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函数
定义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利用的,用来实现单一,或相关联功能的代码片段. 函数能提高应用的模块行,使代码逻辑更加的条理清晰.
内建函数
内建函数是Python中自带的,可供用户重复使用的一类单一功能的函数,比如我们常用的print函数,就属于内建函数.
自定义函数
Python中除了内建函数外,我们用的最多的就是自定义函数了,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代码功能,把代码切割成一段段独立的功能函数.然后在需要使用的地方直接调用用即可. 自定义函数包含以下几个规则:函数带代码块以def开头,然后接函数名和()
函数的参数放在()中
函数代码的第一句可以可以使用文档字符串,用于对函数的说明
函数内容都是以:起始,并且缩进
return 是结束函数,用于函数值返回,当然如果你的函数不需要值返回,可以不写
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例子def maxNum(a,b):
"""
比较两个值得大小,返回值大的那个
:param a:
:param b:
:return:
"""
if a>=b:
return a
else:
return b
复制代码
上面例子中,我们自定义了一个名称叫maxNum的自定义函数,他的功能是传入两个值,它会返回更大的那个值,"""""双三引号中的内容是函数的注释说明,下面是代码逻辑.
函数的调用
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之后,当然需要使用啦,函数调用也非常简单,只需要调用他的方法名即可,可以再其他函数中调用,也可以直接调用 如下例子:def maxNum(a,b):
"""
比较两个值得大小,返回值大的那个
:param a:
:param b:
:return:
"""
if a>=b:
return a
else:
return b
def readNum(): #在函数中调用了maxNum函数
a=101
b=102
m=maxNum(a,b)
print m
m=maxNum(101,102) #直接调用
print m
复制代码
上面例子直接运行会,系统会直接调用最下面的代码,输出102,
函数的导入
有时候,我们会在其他模块中用到另外一个模块中的函数,比如我们新建了一个test.py模块中的函数maxNum,然后又新建了一个fast.py模块,如果我们要在fast.py模块中使用test.py模块中的maxNum函数,就需要使用import test导入test.py模块
一个py文件就代表一个模块!!!!
举个例子:
test.py模块代码#coding=utf-8
def maxNum(a,b):
"""
比较两个值得大小,返回值大的那个
:param a:
:param b:
:return:
"""
if a>=b:
return a
else:
return b
复制代码
fast.py模块代码#coding=utf-8
import test #方式一...可以直接导入模块,然后通过模块名.函数名调用
from test import * #方式二...也可以通过from先找到模块,然后通过import导入模块中的所有函数
def fast():
a=200
b=300
m=test.maxNum(a,b) #方式一导入时,必须先通过模块名,再调用函数名
m=maxNum(a,b) #方式二导入时,可直接调用函数名
print m
复制代码
我们认真看fast.py文件中的调用方式,主要有两种,import 和from..import,两种的区别都在例子中说明了,大家可以自己多试试体会一下.
Python的类
Python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和java或者oc一样,我们把一个类归为一个对象.如果你没有接触过相关的面向对象的语言,可能你还需要去找相关的知识补一下.以下我会简单的说明下.
类的定义
类是用来描述一些具有相同类型或者属性方法的集合,我们把类的实例叫做一个对象. 下面举个例子以便大家理解
比如定义一个人这个类,他有年龄,身高,性格等属性,还可能有一些挑水,砍柴等技能.当一个母亲生下一个人来的时候(相当于类的实例),我们就能够得到一个实际的对象,这个对象被赋予了前面说的那些属性.
类的几个概念类变量 ,(也叫全局变量)类的变量在对象中是公用的,类变量定义在类函数以外,类变量通常不作为实例对象使用.
类函数,(也叫类方法)类中定义的函数,一般包含一定的功能
成员变量,(也叫局部变量)成员变量一般的活动范围限于一个函数之中
继承:即一个派生类(derived class)继承基类(base class)的字段和方法。 继承也允许把一个派生类的对象作为一个基类对象对待。 例如,有这样一个设计:一个Dog类型的对象派生自Animal类,这是模拟"是一个(is-a)"关系(例图,Dog是一个Animal)。
方法重写:如果从父类继承的方法不能满足子类的需求,可以对其进行改写,这个过程叫方法的覆盖(override),也称为方法的重写。
自定义类
使用class关键字,接方法名来创建 举例:class student():
"""
我是一个学生
"""
def read(self):
"""
我会读书
"""
print 'read'
复制代码
上面我们创建一个student的类,里面有个类函数read,我们可以通过类名.__doc__来查看函数说明(也就是双三引号部分的内容)
self关键字
在上面创建的类的例子中,你可能会疑惑read函数中的self的含义,现在我们就来说明一下 self代表的是当前类的示例,也就是一个对象,通过他,我们可以在一个方法中调用类中的另外一个方法,有点类似于java中的this和oc中self. 举例:class student():
"""
我是一个学生
"""
def read(self):
"""
我会读书
"""
print 'read'
def talk(self):
"""
我会谈论
:return:
"""
print 'talk'
self.read()
复制代码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需要在函数方法talk中调用函数方法read,但是要怎么调用呢,这时候self就是一个桥梁,我们通过self得到类的对象示例,从而得到他的对象和方法,再通过实例去调用read函数方法就可以了
类的实例
在java或者oc中,一个类的实例往往会用到new关键字,但在Python中,类的实例直接使用类名()即可s=student() #student为类名,s为得到的类变量,也就是类的实例
复制代码
基本上,当我们得到一个类的实例的时候,基本就相当于得到了它的所有,我们可以通过实例调用他的函数方法,也可以通过实例调用他的全局变量.
Python 类内置属性
Python的中的类,不管是内置的还是自定义的,都包含一些共有的内置属性.__dict__ :该属性会把整个类中的属性和数据组成一个字典返回
__doc__: 返回一个类的描述
__name__:返回类的类名
__moudle__ :返回类所在的模块名
__base__:返回一个所有父类构成的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