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The Craft of Research(1)》

跟读者建立联系【研究的艺术·一】

这一次李沐博士给大家精读的是一本关于论文写作的书籍。这本书总共包含四个大的章节,本期视频李沐博士介绍的是第一个章节:Research,Researchers,and Readers


0. 前言

视频开头,李沐博士介绍到:

在学生年代,我的语文和英语基本上徘徊在及格线的边缘,所以在做论文写作的时候一直是不那么自信的,以至于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怎么样做比较好的写作。但后来我发现两件事情:

  • 第一件事情是说,你的语文或者英语成绩好不代表你的论文写作就很好。如果你是30岁左右在国内接受教育的话(跟我一样的背景的话),很有可能你在国内接收教育的时候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论文的写作。如果你在20岁的话,很有可能你也是没有的。因为你在语文和英语课里面写的作文和你在写论文所要求的那一种格式是很不一样的。
  • 第二件事情是说,如果你已经做研究做了一些年了,比如说5年10年,甚至发表过一些顶级的会议和期刊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你的论文写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你的写作很有可能是能够符合发表的标准,大家也是能读的;或者是说你写东西也是比较快的,但是说要写到很好、写到很优美很清晰,还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如果你没有去下意识的做一些这样专业的训练的情况下,其实里面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好的写作能给你带来至少两个好处

  • 第一个好处是说,让你的思考更加的深入、更加的有条理,因为你要把一个东西用很好的语言组织写下来的时候就表示你的思考必须要非常的到位,方方面面都能考虑到而且有条理。
  • 第二点是说,好的写作能让更多的人愿意读你的论文,从而提升你的中稿率,以及说你之后的一个论文的影响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好消息是说论文写作其实并不难,至少比做研究本身要容易很多。在这期视频和接下来几期视频,将会给大家介绍下一些论文的写作技术 。使用的教材是上面这本书,这本书的标题其实是研究的手艺,是关于一本研究的书。但我觉得这本书是关于论文写作的一本经典的教材。这本书并不厚,大概300页的样子,但是已经覆盖了最重要的一些理论和一些技术。我在我们组里面也分享过这本书,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于论文写作有用,对于商业的写作也是有用的(比如说你在公司的时候,你可能会写很多的总结报告、项目计划、或者是一些升职报告)。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则也是完全适用的。

这里用的是这本书的原版,也是英文版。如果你是要用英语写作的话,我还是强烈建议去阅读英语版本。因为他写的还是非常的简单也好读。但如果你只是要用中文进行写作的话,用中文版本可能问题也不大。因为里面绝大部分东西其实也是跨语言的。

接下来我就会带大家过一下这本书,但我觉得过一遍可能是不够的,需要你们再去读几遍。比如说你在写文章之前去回顾一下这本书的一些技术点、写到一半和写完之后又可以再回顾一遍,看看有什么地方能够改进的。我觉得这本书其实里面很多知识说起来比较简单,就是很些很简单的一些技术,但是实际上要做好是非常难的,需要大量的练习。最好的办法是说,每隔几年回过头来读一下,也许有不同的一些理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本书是整个芝加哥关于写作系列丛书之一,这个丛书里面有几本是非常有名的。包括芝加哥关于语法使用和标点符号的写作指导,是非常基本的,也是权威的一本关于英语写作的书。然后后面有一本关于写研究论文的比较基础的书,如果你写论文的时候完全无从下手,你可以参照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比较基础一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这里使用的教材的名字叫做《研究的手艺》,是一本讲关于研究的书,而不是纯粹的讲怎么样去写你的论文。
但我觉得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这里面给你讲的是怎么样去讲这个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对绝大部分同学来说,你不仅仅需要知道怎么样写这个事情,而且你在写之前,你得知道怎么样讲你的故事。你在做研究的时候,至少做到一半的时候,你得想清楚这个事情了。如果你没有想清楚的话,你不管你写作有多好,可能写到后面你会比较困惑一点。所以我们使用它作为教材,然后我们用的教材是第四版。可以看到这本书第一版是1995年,第四版呢2016年。如果你手里的书是前面的版本的话,问题也不大。虽然我没有看前面这个版本,但我感觉最新的一版可能主要是怎么样找文献这一块有比较多的一些改动。

因为你想1995年的时候,那时互联网远没有现在那么发达,你要去找篇文章的话,在那个年代你可能真的只能去图书馆。现在大家去图书馆更多是一个自习的场所,或者学习的场所,但是你要找相关资源的话你还是上个网就行了。而且一般来说对于一本书,你可以看到它有很多很多版本,很多时候这也是出版社和作者赚钱的一个手段。因为你再版一次的话,他又拿到一些新的稿费,可能卖的时候更好卖一点。比如说有些教材,我就要知道一些物理的教材、心理学的教材他每年跟你再版一次,而且这些教材卖的是非常贵的。但是每一个版本他那么改动一点点东西,所以如果今年开的课是基于新的版本的话,那么去上的学生很有可能就不好去用之前那些旧书了,他得去买新书。这样子的话,作者的和出版社的收入上会好一点。所以大家在看书的时候,也不一定一定要追求最新的版本。

