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
作者 | 郑金武
编辑 | 宗华
排版 | 华园
● 刘忠范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地再建一两所研究机构,在机制、理念上与现有的高校和研究院所没有差别,那就是在“1000”的基础上再加“1”,对现有的科研格局不会带来任何改变,也不会产生切实的意义。
● 与传统的加工制造领域的代工生产不同,“研发代工”是专业研究机构给企业“打工”做研发,针对企业的需求,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开展“定制化”的研发。
● “现在给兼职人员发工资很难,没有明确的说法,完全由相关办事人员自行解读。比如一位来自高校的科研人员在新型研发机构‘兼薪’,那么他的原单位就会从他工资里砍掉相应的部分。”刘忠范认为,这其实对人才使用起不到激励作用。
近年来,国内多省市提出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然而,由于对新型研发机构认识不到位、没有强有力资源匹配、缺乏清晰的建设思路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并不尽如人意。
“现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变成了一种口号,大家并未认真思考什么才叫新型研发机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在模式和理念上要创新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培育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希望通过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领衔,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协同多方资源,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
北京科教资源丰富,拥有高校90多所,各类科研院所上千家,科研人员达40多万人。但刘忠范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地再建一两所研究机构,在机制、理念上与现有的高校和研究院所没有差别,那就是在“1000”的基础上再加“1”,对现有的科研格局不会带来任何改变,也不会产生切实的意义。
因此,新型研发机构体现在运行模式和理念上,必须要“新”。而这需要从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初衷出发,要从产业需求角度考虑问题。
“我国产业的现状是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水平比较低。同时,高校院所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员,产出大量成果却没能为产业服务,导致了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刘忠范表示,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就是希望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解决诸多“卡脖子”问题,做出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
“新型研发机构一定要针对现存问题,把产学研能够真正有效结合起来。”刘忠范表示,新型研发机构的目的,不是纯粹做基础研究,也不是简单地为特定企业服务。“新型研发机构应该是一个平台,体现国家为解决经济科技‘两张皮’所作的战略布局和重大举措。”
从现实来看,让企业研发能力短期得到快速提升并不可能;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立刻实现以市场为牵引,也不现实,也不应该是大学的定位。刘忠范认为,这要发挥政府的职能,让企业和大学等科研机构结合起来,开展协同创新。
“新型研发机构要成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平台。”刘忠范表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正是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有了成功的经验后,能够实现推广。
实现“双轮驱动”
刘忠范所创立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于2018年10月正式挂牌运营。研究院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有机融合,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打造北京高科技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
“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坚持‘双轮驱动’的原则。”刘忠范介绍,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一方面通过坚持不懈的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研发,争夺未来石墨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承载国家意志;另一方面通过“研发代工”直接对接市场需求,确保市场牵引特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承载国家意志方面,研究院立足石墨烯基础前沿与变革性技术、石墨烯产业的材料基础与装备、石墨烯核心应用技术等方面,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在对接市场需求方面,立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航空航天及国防需求等,致力于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
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提出的“研发代工”新模式,“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同乘一条船”,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重要尝试,旨在解决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科研机构成果转化率低、以及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难题。
刘忠范介绍,与传统的加工制造领域的代工生产不同,“研发代工”是专业研究机构给企业“打工”做研发,针对企业的需求,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开展“定制化”的研发。
换言之,企业把研发中心建在专业研究机构里,由专业人员负责研发中心的运行。企业负责提供稳定的研发经费支持,研发成果由双方共同拥有,并优先落地到代工企业,双方按约定的比例分享成果转化带来的利益。
例如,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与某企业合作生产粉体石墨烯材料。“我们有技术,但没有规模化生产的能力。企业有规模化生产线,企业成为我们的生产基地,我们则为企业提供研发能力,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刘忠范说。
“研发代工”模式是长期稳定的捆绑式合作,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对接。刘忠范表示:“这将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避免了科研人员‘闭门造车’、研究成果不接地气的问题,也回避了‘教授办企业’存在的高风险。对于代工企业而言,解决了企业研发力量不足、核心竞争力欠缺的现实问题。”
兼聘兼薪等尚需进一步突破
刘忠范表示,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探路者,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尽管成立时间很短,但已显示出强大的人才吸盘效应。
目前,研究院已拥有近220人的石墨烯高科技研发队伍和企业管理团队,吸引了一大批顶尖人才和青年才俊。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也成为北京科技成果与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示范区。“我们关注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论文在这里不是目的,而是科技创新的副产品。”刘忠范表示,研究院不唯文章、不唯帽子,提倡“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但在人才使用和评价方面,刘忠范也希望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现更大的突破。例如研究院通过“兼聘兼薪”等方式,吸引了一些领军人才加入。但大学有自己的评价体系,在新型研发机构里的工作成果,能否被认定为兼聘人员在原单位的科研贡献,尚没有明确的说法。
此外,新型研发机构里提出的“兼薪”机制,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现在给兼职人员发工资很难,没有明确的说法,完全由相关办事人员自行解读。比如一位来自高校的科研人员在新型研发机构‘兼薪’,那么他的原单位就会从他工资里砍掉相应的部分。”刘忠范认为,这其实对人才使用起不到激励作用。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北京也正在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我认为,要用好北京的科创资源和优势,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要有新突破、人才评价机制也要有重大突破;同时,通过建设一些典型的新型研发机构,真正使产学研有效结合。”刘忠范说。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