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个人经历:
985硕士24届毕业生,实验室方向:CV深度学习
就业:工程-java后端 关注大模型相关技术发展
校招offer: 阿里巴巴 字节跳动 等10+
研究生期间独立发了一篇二区SCI
实习经历:字节 阿里 京东 B站 (只看大厂,面试150+次)
专题分享: 走了6年弯路才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一些选择的分叉路
人生有可能有一些改命运的机会,出生时候算一次,高考算一次,就业说不定也能改。有的路口没有什么领路人做参考,自己去摸索会很累,也不确定当下选择是否正确。一直相信资源是越累越多的,校招有了高学历能进大厂,认识更多高水平的人才,互相交流学习,不断进步,突破认知和圈层。
面对选择很多时候会有失误并且无法挽回,有的人拿了9/2的分数报了普通学校,有人选择天坑专业然后转码。以自己为例,之前本科觉得电气工程很稳后面能去电网,进学校以后发现自己真不想做,也完全不知道哪个方向离钱近,偏对互联网感兴趣。费力在5%的保研率下保研去了985,硕士期间跨实验室干着和自己电气专业方向无关的CV算法研究。看看着师兄们在做什么,才明白原来自己之前想的传统行业对自己来说真不适合,家境又不是特别好,搞钱要紧,放弃科研,卷后端去了。
------拼尽全力拿到的高学历有用吗,没看到价值在哪
本科浪费了就不说了,从读研这几年看,前半部分在搞科研,发了论文,后半部分在实习。好像这三年也没有太大意义,反观本科就业赶上时代红利,在互联网干了三年的同学,已经攒了三年经验+200W。本来又不搞算法,也不想读博,拿高学历的目的是更好的打工吗,也不一定是,自己赚够钱完全可以早退休,所谓光环可能只是一种心里安慰,不那么费力的生存才是目的。
------和同事交流接触到不一样的认知
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去大厂实习,遇到了很多不同的同事,他们关注的点和思维方式是我完全想不到的。自己可能也确实很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去补足自己的短板,想明白差距不仅仅是时间造成的,这些时间跨度里面包含了更多我看不到的东西,至今还需要我努力发掘并不断反思,短期为了补齐这个缺口需要一些跳跃性的追赶。不断思考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然后逐渐收敛于那个水平线。
连载更新中。。。。。
更多本科/硕士 校招就业、论文科研等规划,欢迎加入我的星球
知识星球社群 包括一对一定制生涯规划指导,以及大模型前沿技术交流
地址 https://wx.zsxq.com/dweb2/index/group/2888885122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