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六)
- 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
- 国际贸易
- 相关术语
- 开放/封闭经济
- 自由贸易/贸易保护
- 贸易比价
-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 国际贸易的利弊分析
- 益处
- 弊端
- 从贸易中获益:比较优势
-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
- 比较优势的来源
- 贸易限制和贸易保护
- 施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原因
- 贸易保护的政策类型
- 关税和配额对进口国的影响
- 贸易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国家或经济体间的合作
- 国家或经济体间的合作方式
- 区域一体化的优势
- 资本限制的原因
- 国际收支
- 国际收支账户
- 国民经济和国际收支平衡
- 国际组织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世界银行
-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
相关术语
开放/封闭经济
如果一个经济体不与其他经济体进行贸易,则称为封闭经济或自给自足的经济。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下,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是在国内进行生产和消费。相对地,若一个经济体和其他国家进行交易,则称为开放经济。开放经济既能够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又能够为本国企业提供更多的原材料、供应商和消费者渠道。对整个市场而言,经济开发能够促进商品和服务的竞争,从而实现更优的资源配置。
自由贸易/贸易保护
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各不相同。自由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的进出口贸易没有任何限制。反之,若一个国家对本国的进出口施加各种贸易保护政策,称为贸易保护。
在自由贸易下,由市场的供需来确定最终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而在贸易保护政策下,政府的干预政策会影响均衡价格和产出。
贸易比价
贸易比价是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反映了一国进口相对于出口的成本。贸易比价的变化体现了一个国家贸易状况的变化。若一个国家的贸易比价上升,出口相同数量的商品能够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而进口相对于出口的成本降低,改过的贸易状况有所改善。反之,若贸易比价下降,则该国的贸易状况恶化。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往往是一年)所有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最终商品或者服务的总市场价值。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家公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最终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国际贸易的利弊分析
国际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有弊。
益处
国际贸易给一国经济带来的益处主要有:
- 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 在更高的生产水平上实现国模经济:面对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其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降低,继而从增加的市场规模中获益。
- 居民和厂商有更多的选择: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使得广大消费者和厂商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促进了良性竞争,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福利。
弊端
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又以下的负面影响:
- 国际贸易使得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加剧: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更加明显,而欠发达国家由于缺乏竞争优势,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 进口产品加剧了国内竞争,缺乏效率的厂商可能会被迫退出市场,从而推高失业率。
从贸易中获益: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或使用更少的资源去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则称该国在生产该商品或服务时拥有绝对优势。若一个国家相对其他贸易伙伴能以更低的机会成本生产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则该国在生产这件商品和服务上拥有比较优势。具体的例子如下所示。
假设A国和B国的每个工人每天的产出量如下表所示。
国家 | 牛肉(每个工人每天的产量) | 土豆(每个工人每天的产量) |
---|---|---|
A国 | 3 | 4 |
B国 | 9 | 8 |
从绝对优势的角度分析,因为B国每个工人每天能生产更多的牛肉和土豆,所以无论是生产牛肉还是土豆,B国都具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由于A国每个工人每天生产3单位的牛肉或4单位的土豆,因此A国每个工人生产一单位的牛肉的机会成本是4/3单位的土豆。相对地,B国每个工人生产额外一单位的牛肉的机会成本是8/9单位的土豆。相比而言,B国生产牛肉的机会成本较低,故而在生产牛肉上具有比较优势。同理,A国在生产土豆上具有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的来源
关于比较优势的来源与决定因素,可以通过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来分析。
-
李嘉图模型
在李嘉图模型中,劳动力是唯一可变且影响产量的生产要素。一个国家的技术优势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从而形成比较优势。因此,技术才是比较优势的真正来源。同时,尽管技术的差异会带来比较优势,但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某国现下科技领先,有用较大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他国家也可以逐渐缩小技术差距,甚至获得技术优势。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劳动力和资本都会影响产量,故而每种商品都可以看做是劳动力和资本的组合。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资源禀赋的不同形成了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在密集使用相对充裕的要素进行生产时具有比较优势,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该商品。
