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三)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三)内存管理

  • 一、程序执行过程
    • 装入的三种方式
    • 链接的三种方式
  • 二、内存管理的概念
    • 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 单一连续分配
        • 固定分区分配
        • 动态分区分配
          • 首次适应算法
          • 最佳适应算法
          • 最坏适应算法
          • 邻近适应算法
      • 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
        • 两级页表
      •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 段页式管理
    • 三、内存空间的扩充
      • 覆盖技术
      • 交换技术
    • 四、虚拟内存
      • 虚拟内存的实现
        • 请求分页管理
        • 缺页中断机制
        • 页面置换算法
          • 最佳置换算法(OPT)
          • 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 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
          • 时钟置换算法(CLOCK)
          • 改进型的时钟置换算法
        • 页面分配策略

一、程序执行过程

  • 编译:由编译程序将用户源代码编译成若干个目标模块
  • 链接:由链接程序将编译后形成的一组目标模块及所需的库函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装入模块
  • 装入:由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运行

装入的三种方式

  • 绝对装入:在编译时,如果知道程序将放到内存中的哪个位置,编译程序将产生绝对地址的目标代码。装入程序按照装入模块中的地址,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
  • 静态重定位:又称可重定位装入。编译、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指令中使用的地址、数据存放的地址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而言的逻辑地址。可根据内存的当前情况,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的适当位置。装入时对地址进行“重定位”,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地址变换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
  • 动态重定位:又称动态运行时装入。编译、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装入程序把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并不会立即把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而是把地址转换推迟到程序真正要执行时才进行。因此装入内存后所有的地址依然是逻辑地址。这种方式需要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的支持。

链接的三种方式

  • 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可执行文件(装入模块),之后不再拆开。
  • 装入时动态链接:将各目标模块装入内存时,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方式
  • 运行时动态链接:在程序执行中需要该目标模块时,才对它进行链接。其优点是便于修改和更新,便于实现对目标模块的共享

二、内存管理的概念

内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

在单一连续分配方式中,内存被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系统区通常位于内存的低地址部分,用于存放操作系统相关数据;用户区用于存放用户进程相关数据。内存中只能有一道用户程序,用户程序独占整个用户区空间。

优点:实现简单;无外部碎片;可以采用覆盖技术扩充内存;不一定需要采取内存保护(eg:早期的 PC 操作系统 MS-DOS)。
缺点: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中;有内部碎片;存储器利用率极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固定分区分配

操作系统需要建立一个数据结构——分区说明表,来实现各个分区的分配与回收。每个表项对应一个分区,通常按分区大小排列。每个表项包括对应分区的大小、起始地址、状态(是否已分配)。

当某用户程序要装入内存时,由操作系统内核程序根据用户程序大小检索该表,从中找到一个能满足大小的、未分配的分区,将之分配给该程序,然后修改状态为“已分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实现简单,无外部碎片。
缺点:

  • 当用户程序太大时,可能所有的分区都不能满足需求,此时不得不采用覆盖技术来解决,但这又会降低性能;
  • 会产生内部碎片,内存利用率低。

动态分区分配

动态分区分配又称为可变分区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不会预先划分内存分区,而是在进程装入内存时,根据进程的大小动态地建立分区,并使分区的大小正好适合进程的需要。因此系统分区的大小和数目是可变的。

空闲分区表:每个空闲分区对应一个表项。表项中包含分区号、分区大小、分区起始地址等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空闲分区链:每个分区的起始部分和末尾部分分别设置前向指针和后向指针。起始部分处还可记录分区大小等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次适应算法

算法思想:每次都从低地址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能满足大小的空闲分区。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以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最佳适应算法

算法思想:由于动态分区分配是一种连续分配方式,为各进程分配的空间必须是连续的一整片区域。因此为了保证当“大进程”到来时能有连续的大片空间,可以尽可能多地留下大片的空闲区,即,优先使用更小的空闲区。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增次序链接。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缺点:每次都选最小的分区进行分配,会留下越来越多的、很小的、难以利用的内存块。因此这种方法会产生很多的外部碎片。

