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不论是我们使用的app,还是各种各样的游戏,小程序,都离不开编程软件的贡献,其中python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大家对python的重视,python即将进入中学课堂,这究竟是好是坏,让我们一起分析python即将进入中学课堂之后的事情。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无论是大数据、物联网,还是人工智能等应用,它们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学习编程。因为只有学习了编程,我们才能对“信息社会”有真实的认知,而不会一直认为它是个“神秘”的事,甚至陷入“人云亦云”的窘境中。而Python编程语言是一门语法简洁、功能强大、上手简单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目前,Python已超越C#,与Java,C,C++成为全球4大流行语言之一。由此可以看出编程教育的重要性,据了解,政府在2017年颁布了35号文件,计划逐步将编程教育纳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近期编程教育更是走进了中小学。
1、python即将进入中学课堂——为什么编程应该纳入课程体系中呢?
其实编程本身具有更深层的教育意义。从中小学教育开始,这几十年来,学校所教授的必修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都是“告诉”学生们我们所知道宇宙万物的一些道理,也就是一些我们所发现或观测到的事实(facts)。不管是数学的公式、定理的证明,还是物理的规律、化学的反应等,都是facts。在我们所传授的知识体系中严重缺乏对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编程过程中对每一个程序的设计和实现,都是从无到有,也就是说,写程序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学习编程不仅可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恰恰被我们的传统教育忽视了,因此有必要将“编程”纳入所有学生必修的知识和技能范围内。人类社会的变化是如此之迅速,相对应的,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
2、python即将进入中学课堂——编程要怎么学呢?
市面上有许多以讲解某一种计算机语言为目标的书,例如,Python语言学习、Java语言编程、C语言教程等等。作者从事编程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相关教学已有20余年,深感通过学习某种编程语言来学习编程是个错误的方式。这种方式常会使学生们陷入某一种对编程语言细枝末节的学习中,妨碍学生们了解和体会编程的核心思想与本质。就算学生们努力记住了某种编程语言的流水账细节,那又如何呢?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很可能使培养编程能力和理解能力变得更加困难。就算考试取得高分,难道就能证明学生已经拥有相应的编程能力吗?这样的编程学习方式甚至让学生自以为已经学会了编程,其实,还差得远呢。
Python编程语言其应用广泛,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开发、大数据开发、数据分析、科学运算、网站开发、爬虫、自动化运维、自动化测试以及游戏领域均有应用。在各大企业,如国内的阿里、腾讯、网易、新浪、豆瓣,国外的谷歌、NASA、YouTube、Facebook,Python的企业对Python开发人才均有巨大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Python人才的需求量也势必增加,而且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不可限量的!相比于Java、php等语言,目前,Python编程人才缺口较大,市场供不应求,就业薪资也普遍较高,因此,现在学习Python是绝佳机会,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教好Python编程语言?
以上就是有关于python即将进入中学课堂的全部内容,小编希望大家所学的python知识可以用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毕竟作为一个应用类的技能,最终还是要应用在实际领域中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环球网校的小编在这里祝大家学有所成,并彻底掌握python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