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异步编程——09-Promise类的方法【万字长文,感谢支持】

Promise 类的方法简介

Promise 的 API 分为两种:

  • Promise 实例的方法(也称为:Promis的实例方法)

  • Promise 类的方法(也称为:Promise的静态方法)

前面几篇文章,讲的都是 Promise 实例的方法(需要先将Promise实例化),它们都是存放在Promise的prototype上的。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讲一下 Promise 的方法。

Promise 的方法:可以直接通过大写的Promise.xxx调用的方法。这里的xxx就称之为静态方法。

Promise 的自带 API 提供了如下静态方法:

Promise 的静态方法含义版本
Promise.resolve()返回一个成功状态的 Promise 对象ES 2015
Promise.reject()返回一个失败状态的 Promise 对象ES 2015
Promsie.all()所有 Promise 都执行成功才算成功;或者任意一个 Promise 执行失败,就算失败ES 2015
Proimse.allSettled()不论成功与失败,把所有Promise的执行结果全部返回ES 2020
Promise.race()Promise集合中,返回第一个执行完成(无论成功与失败)的 PromiseES 2015
Promise.any()Promise集合中,返回第一个执行成功的PromiseES 2021

Promise.resolve() 和 Promise.reject()

使用场景

当我们在定义一个 Promise 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异步操作,那就需要通过new Promise的方式创建一个 Promise 实例。

但有些场景下,我们已经有一个现成的内容了,希望将其转成 Promise 来使用。此时,我们可以用 Promise.resolve() 将其封装为成功的状态。同理,用Promise.reject()可以封装为失败的状态。

比如说,有时候,promise 里面并没有异步操作,我只是单纯地想通过 promise 的方式返回一个字符串(有的业务就是有这样的需求),那就可以通过 Promise.reslove('字符串')Promise.reject('字符串') 这种简写的方式返回。

代码举例:

 const promise = Promise.resolve('qianguyihao')​promise.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 上方代码如果是连续书写的话,也可以简写成:Promise.resolve('qianguyihao').then(res => console.log('res:', res));

Promise.resolve('qianguyihao') 这种写法似乎过于啰嗦,直接 return 'qianguyihao'不行吗?that depands。举个例子,我们在调用别人的方法时,对方如果要求返回值必须是 Promise对象,那么,Promise.resolve() 就能派上用场了。

Promise.resolve()Promise.reject()的返回值就是一个 Promise。

用法拆解

Promise.resolve()的用法相当于new Promise(),并执行resolve()操作。下面这两种写法是等价的:

 // 写法1:Promise 类的 resolve() 方法const promise = Promise.resolve(params);​// 写法2:Promise 实例的 resolve() 方法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resolve(params));

Promise.reject()的用法同理。下面这两种写法是等价的:

 // 写法1:Promise 类的 reject() 方法const promise = Promise.reject(params);​// 写法2:Promise 实例的 reject() 方法// 第一个形参用不到,我们通常用 下划线 表示。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写法。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_, reject)=> reject(params));

写法2显然过于啰嗦,写法1用得更多。

写法2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个写代码的小技巧:如果某个形参我们用不到,但又必须写出来的话,我们通常用下划线表示。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写法,比较简洁。

resolve()和reject()的参数

resolve()参数中传入的值,可以有很多种类型,进而决定 Promise 的状态:

  • 情况1:如果resolve()中传入普通的值或者普通对象,那么这个值会作为then()回调的参数。Promise 的状态为fulfilled。

  • 情况2:如果resolve()中传入的是另外一个新的 Promise,那么原 Promise 的状态将交给新的 Promise 决定

  • 情况3:如果resolve()中传入的是thenable 对象,那就会执行该then()方法,并且根据then()方法的结果来决定Promise的状态

reject()的参数中,无论传入什么值,Promise都会直接进入 rejected 状态,并触发 catch() 方法的执行。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Promise入门详解》中针对这些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代码详解

resolve()、reject()既可以作为 Promise 实例的方法,也可以作为 Promise 类的方法。这两种情况,我们来对比看看。

例 1:

 function foo(flag) {if (flag)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 {// 这里可以做异步操作resolve('success');});​// return Promise.resolve('success2');} else {return new Promise((reslove, reject) => {// 这里可以做异步操作reject('fail');});}}​// 执行 reslove 的逻辑foo(true).then((res) => {console.log(res);});​// 执行 reject 的逻辑foo(false).catch((err) => {console.log(err);});

