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力扣题目139--单词拆分 198--打家劫舍 213--打家劫舍II 337打家劫舍III

139.单词拆分

力扣题目链接(opens new window)

给定一个非空字符串 s 和一个包含非空单词的列表 wordDict,判定 s 是否可以被空格拆分为一个或多个在字典中出现的单词。

说明:

拆分时可以重复使用字典中的单词。

你可以假设字典中没有重复的单词。

示例 1:

  • 输入: s = "leetcode", wordDict = ["leet", "code"]
  • 输出: true
  • 解释: 返回 true 因为 "leetcode" 可以被拆分成 "leet code"。

示例 2:

  • 输入: s = "applepenapple", wordDict = ["apple", "pen"]
  • 输出: true
  • 解释: 返回 true 因为 "applepenapple" 可以被拆分成 "apple pen apple"。
  • 注意你可以重复使用字典中的单词。

示例 3:

  • 输入: s = "catsandog", wordDict = ["cats", "dog", "sand", "and", "cat"]
  • 输出: false

#思路

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大家应该回想起我们之前讲解回溯法专题的时候,讲过的一道题目回溯算法:分割回文串 (opens new window),就是枚举字符串的所有分割情况。

回溯算法:分割回文串 (opens new window):是枚举分割后的所有子串,判断是否回文。

本道是枚举分割所有字符串,判断是否在字典里出现过。

那么这里我也给出回溯法C++代码:

class Solution {
private:bool backtracking (const string& s, const unordered_set<string>& wordSet, int startIndex) {if (startIndex >= s.size()) {return true;}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s.size(); i++) {string word = s.substr(startIndex, i - startIndex + 1);if (wordSet.find(word) != wordSet.end() && backtracking(s, wordSet, i + 1)) {return true;}}return false;}
public:bool wordBreak(string s, vector<string>& wordDict) {unordered_set<string> wordSet(wordDict.begin(), wordDict.end());return backtracking(s, wordSet, 0);}
};

  • 时间复杂度:O(2^n),因为每一个单词都有两个状态,切割和不切割
  • 空间复杂度:O(n),算法递归系统调用栈的空间

那么以上代码很明显要超时了,超时的数据如下: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b"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递归的过程中有很多重复计算,可以使用数组保存一下递归过程中计算的结果。

这个叫做记忆化递归,这种方法我们之前已经提过很多次了。

使用memory数组保存每次计算的以startIndex起始的计算结果,如果memory[startIndex]里已经被赋值了,直接用memory[startIndex]的结果。

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rivate:bool backtracking (const string& s,const unordered_set<string>& wordSet,vector<bool>& memory,int startIndex) {if (startIndex >= s.size()) {return true;}// 如果memory[startIndex]不是初始值了,直接使用memory[startIndex]的结果if (!memory[startIndex]) return memory[startIndex];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s.size(); i++) {string word = s.substr(startIndex, i - startIndex + 1);if (wordSet.find(word) != wordSet.end() && backtracking(s, wordSet, memory, i + 1)) {return true;}}memory[startIndex] = false; // 记录以startIndex开始的子串是不可以被拆分的return false;}
public:bool wordBreak(string s, vector<string>& wordDict) {unordered_set<string> wordSet(wordDict.begin(), wordDict.end());vector<bool> memory(s.size(), 1); // -1 表示初始化状态return backtracking(s, wordSet, memory, 0);}
};

这个时间复杂度其实也是:O(2^n)。只不过对于上面那个超时测试用例优化效果特别明显。

这个代码就可以AC了,当然回溯算法不是本题的主菜,背包才是!

#背包问题

单词就是物品,字符串s就是背包,单词能否组成字符串s,就是问物品能不能把背包装满。

拆分时可以重复使用字典中的单词,说明就是一个完全背包!