最坏适应算法

算法思想:为了解决最佳适应算法的问题——即留下太多难以利用的小碎片,可以在每次分配时优先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区,这样分配后剩余的空闲区就不会太小,更方便使用。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减次序链接。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缺点:每次都选最大的分区进行分配,虽然可以让分配后留下的空闲区更大,更可用,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较大的连续空闲区被迅速用完。如果之后有“大进程”到达,就没有内存分区可用了

邻近适应算法

算法思想:首次适应算法每次都从链头开始查找的。这可能会导致低地址部分出现很多小的空闲分区,而每次分配查找时,都要经过这些分区,因此也增加了查找的开销。如果每次都从上次查找结束的位置开始检索,就能解决上述问题。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以地址递增的顺序排列(可排成一个循环链表)。每次分配内存时从上次查找结束的位置开始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

为了能知道进程的每个页面在内存中存放的位置,操作系统要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页表。页表通常存在PCB(进程控制块)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本地址变换机构可以借助进程的页表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通常会在系统中设置一个页表寄存器(PTR),存放页表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F 和页表长度M。进程未执行时,页表的始址 和 页表长度 放在进程控制块(PCB)中,当进程被调度时,操作系统内核会把它们放到页表寄存器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
快表,又称联想寄存器(TLB,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 ),是一种访问速度比内存快很多的高速缓存(TLB不是内存!),用来存放最近访问的页表项的副本,可以加速地址变换的速度。与此对应,内存中的页表常称为慢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级页表

主要为了解决单页表在内存中需要许多的页框来存储,而在实际中可能就只需要常用的页框在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分段:进程的地址空间:按照程序自身的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有一个段名(在低级语言中,程序员使用段名来编程),每段从0开始编址

内存分配规则:以段为单位进行分配,每个段在内存中占据连续空间,但各段之间可以不相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段表:程序分多个段,各段离散地装入内存,为了保证程序能正常运行,就必须能从物理内存中找到各个逻辑段的存放位置。为此,需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段映射表,简称“段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段、分页管理的对比

  1.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离散分配,提高内存利用率。分页仅仅是系统管理上的需要,完全是系统行为,对用户是不可见的。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分页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一个段通常包含着一组属于一个逻辑模块的信息。分段对用户是可见的,用户编程时需要显式地给出段名。

  2. 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编写的程序。

  3. 分页的用户进程地址空间是一维的,程序员只需给出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

    分段的用户进程地址空间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要给出段名,也要给出段内地址。

  4. 分段比分页更容易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保护。不能被修改的代码称为纯代码或可重入代码(不属于临界资源),这样的代码是可以共享的。可修改的代码是不能共享的

访问一个逻辑地址需要几次访存?
分页(单级页表):第一次访存——查内存中的页表,第二次访存——访问目标内存单元。总共两次访存
分段:第一次访存——查内存中的段表,第二次访存——访问目标内存单元。总共两次访存
与分页系统类似,分段系统中也可以引入快表机构,将近期访问过的段表项放到快表中,这样可以少一次访问,加快地址变换速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段页式管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内存空间的扩充

覆盖技术

覆盖技术的思想:将程序分为多个段(多个模块)。常用的段常驻内存,不常用的段在需要时调入内存。内存中分为一个“固定区”和若干个“覆盖区”,需要常驻内存的段放在“固定区”中,调入后就不再调出(除非运行结束)不常用的段放在“覆盖区”,需要用到时调入内存,
用不到时调出内存。这样程序运行的大小就小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换技术

交换(对换)技术的设计思想:内存空间紧张时,系统将内存中某些进程暂时换出外存,把外存中某些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换入内存(进程在内存与磁盘间动态调度)