例 2:(见证奇迹的时刻)

 function foo(flag) {if (flag) {// Promise的静态方法:直接返回字符串return Promise.resolve('success');} else {// Promise的静态方法:直接返回字符串return Promise.reject('fail');}}​// 执行 reslove 的逻辑foo(true).then((res) => {console.log(res);});​// 执行 reject 的逻辑foo(false).catch((err) => {console.log(err);});

例 1 和例 2 的打印结果是一样的。这两段代码的区别在于:例 1 里面可以封装异步任务;例 2 只能单纯的返回一个字符串等变量,不能封装异步任务。

Promise.all()

Promise.all()的参数是一个数组,数组里可以填写多个 Promise;Promise.all()的返回值是一个新的 Promise。这里我们以三个 Promise 为例,比如 Promsie.all([p1, p2, p3])。它的作用是将p1、p2、p3 这三个 Promise 包裹在一起,组成一个新的 Promise

新 Promise 的状态由 p1、p2、p3 这三个 Promse 共同决定

  • 当 p1、p2、p3等所有的 Promise 状态都变为 fulfilled 时,新的 Promise 将变为 fulfilled 状态,并会将 p1、p2、p3 等所有 Promise 的返回值组成一个数组,作为 then() 的参数。

  • 当p1、p2、p3 等 Promise中有一个 Promise 状态为 rejected 时,新的 Promise 将立马变为 rejected 状态,并会将第一个 reject() 的返回值作为 catch() 的参数。

Promsie.all([p, p2, p3])使用场景:并发处理多个异步任务,所有任务都执行成功,才算成功(才会走到 then);只要有一个任务失败,就会马上走到 catch,整体都算失败。参数里传的是多个 Promise 实例组成的数组。

Promsie.all() 在实际开发中使用得非常频繁,真的很好用。我们在开发一个前端页面时,经常需要同时调用多个接口,等待这些接口的数据都准备好之后,前端再来做接下来的事。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需求,那么 Promsie.all() 适合你。

语法举例

1、异步任务都执行成功时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1');resolve('promise 1 成功');}, 1000);});​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2');resolve('promise 2 成功');}, 2000);});​const promise3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3');resolve('promise 3 成功');}, 3000);});​Promise.all([promise1, promise2, promise3]).then((res) => {// 三个异步任务都执行成功,才会走到这里// 这里拿到的 res,是三个成功的返回结果组成的数组console.log('all promise res:' + JSON.stringify(res));}).catch((err) => {// 只要有一个异步任务执行失败,就会马上走到这里console.log(err);});

打印结果:

 // 1秒后执行 promise1​// 2秒后执行 promise2​// 3秒后执行 promise3​all promise res:["promise 1 成功","promise 2 成功","promise 3 成功"]

2、异步任务有至少一个执行失败时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1');resolve('promise 1 成功');}, 1000);});​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2');// 这里通过 reject() 的方式,表示任务执行失败reject('promise 2 失败');}, 2000);});​const promise3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3');resolve('promise 3 成功');}, 3000);});​Promise.all([promise1, promise2, promise3]).then((res) => {// 三个异步任务都执行成功,才会走到这里console.log('走到 then:' + JSON.stringify(res));}).catch((err) => {// 只要有一个异步任务执行失败,就会马上走到这里console.log('走到 catch:' + err);});

打印结果:

// 1秒后
执行 promise1// 2秒后
执行 promise2
走到 catch:promise 2 失败// 3秒后
执行 promise3

可以看到,当 promise2 执行失败之后,马上就走到了 catch,获取到了 promise2 失败的结果。

要注意的是,promise1、promise3并不会执行 resolve(),它俩状态是 pending,且无法获取它俩的结果。我们只知道整体的任务是失败的,获取了整体的失败结果。

Promise.all()案例:多张图片上传

案例:现在有一个图片上传的接口,每次请求接口时只能上传一张图片。需求是:当用户连续上传完九张图片(正好凑齐九宫格)之后,给用户一个“上传成功”的提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Promsie.all()

这个例子,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经常遇到,属于高频需求,需要记住并理解。

1、代码举例如下:

const imgArr =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const promiseArr = [];
imgArr.forEach((item) => {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在这里做图片上传的异步任务。图片上传成功后,接口会返回图片的 url 地址//  upload img ==> return imgUrlif (imgUrl) {// 单张图片上传完成resolve(imgUrl);} else {reject('单张图片上传失败');}});promiseArr.push(p);
});
Promise.all(promiseArr).then((res) => {console.log('图片全部上传完成');console.log('九张图片的url地址,组成的数组:' + res);}).catch((res) => {console.log('部分图片上传失败');});

2、上方代码解释:

(1)只有九张图片都上传成功,才会走到 then。

第一张图会成功调 upload 接口,并返回 imgUrl,但不会走到 resolve,因为要等其他八张图的执行结果,再决定是一起走 resolove 还是一起走 reject。

(2)按时间顺序来看,假设第一张图片上传成功,第二张图片上传失败,那么,最终的表现是:

  • 对于前端来说,九张图都会走到 reject;整体会走到 catch,不会走到 then。

  • 对于后端来说,第一张图片会上传成功(因为写入 DB 是不可逆的),第二张图上传失败,剩下的七张图,会正常请求 upload img 接口。

其实九张图的 upload img 请求都已经发出去了。对于后端来说,是没有区别的(而且读写 DB 的操作不可逆),只是在前端的交互表现不同、走到 resolve / reject / then / catch 的时机不同而已。

3、思维拓展

  • 拓展 1:如果你希望九张图同时上传,并且想知道哪些图上传成功、哪些图上传失败,则可以这样做:无论 upload img 接口请求成功与否,全都执行 resolve。这样的话,最终一定会走到 then,然后再根据接口返回的结果判断九张图片的上传成功与否。

  • 拓展 2:实战开发中,在做多张图片上传时,可能是一张一张地单独上传,各自的上传操作相互独立。此时 Promise.all便不再适用,这就得具体需求具体分析了。

注意:某个任务失败之后,其他任务会继续执行

一定要注意,当执行 Promise.all() / Promise.race() / Promise.any() 等方法时,如果其中一个任务失败了,其他任务并没有停止,会继续执行。只是前端拿不到其他任务的执行状态而已。

其他任务是否需要做一些特殊梳理,就要结合你自己的业务逻辑来考虑。

Promse.allSettled()

Promise.all()方法组成的多个Promise中,有个明显的特点是:只要有一个 Promise 元素进入 rejected 状态,则整体的 Promise 会立即进入 rejected 状态。其他 Promise 元素会处于 pending 状态,任务本身是否执行成功,我们在前端代码里无从知晓,因为无法拿到处理结果。我们只知道整体的 Promise 是 fulfilled或者 rejected ,获取整体的成功/失败结果。

如果你认为 Promise.all() 的这一点无法满足你的需求,那么, Promise.allSettled() 可以提供一种新思路。

Promise.allSettled() 是ES11(ES 2020)中提供的新API。它会等待所有的 Promise 元素都有结果(无论是 fulfilled,还是rejected)后,才会有最终的结果(settled),而且状态一定是 fulfilled。

