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证书取得需要达到总分45分,每门科目满分为75分。因此,不要小看45分,在考试中获得这个分数并不容易。此外,软考要求一次性通过,如果没有通过,成绩将不被保留。因此,必须在一次考试中成功通过所有科目,否则就需要重新参加考试。
如果考生只通过了其中一门,而另一门没能通过,就需要面对重新参加考试的情况。因此,建议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应优先选择软考中高项,除非个人已有明确计划或单位有硬性要求。这两个考试科目是最热门的,吸引了众多考生。
其实,这背后有着一些门道。这两个考试科目要求考生在一次性考试中通过所有科目,但它们的通过率最高。相比之下,其他科目的通过率较低,因此不建议报考这些科目。毕竟,考试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不是为了好玩儿,而是希望能够一次性通过。虽然中高项难度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较难的部分主要在于论文部分。
相较于其他考试科目,中高项在涉及IT知识的考察上较少,这意味着即使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考生也有机会参加考试。相对而言,中高项的门槛在综合知识方面较低,IT知识部分仅占总分的25分。即使考生在IT知识部分一分都没有得到,仍然有50分的分数可以争取,这为考生留下了5分的容错率。
请不要误解,虽然这50分可能看起来有些困难,但综合知识部分都是选择题,主要考察教材中的知识点。换句话说,只要将这门科目的知识点记住,你就能通过考试。此外,这75道选择题的出题顺序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每个章节的题目数量也是可以推断的。当然,背书是必要的,但并不需要直接翻阅教材,因为教材厚达近800页,包含了2400个知识点,就像一块沉重的砖头一样。除非你能倒背如流,否则谁能记住这本书中的所有知识点呢?我们也不再是学生了,记忆力也不像以前那样好。就算是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也是学习成绩较差,就连《出师表》都背不下来,更别提这么厚的教材了。
下午考案例分析,IT知识一共5分,一般都从十大知识域中出题,,所以必须拿下5大过程组、49个子过程。
案例题考察了应试者对于给定材料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通常会提供一大段文本,并配合三到四个小问题进行回答。这类题目主要描述项目经理在接受某个项目后所进行的操作和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回答相关问题,例如:出现什么问题?有哪些沟通渠道?如何应对?管理过程是怎样的?题型包括计算题、原因题、方法题、纠错题(也称找茬题)、判断题和知识概念题。原因题常问进度失控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和解决方法是相互关联的。尽管原因千变万化,但最终都可以归纳为几个基本点。记住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上就是通过缩短工期、并行作业、缩减范围、分期交付等方式来实现。从中可以推论出,找到问题的原因比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难。
这里有个归因模板:
找茬题:
对于找茬题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条件反射,也是需要模板的:
条目数量凑不够时也可以写:项目经理对XX管理不重视;项目经理对XX管理经验不足;项目团队成员缺乏XX管理意识;公司缺乏对项目经理的指导。写多不扣分,写错不扣分,放心大胆的写,只要你认为不对的地方都写上去。点数越多越好,越全面越好。阅卷老师一般是按照采分点和关键词给分。
计算题 :算题一般是送分题,一定要尽量先做,写完整。如果公式不确定,就都写上去再算出来。看出公式的重要性了把,在计算上尤其是一定要掌握挣值计算,公式记不住那案例很大程度上就挂了。一定要分清楚 EV、AC、PV、BAC、EAC、ETC、CPI、SPI、CV、SV 代表的含义。
CV=EV-AC; CV>0节省; CV<0超支;
SV=EV-PV; SV>0提前; SV<0滞后;
CPI=EV/AV; CPI>1节省; CPI<1超支;
SPI=EV/PV; SPI>1提前; SPI<1滞后;
EAC=AC+ETC
VAC=BAC-EAC
公式背不下来,这也不能蒙,那上考场了谁也救不了你了,老老实实记一下其实也没多少。
知识题:
对于知识题,备考的时候除了背啥办法都是空话。凡是涉及到重点概念的,刷题时遇到概念题,自己不会的,找个本儿记录错题,反复记忆,做错几十遍了,总能对了吧。
备考资料分享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