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像自适应预处理及几何成像模型参数计算
· 对原始影像进行增强处理。
· 根据卫星影像的各种资料构建其几何成像模型。
2)像控点及加密点量测
· 像控点的像方量测。将外业提供的控制点进行量测,点位的量测精度应尽量达到子像素级。
· 在卫星影像重叠和覆盖范围内量测一定数量加密点,对作业区内其它单景卫星影像进行定向,点位的量测 精度应达到子像素级。
3)区域网平差定向
· 测区所有卫星影像应利用所有像控点进行区域网平差。
· 采用作业软件系统进行区域网平差计算。
4)近似核线影像生成
· 对原始卫星影像进行重采样得到近似核线影像。
5)匹配初始数据量测
· 以卫星影像立体像对为作业单元,在每个影像对中,由人工立体量测一定数量的匹配种子点、线(种子
点、线指由人工在立体观测条件下量测的一定数量的匹配初始点)。应为可视条件良好的特征点,例如,峰顶、
谷底、鞍部等。匹配种子点仅作为影像匹配的初始值,因此观测时仅需概略切准地面即可。
6)影像匹配并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 把自动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叠加于核线影像上面,在立体观测条件下进行目视检查,重点检查有无粗差
点,运行影像匹配得到数字高程模型。
· 可采用单点编辑法对格网点高程进行重新量测,精确切准地面;若需要对设定区域范围内的格网点高程进
行面编辑,可将范围内所有格网点设置为同一高程,如水域置平,或同时减去一个高差,如树高,经检查、修改
后,每个数字高程模型格网点应切准地面。
7)数字高程模型
基本内容
· 数字高程模型(DEM)产品由规则格网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 把自动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叠加于立体模型上,进行观测、检查、修改,使每个数字高程模型格网点或匹 配点、线切准地面。
检查
· 生成TIN前须检查矢量数据有无高程值错。
· 对生成的DEM进行粗差检查,将DEM数据内插生成的等高线与采集的等高线叠合,检查有无偏移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