在作者上面这里面一共有5位作者,这些作者基本上都是来自大学的英语系。所以导致这篇文章在写作上面应该是比较权威的,就是怎么样用词、怎么样去写点东西。但是在举的例子上面,他比较偏文学和自然科学,但是同学们可能是来自于技术领域的,所以你在理解其中一些样例的时候可能是不那么的熟悉,但是没关系。这些写作的想法都是相通的,而且也导致这本书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就是你不管来自于哪一个学科,只要是关于做研究的话你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当然我们也会为大家补充一些我们之前读过论文的一些样例。就是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但反过来讲如果你对这一块不熟的话,那其实也问题不大,你就把它当做写作样例来理解就行了。

还有一点,前面三名作者其实现在已经过世了,所以第四版就是后面两位作者在前面三位作者过世之后,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1. 目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目录,这本书是分为四个部分,所以我们可能会录制四期或者会更多吧:

  • 第一部分,提出了一个核心的观点,是说你在写文章的时候,其实你是跟你假想中的一个读者的一个交流。我觉得如果对于写作来讲,对我个人来讲最重要的一个指导意见是什么:在写作的时候,永远要知道你的读者是谁。讲到这一段的时候,你是想说现在读者知道什么了,接下来他们想要知道什么。这个是一个非常一般化的指导意见,我觉得大家应该把整个这句话记在心中。同样道理对于任何这种创造性的有时序相关的信息,包括录视频、拍电影、写作都是一样的,就是一个时序的一个信息。你总是要知道到这个时间点,你的读者大概现在知道些什么东西了,他们下面想要看到什么东西,这样你就能够比较好的把握节奏,使得大家一直是可以持续看下去的。
  • 第二部分,关于的是说怎么样去问问题,怎么样去找答案。对这么一个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同学们并不会去花很多时间去想它,也就是说你要去做某一个研究的时候,你要去想说这个研究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你可能觉得你自己比较感兴趣。但是你要想的是说,对于别人而言这个东西重不重要,因为你感兴趣的事情别人不一定感兴趣。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写篇文章可能就不会有很多人来读,甚至是说你想中一个会议都很难。那反过来讲,如果你做的问题大家都很关心,觉得是很重要的事情的话,就会影响到很多人。然后他们在你的工作之上持续再往下做下去。打个比方说说,我们之前在读论文上也读了几十篇论文,我觉得那些论文在质量上可能都差不多,在创新性上、在意义上面而且我讲的质量可能都差不多。就时长也差不多,讲的方式也差不多,但是你从整个视频的观看数来讲差别还是挺大的,就说大家在看到一个视频的时候,首先看说你这个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我感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话我会往下看,我不感兴趣的时候我就不看了。虽然做研究不是为了流量,但反过来讲你再做研究时候总要想清楚你做这个问题哪些别的人会关心,这样子你写论文的时候应该把这些论文让这些关心的人去,这个是很重要的。而且你在写论文的时候,也知道是谁可能会关心这个问题,所以你写论文的确是针对他们来写,就是跟他们的一场对话。
  • 第三部分,是讲怎么样讲一个故事。你的论文要提出一些论点,然后你要提出论据来支撑你的论点。写论文跟你写小说、拍电影或者做视频没有本质的区别,你都是讲一个故事。当然人的很多活动都是最终为了讲一个故事,但是你这个故事跟小说那些不一样的是说你并不是让你的读者沉浸进来,让他享受在读的过程,而是让大家在读过你的论文之后信你所说的东西。比如说我提出个算法,我觉得这个算法在什么地方特别好,然后接下来你是想让别人也信你说了这个事情是真的,这个算法在某些地方很好。下一次我要用到它的时候,我应该用你的算法,或者是说我要进行改进的时候我应该基于你的算法,但如果你没有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讲到让人信服的话,那么别人可能就不会接受你这算法很好。别人可能: 1)不会接受你的文章发表在某个会议上面,2)别人的工作也不会基于你的工作继续往前。所以这一部分核心关系是说怎么样提一个论点,然后怎么样安排论据来支撑你的论点,在这一部分之后你就知道怎么样组织你的故事。
  • 第四部分,告诉你怎么样把故事写下来。关于写作其实主要在这一个部分,虽然我们这个视频是说怎么样教你做研究的写作,但是前面的三个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前面三个部分没有想清楚的话,那么你在写作的时候你有可能是也做不了什么东西。就跟你做菜一样,你把食材先准备好,然后在实际操作时候去想怎么样做菜。但这一块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会花很多的时间来讲怎么样写作,特别的是我觉得里面提出了一些很简单、但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原则,只要根据他的原则来你的整个写作至少在易读性上是能够上一个档次的。

