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

一、数据库基础

1.1、数据库系统概述

基本概念
  1.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作数据,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描述事物可以是数字,文字,视频等
  2. 数据库: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的,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容易拓展,可共享
  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介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4.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管理员组成的存储和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 数据结构化
  2. 数据的共享型高,冗余度低且易于扩充。面向整个系统而不是单一的应用。减少数据冗余。
  3. 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的物理存储是独立的)和逻辑独立性(应用程序域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独立的)。
  4. 数据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1. 数据定义的功能(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 )
  2. 数据存储、组织和管理功能
  3. 数据操作功能(查询删除和插入)
  4. 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功能–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统一管理和控制。保证安全性可靠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时候的系统恢复等等
  5.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 其他功能–与其他软件的通信功能
数据控制功能
  1. 数据的安全性保护,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数据泄密和破坏
  2.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确保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3. 并发控制,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的时候,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而使得遭到破坏
  4. 数据库的恢复,回复到某一个正确的状态

1.2、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 在数据模型中有,“型“和”值“,的概念,型指的是某一个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指的是型的一个具体的赋值。比如学生记录(学号,姓名,性别、学院、年龄、籍贯)这样的记录就是型

​ 模式是指数据库中的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仅仅是型的描述,不涉及具体的值。模式是一个具体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同一个模式会有多个实例。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模式

​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指的是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1. 模式
    也叫做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成员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是数据库系统结构模式的中间层,既不设计数据的物理存储模型和硬件细节,又与具体的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开发工具无关。
  2. 外模式
    也叫做子模式或者用户模式,他是数据用户包括程序员和用户最终能够看到的和使用的局部数据逻辑结构的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个应用相关的数据的逻辑来表示的。
    外模式通常是一个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外模式是保障数据安全的有力保障
  3. 内模式
    也叫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他是书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比如数据是否压缩,是否加密哦,对数据存储的方式是不是有什么规定。

二、数据模型

2.1数据模型基础知识

数据模型的概念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某个对象特征的模拟和抽象。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也就是说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的和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操作的。数据模型是对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与基础。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 一般来讲,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特性和完整的约束性条件。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个条件共同同组成。

  1.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描述的内容有两类,一个是对象的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比如网状模型的数据项,记录,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和关系等等。另一个是与数据之间相关的对象,比如网状模型的系项。数据结构刻画的是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数据库系统中,人们通常按照其数据结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比如关系型的数据结构,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数据结构通常是描述数据对象的集合,是对系统静态特征的描述。
  2. 数据操作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和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指令的集合,包括相关的操作和对相关操作的规定。数据库主要是由查询和更新,主要是插入删除和修改的两大类操作。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具体名称包括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以及对实现操作的语言。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征的描述。
  3.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的规则。完整性规则就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以其所含有具体的制约和依存性法则,用于限定符号数据模型的数据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用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数据模型还应该是完整性约束的条件的机制,以反映具体应用所涉及的必要的数据所必须要遵守的语法约束条件

2.2概念模型

基本概念
  1. 实体:实体是客观存在并且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系,比如一个学生、一门课程。
  2. 属性:是指实体所具有的某一个特定的性质,比如学号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
  3. 实体型:用实体名和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比如学生(学号,姓名,年龄)就是一个实体型
  4. 实体集:是指同一类型的实体的集合。全班同学
  5. 码:就是唯一能够标识实体的属性集,比如学号就是学生的码
  6. 域:指的是属性的取值范围,比如年龄是15-22
  7. 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以及实体与组成他的各属性之间的关系
实体间的关系
  1. 一对一:一个学生只能对应一个学号
  2. 一对多:一个班级里面能有若干个学生
  3. 多对多:一个课程能被若干个学生选修,而一个学生能选修若干个课程
ER图

ER图是最能表示实体与联系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

  1. 矩形:表示实体型,方框里写明实体型
  2.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且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
  3. 联系:用菱形表示,同时在无向边旁边批注联系的类型,(1:1,1:n,m:n)

2.3逻辑模型

A层次模型:

特点:有且只有一个无根节点的的父节点。其他节点尤其只有一个父节点

优点:数据结构简单。查询效率高。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缺点:节点之间具有多对多的关系的时候难以表现出来。具有多个父节点的时候,不易采用层次模型,查询子女节点必须经过父节点。层次命令趋近于程式化。

B网状模型

特点:允许一个以上的节点无父结点。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个父节点

优点:更能更好的描述客观的世界。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缺点:比较复杂,不利于用户的掌握。定义和操作复杂,不宜使用。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存取路径实现,加重了编写程序的负担。

C关系模型

关系型数据模型是以关系数据理论为基础,用二维表格来表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模型。

  1. 优点: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概念单一,结构简单清晰,用户容易理解。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更好的数据安全保密性。
  2. 缺点: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蔽,查询效率低下。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难度。

2.4物理模型

​ 物理模型提供了系统初始设计学需要的基础元素,以及相关元素之间的关系。存储机制和访问权限的最高描述,描述数据是如何在计算机中存储的,如何记录结构、顺序和访问路径。使用物理模型,可以在系统层实现数据库。

三、关系型数据库

3.1关系模型

基本概念
  1. 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通常将一个没有重复行、重复列的二维表看成一个关系,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即数据表名。
  2. 元组:表中的行称为元组,对应表中的一条记录,有关实体方面的等方面属性特征的数据
  3. 属性:表中的列称之为属性,即字段。
  4.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就叫做域,同一个属性只能在相同的域中取值
  5. 关键字:是唯一能够区分确定不同元组或者属性组合的一个关键字。
  6. 主关键字:在候选关键字中选择一个关键字作为该关系的主关键字。关系中的主关键字是唯一的。
  7. 外部关键字:关系中的某个属性组和并非是关键字,却是另一个关系的主关键字,此属性为本关系外部关键字
  8. 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叫做关系的关系模式“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3,,,,,)
E_R图和关系模型的转换
  1.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就是将实体型,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系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
  2. 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3.2关系的完整性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是保证关系数据表正确的关键。关系模型支持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与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1. 实体完整性约束:主键不能为空,复合主键也不能为空值
  2. 参照完整性约束:在一个表为主键,在另一个表示非主键,那么这个表的非主键必定存在在第一表中能够找到
  3.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还需要一些特殊的约定条件,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

3.3关系的运算

传统的集合运算
  1. 笛卡尔积
专门的关系运算
  1. 选择:按照条件从指定的关系中挑选出满足条件的元组构成新的关系,关系模式不变,其中的元组数目小于原来的关系
  2. 投影:投影少列,组数不变
  3. 连接:从相应的关系中的笛卡尔积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运行条件的元组

四、数据库设计

4.1数据库设计概念

数据库设计概念
  1. 数据库应用系统:使用了各种管理信息的系统,比如办公自动化软件,电子政务软件等等
  2. 数据库与设计:对于非定的应用环境,设计由数据库的逻辑模式和物理模式,并赐根据建立数据库及其系统,使之能有效地存储和管理系统,满足各种用户的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数据库设计方法
  1. 新奥尔良方法: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结构—逻辑设计结构—物理设计结构四个阶段,运用软件工程思想
  2. 基于ER图的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是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广泛采用的方法
  3. 3NF 第三范式的实际方法:用关系理论为指导设计数据库的逻辑模式,是设计关系数据库是逻辑阶段可以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 ODL 方法: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说明数据库结构,可以描述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直接转换为面向对象的设计库。

4.2规范化

函数依赖
  1. 函数依赖
  2. 非平凡和平凡函数依赖:
  3. 完全和部分函数依赖
  4. 传递函数依赖
公理系统
  1. 逻辑蕴涵:对以满足一种依赖函数,r若函数依赖:x-y
  2. Armstrong公理系统:自反律,增广律,传递律
  3. 推理规则:合并;伪传递;分解规则
范式
  1. 第一范式
  2. 第二范式
  3. 第三范式
  4. 第扩充的第三范式