  1. 具有对换功能的操作系统中,通常把磁盘空间分为文件区和对换区两部分。文件区主要用于存放文件,主要追求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对文件区空间的管理采用离散分配方式;对换区空间只占磁盘空间的小部分,被换出的进程数据就存放在对换区。由于对换的速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速度,因此对换区空间的管理主要追求换入换出速度,因此通常对换区采用连续分配方式。总之,对换区的I/O速度比文件区的更快。
  2. 交换通常在许多进程运行且内存吃紧时进行,而系统负荷降低就暂停。例如:在发现许多进程运行时经常发生缺页,就说明内存紧张,此时可以换出一些进程;如果缺页率明显下降,就可以暂停换出。
  3. 可优先换出阻塞进程;可换出优先级低的进程;为了防止优先级低的进程在被调入内存后很快又被换出,有的系统还会考虑进程在内存的驻留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虚拟内存

为什么要引入虚拟内存?
传统存储管理方式局由一次性和驻留性的特点

  • 一次性:作业必须一次性全部装入内存后才能开始运行。这会造成两个问题:①作业很大时,不能全部装入内存,导致大作业无法运行;②当大量作业要求运行时,由于内存无法容纳所有作业,因此只有少量作业能运行,导致多道程序并发度下降。
  • 驻留性:旦作业被装入内存,就会一直驻留在内存中,直至作业运行结束。事实上,在一个时间段内,只需要访问作业的一小部分数据即可正常运行,这就导致了内存中会驻留大量的、暂时用不到的数据,浪费了宝贵的内存资源。

同时运行一个程序会有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的特点。

  • 时间局部性:如果执行了程序中的某条指令,那么不久后这条指令很有可能再次执行;如果某个数据被访问过,不久之后该数据很可能再次被访问。(因为程序中存在大量的循环)
  • 空间局部性: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存储单元,在不久之后,其附近的存储单元也很有可能被访问。(因为很多数据在内存中都是连续存放的,并且程序的指令也是顺序地在内存中存放的)

虚拟内存有一下三个主要特征

  • 多次性:无需在作业运行时一次性全部装入内存,而是允许被分成多次调入内存。
  • 对换性:在作业运行时无需一直常驻内存,而是允许在作业运行过程中,将作业换入、换出。
  • 虚拟性:从逻辑上扩充了内存的容量,使用户看到的内存容量,远大于实际的容量

虚拟内存的实现

虚拟内存技术,允许一个作业分多次调入内存。如果采用连续分配方式,会不方便实现。因此,虚拟内存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离散分配的内存管理方式基础上。

请求分页管理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基本分页存储管理的主要区别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当所访问的信息不在内存时,由操作系统负责将所需信息从外存调入内存,然后继续执行程序。若内存空间不够,由操作系统负责将内存中暂时用不到的信息换出到外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缺页中断机制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每当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便产生一个缺页中断,然后由操作系统的缺页中断处理程序处理中断。此时缺页的进程阻塞,放入阻塞队列,调页完成后再将其唤醒,放回就绪队列。如果内存中有空闲块,则为进程分配一个空闲块,将所缺页面装入该块,并修改页表中相应的页表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页面置换算法

最佳置换算法(OPT)

最佳置换算法(OPT,Optimal):每次选择淘汰的页面将是以后永不使用,或者在最长时间内不再被访问的页面,这样可以保证最低的缺页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每次选择淘汰的页面是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
实现方法:把调入内存的页面根据调入的先后顺序排成一个队列,需要换出页面时选择队头页面即可。队列的最大长度取决于系统为进程分配了多少个内存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

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least recently used):每次淘汰的页面是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
实现方法:赋予每个页面对应的页表项中,用访问字段记录该页面自上次被访问以来所经历的时间t。当需要淘汰一个页面时,选择现有页面中 t 值最大的,即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

例:假设系统为某进程分配了四个内存块,并考虑到有以下页面号引用串:
1, 8, 1, 7, 8, 2, 7, 2, 1, 8, 3, 8, 2, 1, 3, 1, 7, 1, 3, 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时钟置换算法(CLOCK)