2. 研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来讲第一部分,标题叫做研究、研究者和读者。首先是一个前言,怎么样变成一个研究者。这本书在整个的读者的选取上面是比较广的,你可以是低年级的本科生,正准备做你的第一个研究项目;也可以是比较年轻一点的研究者,比如说做了5年或者10年的研究了。因为他的深度也是摆在那里的,但我们在这里就把大家的范围给稍微缩小一点点,我们考虑的是你现在已经一个研究项目做到一半了、或者甚至快要做完了,开始要准备想怎么样写你的论文。或者是说你已经做过了几个研究,写过了几篇论文,但觉得自己的论文写作还是能够提升一下的。所以我们就不给大家仔细去讲什么是研究、怎么样做研究、怎么样找文献。当然这个东西都很重要,但我们在这个地方是没有时间给大家一一展开的,我们可以在别的视频给大家讲一讲。或者是说我们在读一些论文的时候也会附带的讲一讲,所以前言我们就跳过了。如果你真的是刚开始做研究的话,你可以去读一下,我觉得写的挺好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章还是讲的比较偏背景的知识,所以我们稍微快点给大家跳过。但我觉得这里有一句话是讲的特别好的,是说研究是什么东西,他这里讲的是:研究就是要去收集信息来回答一个疑问,回答完之后能解决某一个问题。这里面有三个部分:第一个是收集信息、然后是去回答一个疑问、最后再去解决一个问题。当然这个写的是比较偏社会和自然学科这一块。对于技术类的话,你认为收集信息很有可能就是去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然后去做一些实验来证实它的有效性。然后你的方法是干什么呢? 你的方法在这里他讲的是说你要回答一个疑问,并且解决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可能正常的会觉得说我的方法就是解决某一个问题。我们不会把 questionproblem 这两个东西分开,但在这里他是给你分开了,使得能指导你更好的去想这个事情。

我们在第二部分会看到他具体怎么做的,所以这个地方的核心是说:我们不管是在做研究还是在写作的时候,都要把这个东西想得特别的清楚,让大家能够很清楚的知道你是在做什么样的问题。不然的话你不仅仅是在写作、甚至是在做研究的时候,你也没有太多的头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节讲的是说你为什么要去写一篇文章,写文章他举了三个好处一个是说你写文章你自己会记得;第二个是你写的时候会帮助你理解事情,因为你要把一个故事写的特别清楚,你得去方方面面去想这个事情,通过写作可以把一个东西想的特别清楚;第三个是写作可以用来测试你的想法,说写作需要把你这些想法从你的头里面拎出来,然后写到纸上面,然后你就会知道你真的是怎么样想的,以及是说你通过把它写下来看你想的东西是不是很对。

所以总结一下:我们写作就是要记得更加精确,然后理解地更好,以及评估我们想的是不是真的比较客观。所以很多时候就算你不是要去为了发表论文来写作的话,你把一个东西写下来也是很有用的,很多人有记笔记或者写日记的习惯,多多少少也是在干这个事情。


1.3节是说我为什么要用一个正式的论文格式。这里的核心是说你的研究就是跟你在同一个研究领域的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所以这个论文的格式可认为是一个通讯的一个协议。协议无处不在,任何个体之间甚至机器之间交互都需要有协议,一旦有了协议之后,我们在交互的时候只要知道怎么样去解析这个协议就行了。使得我们解析就比较方便,不然的话如果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方式来发言的话,那么对方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理解你地这种写作、以及说话的一个方式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节是说写作也是一个思考,就是说你需要为你的读者思考。就是说你得去想,你的读者要去怎么样理解你这些东西,然后他们会怎么去想。因为你写作目的就是把你的一些想法写下来,希望别人能够去接受,然后别人在你的想法之上再去探索,所以你写作的目的是让别人能够看懂,能够接受。这个是他的核心的思想,但是他又在下面一段话做了一个补充,是说你写作也不纯粹是为了让别人给你点赞,因为研究也不是纯为了流量, 在书里面说也不是纯为了让你的老师能够满意你的写作,这本书说我可以帮助你干这个事情,但是如果你就是为了干这个事情的话
那你可能做不出特别深刻的研究。核心是说你还是要找到一个 topic,你真心的关心,然后你去问一个问题,你真的想要去回答,然后尽你所能的去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核心是说,研究的最后还是一个很个人的事情,你得找到一个研究方向,你个人喜欢的、你有激情的,而不是真的是为了说发表多少篇论文,然后在我的简历上有几笔。你可以这么做,这个没问题,让你在短期之内能找到一个更好的一个职位,或者升到一个更好的学校。但是从一个长期的角度来讲如果你真想做研究,做5年做10年甚至做更长的时候,那你一定要去找到你的兴趣点在什么地方,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到更远。

然后后面作者又补充了一点,是说这个世界上其实有很多研究,特别是一些很重要的研究,在一开始的时候别人是不关心的,因为别人不理解你在干什么事情,但是有些人坚持的自己的意见,坚持的探索下去,而不是说别人觉得这东西没意义我就不做了。然后这里面举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得诺贝尔奖的遗传学家,当你坚持下去的时候,可能有一天的时候大家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值得去探索的时候,你已经把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找出来了,所以你已经领先于世界。然后在世界认识到你的重要性的时候,其实很有可能就做完了。

比如说一个大家更熟悉一点的例子,就是 Elon Musk 做电动车的时候,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做了。当时大家都不看好,车厂都不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是到现在电动车以及越来越普及了,而且会在一些年之后彻底取代燃油车。当大家意识到电动车重要的时候,特斯拉已经做到非常大了,市值都已经超过了所有的汽车厂家的市值之和了。当然这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不成功的例子,就是说大家坚持在自己的梦想里面做,但是到现在为止可能坚持很多年了还是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然后作者最后是说我希望能够告诉你怎么样去权衡你自己对你自己项目的价值的一个信念,和你的老师、你的同行之间的一个需求,就是说要么你做一个东西你认为是有价值,但可能别人认为没有。要么就说你做一个东西别人认为是有价值,但是你可能觉得没那么有意思。

