,页面使用方法 注意:在当前页面引…

SortTracker稳定追踪算法

此算法为基于Hungarian算法和KalmanTracker算法所实现的稳定追踪算法。算法需要依赖opencv库,请确保安装opencv库并正确引入所需头文件。使用时请包含头文件./include/SortTracker.hpp,以及opencv库文件。源文件为./src/SortTracker.cpp。 调用接口 算法整体包含在命名空间…

Linux进程信号总结

目录 信号入门 生活中的信号 技术应用角度的信号 信号的发送与记录 信号处理常见方式概述 产生信号 通过终端按键产生信号 通过系统函数向进程发信号 由软件条件产生信号 ​编辑 由硬件异常产生信号 阻塞信号 信号其他相关常见概念 在内核中的表示 sigset_t …

【Python】Arcpy将excel点生成shp文件

根据excel点经纬度数据,生成shp,参考博主的代码,进行了修改,在属性表中保留excel中的数据。 参考资料:http://t.csdnimg.cn/OleyT 注意修改以下两句中的数字。 latitude float(row[1]) longitude float(row[2])imp…

ARIMA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预测的统计模型。该模型结合了自回归(AR)、差分(I)和移动平均(MA)三个主要组件&…

为什么MySQL会选择B+树作为索引

为什么MySQL会选择B树作为索引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索引是提升查询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MySQL作为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核心存储引擎InnoDB选择B树作为其索引结构,这一选择背后蕴含了深刻的性能和存储效率考量。本文将简要介绍…

输出调节求解跟踪问题(二阶线性系统)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增广系统的领导者-跟随者控制框架,旨在实现跟随者系统对领导者参考信号的精确跟踪。首先,建立了跟随者和领导者的独立状态空间方程,分别描述了它们的动态行为和输出关系。随后,通过将两者的状态空间方程结合成增…

在Windows环境下安装pycharm

Python环境搭建 第一步下载安装python 等待安装完成 验证python是否安装成功 Python开发工具安装部署 JetBrains: Essential tools for software developers and teams PyCharm: the Python IDE for data science and web development 下载社区版本的PyCharm 双击打开下载好的…

Web 中POST为什么会发送两次请求

文章目录 前言一、浏览器的重试机制二、跨域请求与预检请求三、表单的自动提交四、服务器配置问题五、前端代码的重复执行六、同源策略与CORS总结 前言 我们在做Web开发时,经常会使用浏览器F12查看请求参数是否正确,但是会发现POST请求,一个地…

【运维资料大全】运维全套资料整理(word原件完整版)

信息安全类、运维类资料整合: 1. 等保测评模板 2. 安全检查表(IDS,Linux,数据库,Tomcat,防火墙等) 3. 服务器安全巡检表 4. 网络定向攻击风险分析表 5. 应用系统常规检测表 6. 企业漏洞管理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