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pring框架中,Bean的创建与管理是通过Spring容器进行的,而Spring容器在创建和管理Bean时使用了三级缓存(three-level cache)机制,以提高性能并避免重复创建相同的Bean。这三级缓存分别是singletonObjects、earlySingletonObjects和singletonFactories。
-
singletonObjects: 这是最常见的缓存级别,它存储完全初始化并准备好的单例Bean实例。当Bean的所有依赖都已解析并且Bean已经被实例化、初始化后,它将被放入singletonObjects缓存中。在这里,单例Bean指的是在整个Spring容器中只存在一个实例的Bean。
-
earlySingletonObjects: 这个缓存用于存储被实例化但尚未完全初始化的Bean。在Bean的构造函数执行完毕之后,但在初始化回调方法(比如InitializingBean接口的afterPropertiesSet方法或自定义的init方法)执行之前,Bean会被放入earlySingletonObjects缓存中。这一级缓存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循环依赖的问题。如果A依赖B,而B又依赖A,那么在创建A的过程中,B的实例可能尚未完全初始化,但此时A的引用会被提前暴露给B,以解决循环依赖的问题。
-
singletonFactories: 这是最初的缓存级别,它存储了Bean的提供者,即Bean的工厂对象。在Bean的创建过程中,当检测到循环依赖时,Spring将当前Bean的提供者(工厂对象)存放在singletonFactories缓存中。这样,当另一个部分需要获取这个Bean时,它可以从singletonFactories中获取提供者,进而完成Bean的创建。一旦Bean创建完成,提供者将被移除。
总体而言,这三级缓存的使用使得Spring能够高效地管理Bean的创建过程,解决循环依赖问题,并在需要时提供已创建的Bean实例。这对于提高应用程序性能和保证Bean的正确创建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