然后作者承认说他不能告诉你答案,如果你认为现在你做的是对的,但是你又找不到别人能够去分享你的信念的时候,你唯一能干的事情就是说那你就是低下头来继续干吧。然后作者很羡慕你们,然后我也是,我对一个人的羡慕
不在乎说你有多少钱、你有多少地位、你有多少什么什么东西,我更羡慕的是说你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能做一件事情,你真的是觉得能够实现你的人生价值,为什么呢?是因为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每个人就有那么多的时间,大家都是一样的,你把你的时间花在你认为值得东西上,可能别人觉得值不值其实真的不重要。只是说你用你的时间去实现你的人生目标的话,那就是最值得钦佩的。也许你以后会取得一些成功,或金钱上的、或者名声上的
,也许你不能,但这个东西都没关系。只是说你的时间花在了你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上,人的一辈子就是值了。


3. 跟读者建立联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部分,标题是跟你的读者建立联系,副标题是为你自己和你的读者都创建一个角色。接下来是一个小摘要,是一个三句话的摘要。所以它的每一个小节前面都有个小摘要,这个小摘要是一个经典的教科书般的例子。怎么样写摘要,具体的结构我们在后面讲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同样上一节的最后一个小节也是一个教科书般,怎么样组织你的论据,我们在之后讲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学习一下,他到底是怎么样组织的。

看一下这个摘要,如果一个研究没有人读的话可能也算不了太大。就算是很有经验的研究员,有时候也会忘记把他们的读者放在自己的脑海里面。在这一节我们将告诉你怎么样去为你的读者考虑,甚至是在你开始你的项目之前,
大部分重要的事情我们通常是要跟别人一起来合作完成,能够自己一个人搞定的重要的事情基本上是很少的。但是很多人觉得研究不一样,他们可能会想象是说在一个安静的图书馆里面,会有一个孤独的研究员在那里面做了什么东西,我们也可能对研究者有一些刻板的印象,比如说觉得一个研究者就是应该特别聪明、天才般的, 但是不善言语,然后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比如说北大的韦神。但实际上来说,我见过的大部分的研究员,包括学术界的一些泰斗人物,或者是某些研究领域的 superstar,都是非常的能言善辩的。他不光是智商高、情商也非常的高,甚至是比一般的人更会去 social、更会说话一些。然后在反驳了这个刻板的印象之后,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是说当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或者是读篇论文的时候,你其实是跟他的作者做一个无声的一个交流。就反过来当你写一个文章的时候,你也是把你的声音写进了你的文字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节是说,你的文章就是跟你的读者的一个对话。对话我们天天会碰到,每天会跟很多人做很多场对话,生活上的也好,学习上的、或者是工作上的。生活中的对话是一个互动的,就是说你大概知道这个对话怎么样,如果你觉得这个对话可能进行的不是很顺畅的时候,你可以会做一些改变,比如说你觉得我说话太快了、你说我东西没听懂的话、那我可以说慢一点。或者是说你对我说的什么东西上下文不那么理解,那我可以给你交代一些背景知识。或者你觉得我太啰嗦了,那我就快一点,或者是说你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话题都可以。所以你在交流的时候,会从别人那边得到很多的反馈,别人的表情、别人的肢体、别人的声音。别人的一些说的话都会给你一个反馈,所以这个东西是一个人自然而然的一个事情,因为人是一个社会性动物,所以这些技能都刻在你的 DNA 里面。

但是写作不一样的在于是说写作是一个想象中的对话,而且一旦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去决定是说,作者在这个对话中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说读者我们会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比如说作者是作为一个老师,来教学生一些东西,就是教科书的写法。或者是说,作者给大家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东西,blog 是怎么写的。或者是说作者,向读者求些什么东西,比如说我们写项目申请,而且这些角色是固定的。通常来说一篇文章从头到尾里面,读者和作者
的角色是不会变的,因为你一旦变的话会觉得很困惑。就是说,大家会觉得你这个上下文是不一致的,文不对头,所以你不应该去变他的角色。另外一个是文本是一个静态的东西,他不是一个动态式的一个交互,所以你不可能根据读者现在的情况来改变我下面的文字的输出。所以当你读者在读你的东西的时候,他们一边读会一边想,也会一边去 judge 这个文章。

比如说这有个例子是说,读者在读 a 写的文章的时候,会有个这样子斜体字写的想法,读者会觉得说:a 承认了 s 的一个证据,但是他很教条般的去批判这些证据,而且忽略了一些很明显的一些反例。如果这个时候,你的 a 的文章已经有这样子的一个负面的印象的时候,a 是无法改变你接下来要看到的文字,因为这些文字已经写好了给你了,所以他无法做调整。使得你能改变这样子的一个印象,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作者就是 a,就应该想好说是不是我这样写,读者会有这样子的一个评价。所以我要适当的去重新组织我的一些论点,甚至是说我在之后可能要回过头来做一定的解释。如果你一开始没有想清楚这个事情的话,那么一旦写下去了,他就写下去了就是无法再改编了。当然读者会去 judge 作者,作者也会去 judge 读者,但是这个东西是发生在你写作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就是说你要给读者给定了一个角色,比如说他给了下面两段例子,两个不同的风格来讲同样一个事情:

  • 先看第一段话,第一段话是说如果你打扰 REM 睡眠,REM 就是快速眼动期。有意思的是说,我的第一个研究项目还是关于这个项目的,就说人在睡觉的时候,有一些过程叫做快速眼动。就说你看上去就是人的眼球在不断的动,你可以简单的认为就是把你白天的那些短期的记忆从你的前脑写到你的长期记忆海马体里面,有一点类似说我们把内存里面的数据写回了硬盘。这样子我们断了电也不会损失掉,所以这段话是说如果我们打断这样子的快速眼动周期的话,会影响我们的一个内存的一个固化。特别是 declarative memory(陈述性记忆),这个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而且也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跟记忆相关的一些认知的活动。
  • 第二段是同样一个东西,但是用一个不同的语气来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睡眠,不仅仅你会感到困难去记住一些东西和一些概念,同时你的记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使得你更加的难的去记住一些信息。以及基于他之上的一些理解、思考和学习。

所以看到这两段话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语气语调用词上就第一段话更多用了很多专业词汇,REMmemory consolidationdeclarative memorycognitive process 就是说基本上是一些抽象的一些专用的词汇。那第二段话的用词就简单很多,基本上没有前面这些专用词汇,而且用的是大量的你会怎么样。你不不这么做就怎么样,所以基本上你可认为说第一段话多多少少会出现在教科书里面,或者出现在论文里面,面向的是专业的读者。第二段话更多是是一些指导书,再给一些一般的读者一些建议,怎么样保持一个比较好的作息。所以作者在写之前就会想好了这个东西是给谁写的,你不能随便的换了,就是说假设你的读者是专业的读者的话,你把第二段给他们看的话,你把这一段东西放在你的论文里面,别人会觉得你这东西不专业。

反过来讲,如果你给一个正常人说,我想学习一下怎么样使得我的每天的大脑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工作状态的话,那么你把第一段话给他们的话,他们可能也不理解你在干什么事情。可能半天读不懂,或者读了两句话就读不下去了,就换书去了。所以角色的扮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我们要想清楚接下来就讲的是说,作为作者有什么样的角色,作为读者又有什么样的角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节讲的是说理解下你的角色,也就是作者的角色。 作为一个作者的角色通常有三种:

  • 我发现了一些新的有意思的信息可以分享给你们,其实很多时候 b 站上大部分的视频就是这样子一个角色,你看我去探了某家店,然后发现了个什么有意思的东西,然后拍了个什么东西给大家看一看,这基本上是这样子的角色。
  • 下一个角色是说我找到了某一个重要的实际的问题的一个方案。这个地方虽然有一定的二义性,但是作者在这个地方其实主要讲的是说你发现了一个解决方案来解决一个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中的一个实际的问题。更多的像我们写 blog 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你如果碰到什么困难,你可以用这样去解决,然后这样子的话别人会碰到同样的困难的时候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你的 blog 的话,就找到了解决方案。
  • 第三个角色是我告诉你说,我找到了一个重要问题的答案。首先这个问题是重要的,而且我找到了一个答案。然后我想分享告诉你说,这个重要问题是什么,而且他的答案是怎么样子的。

然后当你作者扮演不同的角色的时候,其实你也同样的要求了读者应该扮演什么的角色。当然你不能要求读者去扮演角色,所以是说当你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那你的读者会得到一个对应的角色。那么那些会扮演这个角色的人会成为你的读者,不会扮演这样的角色人不会是你的读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个作者角色他对应的读者角色:

