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原本很轻松。但往细里看,它背后玄机很多。许多未知理论与认知可能性,往往就在不为人知的拐角处。
卞之琳有一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此诗的玄妙就在于,它使人从第三方视角,对自己和他人关系进行了一次场景解读。虽然诗歌形式无稽不科学,却意外彰显出一种可能:无人独存,皆为彼此镜像。由此,我们联想到一个长期以来盛传不衰的揣测——世界是虚拟的,人类活在代码之中。支撑这一理论者,还以宇宙中的光速为依据,来解释人人皆镜像代码的构想。首先从宇宙的极限说起。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地球上的物体,最快的速度是光速。这个光速能被改变或超越吗?答案是不能。因为根据相对论的研究,当物体速度持续增加时,物体对能量的需求也同步增大。仅仅将几个小分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科学家们在过程中就使用了大量能量。并且,随着速度增加,物体的质量也在不断增加。当物体的速度无限趋近于光速时,物体的质量,也将趋向于无穷大。实验进行到这里,就没法前行一步了。因此,在现实世界里,光速从未被突破,人类科学家也从未做到这一点。但是,当科学家从计算机的角度来思考,一切难题似乎就都明朗了。比如,假设宇宙是一个游戏,运行宇宙这个游戏的服务器的算力,是有限的。此时,让我们把光速,设置为这个游戏的最高速度,一旦突破这个速度,宇宙游戏就需要增加算力;当服务器的算力被强行突破之后,其结果就只能是死机。所以,宇宙游戏的设计者,我们假设他也是一个程序员,就会先设定这款游戏最适合最恰当的单位上限。在这个限度之内,宇宙这款游戏,是可以长久稳定的运行下去的。一旦超出光速这个限度,计算机和这个游戏就会发生故障。而且除了光速之外,宇宙游戏里的其他单位,也要有上限和下限。比如,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最低温度是绝对零度,最高温度是普朗克温度——普朗克温度,就是宇宙大爆炸那一瞬间的温度。所以,想要让宇宙游戏长期稳定运行,就不能超过这个温度限度。随着现代科学对粒子研究的加深,科学家们的发现再一次震撼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这个发现就是,当人们把物质进一步细分,分到最后不能再分的粒子就是夸克。夸克这种东西,很像由一个个像素点,它们密密麻麻组成为画面。可以说,每一个人,包括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种最小分子夸克组成的。所以,如果宇宙是一个游戏,那么,夸克就是组成显示屏的像素点,这些像素点不断变换,组成了不同画面,不同粒子的变换,则组成了这个宇宙。说了半天,这地球上的人们只是对自己的来源起源往何处去感兴趣。毕竟,一旦解决了这个最大的谜题,这个世界也就变得透明而清晰了。如果宇宙或世界真的是游戏,人类只是其中的一种人工智能,那么,当人类最终发现自己只是一个人工智能时,那事情也许就不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