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 提前支出问题
- 1.1. 问题描述
- 1.2. 分析过程
1. 提前支出问题
1.1. 问题描述
现在某运营商的活动中中了价值4000块的手表,如果要兑奖,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手机卡已经使用2年以上
- 需要个人信用良好,有6000块的额度,因为兑奖的同时需要签订协议,要从你的额度中提前预支6000块冲到手机卡里,每月交话费就是还额度
分析中奖者和运营商的利益得失。
1.2. 分析过程
问题的本质是充6000块话费返4000块的手表是否有利。
- 中奖者
- 有利:当前立即获得价值4000块的手表,手机卡中立即充值6000块。
- 不利:当前要提前支出6000块话费,如果无法一次性拿出,需要承担借贷还款风险。
- 运营商
- 有利:提前实现了6000块的营业额,增加了用户对当前手机卡的使用粘度。
- 不利:需要赠予用户4000块的手表,损失部分利润。
从时间角度来看:
- 短期
- 中奖者:提前支出了未来可预期消费支出,以19元/月的套餐来考虑,提前支出了 6000 19 = 316 月 = 26 年 \frac{6000}{19}=316\mathrm{月}=26\mathrm{年} 196000=316月=26年的消费支出。
- 运营商:当前实现了6000块的营业额和4000块的损失,当前销售收入2000块。
- 长期
- 中奖者:可能要承担每月还款风险,手机卡如果因特殊原因更换了,将承受几千块的损失。
- 运营商:降低了未来26年用户停止使用手机卡的风险,透支了未来的可预期的销售收入。
总的来说,这种交6000返4000的做法,实质上是运营商通过4000块的风险成本,将未来长期(26年)的没有销售收入的风险由运营商转嫁到中奖者,预支的时间越长,风险越大,情况越难预料和估计,但是运营商却确确实实已经拿到了26年的话费,中奖者实际上要等26年后才能落实4000块的风险转嫁金带来的收益,要等近10年才能将风险抵消,不得不失,要等10年以上运营商才会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