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穿越技术周期,英特尔揭秘创新策略与最新科研进展。
“2022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探索创新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以“智探索·汇无界”为主题,展示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一系列前瞻性研究项目和创新成果。活动中,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携研发团队集体亮相,共同分享了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数字化时代的整体定位、研究方向及创新策略。
英特尔研究院是英特尔公司的“科技创新引擎”,致力于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技术并不断创造和定义未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作为英特尔全球科研体系的重要一环,深度融入中国创新体系,搭建政产学研多方合作的新型研究网络,主攻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敏捷设计三大研发方向,研究成果覆盖视觉智能与视觉合成、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智能边缘、5G、雷达感知、处理器设计与敏捷开发、计算机架构、机器人、类脑计算等领域,并实现了包括无线显示、雷电接口、虚拟化无线接入网络平台、可穿戴芯片、AI算法产品和HERO平台在内的多项成果转换。
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表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以‘科技创新与中国共成长’为责任和使命,承载着英特尔公司对中国经济与科技美好未来的信心与厚望,秉持摩尔定律的本质精神,以持之以恒的创新,穿越技术周期,加速向未来。”
此次活动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介绍的研发进展主要包括:
人工智能
作为未来重要的赋能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赋能各种全新的复杂场景和用例。在不断突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瓶颈的过程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通过在高效深度视觉识别方面的前沿研究,以更快、更高、更强的AI技术创新,解决深度学习部署的挑战,为“智汇未来”开启无限可能。
- 更快推理速度
- 亚比特神经网络突破DNN量化极限——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前瞻性地提出亚比特神经网络技术,从统计意义上实现<1bit DNN量化,实现显著压缩/加速比。在FPGA的实际部署中,亚比特神经网络加速器能实现更快的推理速度。
- 更高推理准确率
- 全维度动态卷积实现更高推理准确率——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率先提出了全尺度深度视觉学习技术以突破AI扩展瓶颈,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于NeurIPS、ICLR等AI顶级会议,并获批十多项专利申请。近期,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还提出了一种创新型动态卷积设计——ODConv,以实现更高推理准确率。该设计采用具有并行策略的多维注意力机制沿核空间的四个维度学习互补性注意力,以“即插即用”的方式替代常规卷积,能显著提升大型及轻量型主流CNN模型的识别准确率。ODConv系列模型将于今年下半年,在英特尔研究院开源项目中正式发布。
- 更强算法实用性
- 三维人体运动追踪技术(3DAT)实用性更强——英特尔基于视觉智能的无标记三维人体运动追踪技术(3DAT),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了简单易用、鲁棒、高质量的实时人体动作捕捉解决方案。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该项创新技术闪耀赛场,为奥运会观众带来全新体验,打造别样精彩。未来,英特尔的三维人体追踪技术(3DAT)将构建“体育+娱乐”、“游戏+电影”、“艺术+文创”、“元宇宙+Web 3.0”等多元场景,为虚实融合创造无限可能。
边缘计算
随着进入数据爆发时代,众多数据、技术和商业模式汇聚到边缘,边缘计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正面临着延迟、带宽、安全性和连接性等数据处理方面的现实挑战。针对当下及未来边缘应用的挑战,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原创的高可靠分布式边缘计算系统,前瞻性地提供三大核心能力:第一,有效的高通量实时分布式计算,在指定的、以毫秒为单位计量的时间内可靠完成;第二,对核心敏感数据(图像、视频、核心业务流等)精确的控制与共享访问;第三,高效提升边缘计算新业务的开发效率。
这些能力让边缘计算平台上的软件系统开发、迭代及部署与云计算相比更加快捷,能大幅提升业务面市速度。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还分享了在智能交通、教育及机器人等应用场景下,边缘计算的典型用例。
在智能交通方面,为更好实现“车路协同”,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实现了对来自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海量数据进行全天候、实时的数据融合分析。在100毫秒内完成复杂场景下的交通风险预判,消弭交通事故风险,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开启智慧交通新时代。
活动中,英特尔介绍了如何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将真实世界的道路测试与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实现在虚拟场景下的真实道路测试(RTAS)。该技术采用“云—边—车”三层架构:在云端开发测试场景库和控制模型,在边缘生成虚拟场景并下发到被测车辆,被测车与虚拟场景在真实道路和环境上实时互动。依托该架构,环境、互动和车辆的真实动态能实时返回边缘,并形成闭环,实现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有效融合。
