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结论,急用的话直接看结论
- 结论
- 一、借助 API 读取安装信息,然后上报
- 二、借助手动埋点,然后上报
- 三、对比
- 前提
- 过程
结论
一、借助 API 读取安装信息,然后上报
通过 PackageManager 的 API,我们可以得知自身应用安装相关的信息(甚至特定条件下其他应用安装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如哪个应用启动的安装请求,安装请求经过哪个应用执行的安装操作,正在安装的目标应用是哪个,是通过应用市场安装的还是下载安装的等等。
if (Build.VERSION.SDK_INT >= Build.VERSION_CODES.R) {// 返回值为安装相关的信息// mInitiatingPackageName// mInitiatingPackageSigningInfo// mOriginatingPackageName// mInstallingPackageName// mUpdateOwnerPackageName// mPackageSourcepackageManager.getInstallSourceInfo(packageName)
} else {// 返回值为唤起安装的应用包名packageManager.getInstallerPackageName(packageName)
}
二、借助手动埋点,然后上报
给不同的渠道包,设置同一个字段但是不同的值,应用启动后上报这个值,借此来标记不同的来源,如友盟的 UMENG_CHANNEL
三、对比
- 借助 API :
- 可以知道包最终被谁安装,但是不知道最初分发的来源。可以相对准确的知道应用在各大市场的安装情况,不会因为其他推广方式而导致数据异常,比如某个博主向他的私域流量发送了他从市场 A 下载的应用。
- 可以不用为每个渠道单独埋点
- 可以明确知道哪些市场或者应用在帮助你推广你的应用
- 借助手动埋点:
- 可以知道最初分发的来源,但是不知道最终被谁安装。相比 API 更加适用于只在意结果,不论过程的运营,比如给应用市场 B 的包,不管他是在市场上推广下载,还是说市场交给第三方进行代运营,只要最终达到推广效果。
- 可以获取特定的运营手段带来的效果
- 如果用实体物品的销售来比喻,那么借助 API 就是可以清楚每个零售商的销售情况,借助手动埋点可以清楚每个经销商的销售情况。
前提
了解过移动端应用运营的同学,一定接触过 “渠道” 这个概念。
所谓的 “渠道” 简单的理解一下,从用户角度来说就是他获得我们应用包的 “方式” ,从运营方角度来说就是推广应用包的 “方式”。
这个 “方式” 可以是通过应用市场推广,可以是通过应用内推广,也可以是用户之间的分享推广等。
这个渠道是数量众多且方式多变的,放到应用上面来说,比如现在有个应用 A,你可以上架到各大应用市场,可以在应用 B 里面去引导用户下载应用 A,当然也可以在 QQ 群或者微信群里面发给网友使用。
既然渠道是数量众多且方式多变,那么我们如何去确保我们的推广渠道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第一想法应该就是看我们的应用通过哪种渠道被安装的数量,数量越大,说明推广效果越好,那我们就应该越重视这个渠道!
那么如何去追踪我们应用的安装情况就至关重要了,这里我们把情况简化,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以下两个情况:
- 用户从应用市场上安装我们应用的情况(API 和手动埋点)
- 用户通过哪些手段安装我们应用的情况(API)
过程
秉承着不要重复造轮子,除非轮子不能满足你需求的原则,一直以来我都是借助第三方统计平台进行统计,使用最多的是 “友盟” 平台,使用简单就没有考虑其他的方案。每次有新应用要接入渠道统计的时候就接入友盟,简单的修改一下 Manifest 文件的 meta-data。然后上线后,后台就可以看到数据了,私以为统计平台都是通过这样的方案来统计渠道。
后来有一些应用,接入了其他的统计平台,一开始渠道统计的需求很低,也就没有注意是否支持此类信息的统计,直到有一天,需求的优先级高了,所以着手去看,发现它竟然是支持的,而且可以统计各个应用市场的实际安装情况,这就让人疑惑,自己没有写入特定信息,包也没有差异化处理,甚至一些市场都没有上架,是被市场自己爬取的,为什么统计平台可以区分呢!
仔细研究了后台给到的数据,可以看出,统计出的分类大多是包名,也有个别是单纯的英文单词,检索发现这些包名,一些是应用市场,一些是特定软件,而英文单词指的是网页和手动。相比于认为这是市场渠道的安装信息,更准确的说是不同手段的安装信息,市场只是其中的一种。
刚看到数据的时候,有两个想法:
- 每个应用市场都接入了这个统计平台,市场给的数据
- 安装包被市场写入了信息,统计平台读取了这个信息
但是很快就被自己否定了,毕竟有些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分类信息当中不全是市场,还有特定软件,市场也不是铁板一块,非要安装这个统计平台。
后来灵光一闪,有没有可能是 Android 系统提供给统计平台的呢,毕竟应用最终都安装在了系统上,应用的情况系统应该是最清楚的才是,于是从系统提供的 API 入手,最终发现 PackageManager 竟然有 API 提供应用安装相关的来源信息。(推测是应用执行安装相关的流程时,系统在各环节记录下来的)
⚠️⚠️⚠️注意,提供的是应用安装相关的来源信息,而不是应用的来源信息,毕竟你这个应用的安装包是从哪里获得的,系统又怎么会知道呢,或许是朋友推荐给你的,或许是你从哪个论坛下载的,或许是应用市场上面下载的,系统无从得知,但是哪个程序唤起系统进行安装的,系统是一清二楚。就好像,你去驾校报名考驾照,报名费怎么来的,可能是你父母给的,也可能是你自己挣的,甚至是你捡到的,驾校不知道也不感兴趣,但是是谁来报名考试的,驾校就会接触到并且知道。
那么根据谁唤起系统进行安装,就可以反过来推测包的来源,这个结论严格意义来说是不准确的,但是却很有参考价值,毕竟现在的应用分发交互流程,基本上都是下载后直接唤起安装,提高安装率,大多数的用户也不会闲的下载完,关闭唤起的安装程序,然后去文件夹里面找到这个程序,然后再点击安装!(不过也存在不直接安装的场景和可能性,所以说不准确,但是有参考价值)
本文只是自己的一些拙见!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还有很多,并非只有文中提到的几点,这里抛砖引玉,欢迎相互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