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
简介
递归是我们在学C语言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的一个概念,相信大家的递归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是,在老师念ppt的时候,伴随着一些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的语言,我们往往都没有太去了解递归的工作原理和性质。我们听的最多的便是:
- 递归用来处理子问题
- 递归的本质是调用自身函数
- 递归一定要有结束条件
光有这些死概念是理解不了问题的,我们还是分开来分别讲
子问题这个概念,我们在动态规划中接触过。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我们想知道第i项,就必须知道第i-1项和第i-2项。而想知道第i-1项,就要知道第i-2项和第i-3项。
每一项的求法都是相同的,而求出前一项,是求出后面的项的先制条件,所以求解前置条件的过程,就叫做求解子问题。
因为求解每一项的方法是相同的,假如我们通过一个函数来求解这个问题:
//求解第i项 int fib(int i)
那么求解第i-1项和第i-2项,也会去调用这个函数:
//求解第i-1项 fib(i-1); //求解第i-2项 fib(i-2);
而看题目的条件,第i项为前两项的和,我们就直接表达出这个关系:
//第i项为前两项的和: fib(i)=fib(i-1)+fib(i-2)//所以,fib(i)的返回值就为fib(i-1)+fib(i-2) int fib(int i) {return fib(i-1)+fib(i-2); }
这就是在函数内部调用了函数自己。
但是,上面这个方法也会有很大的问题:函数会无休止重复下去。
想求fib(3),会调用fib(2)和fib(1);想求fib(1),会调用fib(0)和fib(-1);想求fib(-1),会调用fib(-2)和fib(-3)……
就像你要找同桌抄作业,同桌说我要去抄前桌的;同桌去找前桌,前桌说去抄他的前桌的……一直找来找去,都想抄作业,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人去写作业,那到最后都抄不成。
所以,递归一定要有一个条件,让递归终止不再继续,也就是递归的结束条件。int fib(int i) {//递归的终止if(i==0) return 1;if(i==1) return 1;return fib(i-1)+fib(i-2); }
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递归:递归就像一个流水线,每一个车间只做3件事,
而对最底层的递归,只办一件事:直接把结果给上一层
这便是递归。
解决问题公式
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个递归问题的时候,也只需要考虑三件事:
- 什么是子问题?
-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怎么处理?
- 递归的结束条件是什么?
也就是我们解决算法问题常考虑的三步:
对于第一个问题,这确确实实是考语文了,你套公式总得把题目先看懂吧。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会有一个思想:无条件相信下一层递归给你的结果值。我们只要做好自己这块就可以了,至于这一层递归以外会如何处理如何发展,我们丝毫不关心。
当然,这么说有点难理解,我们还是待会从题目来详细讲这个问题。对于第三个问题,如果前两步做好了,那么结束条件只会有两种情况:
- 题目给了
- 在研究函数体的时候,为了防止一些像越界等异常情况,不得不终止。
一样因题而异,但是一样在公式以内。
OK,公式讲完了,直接来看题目吧:
汉诺塔
面试题 08.06. 汉诺塔问题 - 力扣(LeetCode)
一道很经典的递归题,甚至在小学其实就可能接触过。但是因为题目没有图,我们还是稍微翻译一下:
题目翻译
现在有三个蛤蟆洞ABC,蛤蟆洞A有几只蛤蟆仙人,小蛤蟆压在大蛤蟆身上,现在要把蛤蟆全部移到蛤蟆洞C里,并且:
- 每次只能把每个蛤蟆洞里,最上面那一只蛤蟆移到另外一个蛤蟆洞
- 大蛤蟆不能压小蛤蟆身上,不然会被压死
问在这种限制条件下,怎么借助蛤蟆洞B,把所有蛤蟆全移到蛤蟆洞C里去
解题步骤
第一次看到这种炸肛的题目,手足无措很正常,我们还是通过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1.什么是子问题
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最难解决的一步是什么?怎么将大蛤蟆放在小蛤蟆下面。因为小蛤蟆会先挪走,然后再挪走大蛤蟆,正常情况一定是小蛤蟆被放在大蛤蟆下面:
此时,解决方案只有一种:先把小蛤蟆挪到另一个蛤蟆洞,
此刻,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至少,我们找到了解决最难的一步的关键方案:将小蛤蟆们全部移到蛤蟆洞B,然后将大蛤蟆移到蛤蟆洞C,最后将小蛤蟆们移到蛤蟆洞C中大蛤蟆的身上。
有人可能要说了,不是一次只能移动一个蛤蟆吗?你这么做不是违反了第一条规则吗?
