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层面和多个步骤。以下是根据当前行业实践和技术发展趋势总结的数据中台建设的关键步骤:
- 统一数据标准与规范:
- 确立统一的数据指标口径,消除数据的二义性,这是确保数据质量和一致性的基础。
- 制定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方法论,并结合数据指标系统,为整个企业建立一个清晰、统一的数据语言。
- 数据集成与数据资产管理:
- 通过数据集成技术,接入、转换、写入或缓存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形成一个集中的数据仓库。
- 提供企业级数据资产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地图与数据血缘实现360°数据全链路追踪,让数据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
- 数据治理与质量保证:
- 实施全面的数据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 建立规范且紧密结合业务的可扩展标签体系,使数据更加贴近业务需求,便于分析和利用。
- 数据服务可视化与价值变现:
- 提供可视化、拖拽式自助开发与分析平台,降低数据分析门槛,使业务人员能够轻松构建数据应用。
- 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和自然语言人工智能服务,支持预测分析、机器学习等高级服务,帮助企业发现数据中的价值。
- 通过数据协同共享,实现业务与管理指标化,全视角感知与洞察业务运营,将数据转化为实际的业务价值。
- 技术选型与云原生支持:
- 利用云原生技术,如存算分离、微服务、ServerLess等,使数据中台更加灵活、可扩展和高效。
- 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和工具集,以满足企业当前和未来的数据管理需求。
- 安全与隐私保护:
- 在数据中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 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手段,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成功的数据中台实践案例
例如浙江某区县公共数据平台项目,该项目旨在打破政务数据孤岛,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的数据整合与共享。通过搭建公共数据平台,实现了数据编目、数据归集、数据治理和数据共享等核心功能。该项目不仅优化了数据协同,还提升了数据运用效率,保证了数据的持续流通和服务于具体场景应用。这是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台在政务行业的成功应用。
在制造行业,S集团构建了财务资金风险监控平台,以应对日益凸显的收付风险问题。该平台实现了业财一体化,增强了集团整体的风险防控与运营管理能力。这也是数据中台在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提升运营效率方面的成功案例。
综上所述,数据中台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数据标准、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服务以及技术支持等。成功的数据中台实践案例表明,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数据中台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