动规五部曲分析如下:

  1. 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 : 字符串长度为i的话,dp[i]为true,表示可以拆分为一个或多个在字典中出现的单词

  1. 确定递推公式

如果确定dp[j] 是true,且 [j, i] 这个区间的子串出现在字典里,那么dp[i]一定是true。(j < i )。

所以递推公式是 if([j, i] 这个区间的子串出现在字典里 && dp[j]是true) 那么 dp[i] = true。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从递推公式中可以看出,dp[i] 的状态依靠 dp[j]是否为true,那么dp[0]就是递推的根基,dp[0]一定要为true,否则递推下去后面都都是false了。

那么dp[0]有没有意义呢?

dp[0]表示如果字符串为空的话,说明出现在字典里。

但题目中说了“给定一个非空字符串 s” 所以测试数据中不会出现i为0的情况,那么dp[0]初始为true完全就是为了推导公式。

下标非0的dp[i]初始化为false,只要没有被覆盖说明都是不可拆分为一个或多个在字典中出现的单词。

  1. 确定遍历顺序

题目中说是拆分为一个或多个在字典中出现的单词,所以这是完全背包。

还要讨论两层for循环的前后顺序。

如果求组合数就是外层for循环遍历物品,内层for遍历背包

如果求排列数就是外层for遍历背包,内层for循环遍历物品

我在这里做一个总结:

求组合数:动态规划:518.零钱兑换II (opens new window)求排列数:动态规划:377. 组合总和 Ⅳ (opens new window)、动态规划:70. 爬楼梯进阶版(完全背包) (opens new window)求最小数:动态规划:322. 零钱兑换 (opens new window)、动态规划:279.完全平方数(opens new window)

而本题其实我们求的是排列数,为什么呢。 拿 s = "applepenapple", wordDict = ["apple", "pen"] 举例。

"apple", "pen" 是物品,那么我们要求 物品的组合一定是 "apple" + "pen" + "apple" 才能组成 "applepenapple"。

"apple" + "apple" + "pen" 或者 "pen" + "apple" + "apple" 是不可以的,那么我们就是强调物品之间顺序。

所以说,本题一定是 先遍历 背包,再遍历物品。

  1. 举例推导dp[i]

以输入: s = "leetcode", wordDict = ["leet", "code"]为例,dp状态如图:

139.单词拆分

dp[s.size()]就是最终结果。

动规五部曲分析完毕,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bool wordBreak(string s, vector<string>& wordDict) {unordered_set<string> wordSet(wordDict.begin(), wordDict.end());vector<bool> dp(s.size() + 1, false);dp[0] = true;for (int i = 1; i <= s.size(); i++) {   // 遍历背包for (int j = 0; j < i; j++) {       // 遍历物品string word = s.substr(j, i - j); //substr(起始位置,截取的个数)if (wordSet.find(word) != wordSet.end() && dp[j]) {dp[i] = true;}}}return dp[s.size()];}
};

  • 时间复杂度:O(n^3),因为substr返回子串的副本是O(n)的复杂度(这里的n是substring的长度)
  • 空间复杂度:O(n)

#拓展

关于遍历顺序,再给大家讲一下为什么 先遍历物品再遍历背包不行。

这里可以给出先遍历物品再遍历背包的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bool wordBreak(string s, vector<string>& wordDict) {unordered_set<string> wordSet(wordDict.begin(), wordDict.end());vector<bool> dp(s.size() + 1, false);dp[0] = true;for (int j = 0; j < wordDict.size(); j++) { // 物品for (int i = wordDict[j].size(); i <= s.size(); i++) { // 背包string word = s.substr(i - wordDict[j].size(), wordDict[j].size());// cout << word << endl;if ( word == wordDict[j] && dp[i - wordDict[j].size()]) {dp[i] = true;}// for (int k = 0; k <= s.size(); k++) cout << dp[k] << " "; //这里打印 dp数组的情况 // cout << endl;}}return dp[s.size()];}
};

使用用例:s = "applepenapple", wordDict = ["apple", "pen"],对应的dp数组状态如下:

最后dp[s.size()] = 0 即 dp[13] = 0 ,而不是1,因为先用 "apple" 去遍历的时候,dp[8]并没有被赋值为1 (还没用"pen"),所以 dp[13]也不能变成1。

除非是先用 "apple" 遍历一遍,再用 "pen" 遍历,此时 dp[8]已经是1,最后再用 "apple" 去遍历,dp[13]才能是1。

如果大家对这里不理解,建议可以把我上面给的代码,拿去力扣上跑一跑,把dp数组打印出来,对着递推公式一步一步去看,思路就清晰了。

#总结

本题和我们之前讲解回溯专题的回溯算法:分割回文串 (opens new window)非常像,所以我也给出了对应的回溯解法。

稍加分析,便可知道本题是完全背包,是求能否组成背包,而且这里要求物品是要有顺序的。

 

198.打家劫舍

力扣题目链接(opens new window)

