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专插本基础写作
辅导部分分为五个部分,共 42 道题目。 50 ﹪-60 ﹪﹙填空,选择,判
断,名词解释,简答,鉴赏﹚, 40 ﹪﹙作文﹚。
1、什么是文章写作。
文章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是具有写作能力的人制作文章的复杂的创
造性脑力劳动。 (写作实践使写作主体﹙作者﹚与客体密切的联想起来,并且构
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
2、什么是文体。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 体式或样式, 它是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实际呈现出来的内
容及其表达特点与结构方式的整体状貌。
(文学作品之外的文体可分为记叙文体、议论文体、说明文体和应用文体四大
类。)
3、简述一般文章表现事物的独特方式。
⑴、以个别反映一般
作者应站得高看得远, 切实把握住历史前进的航向, 同时又能洞察入微, 善于从
生活的长河中捕捉具有深刻意义的浪花, 并通过写这朵浪花, 或浪花中的一滴水
珠,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的社会内容表达出来。
⑵、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
文章以书面语言作为表现手段, 就使它具有广泛地表现事物的可能性。 可以写人,
可以记事,可以状物,可以明理,可以抒情。
⑶、用直述的方式进行表达
在表现主题方面, 一般文章与文学作品有所不同。 文学作品多用隐蔽的, 曲折的
手法暗示主题,而一般文章则要用直述的方式把主题明白地表达出来。
4 、文章写作有哪些特点。
⑴、个体性。
写作的个体性主要表现在作者的能动性、 目的性、创造性以及写作的个性特点等
方面,这些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之中,反映在写出的文章里。
⑵、综合性。
一篇文章,尤其是复杂一些的文章,是作者的生活感受,知识积累,思想情感,
审美观念,心理,智能,意志,才气等多种素质和条件的综合体现。写作活动是
一项综合性的高级智能活动。
⑶、实践性
写作实践是构成写作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基础,是写作主体与客体发生联
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首要条件。
⑷、创新性
每篇成功的文章都是一种创新,或在语言,或在主题,或在表现技巧上。没有创
新的文章,读者则不爱看,因而便没有生命力。
..
.
5、好文章应该具备哪些主要特点。
从文章生成机制看写作的 四体 ﹙主体、客体、载体、受体﹚
(1)、有我写作
“有我写作”是指有情感、认识和抱负的文章写作, 是否有情感、认识、抱负,
是考量一篇好文章的基本标准。
(本我—情感 自我 认识 超我 抱负)
(2)、真实写作
所谓真实写作,就是真实地表达我们﹙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的认识。
A, 本真 ,概念层面,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a) 理论类文体——真凭实据,真知灼见
B, 自真,现实层面,准确展示事物的实际面貌。
b) 新闻类文体、应用类文体——真人真事
C, 超真 ,艺术层面,准确塑造事物的存在状态。
c) 文学类文体——真情实感
(3)、平视写作
“平视写作”就是写作主体心中时刻装着写作受体求知、 求新、求交际的解读需
求,不说(写)大话、套话、空话和假话。
(4)、通变写作
“通变写作”是指根据文章形体和传播媒介的特点,灵活机智地调整写作思路
和写作方式,以顺应写作载体的一般需求。
6、综合你熟悉的作者,谈谈作者需要哪些修养。
⑴、思想修养
包括作者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两个方面。
⑵、文化修养
文化知识的储备越丰富,作者的视野和思路也就越开阔。
⑶、表达修养
表达修养是指作者用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良好修养。
7、写作技巧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