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是曝光控制的一个重要变量,能够控制光线进入的多少
。
快门的速度越快,时间越短,通过的光线就越少,反之,则越多。
在很好光线下,1/125s就能清晰地捕捉到行走中的人物。
阴天等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快门速度需要1/250s以上,甚至更快,才能使行走的人物清晰。
光线不好或者天色较晚的情况下,可调高感光度
,或者将光圈
调到最大,以保证较快的快门速度,拍摄到清晰的运动镜头。
Tips:
1、快门优先模式
2、连拍
光圈大小:
光圈是控制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
的装置。
光圈大小用F值表示。光圈越大,F值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越多,光线到达感光元件的光量就越多。
光圈越小,F值越大,景深越大;光圈越大,F值越小,景深越小。
在背景杂乱的地方,可以利用大光圈的特点,使得背景模糊起来,这样背景也不会抢了被摄主体的地位。
感光度:
感光度,又称为ISO值,是衡量底片对于光的灵敏程度
。
低感光度(ISO800以下为):可以获得极为平滑、细腻的照片。只要条件许可,只要能够把照片拍清楚,就尽量使用低感光度,比如,只要能够保证景深,宁可开大一级光圈,也不要把感光度提高一挡。
中感光度(ISO800~6400):假如你能够接受噪点,中感光度设定降低了手持相机拍摄的难度,提高了在低照度条件下拍摄的安全系数,使成功率提高。
高感光度(ISO6400以上):在这一段噪点明显,使用这样的设置,拍摄的题材内容的重要性,往往超过了影像的质量,毕竟有的时候拍摄的条件太差,拍到一张质量稍差的照片,总比根本捕捉不到影像好。
喜欢的摄影:
不同时间:
清晨:白平衡模式旋转到“晨昏微光”模式,拍摄到的影像会显示出景物本身的色调,不然,拍到的清晨和白天没什么区别。
日出:白平衡模式旋转到“日光”模式,色温会维持在6000K左右。
正午:阳光太过强烈,增加曝光量或者增加曝光补偿。
傍晚:对被摄体长时间曝光,才能表现出灯光的效果。 白平衡模式可设定为“灯光”,以免影响整体色调的对比。
不同天气:
晴天:光线充足,直射光。亮暗对比度大,具有立体和层次感。
多云:云层遮光,散射光。光线柔和均匀,利于质感的表现。明度低,饱和度高,具有更强的色彩表现力。(tips:用很慢的快门速度来获得较大的景深)
雨天:慢速快门雨点划线,快速快门雨点挂空中。
雪天:避免“灰雪”,相机默认曝光组合是18%的灰色调,要拍出正常白雪应当加1~2档曝光
,1/60s以上的快门速度,能将雪花凝结在镜头中,1/30s的快门速度,可以得到飘雪的朦胧美景。
风:快门速度的快慢决定了对风力的表现,决定了画面最终的虚实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