你是一个专业的小偷,计划偷窃沿街的房屋。每间房内都藏有一定的现金,影响你偷窃的唯一制约因素就是相邻的房屋装有相互连通的防盗系统,如果两间相邻的房屋在同一晚上被小偷闯入,系统会自动报警。

给定一个代表每个房屋存放金额的非负整数数组,计算你 不触动警报装置的情况下 ,一夜之内能够偷窃到的最高金额。

  • 示例 1:
  • 输入:[1,2,3,1]
  • 输出:4

解释:偷窃 1 号房屋 (金额 = 1) ,然后偷窃 3 号房屋 (金额 = 3)。   偷窃到的最高金额 = 1 + 3 = 4 。

  • 示例 2:
  • 输入:[2,7,9,3,1]
  • 输出:12 解释:偷窃 1 号房屋 (金额 = 2), 偷窃 3 号房屋 (金额 = 9),接着偷窃 5 号房屋 (金额 = 1)。   偷窃到的最高金额 = 2 + 9 + 1 = 12 。

提示:

  • 0 <= nums.length <= 100
  • 0 <= nums[i] <= 400

#思路

大家如果刚接触这样的题目,会有点困惑,当前的状态我是偷还是不偷呢?

仔细一想,当前房屋偷与不偷取决于 前一个房屋和前两个房屋是否被偷了。

所以这里就更感觉到,当前状态和前面状态会有一种依赖关系,那么这种依赖关系都是动规的递推公式。

当然以上是大概思路,打家劫舍是dp解决的经典问题,接下来我们来动规五部曲分析如下:

  1.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考虑下标i(包括i)以内的房屋,最多可以偷窃的金额为dp[i]

  1. 确定递推公式

决定dp[i]的因素就是第i房间偷还是不偷。

如果偷第i房间,那么dp[i] = dp[i - 2] + nums[i] ,即:第i-1房一定是不考虑的,找出 下标i-2(包括i-2)以内的房屋,最多可以偷窃的金额为dp[i-2] 加上第i房间偷到的钱。

如果不偷第i房间,那么dp[i] = dp[i - 1],即考 虑i-1房,(注意这里是考虑,并不是一定要偷i-1房,这是很多同学容易混淆的点

然后dp[i]取最大值,即dp[i] = max(dp[i - 2] + nums[i], dp[i - 1]);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从递推公式dp[i] = max(dp[i - 2] + nums[i], dp[i - 1]);可以看出,递推公式的基础就是dp[0] 和 dp[1]

从dp[i]的定义上来讲,dp[0] 一定是 nums[0],dp[1]就是nums[0]和nums[1]的最大值即:dp[1] = max(nums[0], nums[1]);

代码如下:

vector<int> dp(nums.size());
dp[0] = nums[0];
dp[1] = max(nums[0], nums[1]);

  1. 确定遍历顺序

dp[i] 是根据dp[i - 2] 和 dp[i - 1] 推导出来的,那么一定是从前到后遍历!

代码如下:

for (int i = 2; i < nums.size(); i++) {dp[i] = max(dp[i - 2] + nums[i], dp[i - 1]);
}

  1. 举例推导dp数组

以示例二,输入[2,7,9,3,1]为例。

198.打家劫舍

红框dp[nums.size() - 1]为结果。

以上分析完毕,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rob(vector<int>& nums) {if (nums.size() == 0) return 0;if (nums.size() == 1) return nums[0];vector<int> dp(nums.size());dp[0] = nums[0];dp[1] = max(nums[0], nums[1]);for (int i = 2; i < nums.size(); i++) {dp[i] = max(dp[i - 2] + nums[i], dp[i - 1]);}return dp[nums.size() - 1];}
};

  • 时间复杂度: O(n)
  • 空间复杂度: O(n)

#总结

打家劫舍是DP解决的经典题目,这道题也是打家劫舍入门级题目,后面我们还会变种方式来打劫的。

 

213.打家劫舍II

力扣题目链接(opens new window)

你是一个专业的小偷,计划偷窃沿街的房屋,每间房内都藏有一定的现金。这个地方所有的房屋都 围成一圈 ,这意味着第一个房屋和最后一个房屋是紧挨着的。同时,相邻的房屋装有相互连通的防盗系统,如果两间相邻的房屋在同一晚上被小偷闯入,系统会自动报警 。

给定一个代表每个房屋存放金额的非负整数数组,计算你 在不触动警报装置的情况下 ,能够偷窃到的最高金额。

示例 1:

  • 输入:nums = [2,3,2]

  • 输出:3

  • 解释:你不能先偷窃 1 号房屋(金额 = 2),然后偷窃 3 号房屋(金额 = 2), 因为他们是相邻的。

  • 示例 2:

  • 输入:nums = [1,2,3,1]

  • 输出:4

  • 解释:你可以先偷窃 1 号房屋(金额 = 1),然后偷窃 3 号房屋(金额 = 3)。偷窃到的最高金额 = 1 + 3 = 4 。

  • 示例 3:

  • 输入:nums = [0]

  • 输出:0

提示:

  • 1 <= nums.length <= 100
  • 0 <= nums[i] <= 1000

#思路

这道题目和198.打家劫舍 (opens new window)是差不多的,唯一区别就是成环了。

对于一个数组,成环的话主要有如下三种情况:

  • 情况一:考虑不包含首尾元素

213.打家劫舍II

  • 情况二:考虑包含首元素,不包含尾元素

213.打家劫舍II1

  • 情况三:考虑包含尾元素,不包含首元素

213.打家劫舍II2

注意我这里用的是"考虑",例如情况三,虽然是考虑包含尾元素,但不一定要选尾部元素! 对于情况三,取nums[1] 和 nums[3]就是最大的。

而情况二 和 情况三 都包含了情况一了,所以只考虑情况二和情况三就可以了

分析到这里,本题其实比较简单了。 剩下的和198.打家劫舍 (opens new window)就是一样的了。

代码如下:

// 注意注释中的情况二情况三,以及把198.打家劫舍的代码抽离出来了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rob(vector<int>& nums) {if (nums.size() == 0) return 0;if (nums.size() == 1) return nums[0];int result1 = robRange(nums, 0, nums.size() - 2); // 情况二int result2 = robRange(nums, 1, nums.size() - 1); // 情况三return max(result1, result2);}// 198.打家劫舍的逻辑int robRange(vector<int>& nums, int start, int end) {if (end == start) return nums[start];vector<int> dp(nums.size());dp[start] = nums[start];dp[start + 1] = max(nums[start], nums[start + 1]);for (int i = start + 2; i <= end; i++) {dp[i] = max(dp[i - 2] + nums[i], dp[i - 1]);}return dp[end];}
};

  • 时间复杂度: O(n)
  • 空间复杂度: O(n)

#总结

成环之后还是难了一些的, 不少题解没有把“考虑房间”和“偷房间”说清楚。

这就导致大家会有这样的困惑:情况三怎么就包含了情况一了呢? 本文图中最后一间房不能偷啊,偷了一定不是最优结果。

所以我在本文重点强调了情况一二三是“考虑”的范围,而具体房间偷与不偷交给递推公式去抉择。

这样大家就不难理解情况二和情况三包含了情况一了。

 

337.打家劫舍 III

力扣题目链接(opens new window)

在上次打劫完一条街道之后和一圈房屋后,小偷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可行窃的地区。这个地区只有一个入口,我们称之为“根”。 除了“根”之外,每栋房子有且只有一个“父“房子与之相连。一番侦察之后,聪明的小偷意识到“这个地方的所有房屋的排列类似于一棵二叉树”。 如果两个直接相连的房子在同一天晚上被打劫,房屋将自动报警。

计算在不触动警报的情况下,小偷一晚能够盗取的最高金额。

337.打家劫舍III

#思路

这道题目和 198.打家劫舍 (opens new window),213.打家劫舍II (opens new window)也是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个换成了树。

如果对树的遍历不够熟悉的话,那本题就有难度了。

对于树的话,首先就要想到遍历方式,前中后序(深度优先搜索)还是层序遍历(广度优先搜索)。

本题一定是要后序遍历,因为通过递归函数的返回值来做下一步计算

与198.打家劫舍,213.打家劫舍II一样,关键是要讨论当前节点抢还是不抢。

如果抢了当前节点,两个孩子就不能动,如果没抢当前节点,就可以考虑抢左右孩子(注意这里说的是“考虑”

#暴力递归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rob(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 0;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return root->val;// 偷父节点int val1 = root->val;if (root->left) val1 += rob(root->left->left) + rob(root->left->right); // 跳过root->left,相当于不考虑左孩子了if (root->right) val1 += rob(root->right->left) + rob(root->right->right); // 跳过root->right,相当于不考虑右孩子了// 不偷父节点int val2 = rob(root->left) + rob(root->right); // 考虑root的左右孩子return max(val1, val2);}
};