4.3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1. 需求分析
  2. 概念结构设计:
  3. 逻辑结构设计:
  4. 物理设计结构:
  5. 数据库实施:
  6. 数据库运行和运维:

五、结构化查询语言

5.1SQL简介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即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专门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的编程语言

SQL语言的主要功能包括:

  1. 数据查询:允许用户从数据库中检索特定数据。这是通过使用SELECT语句完成的,它是SQL中最常使用的部分之一。
  2. 数据操纵:用户可以插入、更新或删除数据库中的记录。这分别通过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实现。
  3. 数据定义:用于创建、修改或删除数据库中的表、索引和其他对象。这些操作通过CREATE、ALTER和DROP等语句完成。
  4. 数据控制:管理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访问权限。这涉及授予或撤销用户的权限,通常使用GRANT和REVOKE语句。
  5. 事务控制:用于管理事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这包括COMMIT和ROLLBACK命令,用于保存或取消事务。

SQL语言的设计初衷是易于学习和使用,因此它的语法相对简单直观。它不仅可以独立在数据库终端中使用,还可以嵌入到其他程序设计语言中,作为子语言来扩展应用程序的功能。

此外,SQL自1974年由Boyce和Chamberlin提出以来,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标准化,包括ANSI在1986年发布的最初标准,以及后来的SQL-89、SQL-92和SQL-99等版本。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更新,使得SQL语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总的来说,SQL是数据库领域的基础,无论是进行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系统管理,掌握SQL都是非常有用的技能。

5.2对表结构的操作

对表结构的操作主要包括创建表、修改表以及删除表。具体来看:

  1. 创建表(Create Table)

    • 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来定义一个新的表。
    • 在创建表时,需要指定表名以及表中每个列的名称、数据类型和可能的约束条件。
  2. 修改表(Alter Table)

    • 使用ALTER TABLE语句来修改现有表的结构。
    • 可以添加新列、删除已有列、修改列的数据类型或约束等。
    • 还可以使用此命令来重命名表或更改表的字符集。
  3. 删除表(Drop Table)

    • 使用DROP TABLE语句来删除整个表,包括其结构和所有数据。
    • 这是一种不可逆操作,因此在执行前通常需要用户确认。

这些操作是数据库管理中的基础部分,对于维护数据库结构的完整性和适应性至关重要。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需要谨慎考虑,因为它们会直接影响数据库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功能。

5.3对记录的操作

数据库对记录的操作具体包括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记录。这些操作通常通过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来完成,是数据库管理的基本功能。

  1. 增加记录:在数据库中添加新的数据记录通常使用INSERT INTO语句。例如,向一个名为students的表中插入一条新记录,可以执行类似于INSERT INTO students (name, age, grade) VALUES ('张三', 20, '三年级');的命令。
  2. 删除记录:从数据库中移除不再需要的记录可以使用DELETE FROM语句。例如,要删除students表中名为张三的记录,可以使用DELETE FROM students WHERE name='张三';命令。
  3. 修改记录:更新数据库中的现有记录使用UPDATE语句。例如,若要更新张三的成绩,可以使用类似于UPDATE students SET grade='A' WHERE name='张三';的命令。
  4. 查询记录:检索数据库中的记录通常使用SELECT语句。例如,要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可以使用SELECT * FROM students;。如果只需要查询特定条件的数据,如所有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使用SELECT * FROM students WHERE grade='三年级';

总的来说,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了这些操作的接口,数据管理员或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接口来维护数据库的内容。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需要确保操作的正确性,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此外,大型数据库如Oracle、MySQL、SQL Server等,虽然在功能和性能上有所不同,但都支持这些基本的记录操作。

5.4对表的查询

数据库对表的操作教学

目标:通过本课程,学员将学会如何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对表进行基本的管理操作,包括创建、修改和删除表。

预备知识:学员应具备基础的数据库和SQL语言知识。

教学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 PostgreSQL, Oracle等),SQL编辑器或数据库管理工具。

教学内容:

  1. 创建表(Create Table)