  • 2.3.1 讲的是说娱乐我,所以你也理解 b 站的用户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来追求一个娱乐的效果。就是我看一个视频是为了娱乐自己,包括我在内,我要看 b 站可能也是偏娱乐视频为主。而且对于绝大部分知识类的视频来讲,其实也是一个娱乐的效果,虽然他卖的是知识,但是核心还是为了娱乐。但反过来讲,我们这类视频不是以娱乐为主的,所以这也注定了我们的视频的受众也不是很广。我们的视频基本上没有概率可以上到热门视频,但是我作为作者来讲我没有想法去改变我们这个视频的定位。就回到了我们上节说的,就是说虽然绝大部分人认为你这个视频的价值不高,因为他们是追求娱乐性质的视频的话。但是我觉得我没有太多必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制造娱乐项的一些视频,这也是一个自己的价值和别人的需求的一个平衡。我们来看一下作者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例子,假设有一个当地的一个叫齐柏林飞艇俱乐部的人,邀请去做一个报告。齐柏林飞艇就是德国在一战的时候使用的一个大型的飞艇,在 b 站上很多这样的视频来讲这个东西。然后这些俱乐部的会员就是一些爱好者,他们阅读相关的各种文章,然后访问一些历史纪念博物馆,收集各种相关的一些故事。然后你去讲什么呢,你在清理你们家壁柜的时候发现很多年前你的叔外公(也就是你妈妈爸爸的弟弟)写的一封信,他讲述了自己在1936年坐这个飞艇的一段经历,然后他还有一些照片,然后有一个菜单,他就点单的那个晚饭的菜单,以及是说他在信里面还讲了一下说当时候他点的那个烤牡蛎他吃的怎么样。以及是说他为什么要去坐这样子一个飞艇,而不是用别的交通方式,这时候你去做报告的时候,你得去想一想说你的听众是谁,他关心什么东西,所以你想一想你们是业余爱好者,那么就喜欢分享一些故事,那么你就可以直接跑过去,你也不用做你的 ppt,你也不用使用任何的数据,或者去阅读一些专业的文献,讲一讲什么东西。你就去讲一讲这些故事就行了,比如说你的叔外公为什么要去坐飞艇,而不是别的。是因为你叔外公觉得飞艇飞起来更舒服、更平稳、更经济或者速速度更快,以及说在飞艇上吃烤牡蛎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感受,和给大家看一看这些照片,以及那时候的信。所以因为你有这个题材,大家对这个题材感兴趣,你基本上已经赢了一半了。接下来只要你用比较有激情的比较生动的一个表达把这个故事讲出来那就赢了。所以你就达到了一个目的,你分享了一些新的发现,然后你也娱乐到了你的听众,好接下来看一下第二个角色。
  • 2.3.2 是说听众需要你来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实际中的一些问题。我们用这个视频举个例子,你为什么看这个视频,是因为你想去了解一些技巧,怎么样帮助提升你的论文的写作。但如果说我花5分钟来讲,10年前或者20年前我是怎么样去学习的,那那个时候苦、那个时候又没有 b 站、那个时候又没有人给你录视频、给你手把手讲这东西、我英语也不好、读也读不懂书也找不到、这本书我当时没找到,所以那个时候我就走了很多弯路。一把辛酸一把泪,文章被拒了很多次,才慢慢的学会怎么样写作。你可能会觉得说,你讲一讲这个故事挺好的,让你的视频更加生动一点,然后听的笑一笑也挺好的。但如果我花5分钟或花10分钟来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说故事是挺好的,但不要再讲了,我们还是来讲一点干货吧。这个就是你想从这个视频得到什么。我举另外一个例子说十几年前当 andrew ng 在 youtube 上传他机器学习课程的视频的时候,是那个年代基本上认为质量最好的一个网课,大家还没有习惯把视频上传上来的时候,所以很多人都过来看。但是评论最高的那一条评论是什么,就是说让告诉大家跳转到23分钟多少秒,那时候是真正的课程开始,前面的都是 andrew ng 的一些瞎扯。所以大家纷纷的就跳了,点赞也是最高的。所以如果是大家抱着一个学习目的来的时候,你最好不要绕太多弯路,直接跳到干货的那一个地方,直接让大家开始学习。我们来看一下作者举的例子,他是说你的第二个报告邀请的是谁呢?有一个叫做 True to life 的一个电影,他们准备去拍一个电影,关于飞艇在1936年的一个飞行的一个状况,他需要你去帮他们把这些历史上的细节给搞对,包括了是说当时候的一个餐厅是怎么样设计的,他需要知道餐厅是怎么样摆放家具的,是谁在那里面吃东西,以及整个菜单长什么样子。所以他不关心说你这些证据是新的,还是你刚从壁柜里发现出来的,还是你本来就知道的。他只关心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他们也不关心你的叔外公为什么要去坐这个飞艇,而不是做别的东西,所以只要你给出这些东西有细节大家相信你,那么你的任务就完成了。当然他们在听的时候也会非常注意里面讲的一些细节,看看前后是不是一致。因为他们要确保你这些东西是真的,他们的电影是能真的能够还原出当时候的现实。
  • 2.3.3讲的是说帮助我更好的去理解一些东西。这个是大部分的论文的读者要求的东西。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作者举的例子,假设你的第三个报告是被谁邀请呢?是被一个叫做 zeppo 大学的叫做比空气更轻研究系的老师,邀请你去做一个报告。他们研究关于飞艇的各种知识,他们会做一些研究,研究当时在经济的一些情况以及他的空气动力学、以及他会去跟世界各地的这一个行业的专家去探讨整个飞艇的历史和社会的一些地位。然后这些教授,跟其他的 lighter than air 的一些学者竞争,他们想去得到新的一些 lighter than air 的知识和理论,然后他们就能发表在lighter than air 的期刊和书上面,然后被别的 lighter than air 整个领域的一些大家来读。这是背景知识,所以这些学者邀请去做一个报告关于1930年,做齐柏林飞艇旅行的一个社会历史,所以你也理解需要,他们希望你能够提供一些事实,能帮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整个齐柏林飞艇旅行的一个社会历史。或者是说更多是说整个 lighter than air 整个文化的社会地位,所以这就是他们的诉求。因为他们是做严谨的学术,所以他对你还有一些额外的一些需求,就是说他希望你能够客观,然后在逻辑上是严谨的。然后你所有的证据是能经得住考验的,所以你在做你的报告的时候,你在提供这些证据的时候,你需要非常有理由据的。不然的话他们就会来问你问题,说你为什么可以这么说,你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如果你的回答没有令他们满意的话,他们会一直问下去,直到你承认说你其实并不知道,或者是说把你知道的所有的这些东西全部掏出来才为止。但你可以跟之前一样,把你的叔外公的些照片、信、菜单掏出来,他们也很高兴看到这个东西,但是他们更关心的是说你这些文档怎么样作为你的证据,来帮助你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就是更好的理解齐柏林飞艇,他的一个旅行的社会地位。但是如果你无法提供足够多的理由来证明说你提供这些文档跟你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有一定关联的话,这些教授也不会说我不同意你的证据,他不会说 I don’t agree,但是他们会回你一个更加致命的一个反馈,叫做 I don’t care。所以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样组织你的报告,你可以说我们都相信在30年代,当你坐齐柏林飞艇的时候,你的食物都不是在明火上面做出来的,因为你会害怕爆炸。实际上齐柏林飞艇就是因为炸掉了,所以因为安全性的隐患所以大家都停掉了。但是我有新的证据表明是说在1936年的一次飞行上面,厨师使用了炭火来烤牡蛎,所以你使用你的文档、你的证据来挑战整个领域大家所共信的一个东西,从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在后面作者又稍微挽回了一点点,说 who cares about that 这个事情。就是说假设你给这些教授看你的照片的时候,他们可能也是蛮感兴趣的。具体的故事是这样子,威廉曾经有一次去参加了一个博士生的答辩,这个博士生干什么事情呢,他给大家展示了他新发现的欧洲的人类学家在20世纪的早期在非洲和亚洲拍摄的大量的这样电影的胶卷。这些之前大家没有见过的胶卷,让整个委员会都感到非常有意思,然后威廉就问了一个问题,说说这些新的胶卷怎么样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电影的过去和现在,然后这个博士生回答是说:因为之前没有人看见过。然后威廉又继续的换一个角度来问这个问题,但是这个学生也没有更好的一些答案。所以听上去比较失败对不对,但实际上答辩委会里面的人觉得没什么问题。因为一方面,他看到这些新的胶卷的时候,已经在脑海里面想原来我之前对这些理解是不对的,虽然学生没有明明白白讲了出来,但是作为原始数据专家们一看就自己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第二点是说他们都喜欢这些老电影,所以你就给大家讲出来,大家觉得挺好玩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为结束,作者给了大家一个问题的列表,来帮助大家去思考。说怎么样去想象你的读者:

  • 比如说你的读者是谁?谁会来读你的文章?第一个基本上是你的评审人,就对这一块相当了解。或者是说有一定知识的一般的大众,或者是说一般的大众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块。所以根据三个不一样的读者,你在一些背景知识的介绍上用词上当然是不一样的。
  • 第二个是说他们希望我来干什么事情?他们希望我来娱乐他们吗?还是帮他们了解新的东西?还是怎么样?跟我们之前三个角色一对应的。
  • 第三个是说你要理解一下你的读者的知识的储备。比如说读者是不是理解你这个研究的话题?因为你每个研究都是一个 topic下面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你要读者说是不是他已经知道了这个问题?就知道这个问题存在,还是说其实有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还是说这个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有,只是我的问题?如果只是这样子的话,那你就比较困难了。以及说他们是不是理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还是说我必须要告诉你说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有多严重的后果,来引起大家的一个注意。
  • 然后你也要预测一下,你的读者对你的这些回答以及他的方法做的一些反馈。就是说我的观点是不是跟所有人的观点是对立的,如果是这样子的话,你要非常小心来改变一个别人的观点,或者说他们会不会做一些标准的一些问句来反对我的解决方案,以及是说他们是不是特别关心想知道我是怎么一步一步的解决我这个问题的。

这是我们第一期要讲的,也就是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整个论文的写作就是跟你的读者的一个无声的一个交流,跟正常的交流不一样的是说,他不是互动的,而说你要一开始就想好整个交流应该是一个什么的过程,要想清楚读者是谁,他们需要什么。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39480.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PAT - 甲级1045】Favorite Color Stripe(30分)(dp,LIS类问题)

题干: Eva is trying to make her own color stripe out of a given one. She would like to keep only her favorite colors in her favorite order by cutting off those unwanted pieces and sewing the remaining parts together to form her favorite color s…

机器学习编译第2讲:张量程序抽象

02 张量程序抽象 【MLC-机器学习编译中文版】课程主页:https://mlc.ai/summer22-zh/ 文章目录2.1 元张量函数2.2 张量程序抽象2.2.1 张量程序抽象中的其它结构2.3 张量程序变换实践2.3.1 安装相关的包2.3.2 构造张量程序2.3.3 编译与运行2.3.4 张量程序变换2.3.5 通…

迁移TFS 2012服务至新的电脑硬件

迁移TFS 2012的时候碰到一些问题, 中文记录很少, 英文的记录也比较零散. 这里记录最直接和简单的方法. 环境: 1. 公司域环境, 所有TFS用户都是公司域帐户. 2. TFS从一台服务器转移至另一台服务器. 都加入了公司域. 机器名分别为PC1和PC2. 域内不能有同名的电脑。 准备两台…

【PAT - 甲级1005】Spell It Right (20分) (递归输出,水题)

题干: Given a non-negative integer N, your task is to compute the sum of all the digits of N, and output every digit of the sum in English. Input Specification: Each input file contains one test case. Each case occupies one line which contain…

详解自动驾驶仿真数据集 SHIFT:A Synthetic Driving Dataset for Continuous Multi-Task Domain Adaptation

SHIFT:A Synthetic Driving Dataset for Continuous Multi-Task Domain Adaptation本文介绍一个新的自动驾驶仿真数据集:SHIFT,论文收录于 CVPR2022。适应连续变化的环境是自动驾驶系统一直以来要面临的挑战。然而,目前现有的图像…

TFS下的源代码控制

以下主要描述了: TFS源代码控制系统的基本场景如何把一个项目添加到源代码管理中如何与服务器同步如何做Check-In如何做分支与合并什么是上架与下架 我们知道工作项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元素,但是一个项目的成功,光有工作项还是不够的。工作项说…