  • 时间复杂度:O(n^2),这个时间复杂度不太标准,也不容易准确化,例如越往下的节点重复计算次数就越多
  • 空间复杂度:O(log n),算上递推系统栈的空间

当然以上代码超时了,这个递归的过程中其实是有重复计算了。

我们计算了root的四个孙子(左右孩子的孩子)为头结点的子树的情况,又计算了root的左右孩子为头结点的子树的情况,计算左右孩子的时候其实又把孙子计算了一遍。

#记忆化递推

所以可以使用一个map把计算过的结果保存一下,这样如果计算过孙子了,那么计算孩子的时候可以复用孙子节点的结果。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unordered_map<TreeNode* , int> umap; // 记录计算过的结果int rob(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 0;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return root->val;if (umap[root]) return umap[root]; // 如果umap里已经有记录则直接返回// 偷父节点int val1 = root->val;if (root->left) val1 += rob(root->left->left) + rob(root->left->right); // 跳过root->leftif (root->right) val1 += rob(root->right->left) + rob(root->right->right); // 跳过root->right// 不偷父节点int val2 = rob(root->left) + rob(root->right); // 考虑root的左右孩子umap[root] = max(val1, val2); // umap记录一下结果return max(val1, val2);}
};

  • 时间复杂度:O(n)
  • 空间复杂度:O(log n),算上递推系统栈的空间

#动态规划

在上面两种方法,其实对一个节点 偷与不偷得到的最大金钱都没有做记录,而是需要实时计算。

而动态规划其实就是使用状态转移容器来记录状态的变化,这里可以使用一个长度为2的数组,记录当前节点偷与不偷所得到的的最大金钱。

这道题目算是树形dp的入门题目,因为是在树上进行状态转移,我们在讲解二叉树的时候说过递归三部曲,那么下面我以递归三部曲为框架,其中融合动规五部曲的内容来进行讲解

  1. 确定递归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

这里我们要求一个节点 偷与不偷的两个状态所得到的金钱,那么返回值就是一个长度为2的数组。

参数为当前节点,代码如下:

vector<int> robTree(TreeNode* cur) {

其实这里的返回数组就是dp数组。

所以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下标为0记录不偷该节点所得到的的最大金钱,下标为1记录偷该节点所得到的的最大金钱。

所以本题dp数组就是一个长度为2的数组!

那么有同学可能疑惑,长度为2的数组怎么标记树中每个节点的状态呢?

别忘了在递归的过程中,系统栈会保存每一层递归的参数

如果还不理解的话,就接着往下看,看到代码就理解了哈。

  1. 确定终止条件

在遍历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空节点的话,很明显,无论偷还是不偷都是0,所以就返回

if (cur == NULL) return vector<int>{0, 0};

这也相当于dp数组的初始化

  1. 确定遍历顺序

首先明确的是使用后序遍历。 因为要通过递归函数的返回值来做下一步计算。

通过递归左节点,得到左节点偷与不偷的金钱。

通过递归右节点,得到右节点偷与不偷的金钱。

代码如下:

// 下标0:不偷,下标1:偷
vector<int> left = robTree(cur->left); // 左
vector<int> right = robTree(cur->right); // 右
// 中

  1. 确定单层递归的逻辑

如果是偷当前节点,那么左右孩子就不能偷,val1 = cur->val + left[0] + right[0]; (如果对下标含义不理解就再回顾一下dp数组的含义

如果不偷当前节点,那么左右孩子就可以偷,至于到底偷不偷一定是选一个最大的,所以:val2 = max(left[0], left[1]) + max(right[0], right[1]);

最后当前节点的状态就是{val2, val1}; 即:{不偷当前节点得到的最大金钱,偷当前节点得到的最大金钱}

代码如下:

vector<int> left = robTree(cur->left); // 左
vector<int> right = robTree(cur->right); // 右// 偷cur
int val1 = cur->val + left[0] + right[0];
// 不偷cur
int val2 = max(left[0], left[1]) + max(right[0], right[1]);
return {val2, val1};