    • 解释如何使用CREATE TABLE语句来定义一个新的数据表。
    • 演示如何指定列名、数据类型、约束(主键、外键、唯一性、非空等)。
    • 实例操作:创建一个名为employees的表,包含id, name, position, hire_date等字段。
  2. 修改表(Alter Table)

    • 讲解如何使用ALTER TABLE语句来更改现有表的结构。
    • 演示添加新列、删除列、更改列的数据类型和名称以及应用约束。
    • 实例操作:在employees表中添加一个email字段,然后删除一个不再需要的position字段。
  3. 删除表(Drop Table)

    • 说明如何使用DROP TABLE语句来彻底移除一个表及其所有数据。
    • 强调该操作不可逆,需谨慎使用。
    • 实例操作:删除刚才创建的employees表。

练习:

  • 让学员根据指导独立完成上述操作,确保他们理解并能够执行每个步骤。
  • 提供一个假想的业务场景,要求学员设计一个包含多个表的数据库模型,并实施创建、修改和删除表的操作。

评估:

  • 问答环节,以确保学员理解概念和步骤。
  • 检查学员的练习成果并提供反馈。

总结:

回顾本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员掌握对表进行创建、修改和删除的基本操作,并了解这些操作对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

注意:实际教学中可能需要适应学员的具体需求和学习进度,调整示例和练习的难度。此外,务必提醒学员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做好数据备份,以防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六、课后习题

  1. 关系型数据库中,用于唯一标识每一条记录的属性是:
    A. 主键
    B. 外键
    C. 索引
    D. 约束

    解析:主键(Primary Key)是数据库表中用于唯一标识每条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组合。外键、索引和约束不能唯一标识记录。

    答案:A

  2. SQL语言中,用于从数据库表中检索数据的语句是:
    A. SELECT
    B. INSERT
    C. UPDATE
    D. DELETE

    解析:SELECT语句用于从数据库表中检索数据,INSERT用于插入数据,UPDATE用于更新数据,DELETE用于删除数据。

    答案:A

  3. 在数据库设计中,第一范式(1NF)要求表必须满足:
    A. 属性不可再分
    B. 每个表只有一个主键
    C. 所有属性都是单一数据类型
    D. 没有重复的组

    解析:第一范式(1NF)要求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即属性不可再分。选项B是第二范式的要求,选项C是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要求,选项D是第三范式的要求。

    答案:A

  4. 在SQL中,哪个子句用于指定选择条件以限制SELECT查询的结果集?
    A. FROM
    B. WHERE
    C. ORDER BY
    D. GROUP BY

    解析:WHERE子句用于指定选择条件以限制SELECT查询的结果集。FROM子句用于指定查询涉及的表,ORDER BY用于对结果进行排序,GROUP BY用于对结果进行分组。

    答案:B

  5. 在数据库中,事务的ACID特性指的是:
    A.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B. 关联性、一致性、隔离性、分布性
    C. 原子性、兼容性、隔离性、持久性
    D. 关联性、一致性、独立性、持久性

    解析:ACID是Atomicity(原子性)、Consistency(一致性)、Isolation(隔离性)、Durability(持久性)的首字母缩写,是事务处理的基本特性。

    答案:A

  6. 在数据库中,索引的作用是什么?
    A.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B. 加速数据的检索速度
    C. 强制使用默认值
    D. 限制数据的类型

    解析:索引是用来提高数据库表中数据检索速度的数据库对象。它不涉及数据完整性、默认值或数据类型。

    答案:B

  7. 在SQL中,如果要将两个或多个查询结果集合并成一个结果集,应使用哪个关键字?
    A. UNION
    B. JOIN
    C. INTERSECT
    D. EXCEPT

    解析:UNION操作符用于合并两个或多个SELECT语句的结果集。JOIN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表,INTERSECT返回两个结果集的交集,EXCEPT返回第一个结果集中包含但第二个结果集中不包含的记录。

