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文稿
您好,本期我们解读的是《住在我心里的猴子》。这是一本由患有焦虑症的作家所著,关于焦虑症的书。不仅如此,作者的父母和哥哥也都有焦虑症,而作者的母亲后来还成为了治疗焦虑症的专家。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有11万字,我会用大约25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的精髓。虽然人人都有焦虑,但并非人人都有焦虑症。通过今天这本书,我将向你介绍焦虑症的本质特征、产生的根源以及干预的方法。
这本书讲述的是焦虑症,但名字却叫《住在我心里的猴子》,焦虑和猴子有什么关系吗?除了这个奇怪的书名,作者还在书中断言,佛教正是为焦虑的人创造的。佛教的修行都是用来克制过激的想法和情绪,获得内心的平静的。
查阅经典文献,作者的说法大有来头。原来佛教把人的心思想比喻为上窜下跳的猴子,所以有一个词叫做“心猿”,心灵的心猿,猴的猿,后来还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叫做“心猿意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心神不宁、胡思乱想、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这样看来,把焦虑的心比喻成猴子还真的是非常贴切。这正是本书《住在我心里的猴子》书名的由来。作者宣称自己就是焦虑的化身,因此这本书与其说是一个人对焦虑的记录,不如说是焦虑症在进行自我介绍。
焦虑症的本质特征在于对未来危险有控制不住的过度担心。作者可以在一分钟内就由正常的焦虑联想到自己会因为卖淫而患上绝症,最后身败名裂地死去。这种毫无缘由的担心会给生活造成巨大伤害。作者因此差点休学,后来还险些丢掉工作和失去爱人。于是,作者就去追寻焦虑的根源。
为什么他总是这样担惊受怕?是家族的遗传吗?他的父母和哥哥都有焦虑症。跟小时候掉进水里差点淹死的创伤有关吗?还是由于自己性格的缺陷?或者是人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这本书的作者叫丹尼尔·史密斯,他曾经在《大西洋月刊》当编辑,后来辞职在大学教书,现在是一位职业作家,出版过《缪斯女神》等书。
同时,丹尼尔也是长期受焦虑症困扰的患者。16岁时焦虑症发作,此后,焦虑就从未停止过对他心灵的折磨。他先后找了6位心理治疗师,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最后对他比较有效果的是认知疗法。这本书就是他对焦虑症的记录和自我分析,对于那些想要了解焦虑症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最直接的参考资料。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后,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讲述这本书的三个重点内容。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焦虑症的本质特征和它可能造成的影响。然后再看看作者对焦虑症根源的分析,最后我们再了解一下作者在治疗焦虑症时都尝试了哪些方法。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要点,焦虑症的本质特征和它可能造成的影响。说到焦虑,我们并不陌生,谁没有在生活中感受过焦虑呢?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焦虑症是第三大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大约13.6%到28.8%的成年人曾经在某段时间患上焦虑症。那么,生活中的正常焦虑情绪和被称为疾病的焦虑症有什么不同吗?回想一下,你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焦虑?你是不是会因为某一次考试或者某一个会议报告而焦虑?但等事情过去了,焦虑也就消失了。这其实就是正常的焦虑情绪有明确的诱因,并且会随着压力事件的结束而明显缓解甚至消失。
但焦虑症可不一样。在心理学上,焦虑症又叫做焦虑性神经症,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泛化且持续的焦虑。也就是说,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但患者就是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担心,而且这种情况往往会持续半年甚至更久,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心理上的焦虑,患者在生理上也会出现肌肉紧张、发抖、出汗、头晕、心悸、肠胃痉挛等不适反应。下面我们通过作者丹尼尔对一次焦虑发作的记录来近距离地了解一下焦虑症。
丹尼尔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有一次计划在4个小时内至少完成500字。期间为了确定几个词语是否准确,于是上网查资料。查着查着就开始分心了,比如“今天晚上吃什么呢?是不是要下雨了?我30好几了,还没有去过蒙大拿。”等等。这一晃时间过去了两个小时,还没写几个字呢,丹尼尔开始焦虑了,于是想把注意力拉回来干正事。