Promise.allSettled() 的状态为 fulfilled,不代表 里面的 Promise 元素都是 fulfilled,这只是在表明,里面的 Promise 元素都已经有了就结果(可能成功、可能失败)。

语法举例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1');resolve('promise 1 成功');}, 1000);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2');reject('promise 2 失败');}, 2000);
});const promise3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3');resolve('promise 3 成功');}, 3000);
});Promise.allSettled([promise1, promise2, promise3]).then(res => {// 注意看 res 的返回结果console.log('allSettled:', res);
});

打印结果:

执行 promise1执行 promise2执行 promise3allSettled:[{"status": "fulfilled","value": "promise 1 成功"},{"status": "rejected","reason": "promise 2 失败"},{"status": "fulfilled","value": "promise 3 成功"}
]

打印结果截图:

image-20230523193237044

从上面的打印结果可以看出,Promise.allSettled() 的状态为 fulfilled后,then()的回调函数里,res 是一个数组,数组里存放了每个 Promise 元素的执行结果(包括状态和返回值)。

在实际开发中,Promise.all() 比 Promise.allSettled() 用得更多一些。

Promise.race()

Promise.race([p1, p2, p3]):参数里传的是多个 Promise 元素组成的数组。可以并发处理多个Promise,整体的执行状态取第一个执行完成的 Promise的状态,且状态和第一个完成的任务状态保持一致。

上面这句话,第一次读时,可能很绕口。我以异步任务为例,说的再通俗一点:在多个同时执行的异步任务中,等待哪个任务 最先执行完成(无论是走到 resolve,还是走到 reject,都算执行完成),整体的状态就立即跟这个任务保持一致。如果这个任务执行成功,那整体就算成功(走到 then);如果这个任务执行失败,那整体就算失败(走到 catch)。

race的中文翻译,可以理解为“竞赛”、“竞争”。意思是,谁先抢到名额,就认定谁了。谁前有结果,就用谁的结果。无论这个人最终的结局是成功或者失败,整体的结局,都以这个人的结局为准。

我刚开始学 Promise.race()的时候,误以为它的含义是“只要有一个异步执行成功,整体就算成功(走到 then);所有任务都执行失败,整体才算失败(走到 catch)”。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过于懵懂。

现在我顿悟了,准确来说,Promise.race()强调的是:只要有一个异步任务执行完成,整体就是完成的。

Promise.race()的应用场景:在众多 Promise 实例中,最终结果只取一个 Promise 的状态,谁返回得最快就用谁的 Promise 状态。

我们来看看各种场景的打印结果,继续前行。

语法举例

场景 1、所有任务都执行成功时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1');resolve('promise 1 成功');}, 1000);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2');resolve('promise 2 成功');}, 2000);
});const promise3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3');resolve('promise 3 成功');}, 3000);
});Promise.race([promise1, promise2, promise3]).then((res) => {// 第一个完成的任务,如果执行成功,就会走到这里// 这里拿到的 res,是第一个成功的 promise 返回的结果,不是数组console.log(JSON.stringify(res));console.log('走到then:' + res);}).catch((err) => {// 第一个完成的任务,如果执行失败,就会走到这里console.log(err);});

打印结果:

// 1秒后
执行 promise1
走到then:promise 1 成功// 2秒后
执行 promise2// 3秒后
执行 promise3

场景 2、第一个任务成功、第二个任务失败时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1');resolve('promise 1 成功');}, 1000);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2');// 第二个任务执行失败时reject('promise 2 失败');}, 2000);
});const promise3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3');resolve('promise 3 成功');}, 3000);
});Promise.race([promise1, promise2, promise3]).then((res) => {// 第一个完成的任务,如果执行成功,就会走到这里console.log('走到then:' + res);}).catch((err) => {// 第一个完成的任务,如果执行失败,就会走到这里console.log('走到catch:' + err);});

打印结果:

