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作者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沙法丽·萨巴瑞。作者也写了《家庭的觉醒》。
作者的核心观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铆足精神,努力把我们自己同我们的孩子区分开来。我们绝对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件拥有物。只有从灵魂深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调整好自己,心甘情愿地按照孩子的需求去教养他们,而不是按照我们的需求去勉强地塑造他们。
《父母的觉醒》一书首先强调的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遭遇挑战是自然而然的事(ps: 无论你自以为各方面准备的有多充分,育儿总会让你有感觉无助的时候)。父母需要自我觉醒。作者认为: 任何经历都不会比为人父母更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反应,所以身为父母,我们应当把孩子在我们心中触发的反应视为精神成长的机会。
ps: 这本书本人并没有读完, 个人感觉理论过于多,实际例子少了。
经典摘录
- 父母缺乏觉醒,为此,孩子将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过度的宠爱、过度的关注、过度的医疗护理……这一切导致了许多孩子不快乐。这是因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们会将自身的情感延续到孩子身上;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们会将自己未获满足的需求、没有达成的期望、没有实现的梦想传递给他们。不论抱有怎样美好的动机,我们还是会从父母那里继承上一辈人的情感,再将它们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这种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情感可能会奴役孩子,削弱他们的能力;这种潜意识如果得不到彻底清理,就会一代又一代地渗透下去。唯有觉醒的力量才能制止这种回荡在家庭中的痛苦循环。
【传统的父母之道是直线型、分等级的。父母居高临下地掌控一切。说到底,孩子难道不是“弱势群体”,不该是由我们来改造的吗?因为我们毕竟是更有知识的成人,而孩子既幼小,又不如我们懂得多,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当控制他们。事实上,对于父母做主掌控一切的家庭,我们都习以为常了;所以从来也没有想过这种格局也许既不利于孩子,也不利于我们这些父母。】
- 保持警觉是造就一个觉醒家长的基础。只有保持警觉,我们才能认清自己的成长经历给自己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影响,进而有意识地不让孩子受到这些负面影响。
【要想用觉醒的方法教会孩子遵守纪律,我们必须有能力实现“同孩子一起活在当下”的状态。家长必须意识到,只有在同儿女的互动中实现“活在当下”的状态,这套方法才能行之有效。】
- 父母同儿女的关系中存在一个误区:应由父母单方面对儿女施加影响。
【孩子对我们这些成年人的继续成长也有贡献,而且相比于我们对他们的成长贡献来说还要大些。儿童往往以“从属”的面目示人,很容易受一时冲动的影响,而且往往要听凭父母左右自己的言行。如此看来,孩子似乎处于弱势地位。然而这种弱势中恰恰蕴含着一种潜能,它呼唤着父母,要求他们作出最大限度的角色转换。】
【尽管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教养好孩子,然而现实却是,真正有能力的孩子可以把我们教养成他们所需要的父母。因此,教养孩子的历程不应是家长“对”孩子的模式,而应是家长“同”孩子的模式。】
【孩子能映照出我们的成功与失败,让我们随时随地发现自己的“不觉醒”,从而促使我们学习与成长。】
【我们如何坐下来同他们聊天?当他们向我们展示一件东西时,我们是否在认真观看?我们是否真的对他们的话感兴趣?……这一切都对孩子影响巨大。当我们向他们提出不正当的要求或问题时,他们不仅能注意到,而且能感觉到我们什么时候在发难,什么时候在退却。他们会由于受到我们的赞美而感动,也会因为受到责备而伤心。】
- 摆脱完美心态
【如果父母能够接受自己的局限性与不完美,孩子也会坦然接受自身的一切,从容地做真实的自己。】
【一旦涉及孩子的问题,很少有父母不表现出自负感,因为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是我们最关心的:他们在学校里吃得好吗?他们看起来如何?他们同谁结婚?他们住在哪里?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很少有父母不把孩子当作是自我的延伸。】
- 我们同孩子的互动往往是依据自己接受教养的经历。因此,无论抱有多么好的动机,我们还是会不知不觉地在孩子身上复制自己的童年。
身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最隆重的礼物就是理解他们的能力,真正地看清楚孩子的人格是独立于我们的。反过来说,我们最大的愚蠢就是不能恰如其分地尊重孩子表现出来的种种天性。
PS: 孩子两三岁也有叛逆期,会表达观点了。
- 任何经历都不会比为人父母更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反应,所以身为父母,我们应当把孩子在我们心中触发的反应视为精神成长的机会。当我们将从来不曾见光的情感阴影置于聚光灯下,就获得了绝好的机会来克服自己反应过度的防卫心理。其实,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教养之路都有可能成为一场焕发生机的旅程。在这个历程中,精神和精神相互交流,长幼双方都能乐在其中地享受每一场精神之舞。一旦获得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对彼此的回应就会充满创造力,而不再有破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