【PAT - 甲级1004】Counting Leaves (30分) (dfs,递归)

题干&#xff1a; A family hierarchy is usually presented by a pedigree tree. Your job is to count those family members who have no child. Input Specification: Each input file contains one test case. Each case starts with a line containing 0<N<100,…

地平线:面向规模化量产的智能驾驶系统和软件开发

导读 7月27日&#xff0c;地平线在智东西公开课开设的「地平线自动驾驶技术专场」第3讲顺利完结&#xff0c;地平线智能驾驶应用软件部负责人宋巍围绕 《面向规模化量产的智能驾驶系统和软件开发》这一主题进行了直播讲解。本次分享主要分为以下4个部分&#xff1a; 1、智能驾驶…

【转】TFS上分支和标签的用法

什么时候用分支: 例如为某个客户定制的专用版本,和主干的特性有很大差别.不具通用性的需求. 大的版本修改,例如2.0 到3.0 加了很多特性,但2.0 还有维护.改bug 什么时候用标签: 小版本的发布, 如2.1.1到2.1.2. 分支的优点: 清晰,容易操作,程序员只要get latest/checkin latest就…

【PAT - 甲级1034】Head of a Gang (30分)(并查集)

题干&#xff1a; One way that the police finds the head of a gang is to check peoples phone calls. If there is a phone call between A and B, we say that A and B is related. The weight of a relation is defined to be the total time length of all the phone c…

重读经典(CLIP上):《Learning Transferable Visual Models From Natural Language Supervision》

CLIP 论文逐段精读【论文精读】这一次朱毅博士给大家精读的论文是 CLIP&#xff0c;来自于 OpenAI&#xff0c;是图像文本多模态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工作。 CLIP 的影响力可见一斑&#xff0c;如果按照沐神之前讲的如何判断一个工作的价值来说&#xff0c;CLIP 应该就是 1001001…

TFS准备(一)

一、TFS概念&#xff1a; TFS全称Team FoundationServer&#xff0c;是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端&#xff0c;功能包括如图功能&#xff1a;源代码管理&#xff0c;版本控制&#xff0c;团队开发协作&#xff0c;统一集成&#xff0c;测试管理等。 二、TFS安装要求&#…

【PAT - 甲级1094】The Largest Generation (25分)(dfs建树)

题干&#xff1a; A family hierarchy is usually presented by a pedigree tree where all the nodes on the same level belong to the same generation. Your task is to find the generation with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put Specification: Each input file contai…

重读经典(CLIP下):《Learning Transferable Visual Models From Natural Language Supervision》

上文链接&#xff1a;重读经典&#xff08;CLIP上&#xff09;&#xff1a;《Learning Transferable Visual Models From Natural Language Supervision》 5. 实验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CLIP 是如何进行预训练的以及作者为什么选用对比学习来预训练 CLIP&#xff0c;接下来我们就…

TFS创建团队项目(三)

打开Visual Studio 2013&#xff0c;视图-团队资源管理器-连接图标&#xff08;插头图标&#xff09; 当前是没有TFS服务器&#xff0c;点击服务器按钮 添加&#xff0c;并在URL地址栏里输入装有TFS的服务器IP地址&#xff08;配置完TFS后有这个URL&#xff1a;http://tfs-serv…

【PAT - 甲级1007】Maximum Subsequence Sum (25分)(前缀和)

题干&#xff1a; Given a sequence of K integers { N​1​​, N​2​​, ..., N​K​​ }. A continuous subsequence is defined to be { N​i​​, N​i1​​, ..., N​j​​ } where 1≤i≤j≤K. The Maximum Subsequence is the continuous subsequence which has the l…

详解4D毫米波雷达数据集(VOD)Multi-class Road User Detection with 3+1D Radar in the View-of-Delft Dataset

Multi-class Road User Detection with 31D Radar in the View-of-Delft Dataset本文介绍一个新的自动驾驶数据集&#xff1a;VOD&#xff0c;论文收录于 ICRA2022。下一代毫米波雷达除了提供距离、方位和多普勒速度外&#xff0c;还会提供高度信息。 在本文中&#xff0c;作者…

自动驾驶之心:毫米波雷达-视觉融合感知方法(前融合/特征级融合/数据级融合)

毫米波雷达-视觉融合感知方法&#xff08;前融合/特征级融合/数据级融合&#xff09;分享一个自动驾驶之心的报告&#xff1a;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融合目标检测。 作者主页为&#xff1a;https://www.zhihu.com/people/nacayu 文章目录1. 毫米波雷达与相机融合检测背景2. 主流融合…

【PAT - 甲级1095】Cars on Campus (30分)(模拟)

题干&#xff1a; Zhejiang University has 8 campuses and a lot of gates. From each gate we can collect the in/out times and the plate numbers of the cars crossing the gate. Now with all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you are supposed to tell, at any specific t…

TFS中的迭代(五)

从团队资源管理器中打开迭代选项。 TFS在新建完团队项目后会自动为本团队项目新建迭代子项&#xff0c;包含发布和冲刺。第一级为团队项目TestProject&#xff0c;第二层为发布&#xff0c;第三层为冲刺&#xff0c;这样的层次一共可以建14层。 这些选项可以编辑&#xff0c;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