// 1秒后
执行 promise1
走到then:promise 1 成功// 2秒后
执行 promise2// 3秒后
执行 promise3

可以看出,场景 2 的打印结果和场景 1 的打印结果,是一样的。因为第一个执行完成的任务是成功的,所以整体就算成功,马上走到 then()。

场景 3、第一个任务失败、第二个任务成功时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1');// 第一个任务执行失败时reject('promise 1 失败');}, 1000);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2');resolve('promise 2 成功');}, 2000);
});const promise3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3');resolve('promise 3 成功');}, 3000);
});Promise.race([promise1, promise2, promise3]).then((res) => {// 第一个完成的任务,如果执行成功,就会走到这里console.log('走到then:' + res);}).catch((err) => {// 第一个完成的任务,如果执行失败,就会走到这里console.log('走到catch:' + err);});

打印结果:

// 1秒后
执行 promise1
走到catch:promise 1 失败// 2秒后
执行 promise2// 3秒后
执行 promise3

看清楚了没?场景 3 的最终打印结果,是走到了 catch;任务 2 和任务 3 里的 resolve,并没有执行。

场景 3 的代码,一定要好好理解。

Promise.race()举例:图片加载超时

现在有个需求是这样的:前端需要加载并显示一张图片。如果图片在三秒内加载成功,那就显示图片;如果三秒内没有加载成功,那就按异常处理,前端提示“加载超时”或者“请求超时”。

代码实现:

// 图片请求的Promise
function getImg()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let img = new Image();img.onload = function () {// 图片的加载,是异步任务resolve(img);};img.src = 'https://img.smyhvae.com/20200102.png';});
}// 加载超时的 Promise
function timeout()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采用 Promise.race()之后,如果 timeout() 的 promise 比 getImg() 的 promise先执行,说明定时器时间到了,那就算超时。整体的最终结果按失败处理。setTimeout(() => {reject('图片加载超时');}, 3000);});
}Promise.race([getImg(), timeout()]).then((res) => {// 图片加载成功console.log(res);}).catch((err) => {// 图片加载超时console.log(err);});

如代码注释所述:采用 Promise.race() 之后,如果 timeout() 的 Promise 比 getImg() 的 Promise 先执行,说明定时器时间到了,那就算超时。整体的最终结果按失败处理。

这个思路很巧妙。用同样的思路,我们还可以处理网络请求超时的问题。如果接口请求时长超过 3 秒,就按超时处理,也就是下面我们要举的例子。

Promise.race()举例:网络请求超时

现在有这种需求:如果接口请求时长超过 3 秒,就按超时处理。

基于这种需求,我们可以用 Promise.race() 来实现:一个 Promise 用于请求接口,另一个 Promise 用于 setTimeout() 定时器。把这两个 Promise 用 Promise.race() 组装在一起,谁先执行,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以谁的为准。

代码举例:

function query(url, delay = 4000) {let promiseArr = [myAajax(url),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reject('网络请求超时');}, delay);}),];return Promise.race(promiseArr);
}query('http://localhost:8899/xxx_url', 3000).then((res) => {console.log(res);}).catch((error) => {console.log(error);});

Promise.any()

Promise.any() 是 ES12(ES 2021)中推出的新API。它类似于 Promise.race(),但有一个关键的区别:Promise.any() 会等待参数中第一个状态为 fulfilled 的Promise元素,然后立即进入 fulfilled状态。

如果参数中所有的 Promise 元素都进入了 rejected,那么也会等到所有的Promise都变成rejected 状态,最终报错 AggregateError。

语法举例

场景1、第一个任务失败,第二个任务成功: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1');reject('promise 1 失败');}, 1000);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2');resolve('promise 2 成功');}, 2000);
});const promise3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3');resolve('promise 3 成功');}, 3000);
});Promise.any([promise1, promise2, promise3]).then(res => {console.log('走到then:', res);
});

打印结果:

