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中介者模式的定义

中介者模式, 当多个类彼此关联, 会增大耦合性, 这时各个模块通过中介者进行交流, 每个模块只负责自己的业务逻辑, 不属于自己的就丢给中介者, 降低耦合

定义: 用一个中介对象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 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示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的改变他们之间的交互.

通用类图如下:

23种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AbstractMediator 抽象中介者: 抽象中介者角色定义统一的接口, 用于各同事角色之间的通信.
  2. Mediator 具体中介者: 具体中介者角色通过协调各同事角色实现协作行为,因此它必须依赖各个同事角色
  3. AbstractColleague 抽象同事角色: 每一个同事角色都知道中介者角色, 而且与其他同事通信的时候, 一定要通过中介者角色协作.每个同事类的行为分为两种: 一种是同事本身的行为,叫做自发行为,与其他的同事类或中介者没有任何的依赖; 第二种是必须依赖中介者才能完成的行为, 叫做依赖方法

抽象中介者代码:

23种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具体中介者代码:

23种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抽象同事类代码:

23种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这个类代码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建立这个中介而服务的

具体同事类代码:

23种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

 

为什么同事类要使用构造函数注入中介者,而中介者使用 getter/setter 方式注入同事类呢? 这是因为同事类必须拥有中介者, 而中介者却可以只有部分同事类.

中介者模式的应用

中介者模式的优点:

减少了类间的依赖, 把原有的一对多的以来变成了一对一的依赖, 同事类只依赖中介者,减少了依赖,当然同时也降低了类间的耦合

中介者模式的缺点:

中介者会膨胀得很大,而且逻辑复杂, 原本N个对象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转换成中介者和同事类的依赖关系, 同事类越多, 中介者的逻辑就越复杂.

中介者模式的使用场景:

中介者模式适用于多个对象之间紧密耦合的情况, 紧密耦合的标准是: 在类图中出现了蜘蛛网状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考虑使用中介者模式, 这有利于把蜘蛛网梳理为星型结构,使原本复杂混乱的关系变得清晰简单

中介者模式的实际应用

中介者模式也叫调停者模式, 什么意思呢? 一个对象要和N多个对象交流, 就像对象间的战争, 很混乱. 这时需要加入一个中心, 所有的类都和中心交流, 中心说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1.机场调度中心.

在每个机场都会看到有一个"XX机场调度中心", 他就是具体的中介者, 用来调度每一架要降落和起飞的飞机.如果没有机场调度中心, 飞机飞到机场了, 飞行员要先看看有没有飞机和自己一起降落, 有没有空跑道灯,这是在难以想象.

2.MVC框架

MVC框架其中的 C(Controller)就是一个中介者, 叫做前端控制器, 它的作用就是把M(Model, 业务逻辑)和V(View, 视图)隔离开,协调M和V协同工作, 把M运行的结果和V代表的视图融合成一个前端可以展示的页面,减少M和V的依赖关系.

3.媒体网关

媒体网关也是一个典型的中介者模式, 比如使用MSN时,张三发消息给李四, 其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张三发送消息, MSN服务器(中介者)接收到消息, 查找李四,把消息发送到李四, 同时通知张三, 消息已经发送. 在这里, MSN服务器就是一个中转站, 负责协调两个客户端的信息交流.

4.中介服务

现在中介服务非常多, 如租房中介等, 这些也是中介模式的具体体现.


中介者模式很少用到接口或者抽象类, 这与依赖倒置原则是冲突的,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 既然是同事类而不是兄弟类(有相同的血缘), 那就说明这些类之间是协作关系, 完成不同的任务, 处理不同的业务, 所以不能在抽象类或接口中严格定义同事类必须具有的方法(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继承是高侵入性的).

一个 中介者抽象类一般只有一个实现类, 除非中介者逻辑非常复杂, 代码量非常大,这时才会出现多个中介者的情况. 对于中介者来说,抽象已经没有太多的必要.

中介者模式也不要滥用, 可以在如下情况下尝试使用中介者模式:

  1. N个对象之间产生了相互的依赖关系(N>2)
  2. 多个对象有依赖关系, 但是依赖的行为尚不确定或者有发生改变的可能, 在这种 情况下一般建议采用中介者模式,降低变更引起的风险扩散
  3. 产品开发.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MVC框架, 把中介者模式应用到产品中, 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扩展性,但是对于项目开发就未必, 因为项目是以交付投产为目标,而产品是以稳定、高效、扩展为宗旨.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508540.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课堂笔记——计算机体系结构(1)

落了一节课,直接lecture3 Lecture3 Basic Pipeline 1、Single-cycle implementation: seldom used 取指 译码 执行 读mem/cache 写回WB 2、How to make it fast? To decrease the clock cycle time? difficult! Whats the problem?资源浪费 串行…

23种设计模式之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的定义 定义: 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 从而让你使用不同的请求将客户端参数化, 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 可以提供命令的撤销和恢复功能 通俗的说, 就是当有不同的请求时, 将每一种请求都封装成一个对象, 不同的请求调用不同的执行者来执行 命令模式的通用类…