  1. 举例推导dp数组

以示例1为例,dp数组状态如下:(注意用后序遍历的方式推导

最后头结点就是 取下标0 和 下标1的最大值就是偷得的最大金钱

递归三部曲与动规五部曲分析完毕,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rob(TreeNode* root) {vector<int> result = robTree(root);return max(result[0], result[1]);}// 长度为2的数组,0:不偷,1:偷vector<int> robTree(TreeNode* cur) {if (cur == NULL) return vector<int>{0, 0};vector<int> left = robTree(cur->left);vector<int> right = robTree(cur->right);// 偷cur,那么就不能偷左右节点。int val1 = cur->val + left[0] + right[0];// 不偷cur,那么可以偷也可以不偷左右节点,则取较大的情况int val2 = max(left[0], left[1]) + max(right[0], right[1]);return {val2, val1};}
};

  • 时间复杂度:O(n),每个节点只遍历了一次
  • 空间复杂度:O(log n),算上递推系统栈的空间

#总结

这道题是树形DP的入门题目,通过这道题目大家应该也了解了,所谓树形DP就是在树上进行递归公式的推导。

所以树形DP也没有那么神秘!

只不过平时我们习惯了在一维数组或者二维数组上推导公式,一下子换成了树,就需要对树的遍历方式足够了解!

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在讲解贪心专题的时候,讲到这道题目:贪心算法:我要监控二叉树! (opens new window),这也是贪心算法在树上的应用。那我也可以把这个算法起一个名字,叫做树形贪心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699759.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ava代理模式:实现灵活的控制访问

Java代理模式&#xff1a;实现灵活的控制访问 代理模式是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xff0c;它提供了一种方式来控制对某个对象的访问&#xff0c;通过引入一个代理对象来间接访问目标对象。在Java中&#xff0c;代理模式广泛应用于远程方法调用、AOP&#xff08;面向切面编程&am…

Unity中URP实现水体效果(水的深度)

文章目录 前言一、搭建预备场景1、新建一个面片&#xff0c;使其倾斜一个角度&#xff0c;来模拟水底和岸边的效果2、随便创建几个物体&#xff0c;作为与水面接触的物体3、再新建一个面片&#xff0c;作为水面 二、开始编写水体的Shader效果1、新建一个URP基础Shader2、把水体…

knife4j springboot3使用

简介 在日常开发中&#xff0c;写接口文档是我们必不可少的&#xff0c;而Knife4j就是一个接口文档工具&#xff0c;可以看作是Swagger的升级版&#xff0c;但是界面比Swagger更好看&#xff0c;功能更丰富 使用 我使用的是springboot3.2.3 knife4j 4.3.0,knife4j 4.4版本有…

自动化操作读写Excel —— xlrd 和 xlwt 模块参数说明与代码实战【第95篇—自动化操作读写Excel 】

自动化操作读写Excel —— xlrd 和 xlwt 模块参数说明与代码实战 在日常工作中&#xff0c;Excel表格是不可或缺的数据处理工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xff0c;Python中的xlrd和xlwt模块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功能&#xff0c;使得自动化操作Excel变得更加简便。本文将介绍xlrd和…

「优选算法刷题」:两数之和

一、题目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目标值 target&#xff0c;请你在该数组中找出 和为目标值 target 的那 两个 整数&#xff0c;并返回它们的数组下标。 你可以假设每种输入只会对应一个答案。但是&#xff0c;数组中同一个元素在答案里不能重复出现。 你可以按任…

【心得】如何做一个靠谱的程序员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一些不应该出现的小 BUG &#xff0c;比如路径错了一个字母&#xff0c;进而找不到文件 File no found&#xff0c; 写的小功能 直接用错了变量&#xff0c;进而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易解决&#xff0c;但也浪费了我们不少时间。 那么&#xff…

利用nginx内部访问特性实现静态资源授权访问

在nginx中&#xff0c;将静态资源设为internal&#xff1b;然后将前端的静态资源地址改为指向后端&#xff0c;在后端的响应头部中写上静态资源地址。 近期客户对我们项目做安全性测评&#xff0c;暴露出一些安全性问题&#xff0c;其中一个是有些静态页面&#xff08;*.html&…

线性代数:向量、张量、矩阵和标量

线性代数&#xff1a;向量、张量、矩阵和标量 背景 在线性代数中&#xff0c;向量、张量、矩阵和标量都属于基础概念&#xff0c;特别是最近AI的爆火&#xff0c;向量和张量的概念也越来越普及&#xff0c;本文将介绍下这些基本概念。 1. 标量&#xff08;Scalar&#xff0…