// 1秒后
执行 promise1// 2秒后
执行 promise2
走到then(): promise 2 成功// 3秒后
执行 promise3

场景2、三个任务都失败:

const promise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1');reject('promise 1 失败');}, 1000);
});cons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2');reject('promise 3 失败');}, 2000);
});const promise3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setTimeout(() => {console.log('执行 promise3');reject('promise 3 失败');}, 3000);
});Promise.any([promise1, promise2, promise3]).then(res => {console.log('走到then:', res);}).catch(err => {console.log('走到catch:', err);});

打印日志:

// 1秒后
执行 promise1// 2秒后
执行 promise2// 3秒后
执行 promise3
走到catch: AggregateError: All promises were rejected

注意看打印结果中的报错信息。执行 promise3这行日志出来之后,报错的那行马上就出来了。

兼容性问题

Promise.any() 方法依然是实验性的,尚未被所有的浏览器完全支持。它当前处于 TC39 第四阶段草案(Stage 4)。

总结

Promise 的静态方法简化处理了多个并发操作的代码,使其更加方便、直观地调用。

Promise 不仅能解决嵌套异步任务的回调地域问题,也可管理多个异步任务的并发请求

Promise 本身不是异步的,但是它可以封装异步任务,并对异步操作进行良好的、舒适简洁的状态管理,这便是 Promise 的魅力所在。

赞赏作者

创作不易,你的赞赏和认可,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83786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USB3.0接口——(3)协议层(包格式)

1.协议层 1.1.超高速传输事务 超高速事务(SuperSpeed transactions)由主机对设备端点请求或发送数据开始,并在端点发送数据或确认收到数据时完成。 超高速总线上的数据传输(transfer)是主机请求设备应用程序生成的数…

【LAMMPS学习】九、LAMMPS脚本 示例

9. 示例脚本 LAMMPS 发行版包含一个包含许多示例问题的示例子目录。许多是二维模型,运行速度快且易于可视化,在台式机上运行最多需要几分钟。每个问题都有一个输入脚本 (in.*),并在运行时生成一个日志文件 (log.*)。有些使用初始坐标的数据文…

Linux-基础IO

🌎Linux基础IO 文章目录: Linux基础IO C语言中IO交互       常用C接口         fopen         fputs         fwrite         fgets 当前路径       三个文件流 系统文件IO       open函数     …

特征模态分解(FMD):一种小众而又新颖的分解方法

​ 声明:文章是从本人公众号中复制而来,因此,想最新最快了解各类智能优化算法及其改进的朋友,可关注我的公众号:强盛机器学习,不定期会有很多免费代码分享~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小众而又新颖的信号分…

tensorflow实现二分类

# 导入所需库和模块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Input, Activation # 导入神经网络层和激活函数模块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 导入Keras的Sequential模型 import pandas as pd # 导入Pandas库用于数据处理 import numpy as np …

接口文档不显示新写的接口

新写的接口,但是不显示: 仔细对比源码才发现没有写tag: 然后就有了:

ES6之正则扩展

正则表达式扩展 u修饰符(Unicode模式)y修饰符(Sticky或粘连模式)s修饰符(dotAll模式)Unicode属性转义正则实例的flags属性字符串方法与正则表达式的整合 javascript的常用的正则表达式 验证数字邮箱验证手机…

C语言中的循环队列与栈、队列之间的转换实现

引言 在数据结构的学习中,栈(Stack)和队列(Queue)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遵循着后进先出(LIFO)和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

C++——超简单登录项目

程序入口文件 #include <QtWidgets/QApplication> // 包含登录页面头文件 #include "DlgLogin.h"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QApplication a(argc, argv);// 程序入口// 调页面起来//DlgMain w;//w.show();// 换成登录页面DlgLogin w;w.show();return…

开源禅道zentao的使用

很不幸禅道因为漏洞被人进攻了&#xff0c;被迫研究。 1.安装 直接使用docker进行部署&#xff0c;这里有非常多门道。官网的镜像easysoft-zentao是属于docker安装&#xff0c;而idoop的镜像虽然也是docker安装&#xff0c;但是实际是使用官网linux一键安装的版本&#xff0c…