若一个国家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小于其他贸易伙伴,说明该国劳动力更充裕,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纺织品、服装等)。反之,若一个国家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其贸易伙伴,属于资本密集型国家,则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例如大型机械、电子产品等)。
贸易限制和贸易保护
虽然自由贸易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国家都会采取贸易限制或者保护政策。
施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原因
一个国家施行贸易保护政策往往出于保护本国利益的初衷,具体原因如下:
- 保护国内已建立的行业免受国外的竞争的冲击。
- 保护国内新兴产业免受来自国外的竞争,确保产业能够发展成熟。
- 保护和增加国内就业。
- 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保护战略型行业(例如移动通信、国防等)。
- 通过贸易保护,从关税中获得收入。
- 报复其他国家对其施加的贸易限制。
贸易保护的政策类型
常见的贸易保护政策有关税、配额、出口补贴和自愿出口限制。
-
关税和配额
关税是指进口国对特定的进口商品与服务征税。配额是指进口国对特定进口商品与服务的进口数量进行限制。这两种政策本质上都是进口国为了限制进口而施行的贸易保护。 -
出口补贴和自愿出口限制
出口补贴是指出口国对于特定商品与服务的出口给予的额外补贴。
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自愿减少一些商品的服务和出口数量。然而事实往往是出口国迫于进口国的施压,不得不接受减少出口数量的条件。
这两种政策都是出口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但出口补贴是促进出口,而自愿出口限制是限制出口。
关税和配额对进口国的影响
- 关税对进口国的影响
若进口国不施加关税,则商品的世界价格为P*。P*的价格水平下,国内市场的供给量为Q1,而国内的需求量为Q4,国内的超额需求(Q4-Q1)通过进口来满足。此时,消费者剩余为国内需求线下方,世界价格线上方的区域,生产者剩余为世界价格线下方,国内供给线上方的区域,见下图。
若进口国施加关税,使得商品价格从P*上升到P1,则国内供给量增加至Q2,国内需求下降至Q3,国内超额需求下降为(Q3-Q2)。关税的施加使得消费者以更高的价格消费了更少的商品,从而消费者剩余减少,减少部分为图中(A+B+C+D)区域。同时,生产者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了更多的商品,从而生产者剩余增加,增加区域为上图中的A区域。政府收取关税,关税收入为(P-P*)(Q3-Q2),即图中的C区域。因此,关税的施加使得国民福利(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与政府收入之和)减少了(B+D)区域。上述变化可总结为下表。
进口国 | |
---|---|
消费者剩余 | -(A+B+C+D) |
生产者剩余 | +A |
关税收入 | +C |
国民福利 | -(B+D) |
- 配额对进口国的影响
配额与关税都属于进口国采取的贸易政策,但是关税是直接影响价格,配额是限制进口数量。配额的实施可以有两种具体形式:政府拍卖进口许可证和单纯限制进口数量。
若政府拍卖进口许可,则可以获得配额租金。而外国厂商会将配额租金所产生的成本转嫁给国内消费者,使得商品价格从P*上升到Pt。此时,配额对进口国的影响与关税对进口国的影响类似,如上表所示。只不过,此时政府收到的不是关税收入,而是配额租金。
若政府不拍卖配额,而只是简单地将商品的进口数量限制为(Q3-Q2)。外国厂商根据国内的供需关系,仍然会将商品价格从P*提升到Pt。于是,区域C被外国厂商获得。此时,配额对进口国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进口国的国民福利损失增加。
进口国 | |
---|---|
消费者剩余 | -(A+B+C+D) |
生产者剩余 | +A |
国民福利 | +(B+C+D) |
贸易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贸易限制会导致进口量(出口量)减少、国内商品价格升高,国内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且社会福利下降。贸易政策对经济的具体影响总结如下表。
关税 | 配额 | 出口补贴 | 自愿出口限制 | |
---|---|---|---|---|
分析主体 | 进口国 | 进口国 | 出口国 | 出口国 |
生产者剩余 | 增加 | 增加 | 增加 | 增加 |
消费者剩余 | 减少 | 减少 | 减少 | 减少 |
政府收入 | 增加 | 不确定 | 下降 | 没有改变 |
国民福利 | 小国下降 | 小国下降 | 下降 | 下降 |
国民福利 | (大国可能增加) | (大国可能增加) | 下降 | 下降 |
商品价格 | 增加 | 增加 | 增加 | 增加 |
国内消费量 | 下降 | 下降 | 下降 | 下降 |
国内生产量 | 增加 | 增加 | 增加 | 增加 |
贸易状况 | 进口减少 | 进口减少 | 出口增加 | 进口减少 |
以下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
政府收入
- 收取关税可以增加政府收入。
- 配额的贸易政策下,政府收入不确定。若政府拍卖许可证免责政府收入增加;反之,政府收入不变。
- 出口补贴是政府支付给出口商的补贴,政府收入会下降。
- 自愿出口增加,对政府没有影响,政府收入不变。
-
大国与小国的国民福利变化不同
国际贸易中的大国与小国不取决于面积、人口或GDP,而是取决于该国是否能影响商品的世界价格。国际贸易中的大国一般是指大的进口国,且对世界市场价格有一定影响力。而贸易效果则是世界市场价格的价格接受者。
对于贸易小国,试试关税或者配额的贸易政策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会超过生产者剩余与政府收入的增加,导致国民福利的减少。
对于贸易大国,实施关税或者配额的贸易政策后,外国出口商为了保持其市场份额,会采取降价的措施,使得国内的市场价格维持在国际市场价格水平P*。此时,对于贸易大国而言,国民福利非但没有下降,反而由于关税收入或配额租金而上升。
国家或经济体间的合作
国家或经济体间的合作方式
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并寻求共同发展,国家或经济体间的合作逐渐加强,形成各类的贸易和经济联盟,具体有以下五种。
-
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不存在任何贸易限制和保护政策,商品与服务的流动没有任何壁垒。例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形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
关税联盟
关税联盟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联盟内国家对非同盟国家保持一致的贸易政策,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 -
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在关税联盟的基础上,允许成员国之间所有的成产要素自由流动。 -
经济联盟
经济联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要求存在一个共同的经纪机构且成员国之间经济政策得到协调。 -