别急,我们再来看第一步:将所有小蛤蟆们全部移到蛤蟆洞B。
那将小蛤蟆们全部移到蛤蟆洞B应该干什么?将更小的小蛤蟆们全部移到蛤蟆洞C,然后将中蛤蟆移到蛤蟆洞B,最后将更小的小蛤蟆们移到蛤蟆洞B。
食德,子问题就被我们这样给找到了。我们来总结一下子问题:
假设蛤蟆洞A有n个蛤蟆,先将n-1只小蛤蟆借助蛤蟆洞C移到蛤蟆洞B,再将第n只大蛤蟆移动到蛤蟆洞C,最后将蛤蟆洞B中的蛤蟆借助蛤蟆洞A移动到蛤蟆洞C。
2.函数条件和函数体
函数条件是在我们分析子问题的时候,顺带分析出来的。有人可能要问了,我们刚刚分析了个集贸啊,但是我们再往回看,我们一直在利用哪些条件?
- 三个蛤蟆洞中的蛤蟆
- 所需要移动蛤蟆的数量
所以,我们的函数条件就是这些:三个蛤蟆洞,和这一步需要移动蛤蟆的数量。
而函数体,也即是在我们分析子问题的时候,一直在分析的解决方案。我们每一步在干什么?
先将n-1只小蛤蟆借助蛤蟆洞C移到蛤蟆洞B,再将第n只大蛤蟆移动到蛤蟆洞C,最后将蛤蟆洞B中的蛤蟆借助蛤蟆洞A移动到蛤蟆洞C。
所以,直接把他转换成编程语言,就可以了。
//移动蛤蟆的函数void move(vector<int>& initial,vector<int>& destination){int move_num=initial[initial.size()-1];initial.pop_back();destination.push_back(move_num);}//函数条件,需要移动的蛤蟆数量n,三个蛤蟆洞ABC//A表示初始的洞,就是蛤蟆在挪动之前,最开始的洞//B表示借助的空的洞//C表示最终需要被挪到的洞 void _hanota(int n,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C){//借助蛤蟆洞C,将n-1只小蛤蟆挪动到蛤蟆洞B_hanota(n-1,A,C,B);//将最底下的大蛤蟆移动到蛤蟆洞Cmove(A,C);//将n-1只小蛤蟆借助蛤蟆洞A,从蛤蟆洞B移动到蛤蟆洞C_hanota(n-1,B,A,C);}
有人可能要问了,就这么简简单单三行代码,真的可以完成题目要求吗?
这就是我们最开始所说的:无条件相信下一层递归给你的结果值。我们相信递归一定可以完成我们交给他的任务,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那一层任务,也就是把A中仅存的大蛤蟆移到C中,剩下的我们不去关心,因为那是我们这一层以外的事情。
而其实往往,我们处理递归问题感觉棘手,其实就是太过关注每一层递归以外是否可以完成任务,而考虑来考虑去,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想的无比复杂,最终只会导致一个结果:
3.结束条件
我们在公式里就已经说了,递归的结束条件只有两种情况:
题目没给,那我们就思考第二种情况,什么是异常情况?
其实也很简单,当没有蛤蟆的时候,那我们还挪个集贸啊。
所以,_henota(0,A,B,C)是无法处理的,如果遇到n==0,我们直接结束就好了。
void _hanota(int n,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C){//n==0,处理不了,直接结束递归if(n==0)return;_hanota(n-1,A,C,B);move(A,C);_hanota(n-1,B,A,C);}
当然,这是可以被优化成n==1或者n==2的时候结束的,具体方法就是展开,小学生都会。
解题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void move(vector<int>& initial,vector<int>& destination){int move_num=initial[initial.size()-1];initial.pop_back();destination.push_back(move_num);}void _hanota(int n,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C){if(n==1){move(A,C);return;}_hanota(n-1,A,C,B);move(A,C);_hanota(n-1,B,A,C);}void hanota(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C) {int num=A.size();_hanota(num,A,B,C);}
};
或者骗OJ的解题方法:
void hanota(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C)
{C=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