一周学习总结:数组与链表

学习内容&#xff1a;数组与链表、计算机网络知识 数组&#xff1a; 从数组的基础知识到相关应用 数组的基础知识&#xff1a;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数组的相关操作&#xff08;获取与更新&#xff09;、数组的相关应用&#xff1a; 二分查找法⭐⭐⭐⭐⭐ ● 掌握左闭右闭的…

2024第16届四川教育后勤装备展6月1日举办 欢迎参观

2024第16届四川教育后勤装备展6月1日举办 欢迎参观 邀请函 主办单位&#xff1a; 中国西部教体融合博览会组委会 承办单位&#xff1a;重庆港华展览有限公司 博览会主题&#xff1a;责任教育 科教兴邦 组委会&#xff1a;交易会159交易会2351交易会9466 展会背景 成都…

Chatgpt教你使用Python开发iPhone风格计算器

上次使用Chatgpt写爬虫&#xff0c;虽然写出来的代码很多需要修改后才能运行&#xff0c;但Chatgpt提供的思路和框架都是没问题。 这次让Chatgpt写一写GUI程序&#xff0c;也就是你常看到的桌面图形程序。 由于第一次测试&#xff0c;就来个简单点的&#xff0c;用Python写用…

GPU Burn测试指导

工具下载链接&#xff1a; https://codeload.github.com/wilicc/gpu-burn/zip/master测试方法&#xff1a; 上传工具到操作系统下&#xff0c;解压缩工具&#xff0c;使用make命令完成编译&#xff08;确保cuda环境变量已经配置成功、 nvcc -v能显示结果&#xff09;。 如果安…

文献速递:多模态深度学习在医疗中的应用--多模式婴儿脑分割技术:模糊引导深度学习

Title 题目 Multimodal Infant Brain Segmentation by Fuzzy-informed Deep Learning 多模式婴儿脑分割技术&#xff1a;模糊引导深度学习 01 文献速递介绍 日益普及的非侵入式婴儿脑磁共振图像&#xff08;MRI&#xff09;为准确理解脑主要发展轨迹的动态性提供了机会&…

树莓派|串口通信协议

1、串口通信原理 串口通讯(Serial Communication)&#xff0c;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xff0c;通过数据信号线、地线等&#xff0c;按位进行传输数据的一种通讯方式。串口是一种接口标准&#xff0c;它规定了接口的电气标准&#xff0c;没有规定接口插件电缆以及使用的协议。串…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selenium‘”报错如何解决

接上节&#xff1a;测试平台开发之测试框架改造并发执行及结果隔离(1) 上节博客的末尾提到&#xff1a;在命令窗口执行python main.py 可是执行的时候遇到了如下报错&#xff1a; ERRO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RROR collecting te…

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4S店文件分发,保护核心资产?

4S店与总部之间的文件分发是确保双方沟通顺畅、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的重要环节。4S店文件分发涉及到以下文件类型&#xff1a; 销售报告&#xff1a;4S店需要定期向总部提交销售报告&#xff0c;包括销售数量、销售额、市场份额等关键指标。 库存管理文件&#xff1a;包括车辆库…

使用docker创建hadoop集群:Couldn‘t upload the file

运行的环境; Windows10 Docker Desktopdocker-hadoop 出现的问题如下: 解决方法 https://github.com/big-data-europe/docker-hadoop/issues/98

Unity Pixels Per Unit 与 Sprite Renderer Scale的逻辑关系,为什么平铺的Sprite Renderer会变形?

SpriteRenderer之前用的比较基础&#xff0c;没遇到过什么问题&#xff0c;这几天使用SpriteRenderer的平铺时发现平铺变形了&#xff0c;研究了一下&#xff0c;原来有这么多在逻辑在里面。 当我们导入图片选择Texture Type为Sprite时表示我们的图片用途是UI或者SpriteRend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