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原理
- 代码实现
原理
克鲁斯卡尔(Kruskal)算法是一种用于求解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MST)的贪心算法。最小生成树是一个连通加权无向图中生成树(即包含图中所有顶点并且是一棵树),其所有边的权值之和最小。
克鲁斯卡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图中所有边中选择权值最小的边,并且保证选择的边不构成环路,直到选取了 n-1 条边为止(n 是顶点的数量)。这样得到的就是最小生成树。
下面是克鲁斯卡尔算法的详细步骤:
- 将图中的所有边按照权值进行升序排序。
- 初始化一个空的最小生成树 MST。
- 依次遍历排序后的边,每次取出权值最小的边。
- 判断当前取出的边是否会形成环路。若不会形成环路,则将该边加入到最小生成树 MST 中。
- 重复步骤 4,直到最小生成树 MST 中包含了 n-1 条边,其中 n 是图的顶点数量。
代码实现
def kruskal(graph):# 将图中的边按权值排序graph = sorted((w, u, v) for u, nbrs in enumerate(graph) for v, w in nbrs)mst = [] # 存储最小生成树的边parent = list(range(len(graph))) # 并查集初始化,每个节点的父节点是自己# 并查集的查找操作,找到根节点def find(u):if u != parent[u]:parent[u] = find(parent[u])return parent[u]# 遍历排序后的边for w, u, v in graph:pu, pv = find(u), find(v)if pu != pv: # 如果两个顶点不在同一个连通分量中,即不会形成环路mst.append((u, v, w)) # 将该边加入最小生成树parent[pv] = pu # 合并两个连通分量return mst# 示例输入
graph = [[(5, 1), (3, 2)],[(5, 0), (6, 2), (2, 3)],[(3, 0), (6, 1), (7, 3), (9, 4)],[(2, 1), (7, 2), (4, 4)],[(9, 2), (4, 3)]
]# 计算最小生成树
mst = kruskal(graph)
print("最小生成树:", mst)
介绍代码的功能和实现原理:
kruskal()
函数接受一个图graph
作为输入,并返回该图的最小生成树。- 首先,将图中的边按照权值进行排序,这可以通过列表推导式来完成。每条边表示为元组
(w, u, v)
,其中w
是边的权值,u
和v
是边所连接的两个顶点的索引。 - 初始化一个空列表
mst
,用于存储最小生成树的边。 - 初始化一个列表
parent
,其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节点的父节点,最初都指向自己。这个列表将用于实现并查集。 - 定义了一个内部函数
find(u)
,用于查找节点u
所在连通分量的根节点。这个函数使用路径压缩技术,可以快速找到根节点,并且在查找过程中将路径上的节点直接连接到根节点,以减少后续查找的时间。 - 遍历排序后的边,对每一条边
(w, u, v)
进行处理。 - 对于每条边,使用
find()
函数查找其两个顶点u
和v
所在连通分量的根节点pu
和pv
。 - 如果
pu
和pv
不相等,说明u
和v
不在同一个连通分量中,加入这条边不会形成环路,因此将其加入最小生成树mst
中,并将这两个连通分量合并。合并操作通过将pv
的父节点指向pu
来完成。 - 最后,返回最小生成树
mst
。
这就是代码的主要功能和实现原理。它使用了克鲁斯卡尔算法来寻找最小生成树,通过并查集来维护连通分量,确保在构建最小生成树的过程中不会形成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