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务的四个特性
(操作) 原子性: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数据)一致性:事务发生后数据是一致的,例如银行转账,不会存在 A 账户转出,但是 B 账户没收到的情况。
(执行)隔离性:任一事务的更新操作直到其成功提交的整个过程对其他事务都是不可见的,不同事务之间是隔离的,互不干涉。
(改变) 持续性:事务操作的结果是持续性的。
2、事务并发问题
丢失更新:事务 1对数据 A 进行了修改并写,事务 2对 进行了修改并,此时事务 2写回的数据会覆盖事务1写回的数据,就丢失了事务1对A的更新。即对数据 A的更新会被覆盖。
读脏数据:事务1对数据A 进行了修改后,事务2读数据 A,而后事务1回滚,数据A恢复了原来的值,那么事务2对数据 A做的事是无效的,读到了脏数据。
不可重复读:事务2读A,而后事务 1对数 A 进行了修改并写回,此时若事务2再读 A,发现数据不对。即一个事务重复读 A两次,会发现数据 A有误。
3、封锁协议
S锁(读锁、共享锁):允许多事务同时读,不允许写X锁
X锁(写锁、排他锁):只允许本事务进行读写,不允许其他事务读写
三阶段封锁协议:
1)一级封锁协议:事务在修改数据 R 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可解决丢失更新问题。
2)二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上加上事务T在读数据 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 S 锁,读完释放 S锁。可解决丢失更新、读脏数据问题。
3)三级封锁协议:一级封锁协议加上事务T在读取数据R之前先对其加S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可解决丢失更新、读脏数据、数据重复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