货币联盟
货币联盟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联盟成员国内部使用相同货币,例如欧元区。
区域一体化的优势
- 与世界贸易组织下的多边贸易谈判相比,区域内国家间的政治争议更少,贸易和投资壁垒的消除更加容易且迅速。
- 通过消除或减少贸易壁垒,成员国能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 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存使得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减少,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协同效应。成员国之间能充分互相学习,发挥溢出效应。
- 实现区域联盟的国家能够像一个国家一样行动,实现更强的议价力,并且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强的政治影响力。
资本限制的原因
在现实中,很多国家的政府限制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主要有以下四点考虑。
-
减少国内资产价格的波动
资本的自由流动很容易导致热钱的快速涌入和撤逃,使得该国国内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出现巨幅波动,不利于经济的稳定。 -
保持汇率的稳定
若一个国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政府往往会采取资本限制政策。资本的自由流动容易造成汇率的波动,使得本国货币相对外币升值或贬值,从而影响固定汇率。 -
维持低利率
资本限制可以使得国内利率不受外部冲击,使该国拥有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自主权。同时,将国内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对于政府管理国内银行业和房地产行业非常重要。 -
保护战略型行业
资本限制有利于保护关乎民生的战略型行业。资本限制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外国资本的影响,从而将关乎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掌控在本国资本手中。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种复式记账系统,记录了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交易。
国际收支账户
与会计记账类似,国际收支的记录主要反映在三大国际收支账户中,即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
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统计的是国与国之间进出口贸易所带来的商品与服务的流动,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子账户。- 货物账户记录国与国之间的货物的购买、出售和转移,货物具体包括商品和制造品。
- 服务记录的范围包括旅游业、运输、工程和其他商业服务。其中,其他商业服务包括法律服务、管理咨询和会计。此外,对新的技术、软件、书籍和电影相关的专利的使用与版权费也属于服务。
- 投资收入记录资产所有权带来的收入,包括股息、利息支付和外国的投资收入。
- 单边转移记录资产的单方面转移,包括工人在国外向国内转账、外国物质支援或者礼物馈赠等。
-
资本账户
资本账户主要衡量资本的转移,具体有以下两个子账户。- 资本转移包括一国对别国的债务免除或者移民的资产转移、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和与固定资产的转移和获得有关的资金流动。
-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买卖主要涉及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无形资产的买卖,包括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和租赁权。
-
金融账户
金融账户主要记录金融类投资的流动,具体有以下两个子账户。- 本国持有的外国资产分为官方储备资产、政府资产和私人资产。具体包括黄金、外汇、外国证券、政府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直接外国投资等。
- 外国持有的本国资产分为官方资产和其他资产。具体包括外国投资于本国的证券(债券、普通抵押贷款债券等)、货币或者直接投资于本国资产。
国民经济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前文推导IS曲线时提到,GDP的收入法与支出法的核算结果应相同,因此:
Y = C + S + T = C + G + I + ( X − M ) Y=C+S+T=C+G+I+(X-M) Y=C+S+T=C+G+I+(X−M)
移项则可得到国内储蓄、投资、财政余额和贸易余额的基本关系:
X − M = S − I + ( T − G ) X-M=S-I+(T-G) X−M=S−I+(T−G)
由于在经常账户中,投资收入和单边转移所占比重很小,可忽略不计,从而得下列公式:
C u r r e n t a c c o u n t b a l a n c e = S p + S g − I Current\;account\;balance=S_p+S_g-I Currentaccountbalance=Sp+Sg−I
其中,Sp为国内私人部门储蓄,即前式中的S,Sg为公共部门储蓄,即(T-G)。
由上式可得,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的净值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和私人投资。
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可能由高私人储蓄、高公共储蓄(政府盈余)和低私人投资所导致。相反地,一个国家的贸易逆差可能由低私人储蓄、低公共储蓄(政府盈余)和高私人投资所导致。
国际组织
当前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国际性组织,其中三大经济组织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国际货币系统、汇率制度以及国际支付系统的稳定,控制具体国家的市场风险和全球系统风险。其具体职能包括:
- 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和经济增长,减少贫困和失业率。
- 积极维持汇率的稳定,鼓励开放有序的国际支付系统。
- 向成员国提供临时性的外汇贷款,帮助成员国解决短期的贸易支付问题。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的主要使命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并建立基本的经济基础设施。其具体职能包括:
- 鼓励各国施行有效的商法和司法制度。
- 保护个人和财产权利,重视契约精神和合同制度。
- 建立完整的金融系统,全方位覆盖从小额贷款到大型企业贷款的财务支持。
- 抵制贪污腐败。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使命是通过建立全球贸易规则和监管框架来维护国际贸易秩序、调节贸易纠纷以及促进自由贸易。其具体职能包括:
- 执行并管理各类协议。
- 提供谈判平台。
- 积极解决各类贸易争端。
- 确保成员国采取公开透明的贸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