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文思源想的ai空间,这是技术老兵重学ai以及成长思考的第3篇分享!
今天我们不聊技术,只聊感受!
1 关于ai春晚
期待许久的ai春晚,但是等初一晚上观看的时候,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失望。
首先是观看人数少、参与感比较差,其次总体的感觉还是有点无趣,它更像一个系列aigc拼凑的图、文、视的一个合集,风格不统一,语言略显呆板。
但是细细想来,如今汇聚了全国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著名歌唱家、广播人的春晚,现在对于许多成年人都提不起兴致,更何况这样一个由互联网共创人自发组织的、纯公益、无赞助的ai春晚,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本质问题,春晚的内核强调的是团圆,一家老小共聚荧幕,其乐融融。从场景到主题,从主色调到每个人的语气,从小品、歌曲到舞蹈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这些展开。对于目前的ai技术实现来说,这些情感的传达还太难,当然还有这一届ai春晚的主旨,它强调的是“传播ai文化”。
上面说的是我的感受,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策划,例如把马三立、侯宝林、马季这三位上一代已故表演艺术家通过ai数字人的方式请上舞台,再比如董宇辉数字人的文旅介绍,以及“ai是无尽想象”那个纪录片,确实让人印象深刻。ai做一张图、做一个短视频或许不难,但让他们串成一个主题节目,我相信每一位共创者都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的能力!正如b站上某位观众的评论“30天,从构思提出到节目播出,在AI技术的加持下,300多位共创者创造了奇迹。有幸参与创造和见证这段历史!”。在此,文思同学也表示敬意!respect!致敬开源精神!致敬ai!
2 ai的局限性
昨天做了一个大厂大模型的ai制图比对,来不及总结,今天细细想来,又多了一些感想!
这是昨天我觉得感觉还不错的一张图:
今天再看的时候这才觉得有不少漏洞,比如为什么团圆饭只有一个老爷爷,但是有两个年轻的妈妈?这个家里的爸爸去哪里了,再比如为啥有三个小朋友?再比如谁在餐桌上看到过那样一头立着的大红金鱼?不符合常理和逻辑!这是ai生成的图片的最大问题,那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可想而知,还是提示词。我昨天的提示词是“请帮我生成一张团年饭图片,提示词如下: 年夜饭,大圆桌子,三代同堂,有鱼有肉,喜气洋洋,国漫风格,小朋友,敬酒。”并没有要求ai生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ai又不是我们独自的里面的蛔虫,我们没有提具体的要求,那么他就会会按照随机的方式生成人物!这就像许多不了解的ai的人试用chatgpt,就给ai提示一句话,然后再说生成的东西太low——归根结底,ai目前还只是程序,通过我们的不具体的要求加上一些随机变化去生成内容,你想让他想你所想,就必须提出更具体的要求的,这便是promt的重要性!
逻辑是人类的高级思维功能,目前对于ai来说,还是太难!
下面是我进一步的提示词的尝试,效果要好一点,但仍然没有完全满足我的需求!
3 ai作品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
昨天的ai春晚-ai是无尽想象中有这么一段话:
“用算法,演绎艺术;
让国潮,引领风潮;
用数字,凝聚历史;
让文明,穿越时空;
用虚拟,重塑现实;
打破规则,创建新的法则;
创意是每个人心中的星辰宇宙;
ai让创意无尽想象;
心怀浩瀚,赤子如火;
生命不息,创意不止。”
忍不住想到这样一个问题:“ai作品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
斗胆在这里说一下我的看法:
从ai局限性来看,它目前还是科学,需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科学思维的输入,ai的制造是逻辑算法的产物,我们需要把握它的实质和内在规律。
从另外一个维度,它又是艺术,它带给我们美的感觉,是人类创造性、算法创造性的演绎。只是人类世界的艺术更加在意多元、微妙、恰到好处,ai的世界的作品的度目前靠的还是随机算法。至于未来,还未可知!
总的来说,现阶段阶段的ai有艺术成分,但是科学性大于艺术性!
正如那一句话所说的恰到好处——“用算法,演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