到此为止,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每个人都会分心,有杂念,没有完成计划,有焦虑也是正常的。但是丹尼尔的杂念挥之不去,越来越多,赶不走杂念,让他越来越焦虑。开始联想自己,这么焦虑的话,肯定写不好东西,注定会失败。编辑不再跟他签约,付不起房租、贫穷、疾病、死亡等等。丹尼尔开始呼吸急促、出汗,坐立不安,浑身颤抖,轻声哭泣,想要冲出房间,感觉自己就要发疯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的分界线。这种在工作过程中分心的现象实在是很平常的事情,即使焦虑也是基于现实的,因为真的浪费了时间。这种焦虑持续的时间也会很短,可能吃个午饭这个焦虑就过去了。因此,以现实为基础的、可以控制的、持续时间短的焦虑都是正常的。
相比之下,丹尼尔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总浪费时间这个正常的想法截断后,后面的一连串想法越来越偏离现实,联想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作家,会被编辑除名,付不起房租,贫穷、疾病、死亡等等。这些想法全是对未来的不祥预感,好像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同时还伴随着强烈的身体反应。这就是病理性焦虑的本质特征,患者会难以控制地去想象未来会充满不幸,并为之担心,等待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伴随着明显的身体反应。
我们来给这句话画几个重点。首先是“难以控制”,意思是说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胡思乱想,所以让焦虑的人不要想,就跟让发高烧的人不要发烧一样是不可能的。第二个重点是“有明显的身体反应”,如丹尼尔产生的呼吸急促、出汗等现象。第三个重点是“对未来危险的担心”,也就是说这些危险是想出来的,脱离现实的,跟未来有关。如果担心的事情未来没有发生的话,相关焦虑就会消失,或者未来每天都是完全确定的,大致相同的可能就不会有焦虑了。就像乡村的生活,每天没有多少变化,心灵自然平静了不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未来每一天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就意味着不断有新的危险。
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时间既是抚慰心灵的良药,因为时间可以告诉他灾难的事情没有发生,同时时间也是创造危险的温床,因为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危险永远不会免。除非时间停止,对未来危险控制不住的过度担心会对生活造成巨大的伤害。焦虑症因此被称为最昂贵的精神健康问题。
丹尼尔的三次焦虑大爆发几乎将它彻底毁灭。第一次大爆发是他离开家乡去上大学,在父母离开的那一刻,他就感觉胸骨冰冷,大脑恍惚,视线模糊,四肢刺痛。大学拥挤的宿舍,天天要跟父母兄弟以外的人非常近距离地相处,让他时刻都感到压力很大。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引发他关于贫穷、无家可归、疾病、羞耻、死亡的幻想,但是又没有释放情绪的空间。所以在入学不久,他每天要打两三个电话给父母,说自己再也无法坚持了,要退学,紧张到把10个手指头全都咬破了,然后贴上创可贴。
第二次焦虑大爆发是丹尼尔在美国著名杂志《大西洋月刊》工作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于抑郁症电休克疗法的文章。这篇文章引发巨大争议,褒贬不一,反精神病学人士指责他是电休克疗法的帮凶。一切临床医生批评说,他为什么在文章里面呈现那么多反精神病学人士的观点?丹尼尔夜夜失眠,网上每一条负面评论对他来说都是道德上的酷刑。他想象,因为这篇文章,会有多少抑郁症患者接受电休克疗法而失去部分记忆,又有多少本来可以通过电修课治疗康复的人失去了健康的机会。他觉得自己虽然没有拿刀杀人,但是这篇文章就是一把刺向全世界无数人的刀,是他夺取了无辜者的生命。
焦虑使得丹尼尔汗流浃背,不得不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到卫生间处理汗水,他要崩溃了,要辞职。第三次焦虑大爆发是和女朋友出去旅行,要到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接触两个星期,各种担心和害怕让他的心里时时刻刻都处在崩溃的边缘。这让他在旅行到威尼斯的时候再也无法忍受了,跟女朋友提出分手结束旅行。丹尼尔在书里宣称自己是焦虑的化身,由于症状太过典型,医生甚至与他协商是否可以对他进行录像,用来给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他的三次焦虑爆发都说明了焦虑症对未来危险过度担心的本质特征,这些担心是脱离现实的。因为丹尼尔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学习优秀,获得了全额奖学金,工作出色,受到主管的高度评价。女友也很爱他,而他担心的任何一件可怕的事情,从来没有变成现实。因为他大学顺利毕业,分手的女朋友后来成了他的妻子,现在是一位专职作家。
正如前面所说,时间向丹尼尔证明了他所焦虑的事情脱离现实并不会成真,但是在新的一天里,丹尼尔又会有新的焦虑,何时才是尽头?他有太多的为什么,为什么自己会这么焦虑呢?好了,以上介绍的是本书的第一部分内容,焦虑症的本质特征。这一部分通过丹尼尔的焦虑发作来说明正常焦虑和病理性焦虑的差别。焦虑症的本质特征是对未来危险、过度担心以及焦虑症造成的影响。
————————————————
本文为[三余书屋]收集和整理,原文链接:https://www.3ysw.net/book/176629470955036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