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曹芊芊
话题:低代码发展系列专访
前言:2019年开始,低代码爆火。有人认为它是第四代编程语言,有人认为它是开发模式的颠覆,也有人认为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有很多声音,社区讨论很热烈。CSDN随后展开低代码平台产品系列活动,包括低代码开发者认知度与应用线上调研,市场洞察报告,专家专访专辑,研讨会等。邀请低代码平台产品的各个角色共同研讨,力求为大家呈现一个立体的、透光的低代码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
本期访谈嘉宾:肖培明 用友网络YonBuilder产品经理
专注平台级产品规划和研发,22年过程中经历财务会计(4年)、业务顾问(5年)、平台开发(3年)、(10年)产品设计四个低代码开发体系中的关键岗位。致力于打造同时为一线用户、行业专家、业务开发服务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及商业创新
嘉宾照片:
CSDN:在您看来,低代码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肖培明:我认为低代码是开发能力的一次变化或者说变革。就像八九十年代要写代码的时候,都要在纸上先写好思路,然后在专门的上机时间里编码和调试机器。后来PC,小型机和个人电脑的成本降低,我们就会直接在个人电脑上边设计边写代码,就不会在纸上再去写代码了。这就是开发能力的第一次变革,是硬件技术和能力引导的变革。
第二次变革是很多平台厂商提供了开发工具和开发语言,比如Basic,Java,C++, 让代码开发变得更加便利,由于硬件软件技术进步带来的提升还有很多次。
直到现在现在低代码的出现,并且快速获得很多人的认可,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业务场景都依赖于信息系统,而低代码平台可以支撑更多行业的人群,甚至不需要掌握开发知识,编程语言就可以完成系统的搭建。这次是业务需求和商业创新引导的一次重要的变革。
CSDN:一个好的开发平台需要有什么特质?
肖培明:第一个就是合适的设计能力,无代码的方式能够全部完成应用交互和业务逻辑的定义
业务对象之间的数据流转(按条件、重新分组、汇总合并),能让企业通过流程设计的方式和规则引擎,让不同角色的人加入项目当中,发挥自己的能量,提升开发的产能。设计能力代表能把更多的角色,拉到开发者的这个圈子里面来。这个特质在市场上是比较吸引眼球的,只要有一个切入点,我们就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具体的,或者说在一个特定方向的业务场景,提供一个高交互操作的设计器,来完成这部分的业务逻辑或者页面,或者数据模型的开发工作。
第二个就是开发管理能力。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单个功能的应用,无法在企业的整体运作里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开发成果和资源的管理就会比较难。比如开发成果怎么管理,业务处理的逻辑是否按照规范,比如消息,事务,API的规范,都是需要约束。如果仅仅是提供快捷的设计能力,当团队规模变大的时候,开发成果的管理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都会付出很大的成本,低代码的意义就降低了。
第三个部分是持续优化开发平台的能力和开发成果复用,比如某个业务在相同业务场景下可复制,那么这个成果复制的能力就很关键了,因为成果复制能力决定了我们能不能持续下去。一方面低代码是利用已有的平台和各种支撑服务为开发者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低代码的成果是否能够丰富和扩充支撑服务,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怎么把它形成商品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这代表低代码的开发团队具备能够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基本要素。
CSDN:用友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核心设计理念是什么?
肖培明:回顾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第一阶段是从最具有共性的企业需求中,提炼出标准的功能,包装成标准化的产品。随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关注的内容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管理力度,不同业务执行的方式,信息化的第二阶段,就会需要像ERP这样系统平台。像采购这样的业务也在发生变化,比如一种是要采购,接收订单,然后再入库,那也有另外一个企业是做直销的,采购完不需要入库,直接送到客户那里。所以ERP实际上解决了客户化配置:我们把大部分的业务场景都放进系统中,这个时候通过开关的设置,可以根据你企业里面的业务执行的情况打开开关或者关上,以便适应的企业的需要。在ERP的基础上客户化开发,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开发,需要在系统上留下足够的接口和扩展,就能基本上满足客户的需求了。
现在用友提出的商业创新能在云端和线下的支撑能力,能基于一套平台上创建和管理业务,就需要低代码平台的这种能力来保障。我们现在的低代码开发团队,也是从我们以前的各个团队里面抽调出来,然后独立形成的。将我们在领域、行业、项目的积累,各种场景下的设计能力,具体反映到我们低代码平台的各种设计器和支撑服务上。
其实,低代码的能力会成为整个系统的底座,开发成果可以插到用友的底座上面。简单的说,我们面对一个场景,设计一个产品,然后推广应用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个产品插到整个系统的底座上。比如OCR识别的场景,OCR识别用友可能不擅长,但是如果OCR提供方把OCR识别之后的成果放到整个底座上面,成为商业运行体系的一部分会具备更大的商业价值。
用友平台的包括了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我们要发挥这个优势,允许成果复用或者允许完成某一个场景的低代码搭建,使我们的平台更加生态化发展。用友最核心的力量,用来建设和优化好我们的底座,然后让企业和伙伴通过低代码平台,去拓展和创新业务。如果我们在底座上创新出一些应用,然后插入到整个体系里面,那么我们就在实现了生态的共赢。
CSDN:从用友的角度如何看待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和联系?
肖培明:信息化是基于任务或者基于流程来驱动的,举个例子,我用一个信息化系统去管理多人任务,一个人在信息化系统上会收到一个任务,当这个人完成了该工作环节后,下一个环节的人可能会收到一个流程驱动的任务,这个人完成自己的工作环节后又把流程推进给下一个人,直至整个任务完成。但如果有一天,某个环节的数据量突然大量增加,那么我们的任务中就会有更多的入库量和检验量,可能导致人工无法执行,需要根据数据的变化和适当的规则算法调整整个体系,比如自动完成大部分的数据处理,保留需要人工判断的处理提交给合适的角色或岗位,这是数字化的特点。数字化跟信息化的区别是:信息化按照业务过程来驱动,但数字化可以通过数据和规则获得反馈建立新的过程,更加灵活低分配资源。
低代码平台成为热点其实是一个生产力工具的升级带来的结果,它打破了信息化系统既定的流程,加速了数字化进程。近几年国家也在大力推进数字化,为低代码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未来的财税专业,可能会变成财税大数据应用这门学科。可能只有1/3的内容为传统课程,有2/3的内容都是数据分析和低代码平台的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能够加快管理等学科的数字化进程,提高管理的效率,在未来四年内,会计、物流或管理人才都有可能会具备低代码平台的开发能力。会计、物流和管理专业,需要数字化平台跟业务相结合,在不同的业务场景里进行合作,所以一定会出现大的变革。低代码便捷开发的能力,一方面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让企业不同的业务能够更快捷的实现数字化。另一方面,让企业能够实现商业创新,把积累的经验放到产品里,创造出更多新场景。
肖培明:我们的低代码平台,针对不同人群的开发能力。提供了两种形态的低代码模式,用户模式和专家模式。用户模式就是针对使用者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不了解数据模型,不会写脚本,就照着设计器既定的配置去设计产品。行业专家模式就是针对有很扎实行业背景,同时对大数据、脚本有深刻的理解,这时用户模式的配置就成为这些人设计产品的束缚。我们的专家模式通过一个开关能够开启,让有技术背景的使用者通过撰写脚本进行二次开发,完成自己的产品,这也是经过市场验证的两套模式。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