在教育方面,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展示了“迎接未来教育,共创智能实验”的教学工具平台。该平台将边缘计算的相关技术,应用在中学生理化生实验场景中,并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借助英特尔OpenVINO工具套件,实现端到端的实时智能实验教学辅助。
在机器人方面,英特尔通过将边缘计算引入机器人系统,让其具备低功耗、小尺寸和高智能的能力。通过边缘增强的机器人系统可以支持多种形态、不同应用的机器人,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敏捷开发
如今,领域专用的SoC是提高特定领域应用性能和效率的关键,但更复杂的设计、更长的验证时间及更快的商用需求,让传统的设计和验证变得更具挑战性,而RISC-V技术提供了开放的、模块化、可定制的指令集,适合特定领域(Domain Specific Acceleration,DSA)芯片所需的灵活性和高效能,越来越多的DSA设计开始选择使用基于RISC-V的指令集。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下设的RISC-V敏捷设计实验室,致力于设计领先的可定制化RISC-V处理器和加速器IP,建立软硬件协同设计的仿真框架,支持迭代式开发和验证,利用先进的设计语言和工具,大幅度提升领域专用芯片设计和验证效率。
目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敏捷开发领域的研发取得多方面进展,包括将CPU功能模型,SOC功能模型广泛地应用到处理器和DSA的研发流程中,实现功能仿真,支持软件开发,验证自动化,加快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验证;将可综合高级设计语言进一步应用到IP设计和SoC中,提高了设计效率;FPGA仿真平台也广泛的应用到英特尔的验证和软件测试中,加快验证和测试速度。
展望未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将不懈探索新技术,并以产业化为导向,针对中国庞大的市场数据及复杂的应用场景,提供AI算法与工具、智能边缘架构、新型加速器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推动构筑全新技术生态,赋能数字化转型,驱动产业智能变革。
面向未来创新策略:双轮驱动、融合创新
除了发布重要的研发进展,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进一步明确了面向未来的创新策略——以“双轮驱动,融合创新”为核心,穿越技术周期。
面对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以这一创新策略为指引,“一方面,我们坚持‘创新领域探索’与‘规模化商业化导向’的‘双轮驱动’策略,在不断探索全球领先的前沿技术时,也持续推进技术产品化,加速商业化落地进程。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庞大的市场数据以及复杂的应用场景,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与本土应用,制定更为长期的本地化发展策略,融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促进可持续创新。”英特尔研究院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表示。
以创新为起点,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搭建了新型研究网络,联合政产学研多方,在技术方向、人才培养和成果孵化上共同合作,实现与客户、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共赢未来。在活动中,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宣布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基于英特尔中国研究院提供的新型传感技术,交互技术及CPU、GPU、AI和FPGA等计算平台,双方以急诊医学需求为切入点,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将健康管理、急救及康复应用延伸至家庭、社区、机构、高校等场景,共同打造急诊危重症医学的“连续性医疗体系”,构建数字化医疗新生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急诊医学系主任郭树彬表示:“此次的跨界合作,将整合双方在医疗科研实践与智能感知计算研究上的优势,共同探索急诊医学数字化转型所涉及的前沿技术,将智能技术深入融合到急诊的院前、院中、院后多个阶段,并提供智能化诊疗策略,突破急诊医疗发展的瓶颈,为急诊医疗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同时,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宣布与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合作,联合成立英特尔智能边缘计算联合研究院,携手加速智能边缘计算的技术创新及应用落地。面向行业实际应用场景,英特尔智能边缘联合研究院聚焦三个前沿领域:增强的智能边缘计算平台软件/硬件系统;应用领域的数据集搜集和分析、工作负载分析;边缘侧多接入的未来智能网络与工作负载的软硬件加速。
活动中公布了英特尔智能边缘联合研究院的首批项目,包括非接触式感知和交互技术、数字人动作及表情捕捉技术、教学视频理解和评估技术和机器人远程训练和示教技术。英特尔智能边缘联合研究院依托英特尔的前沿科技,结合本地人才与产业优势,打造领先的智能边缘计算科研高地,不断推进研究成果的创新型应用。
南京市麒麟科创园管委会副主任俞清表示:“此次合作是园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总体目标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了双方在技术、产品、生态、资本、人才、产业链、科技创新资源等方面的专长,实现优势互补。期待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加入我们,共同将该联合研究院打造成为智能边缘计算生态的科研高地,高端产业人才、企业聚集区及重要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英特尔正通过包括无处不在的计算、从云到边缘的基础设施、无处不在的连接及人工智能在内的“四大超级技术力量”,来推动技术创新与变革,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应用场景及众多行业挑战。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将与英特尔全球研究体系、中国政产学研紧密合作,助推技术原型产品化和商业化,赋能数字化转型,让科技进步普惠地球上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