Ubicomp2018年论文列表

S1: IMPROVING OUR MENTAL HEALTH (关于心理健康) A Weakly Supervised Learning Framework For Detecting Soci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Touch Sense: Touch Screen Based Mental Stress Sense(触摸屏 压力)Tracking Depression…

23种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的定义 定义: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 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 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通俗的讲, 就是将对请求的处理组成一条链, 当请求来时, 在链中依次传递, 知道找到能够处理此请求的…

Android Studio Process 'command ...\aapt.exe'' finished with non-zero exit value 1

错误:Process command "...\build-tools\27.0.3\aapt.exe finished with non-zero exit value 1 org.gradle.initialization.ReportedException: org.gradle.internal.exceptions.LocationAwareException: Execution failed for task :app:processDebugResour…

23种设计模式之装饰模式

装饰模式的定义 定义: 动态的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 就增加功能来说, 装饰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通俗的说, 就是对一个类或方法进行包装 装饰模式的通用类图: 类图中的四个角色说明如下: Component 抽象构件: Component是一个接口或抽象类, 就是定义我们最核心…

23种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定义 定义: 定义一组算法, 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之间可以互换 通俗的说, 就是对一个接口下的一组算法进行封装 其类图如下: 其中三个角色说明: Strategy 抽象策略角色: 策略、算法家族的抽象, 通常为接口, 定义每个策略或算法必须具有的方法和属性Co…

ZJU期末考试记录(研究生)——数据挖掘

1、全英文试卷,可以用中文作答,时间2h,普遍反映时间不足; 2、可以带的设备:计算器(必需) 3、题型:填空题(2*8),大题 4、题目记录: …

23种设计模式之门面模式

门面模式的定义 定义: 要求一个子系统的外部与其内部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对象进行. 门面模式提供一个高层次的接口, 使得子系统更易于使用. 通俗的说, 就是设计一个类,专门用于对外服务的, 门面对象是外界访问子系统内部的唯一通道 其类图如下: 其中两个角色如下: Fac…

转载:Android Studio 3.1.2 新项目报错 AAPT2 error: check logs for details (Gradle 3.1.2)

转载自 https://blog.csdn.net/u011618035/article/details/80574645 原本好好的项目,突然有一天打开就开始报错AAPT2 error: check logsfor details。展开错误详细信息错误文本com.android.build.gradle.tasks.ResourceException:Error: java.util.concurrent.Exec…

23种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的定义 定义: 它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细节 其类图如下: 其中角色: Iterator 抽象迭代器: 抽象迭代器负责定义访问和遍历元素的接口, 而且基本上是有固定的三个方法: first()获得第一个元素, next()访问下一个元素, i…

2019Mobicom 论文列表

(BurstTracker)Detecting if LTE is the Bottleneck with BurstTracker (超声波定位)Rebooting Ultrasonic Positioning Systems for Ultrasound-incapable Smart Devices (无线)Wideband Full-Duplex Wi…

23种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的定义 定义: 将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 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通俗的说, 就是有 A、B两个接口, 现在要求把A和B安装在一起使用, 两者的接口不一致, 怎么办? 引入一个物体C, 如下图: 引入C物体后,…

23种设计模式之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的定义 定义: 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 "部分-整体" 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通俗的说, 就是实现了树形结构 通用类图如下: 其中的三个角色如下: Component 抽象构件角色: 定义参加组合对象的共有方法和属性, 可以…

23种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的定义 定义: 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通俗的说, 就是一个类的某个条件满足时, 会调用一系列定义好的方法 其类图如下: 其中的4个角色: Subject 被观察者: 定义被观察者必须实现…

23种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的定义 定义: 封装一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 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 通俗的说, 就是定义一个访问者角色, 当对指定角色进行访问时要通过访问者进行访问 其类图如下: 各角色说明: Vistor 抽象访问者: 抽象类…

IoTDI2019论文列表

day 1 session 1 IoT For Buildings 1. Anonymizing Building Data for Data Analytics in Cross-Organizational Settings (匿名化数字分析) Jens Hjort Schwee, Fisayo Caleb Sangogboye, Mikkel Baun Kjrgaard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

EWSN 2019 (待续)

整理了一些我感兴趣的论文 1. Improving the Timeliness of Bluetooth Low Energy in Noisy RF Environments (Best paper runup) Michael Spörk, Carlo Alberto Boano, Kay Römer (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ia) 概要:处理了BLE在嘈杂环境中的抗…

23种设计模式之解释器模式

解释器模式的定义 定义: 给定一门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 并定义一个解释器, 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其类图如下: 其中的角色说明: AbstractExpression 抽象解释器: 具体的解释任务由各个实现类完成TerminalExpression 终结符表达式: 实现与文法中的元…

23种设计模式之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的定义 定义: 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 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 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 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回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通俗的说, 就是记录下类的当前状态, 当需要的时候恢复 类图如下: 其中各角色如下: Originator 发起人角色: 记录当前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