简单的CLOCK 算法实现方法: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位,再将内存中的页面都通过链接指针链接成一个循环队列。当某页被访问时,其访问位置为1。当需要淘汰一个页面时,只需检查页的访问位。如果是0,就选择该页换出;如果是1,则将它置为0,暂不换出,继续检查下一个页面,若第一轮扫描中所有页面都是1,则将这些页面的访问位依次置为0后,再进行第二轮扫描(第二轮扫描中一定会有访问位为0的页面,因此简单的CLOCK 算法选择一个淘汰页面最多会经过两轮扫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改进型的时钟置换算法

简单的时钟置换算法仅考虑到一个页面最近是否被访问过。事实上,如果被淘汰的页面没有被修改过,就不需要执行I/O操作写回外存。只有被淘汰的页面被修改过时,才需要写回外存。因此,除了考虑一个页面最近有没有被访问过之外,操作系统还应考虑页面有没有被修改过。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应优先淘汰没有修改过的页面,避免I/O操作。这就是改进型的时钟置换算法的思想。修改位=0,表示页面没有被修改过;修改位=1,表示页面被修改过。为方便讨论,用(访问位,修改位)的形式表示各页面状态。如(1,1)表示一个页面近期被访问过,且被修改过。
算法规则:将所有可能被置换的页面排成一个循环队列

  • 第一轮:从当前位置开始扫描到第一个(0, 0)的帧用于替换。本轮扫描 不修改任何标志位**(第一优先级:最近没访问,且没修改的页面)**
  • 第二轮:若第一轮扫描失败,则重新扫描,查找第一个(0, 1)的帧用于 替换。本轮将所有扫描过的帧访问位设为0。(第二优先级:最近没访问,但修改过的页面)
  • 第三轮:若第二轮扫描失败,则重新扫描,查找第一个(0, 0)的帧用于 替换。本轮扫描不修改任何标志位.(第三优先级:最近访问过,但没修改的页面)
  • 第四轮:若第三轮扫描失败,则重新扫描,查找第一个(0, 1)的帧用于 替换。(第四优先级:最近访问过,且修改过的页面)

由于第二轮已将所有帧的访问位设为0,因此经过第三轮、第四轮扫描一定会有一个帧被选中,因此改进型CLOCK置换算法选择一个淘汰页面最多会进行四轮扫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页面分配策略

驻留集:指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给进程分配的物理块的集合。在采用了虚拟存储技术的系统中,驻留集大小一般小于进程的总大小。若驻留集太小,会导致缺页频繁,系统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缺页,实际用于进程推进的时间很少;驻留集太大,又会导致多道程序并发度下降,资源利用率降低。所以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驻留集大小。

固定分配:操作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一组固定数目的物理块,在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即,驻留集大小不变

可变分配:先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目的物理块,在进程运行期间,可根据情况做适当的增加或减少。即,驻留集大小可变

局部置换:发生缺页时只能选进程自己的物理块进行置换。
全局置换:可以将操作系统保留的空闲物理块分配给缺页进程,也可以将别的进程持有的物理块置换到外存,再分配给缺页进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种策略

固定分配局部置换:系统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量的物理块,在整个运行期间都不改变。若进程在运行中发生缺页,则只能从该进程在内存中的页面中选出一页换出,然后再调入需要的页面。这种策略的缺点是:很难在刚开始就确定应为每个进程分配多少个物理块才算合理。(采用这种策略的系统可以根据进程大小、优先级、或是根据程序员给出的参数来确定为一个进程分配的内存块数)

可变分配全局置换:刚开始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量的物理块。操作系统会保持一个空闲物理块队列。当某进程发生缺页时,从空闲物理块中取出一块分配给该进程;若已无空闲物理块,则可选择一个未锁定的页面换出外存,再将该物理块分配给缺页的进程。采用这种策略时,只要某进程发生缺页,都将获得新的物理块,仅当空闲物理块用完时,系统才选择一个未锁定的页面调出。被选择调出的页可能是系统中任何一个进程中的页,因此这个被选中的进程拥有的物理块会减少,缺页率会增加

