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 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集中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监测 和治疗设备,对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有效治疗 的专门单位。
ICU能使重危病人得到早期而又准确的诊断,紧急而又恰当的处理。 因此,ICU病房对于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危重病人来说,无疑是战胜死 神的极好战场。
ICU的雏形可追溯到19世纪50 年代,1852 年 , Florence Nightingale在克里米亚战争 期间,就把可望救活的重伤员 安置在最靠近护士站的地方, 以加强巡视和及时救治,并主 张把术后的患者安置在近手术 室的小房间内,度过恢复期后 再送回病房。这种专门为术后 病人开辟的“小房间”即被认 定为ICU的雏形。
我国的ICU起步较晚,开始于80年代初期,但发展很快,目前国内三甲医 院均设有ICU,大部分的县级医院也已经设置相应等级的ICU病房。且随着医疗 水平不断提升,ICU从原来综合性科室逐步分化出各类专科性ICU
综合性ICU主要包括: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 专科性ICU主要包括: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 肾病重症监护病房(UICU)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产科重症监护病房(OICU)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 麻醉重症监护病房(AICU) 移植重症监护病房(TICU) 冠心病重症监护治疗病房(CCU) 心肺重症监护病房(CPICU)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房(NSICU) 心肺重症监护病房(CPICU)
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 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 每 床 位 的 占 地 面 积 为 15~18㎡,床位间用玻璃 或布帘相隔。
病床离开墙壁,形成生命 岛。所有线路,管道,设 备集中于吊塔,吊梁或者 功能柱上。病房中温湿度 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ICU的常规有监护仪、中央站、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 微量注射器、处于备用状态的吸氧装置、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在条件 较好的医院,还配有血气分析仪、脑电图机、B超机、床旁X线机、血液透析器、动脉内 气囊反搏器、血尿常规分析仪、血液生化分析仪等
ICU收治对象
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 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 续严密监测和支持者;
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
脏器(包括心、脑、肺、 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 器衰竭者;
重症休克、败血症及中 毒病人;
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 加强治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