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个帖子教你如何在较短时间拿到大部分的分值。
声明:这个经验是我个人的经历可能对有些人不适合 时间充裕的还是老老实实打基础,按部就班的三轮复习。
18年考研 南邮 初试数据结构 复试微机原理 。
我是国庆之后(十月十)开始复习,之前有点基础,大概用了80天吧只复习了一轮。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大概是15个小时 ,只睡四五个小时,还是比较辛苦的,所以时间充裕的话就可以不用这么辛苦了。
下面详细说说我的各个科目的复习计划。
第一重要的是数学,我选择的跟从汤家凤老师学习。看视频做笔记,笔记很重要。每学过一章要看笔记并做阶段性总结。前后有些章节有联系的也要总结下。难理解的部分多看几遍,大概用了50天,把数一数二公共部分看完了,后面数一单独的放在了后面三十天看,最后一星期还在看傅里叶级数和曲线曲面积分。。。 慌得一批。
前面的五十天是打基础,后面的三十天是真正的提高。具体就是,直接上真题,张宇的32年的真题,最近几年的留着当模拟考试,前面的二十多年当成题库,把知识点分类,每做一道题想着是考哪个知识点,(①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一下知识点出现的频率,出现频率高的一定复习到知识点没有死角,这点很重要)如果觉得没有思路或者有点生疏,这个时候笔记就重要了,拿出来看,(前期记笔记的时候字写好看点),然后花一两分钟想一下,哦,原来这个知识点是这么考的。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解题思路写在题目旁边,要是想做第二遍真题,单独用一个本子写,不要做标记。这个过程大概用了十五天。还剩两个星期,我的安排是,每天8.30到11.30模拟考场,做最近十年真题,然后花上一个小时总结知识点。(②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一下知识点出现的频率,出现频率高的一定复习到知识点没有死角,这点很重要。这个时候基本的知识框架应该有了,有时间可以画个树形图每章下的知识点。然后做一下横向的知识点联系,因为大题往往考到的不是单独的知识点,这个对于解题思路的形成有很好的帮助,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今年考得一个比较偏的,2m铁丝分三段,围成圆正方形 三角形。。。瞬间就反应出来估计是条件极值问题,然后想到条件极值的几种解法,拉格朗日乘数法,参数方程法,然后顺着这种树形知识点思路往下做,细心点,很顺利就做出来了。
到了现在还剩四天,这个时候基本不需要刷题了,做的事查漏补缺,比如,常年不考的知识点,高数里的傅里叶级数,欧拉方程,散度旋度,微分方程的物理应用,曲线积分里的stokes公式,统计里面的假设检验,这些是提分项,不一定考,但是考了就是拉开差距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也要注意。最后就是心态问题,适当的紧张是好的,不要胡思乱想,保持专注。
政治 是一个投入小收获大的学科,我建议跟着徐涛全程班过一遍,把整体的知识点框架理清楚,特别是马原,知识点比较繁多,且容易混淆,所以要深入理解。这样大概30天就把视频看完了,然后剩下的时间1000题,真题,四套卷这样的顺序做下来。为什么没有八套卷,因为我做了八套卷发现,基本都是1000题里面的,到后面四套卷了也有八套卷里的 ,所以时间不充裕,这个八套卷可以不做。说一下做题的过程,建议准备三种颜色的笔黑蓝红,黑色,第一遍做全部题目,把做错的答案涂掉,蓝色,第二遍做第一遍错的题目,同样错的涂掉,红色是用来标记第三次做错的题目。这样做完整套题目,后面复习,就看红色记号的。省时间(③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一下知识点出现的频率,出现频率高的一定复习到知识点没有死角,这点很重要。)
英语 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科目,所以英语要考高分的话,还是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如果只要求六十分左右的话,短时间还是可以做得到的。我做的就是把朱伟的恋恋有词听两三遍,后面两边可以倍速播放,省时间。最后阶段做十年真题背一下作文。什么语法 完型,阅读 新题型没看,最后英语62不高,但知足了。再次声明,每个人都基础不一样不能保证每个人适用,我只是叙述我的经验,没有普遍上的指导意义,望权衡!
专业课 数据结构
用王道或者天勤,我用的天勤,觉得讲的更容易理解,后面有时间我在贴出来我考完写下题目,还有复试的微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