    答案:A

  8. 在数据库中,什么是规范化?
    A. 优化数据库性能的过程
    B. 消除数据冗余的过程
    C. 增加数据安全性的过程
    D. 简化数据库结构的过程

    解析: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的一个过程,目的是减少数据冗余,确保数据完整性。它不是直接针对性能、安全性或简化结构的。

    答案:B

  9. 在SQL中,哪个命令用于删除表中的所有记录,但保留表结构?
    A. DELETE
    B. TRUNCATE
    C. DROP
    D. CLEAN

    解析:TRUNCATE命令用于删除表中的所有记录,但保留表结构。DELETE命令用于删除记录,但比TRUNCATE慢且可以恢复。DROP命令用于删除整个表结构和数据。CLEAN不是一个有效的SQL命令。

    答案:B

  10. 在数据库中,视图(View)是一个虚拟表,其数据来源于:
    A. 其他视图
    B. 实际的数据库表
    C. 数据库管理员
    D. 存储过程

    解析: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查询定义。同真实的表一样,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字的列和行数据。但是,视图并不在数据库中以存储的数据形式存在。视图的数据来源于它所基于的表。

    答案:B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743027.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工作中常用的git命令

git 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使用远程仓库时候会有多个协议可以选择,使用https不仅仅速度慢,而且每次push都要输入口令。 HEAD 当前版本的指针,当切换本地版本的时候会快速指向指定版本文件 master git为我们创建主分支 origin 远程仓库的名…

Windows C++ TCP开发(使用select函数以及设置非阻塞/Reuse属性)

1、select官方函数说明: 语法 C int WSAAPI select([in] int nfds,[in, out] fd_set *readfds,[in, out] fd_set *writefds,[in, out] fd_set *exceptfds,[in] const timeval *timeout );参数 [in] nfds 已忽略。 包含 nf…

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 知识点五

1、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涵盖以下3个方面,生命周期、保障要素以及安全特征。 2、P2DR模型包括4个主要部分:策略、防护、检测以及响应,其中策略是模型的核心,所有的防护、检测和响应都是依据安全策略实施的 3、对称密钥体制也称为单密钥体制或传…

npm是如何处理多版本依赖的?

两种模式 nest模式 基本行为: 在require/import时,向上递归查找依赖,直到全局node_modules结束。 特点: 每个包在自己内部管理依赖,结构清晰简单。 不足: 如果A包和B包都依赖了axios,就会导致…

前端基础篇-深入了解 HTML 表格标签、表单标签和表单项标签

🔥博客主页: 【小扳_-CSDN博客】 ❤感谢大家点赞👍收藏⭐评论✍ 文章目录 1.0 表格标签概述 1.1 表格标签定义 2.0 表单标签概述 2.1 表单标签定义 3.0 表单项标签概述 3.1 表单项标签定义 1.0 表格标签概述 顾名思义,就是用来…

Day38:安全开发-JavaEE应用SpringBoot框架MyBatis注入Thymeleaf模版注入

目录 SpringBoot-Web应用-路由响应 SpringBoot-数据库应用-Mybatis SpringBoot-模版引擎-Thymeleaf 思维导图 Java知识点 功能:数据库操作,文件操作,序列化数据,身份验证,框架开发,第三方库使用等. 框架…

【JavaEE初阶 -- 多线程2】

这里写目录标题 1.线程安全1.1 什么是线程安全1.2 原子性1.3 线程不安全的原因1.4 通过synchronized进行加锁解决线程安全问题1.5 可重入锁1.6 死锁1.7 Java标准库中的线程安全类1.8 通过volatile关键字解决内存可见性引起的线程安全问题 2. wait 和notify2.1 wait() --使当前线…

【30天】Python从入门到精通详解版—第一天—Python 基础语法详细讲解-上

【30天】Python从入门到精通详解版—第一天—Python 基础语法详细讲解-上 Python变量Python数据类型数字类型(Number)字符串类型(String)列表类型(List)元组类型(Tuple)字典类型&…

