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人们期盼通过对龙的祈求来实现降雨的目的,寄托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去理个发,寓意着“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现如今的二月二,京城美发店顾客盈门,而在过去的北京,理发可并不像如今这样便利,经常要排大队。
上世纪50年代,北京理发、饭店等服务业样样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1954年,首都第一个国营理发馆——东单第一理发馆开业,设有18个座位,想要按时理上发,最好要提前预约。
为解决群众的“头”等大事,1956年,上海四家理发馆迁来北京联合营业,合称“四联理发馆”,馆址设在金鱼胡同。在那时,北京全市的理发店大小共有一千多户,但大部分是设备简陋和技术不高的中、小型理发店。政府提出要改善设备、提高技术、优质优价,解决理发拥挤的现象。
进入1980年代,改革的空气越来越浓,要求给服务业“松绑”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烫发按照一个标准收费、理发师每月定额工资,导致理发店不愿意给顾客做费工的发式。1986年,本市理发业开始改革,三分之二的国营和集体理发馆实行个人租赁经营,破除“大锅饭”调动职工积极性,许多理发店服务热情了,理发质量提高了,顾客排队时间缩短了。
1990年代,国家取消服务业统一牌价,美发行业全面市场化。一时间,私人发屋发廊大量出现在市面上。北京还兴起了“街头理发师”,人行道上白大褂一穿,一把推子,一把梳子,甭管理啥发型都是三块钱。但由于对环境卫生的影响,这种无照理发摊慢慢被取缔了。
如今,理发很少排队,就算人多,也可以实现手机预约,二月二成了北京市民全年唯一需要排队理发的一天。当然,又要二月二龙抬头,又不想排队,还有一个办法:花百八十元,网购一个电动理发剃子,自己就能推一下。据说很多男士都有这手艺。
您还会在二月二这天去理发店排队理发吗?咱们评论区见!
编辑 / 木子
审核 / 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