QT QString和QStringLiteral的区别

一、理解QStringLiteral 1、QStringLiteral是Qt提供的一个宏&#xff0c;用于在编译时创建一个QString对象。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字符串字面值转换为QString对象&#xff0c;同时提高运行性能和减少内存占用。 2、使用QStringLiteral宏可以避免在运行时创建QString对象&#xff…

GORM入门到精通:构建高效Go应用的终极指南

文章目录 什么是GORM&#xff1f;为什么选择GORM&#xff1f; GORM的基本使用GORM的高级特性关联事务钩子 数据迁移与模型定义数据迁移模型定义 预加载与关联查询预加载关联查询 查询构建器基本查询条件查询范围查询排序、分组和限制 事务管理开始事务事务操作提交事务 钩子&am…

【正则】正则表达式总结

文章目录 1 语法总结2 常用匹配表达式2.1 日期匹配2.2 go实现IP匹配 Reference 1 语法总结 元字符&#xff1a; .&#xff1a;匹配任意单个字符&#xff08;除了换行符&#xff09;。 *&#xff1a;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零次或多次。 &#xff1a;匹配前面的子表达式一次或多次。…

2024牛客寒假算法基础集训营5

K soyorin的通知 完全背包加不少于的模型 由于人数只有1000&#xff0c;那么 bi 实际有效的范围只有1000左右&#xff0c;并且&#xff0c;soyorin至少要花一次 p 的代价将消息通知给 1 个人&#xff0c;然后再让这个人去将消息通知给剩下的 n−1 个人。 ​ 那么问题就转化…

解密与恢复:应对. helper勒索病毒的实用建议

引言&#xff1a; 近年来&#xff0c;勒索病毒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一大威胁&#xff0c;而其中一种名为.helper的勒索病毒备受关注。本文将介绍.helper勒索病毒的特点、数据恢复方法以及预防措施&#xff0c;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防范这种恶意软件的攻击。如不幸感染这个勒索…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十八、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系统-含GUI和源码(python,yolov8)

人脸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方向&#xff0c;也是一个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方向&#xff0c;因为人脸是人最重要的外貌特征。人脸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xff1a; 人脸识别与安全&#xff1a;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系统的一个关键部分&#xff0c;是…

二维矩阵子集的最大值

登录—专业IT笔试面试备考平台_牛客网 正好遇到了 对于一维,我们只需要贪一次 int ans -1E9; int suf -1E9; for (int i 0; i < n; i) {if (i && (a[i] - a[i - 1]) % 2 0) {suf 0;}suf std::max(suf, 0) a[i];ans std::max(ans, suf); } ans就是最大值…

UglifyJS 对 js 文件进行压缩

简介 UglifyJS 是一款对 JS 代码进行压缩的工具 使用 1、安装 UglifyJS winr 输入 cmd 打开命令提示窗口&#xff0c;打开后运行&#xff1a; npm install uglify-js -g 2、对指定 js 文件进行压缩 在命令提示窗口中进入&#xff08;cd&#xff09;到需要压缩的 js 文件所…

Half-Band filter(半带滤波器)

Half-Band filter 引言正文symmetric half-band filtersamplitude half-band filterspower half-band filters引言 今天看文章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名词,Half-Band filter,中文名称半带滤波器,特来记录一下。 正文 假设我们通过采样获取到的信号带宽为 f s f_s

编程笔记 Golang基础 025 列表

编程笔记 Golang基础 025 列表 一、列表的功能二、示例程序三、注意事项 在 Go 语言中&#xff0c;列表是一种数据结构&#xff0c;用于存储有序的元素集合&#xff0c;允许高效地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Go 标准库中的 container/list 包提供了一个内置的双链表实现&#xff0c;它…

2023华为od机试题以及答案解析

求字符串中所有整数的最小和 输入字符串 s&#xff0c;输出 s 中包含所有整数的最小和说明&#xff1a; 字符串 s&#xff0c;只包含 a-z A-Z &#xff1b; 合法的整数包括&#xff1a; 1&#xff09; 正整数 一个或者多个 0-9 组成&#xff0c;如 0 2 3 002 102 2&#xff0…

选择适合你的编程语言

引言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技术领域中&#xff0c;选择一门合适的编程语言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和技术成长至关重要。每种语言都拥有独特的设计哲学、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xff0c;因此&#xff0c;在决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哪种编程语言时&#xff0c;我们需要综合分析多个因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