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强 2024/03/30
图灵机三个部分:纸带,读写头,控制器之间是通过消息来交互的。消息有多种形式,举一个最常见的一个例子,我们调用一个函数或过程,这可以认为是向这个函数或过程发了一个消息。
从耦合的角度,我认为消息分为以下三种:
* 情形1,只发送不关心是否收到,即广播消息,类似于网络通讯的IP协议和Redis的频道消息
* 情形2,发送消息并确保客户端一定收到
* 情形3,发送消息并确保客户端并执行指定的任务,典型的就是函数调用
显然,情形1耦合度最低,情形3是耦合度最高。如果一个系统中都是情形1的模块,那么这种系统显然开发和维护都是非常轻松的。显然,整个系统都是情形1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大对数系统这三种情形都会存在。
大型软件架构的顶层设计,一定是设计成情形1。其他情形扩展性会有问题,而且复杂度会很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度的。根据米勒(Miller,1956)的分析,人脑处理信息有一个魔法数字7(正负2)的限制,也就是说,人的大脑最多同时处理5到9个信息(chunks)。原因是短期记忆储存空间的限制,超过9个信息团,将会使得大脑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提高。
所说基于米勒法则的考虑,我们要从设计的角度尽量减少不但调用而且需要跟踪结果的这种情形。一个公司为什么尽量用规章制度管理,而不是人治,背后的道理是想通的。我之前的blog“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系列文章讲了两个具体设计的优劣。读者有兴趣可以看看。
[参考链接]
1 米勒法则
2 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1) (2)(3)
3 软件之禅(十)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