数字华容道项目总结

目录 项目名称: 项目背景: 项目目标: 项目成果: 经验教训及学习: 未来优化: 项目名称: 数字华容道小游戏 项目背景: 在学习编程过程中,为了加强特性技术和对概念…

Text-to-SQL 工具Vanna进阶|数据库对话机器人的多轮对话

跟数据库对话机器人对话,我可不止一个问题。 可能基于第一句问话,还有第二句、第三句问话。。。第N句对话。所以本文测试了多轮对话功能。 单轮对话的环境搭建参考博客 Text-to-SQL 工具Vanna + MySQL本地部署 | 数据库对话机器人 我的数据是这样 1. 基础配置 import vann…

Hadoop基础架构及其特点解析

​一、Hadoop基础架构概述 Hadoop是一个由Apache基金会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它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Hadoop不仅稳定可靠,而且具有强大的可伸缩性,…

Parade Series - WebRTC ( < 300 ms Low Latency )

Parade Series - FFMPEG (Stable X64) C:\Conda\parading-cam>ffmpeg -f dshow -i video"Surface Camera Front" -vcodec libx264 -preset:v ultrafast -tune:v zerolatency -an -rtsp_transport tcp -f rtsp://127.0.0.1:8554/cam0801

SCI 图像处理期刊

引用 一区 1.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顶刊:是 出版商:IEEE 2.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顶刊:是 出版商:IEEE 3. Information Fusion 顶刊:是 出版商:ELSEVIER 4.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顶刊:是 出版商:I…

前端面试题 ===> 【Ajax、请求】

Ajax 面试题总结 1. 什么是Ajax,原理是什么? 定义: 在网页中利用XMLHttpRequest对象和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方式称为Ajax; XMLHttpRequest是Ajax的核心机制,他是IE5首先引入的,是一种支持异步请求的技术&…

ABB IORR2100-30拍合式接触器

ABB的IORR2100-30拍合式接触器是一款高性能的电气元件,主要用于控制和保护电路。这种接触器具有快速响应、高可靠性以及良好的耐久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和电机控制等领域。 拍合式接触器的设计使其能够在需要时迅速接通或断开电路。当…

45. 跳跃游戏 II(力扣LeetCode)

文章目录 45. 跳跃游戏 II贪心 45. 跳跃游戏 II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 0 索引整数数组 nums。初始位置为 nums[0]。 每个元素 nums[i] 表示从索引 i 向前跳转的最大长度。换句话说&#xff0c;如果你在 nums[i] 处&#xff0c;你可以跳转到任意 nums[i j] 处: 0 < j <…

《次神光之觉醒》游戏简单拆解

文章目录 一、 介绍二、 游戏拆解图三、 部分模块拆解1.主界面关卡制放置挂机2.养成升级战斗属性值角色养成装备养成技能养成天赋养成藏品养成契约养成宠物养成挖矿养成 3.副本4.任务5.pvppvp竞技场锦标赛黄金矿工锦标赛公会营地 6.社交游戏圈世界频道好友系统 一、 介绍 《次…

谈谈Darknet53为啥这么难训练

在我使用Imagenet2012对Darknet53进行预训练的时候&#xff0c;往往训练到一半&#xff0c;就会出现过拟合&#xff0c;导致无法继续向下训练&#xff0c;尝试了很多方法&#xff0c;最后发现问题出现在下图红框的部分。 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当我使用Resnet中&#xff0c;包含有…

Java集合基础知识总结(绝对经典)

List接口继承了Collection接口&#xff0c;定义一个允许重复项的有序集合。该接口不但能够对列表的一部分进行处理&#xff0c;还添加了面向位置的操作。 实际上有两种list&#xff1a;一种是基本的ArrayList&#xff0c;其优点在于随机访问元素&#xff0c;另一种是更强大的L…

利用HubSpot出海CRM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出海业务的效率和效果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xff0c;智能化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策略。特别是对于出海业务而言&#xff0c;利用智能化营销技术来应对不同文化、语言和市场的挑战&#xff0c;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优势。今天运营坛将带领大家探讨如何利用HubSpot CRM和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