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自我的一个同事,希望他的感悟能够帮助到一些人,大家共勉~
工作忙碌的时候总是不能抽中空闲来读书,利用上周坐飞机的2个小时时间,不能看手机,不刷微信,我一口气读了一本好书《优势成长》。
这不是一本励志故事的书,也不是一本灌输心灵鸡汤的书。整本书,就像在听一场演讲,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气势磅礴的排比语句。它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作者真实的经历,告诉每一个希望成长的年轻人,如何进行自我认知,发现优势,升维思考,降维打击,聚焦最擅长的领域,长期积累,成为极少数,甚至无人区,实现人生的蜕变。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团队的最大能力取决于团队中的短木板,它的初衷是鼓励团队中的每个人不要掉队,不能拖后腿。“新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不必面面俱到,只需要发挥好他优势和长处,并用到极致。
从小学到大学,其实学到最重要并不是知识,而是掌握了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从学校走向社会,一个人越早一天想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并且长期在自己正确的方向领域深耕,他就越容易成功。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趁着年轻勇敢的多去尝试,因为年轻,我们还输得起。如果你一辈子都不敢于去实践,哪怕是做一件错误的事情,那你一定是一个空想主义者,你注定被平庸。
想想的确如此。从小的我到现在,我身上有不少特质,爱学习,勤思考,勇于实践。如今,我身边的人给了我好几个标签,打油诗人、写作爱好者、工具专家。其实我不懂写诗,只是爱好文字,用诗句去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等不同的情感。我也不擅长写作,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多少读者,只是勇于去通过文字记录内心真实的感受。我更不是工具专家,只是知道如何高效的去得到想要的结果。
在学校的时候,我认知对待每一次课外作业,我喜欢用文字系统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没有电脑的时候,我每写一篇文章、每一封书信都打多遍草稿,直到觉得可以收工时再完整的誊写一遍。在职场,我每到一个公司都发现了很多可以工具化、流程化的机会,提出了很多改进建议并为公司创造了价值。
长期主义是微弱信号的放大器。我非常庆幸,多年以来,我沿着自己的路径不断成长,尽管没有成为业界大咖,但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昨天,人力资源总监给我说,你的主管和部门的同事都在夸你。今天,首席营销官让我给她打印20份我做的报告,作为给团队做培训的资料使用。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我的优势是什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优势成长。这两天听到身边的人对我的评价,我心里暖暖的。我想这也许就是优势成长的结果吧。
是的,所谓天赋,其实就是努力用对了方向。我没有天赋,只是长期坚守着自己的爱好,不忘初心,勇敢实践,才能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而实践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作品说话。在职场我每遇到一个朋友或者和一个朋友告别,我会赠诗一首;团队做出了成绩,我一定请客吃饭,并附上一封激情洋溢的邮件;在点滴生活中我有了感触,也会通过文字记录内心的波澜。就在最近,朋友发来作家碑林路人一篇很好的文章,触动了我的内心,我一口气读了《碑林文集》,并写信给碑林老师谈自己的感想。想不到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当一个人有了特定的标签的时候,再进一步优势成长,就会拥有过人的能力,就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从而形成个人的品牌。我还没有个人的品牌,但却会沿着自己的优势路径,不断实践,争取更大的成长。
山湖悠客 2019年11月18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