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据及软件的安全计算机数据及软件的安全
一、计算机软件的安全问题 1、软件在计算机安全中的二重性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硬件相比,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用户通过软件才能使用计算机。 (1)计算机软件是系统安全保护的对象和安全控制的措施。 (2)计算机软件是危害计算机安全的途径和对象。 2、计算机软件危害 (1)以软件为手段,获取未经授权的信息,破坏计算机数据。 (2)以软件为手段,阻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或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 (3)以软件为对象,破坏软件可靠的完成指定的功能。 (4)以软件为对象,非法复制软件。 二、计算机软件安全控制的基本方法 1、访问控制 它是一种控制对计算机系统资源访问的安全机制。在这种机制中,客体和主体被分配有不同的访问权限,系统根据这种权限控制主体是否有权访问某个客体,允许以什么方式访问客体。 (1)自主访问控制 (2)强制访问控制 3-2 计算机软件安全 2、隔离控制 隔离就是把系统分割为互相独立的基本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单独执行任务,互不干扰。 (1)物理隔离 (2)时间隔离 (3)加密隔离 (4)逻辑隔离 3、加密变换 加密的目的是防止非法用户对被保护对象内容的了解。 软件加密的好处: (1)可以使软件代码不被泄露,防止软件设计技术被剽窃。 (2)可以防止软件被非法拷贝、使用、跟踪和实施反向工程。 4、审计控制 审计就是件事计算机系统运行时产生的各种安全性事件。 例如:对资源(文件、文件夹)的访问; 用户的登录、注销; 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 三、操作系统安全 1、操作系统的不安全性 2、操作系统的安全控制 (1)用户身份识别 (2)对内存的保护 (3)对文件的保护 1)设置口令 2) 访问控制 3、安全操作系统 实现操作系统安全的一种办法是另行设计安全操作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以下原则: (1)最小授权原则 (2)完全性原则 (3)默认安全原则 (4)经济、易用原则 操作系统安全只是计算机安全的一个层次,还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安全操作系统应该与各种安全软硬件解决方案,例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加密产品等配合使用,才能达到信息系统安全的最佳状态。更重要的是,在操作者的脑子中,要"预装"好安全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各种安全产品得到有效的应用。 四、软件产品的保护 软件产品的保护主要指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软件被非法复制和无偿使用,防止泄露软件的技术秘密,以及在软件被破坏后如何恢复软件。 保护方式:(1)法律保护 (2)技术保护 3-3 数据库安全 如何限定有些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数据表或视图; 如何使有些数据库只对指定的用户开放; 以及如何阻止非法帐号登录? ……这些问题都和数据库数据保护息息相关。 1、数据库访问具有多用户的特点,即同时可能有多个用户访问数据库。 2、数据库一般有很多文件,许多文件的长度很大。 3、数据库的安全设计到信息在不同粒度(文件、记录,字段等不同粒度)上的安全。 4、数据库中数据的生存期较长,更新频繁,安全保护的要求更高。 5、数据库的安全与数据的语法有关。 6、数据库的安全应当考虑对推理攻击的防范,即防止从访问得到的非敏感数据中推理得出禁止访问的敏感数据。 1、用户在共享数据库资源的同时有可能出现: (1)授权用户超过给定非访问权限,非法存取甚至破坏数据。 (2)非法用户绕过内核,窃取信息资源。 2、数据库记录中错误的数据录入,而无数据有效性的控制。 3、多个用户同时存取同一个数据库数据时,因为没有并发控制,致使存入的数据和读出的数据不一致,破坏了数据的一致性。 4、系统由于停电、操作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当时正在运行的事务非正常的终止,是数据库处于一种不正确的状态。 5、存放数据库的存储介质发生故障,导致数据库部分甚至全部数据的破坏和丢失。 1、对操作系统的安全要求 (1)防止对DBMS和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的修改。 (2)保护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库数据。 (3)保护数据库不让除DBMS以外的应用程序存储。 (4)在系统的I/O操作中防止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5)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