可变分配局部置换:刚开始会为每个进程分配一定数量的物理块。当某进程发生缺页时,只允许从该进程自己的物理块中选出一个进行换出外存。如果进程在运行中频繁地缺页,系统会为该进程多分配几个物理块,直至该进程缺页率趋势适当程度;反之,如果进程在运行中缺页率特别低,则可适当减少分配给该进程的物理块。

调入页面时机

  1. 预调页策略:根据局部性原理,一次调入若干个相邻的页面可能比一次调入一个页面更高效。但如果提前调入的页面中大多数都没被访问过,则又是低效的。因此可以预测不久之后可能访问到的页面,将它们预先调入内存,但目前预测成功率只有50%左右。故这种策略主要用于进程的首次调入, 由程序员指出应该先调入哪些部分。
  2. 请求调页策略:进程在运行期间发现缺页时才将所缺页面调入内存。由这种策略调入的页面一定会被访问到,但由于每次只能调入一页,而每次调页都要磁盘I/O操作,因此I/O开销较大

从何处调入页面

  1. 系统拥有足够的对换区空间:页面的调入、调出都是在内存与对换区之间进行,这样可以保证页面的调入、调出速度很快。在进程运行前,需将进程相关的数据从文件区复制到对换区
  2. 系统缺少足够的对换区空间:凡是不会被修改的数据都直接从文件区调入,由于这些页面不会被修改,因此换出时不必写回磁盘,下次需要时再从文件区调入即可。对于可能被修改的部分,换出时需写回磁盘对换区,下次需要时再从对换区调入
  3. UNIX 方式:运行之前进程有关的数据全部放在文件区,故未使用过的页面,都可从文件区调入。若被使用过的页面需要换出,则写回对换区,下次需要时从对换区调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384308.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操作系统(四)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四)文件管理一、文件系统基础1.文件逻辑结构无结构文件有结构文件2.文件目录文件控制块(FCB)目录结构单级目录两级目录结构多级目录结构无环图目录结构3.文件保护口令保护加密保护访问控制4.文件共享硬链接软链接5.文件系…

如何在Ubuntu上安装GCC编译器

如何在Ubuntu上安装GCC编译器1.首先更新包列表sudo apt update2.安装build-essential软件包: sudo apt install build-essential3.验证GCC编译器是否已成功安装,请使用gcc --version命令打印GCC版本 rootubuntu:/home/csd# gcc --version

操作系统(五)输入/输出(I/O)管理

操作系统(五)输入/输出(I/O)管理一、I/O控制器二、I/O控制方式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驱动方式DMA方式通道控制方式I/O软件层次结构假脱机技术设备的分配与回收缓冲区单缓冲双缓冲循环缓冲区缓冲池一、I/O控制器 I/O设备由机械部件…

Linux下的I/O多路复用select,poll,epoll浅析

转载:http://blog.csdn.net/u011573853/article/details/52105365 一,什么是I/O多路复用 所谓的I/O多路复用在英文中其实叫 I/O multiplexing. 就是单个线程,通过记录跟踪每个I/O流(sock)的状态,来同时管理多个I/O流 。) I/O mu…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计算机系统概述一、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冯诺伊曼机计算机工作过程多级层次结构一、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冯诺伊曼机 特点: 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于存储 器,可按地址寻访指令和数据用二进…

计算机组成原理(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计算机组成原理(二)数据的表示和运算一、BCD码二、奇偶校验码三、海明码四、循环冗余校验码(CRC)五、乘法运算原码乘法补码乘法六、除法运算原码除法补码除法七、浮点数的表示与运算浮点数的运算一、BCD码 组合式BCD码&#xff1…

Linux IO复用区别与epoll详解

转载:http://blog.csdn.net/hacker00011000/article/details/52160590 一、select、poll、epoll之间的区别总结[整理]   select,poll,epoll都是IO多路复用的机制。I/O多路复用就通过一种机制,可以监视多个描述符,一…

