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建设报智慧城市 作者 刘锋 吕本富
2020年,城市大脑已经成为前沿科技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有近百个城市宣布开展城市大脑建设。数百家科技企业进入到泛城市大脑的建设领域,有数百亿的资金投入到城市大脑的建设中。面对不断升温的城市大脑新领域,从研究的角度看,城市大脑的发展还存在若干重要问题值得关注。
标准缺失导致城市“脑梗”
由于城市大脑目前没有统一的建设规范和标准,数百个科技企业和城市根据不同的理解和探索,按照不同的技术框架开展建设,有的从城市级人工智能中枢的角度,有的从城市交通、安防的角度,问题也由此产生。
首先,城市各领域的人、机器、AI系统没有统一的规范可以无障碍地进入到城市大脑的系统中,还存在部门分割、区县分割的问题;其次是城市各种需求不能在一个平台上统一解决,不同城市之间的城市大脑相互不能连通;再次是建设城市大脑的科技企业之间无法形成协同效应,一个城市的城市大脑建设往往被巨头型企业垄断,中小科技企业无法按照模块化方式有效参与;最后,展望未来3到5年,当世界范围不同国家城市的城市大脑需要打通和连接时,当前的城市大脑发展方式将会面临困境甚至重新规划的风险。
在脑科学中,脑梗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产生脑组织阻塞,从而导致脑组织功能失灵的现象。而当前城市大脑建设中存在的大量数据阻断、信息不连通、建设不统一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城市脑梗现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曾经指出智慧城市的问题:“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城市病,有的是被IT企业‘绑架’,成为企业推销产品的渠道;有的是被政府部门‘绑架’,部门间形成信息孤岛互不往来;还有些地方的智能城市从规划上就是错的。”智慧城市出现过的问题反映在城市大脑建设中就是城市“脑梗”产生的原因。
技术推动新的规律驱动
城市大脑的产生和建设不仅仅是工程问题,它首先是一个基础科学研究问题。21世纪以来前沿科技领域出现了大量新概念新技术,特别在2010年以后,谷歌大脑、百度大脑、城市大脑、城市神经网络等与脑有关的科技概念不断涌现,这也说明新世纪的科技发展必然出现新的规律驱动。
新的科技发展规律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城市大脑面临的基础研究问题。只有找到这个规律并掌握它,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城市大脑未来发展产生的红利,并推动城市大脑发挥最大的作用。
21世纪前沿科技发展的种种迹象表明,深刻影响人类发展的互联网正在逐步从网状结构向类脑架构演化。互联网的这一变化既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AI、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产生和爆发的原因,也是城市大脑和互联网大脑等类脑巨系统涌现的根源。
从互联网大脑模型产生、发展与架构来看,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架构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是城市级的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
在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参与下,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云机器人、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城市神经元网络和城市云反射弧将是城市大脑建设的重点。
构建人类协同发展类脑智能支撑平台
城市大脑的作用是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解决城市运行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更好地满足城市各成员的不同需求。
城市大脑的发展目标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当世界范围的城市大脑连接在一起,城市大脑最终将形成世界神经系统(世界脑),为人类协同发展提供一个类脑的智能支撑平台。
从城市大脑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城市大脑建设的第一个重要基础是构建世界统一的城市神经元网络,能够将城市的人、机器、AI系统有效连接在一起,并由此建立标准,实现在城市内部、不同城市之间和世界不同国家之间互联互通。
目前很多城市大脑规划非常重视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建设、强大的AI处理系统的开发、高速快捷的5G网络发展,但始终没有解决世界统一的城市神经元网络的问题,由此目前的城市大脑发展出现严重的智能孤岛甚至“脑梗”问题,无法真正实现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满足城市各成员不同需求的目标。
构建世界统一的城市神经元网络仅仅是城市大脑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是如何规划人、机器、AI系统在城市大脑中的权限和角色的问题,第三步是如何实现人、机器、AI系统参与的云反射弧协同决策机制,共同解决城市的各种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的城市大脑建设还没有真正触及核心问题,错误的建设方向更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甚至是浪费。
如果把城市大脑放在一个更大尺度观察,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城市和区域。人类社会经历了1974年TCP/I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的计算机联网全球标准、1989年万维网的网络数据全球标准。2020年以后,人类、机器和AI系统也需要第三个全球标准能够将它们有效地连接起来并进行协同工作。这也是解决城市大脑当前出现的“脑梗”问题,构建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