简单图和多重图

一、简单图    ① 不存在重复边;    ② 不存在顶点到自身的边; 二、多重图   ① 某两结点之间边数多于一条;   ② 允许顶点通过一条边和自己关联;

C++笔记:select多路复用机制

转载:http://blog.csdn.net/qdx411324962/article/details/42499535 函数作用: 系统提供select函数来实现多路复用输入/输出模型。select系统调用是用来让我们的程序监视多个文件句柄的状态变化的。程序会停在select这里等待,直到被监视的文件…

交叉编译执行应用程序出现: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问题分析 当我在arm板子上执行交叉编译过的程序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错误。通过百度查询基本都是缺少32位库什么的,但是都不能解决问题。 然后我用ll指令,也排除了权限的原因。 我们用ldd指令发现,它不是动态执行的,虽然我们可以使用-static指…

select、poll、epoll 比较

转载:http://blog.csdn.net/dodo_328/article/details/39081183 1.Selet:本质上是通过设置或者检查存放fd标志位的数据结构来进行下一步处理。 缺点:1 单个进程可监视的fd数量被限制,因为受描述符集合fd_set限制,fd数量…

C库函数 File

C库函数常用的有:fopen, fclose, fread, fwrite, fgets, fputs, fscanf, fprintf, fseek, fgetc, fputc, ftell, feof, flush等, 当使用fopen打开一个文件时通常返回一个文件指针 FILE *fp。FILE类型是一个结构体,包含文件描述符(…

Unix 网络编程(四)- 典型TCP客服服务器程序开发实例及基本套接字API介绍

转载:http://blog.csdn.net/michael_kong_nju/article/details/43457393 写在开头: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用来支持网络编程的API,包括“套接字的地址结构”、“字节排序函数”等。这些API几乎是所有的网络编程中都会使用的一些&…

C库函数与系统函数的关系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r1402585172/p/10464933.html

Unix网络编程(六)高级I/O技术之复用技术 select

转载:http://blog.csdn.net/michael_kong_nju/article/details/44887411 I/O复用技术 本文将讨论网络编程中的高级I/O复用技术,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a. 什么是复用技术呢? b. 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复用技术呢? c. …

Ubuntu在vmware虚拟机无法上网的解决方法

http://blog.csdn.net/xueyushenzhou/article/details/50460183 在vmware中安装Ubuntu之后,我们希望基本的功能如上网、传输文件等功能都是可用的,但是经常遇到不能上网的情况。使用笔记本时,我们经常希望能通过无线网卡上网,但是…

IO 多路复用之poll总结

http://www.cnblogs.com/Anker/p/3261006.html IO多路复用之poll总结 1、基本知识 poll的机制与select类似,与select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管理多个描述符也是进行轮询,根据描述符的状态进行处理,但是poll没有最大文件描述符数量的…

C++项目中的extern C {}

http://www.cnblogs.com/skynet/archive/2010/07/10/1774964.html 引言 在用C的项目源码中,经常会不可避免的会看到下面的代码: 123456789#ifdef __cplusplusextern "C" {#endif/*...*/#ifdef __cplusplus}#endif它到底有什么用呢,…

C语言实现单链表(带头结点)的基本操作(创建,头插法,尾插法,删除结点,打印链表)

http://blog.csdn.net/xiaofeige567/article/details/27484137 C语言实现单链表&#xff08;带头结点&#xff09;的基本操作&#xff08;创建&#xff0c;头插法&#xff0c;尾插法&#xff0c;删除结点&#xff0c;打印链表&#xff09; [plain] view plaincopy #include<…

单向循环链表C语言实现

http://blog.csdn.net/morixinguan/article/details/51771633 我们都知道&#xff0c;单向链表最后指向为NULL&#xff0c;也就是为空&#xff0c;那单向循环链表就是不指向为NULL了&#xff0c;指向头节点&#xff0c;所以下面这个程序运行结果就是&#xff0c;你将会看到遍历…